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应尊重学生差异发展,以学生自主实验为突破口,通过开放生物实验室,开展探究性实验和基于实验的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和改进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1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成高中生物学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通过生物实验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原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改革中,如何使实验教学适应课程改革,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值得广大生物学教师探讨。以下是本人在新课改实验教学与研究中的几点建议:
1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传统的生物实验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验证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减少了学生探索与发现的机会。若变换一个角度把适合研究探索的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恢复生物探究性的本来面貌,使学生由旁观者变为承担者,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获取知识。在实施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构思,去实施他们想要做的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及创造能力。
例如,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实验前,我们在实验桌上摆出的材料有:紫色洋葱、白色洋葱、鸭趾草、5%蔗糖溶液、30%蔗糖溶液、60%蔗糖溶液等。在完成教学目标后,我们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方向迈进:(1)实验材料是否只能选用洋葱外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细胞可以吗?尽量选用紫色部分的意义何在?(2)实验试剂除了蔗糖溶液,可改用其他试剂吗?试剂的浓度呢?(3)实验操作有没有可改进或简化的方法提高实验效率的?学生经思考、实践和探讨后,得出结论。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从以前按部就班到现在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样处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深入思考,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2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
生物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生物学概念、得出生物学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生物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但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这种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碍于学生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程的生物实验教学要求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要不断尝试培养学生敏锐、精确的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实验协作,在实验教学中发挥实验的探究性,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设备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例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中,关于渗透装置的教师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完成该实验后,再让学生完成以下三个实验。(1)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两瓶因不慎丢失标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g/ml和0.3g/ml蔗糖溶液。(2)用葡萄糖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结果会怎么样?(3)用葡萄糖溶液代替清水结果又会怎么样?通过学生的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思维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3积极开展基于生物实验的研究性学习
当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课程概念成了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缤纷多彩的生物界,为生物实验提供了宽阔的研究领域和实验课题。以生物实验为切入点的研究性学习,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学生物实验开发的重要内容。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基于生物实验的研究性学习,设计研究课题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情入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找材料,收集资料,设计实验,改进实验,探索实验方法,探究涉及的生物原理。如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课堂中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实验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打破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进取精神。
4鼓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精神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实验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在制成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后,教材采用在盖玻片上放一块载玻片,再用大拇指在载玻片上轻轻挤压的方法来制片。由此制得的装片内,细胞分散程度不高,观察效果不理想。我们改用在盖玻片上放一块多层并折成方形的吸水纸,并用大拇指和食指压住盖玻片和吸水纸(防止盖玻片滑动),再用橡皮在吸水纸上不断地敲打,一直到材料呈云雾状。由此制得的装片内,细胞分散程度高,观察效果很佳。通过这个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观察能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总之,生物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实验教学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获取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使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得到提高。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为完成课改实验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朱宝林.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07)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1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成高中生物学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通过生物实验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原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改革中,如何使实验教学适应课程改革,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值得广大生物学教师探讨。以下是本人在新课改实验教学与研究中的几点建议:
1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传统的生物实验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验证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减少了学生探索与发现的机会。若变换一个角度把适合研究探索的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恢复生物探究性的本来面貌,使学生由旁观者变为承担者,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获取知识。在实施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构思,去实施他们想要做的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及创造能力。
例如,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实验前,我们在实验桌上摆出的材料有:紫色洋葱、白色洋葱、鸭趾草、5%蔗糖溶液、30%蔗糖溶液、60%蔗糖溶液等。在完成教学目标后,我们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方向迈进:(1)实验材料是否只能选用洋葱外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细胞可以吗?尽量选用紫色部分的意义何在?(2)实验试剂除了蔗糖溶液,可改用其他试剂吗?试剂的浓度呢?(3)实验操作有没有可改进或简化的方法提高实验效率的?学生经思考、实践和探讨后,得出结论。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从以前按部就班到现在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样处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深入思考,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2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
生物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生物学概念、得出生物学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生物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但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这种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碍于学生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程的生物实验教学要求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要不断尝试培养学生敏锐、精确的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实验协作,在实验教学中发挥实验的探究性,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设备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例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中,关于渗透装置的教师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完成该实验后,再让学生完成以下三个实验。(1)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两瓶因不慎丢失标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g/ml和0.3g/ml蔗糖溶液。(2)用葡萄糖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结果会怎么样?(3)用葡萄糖溶液代替清水结果又会怎么样?通过学生的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思维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3积极开展基于生物实验的研究性学习
当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课程概念成了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缤纷多彩的生物界,为生物实验提供了宽阔的研究领域和实验课题。以生物实验为切入点的研究性学习,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学生物实验开发的重要内容。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基于生物实验的研究性学习,设计研究课题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情入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找材料,收集资料,设计实验,改进实验,探索实验方法,探究涉及的生物原理。如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课堂中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实验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打破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进取精神。
4鼓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精神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实验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在制成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后,教材采用在盖玻片上放一块载玻片,再用大拇指在载玻片上轻轻挤压的方法来制片。由此制得的装片内,细胞分散程度不高,观察效果不理想。我们改用在盖玻片上放一块多层并折成方形的吸水纸,并用大拇指和食指压住盖玻片和吸水纸(防止盖玻片滑动),再用橡皮在吸水纸上不断地敲打,一直到材料呈云雾状。由此制得的装片内,细胞分散程度高,观察效果很佳。通过这个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观察能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总之,生物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实验教学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获取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使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得到提高。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为完成课改实验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朱宝林.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