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农村小学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师资水平等影响,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学生情绪,激发阅读兴趣
   有了阅读期待,就应该鼓励学生敢于阅读,培养他们先说后问再议,积极参与学习。在《一定要争气》的阅读教学中: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很生气,决定要让他退学,后来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童第周基础差,却不灰心,半年后,经过努力,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最后成为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说到这里,教师应结合实际让力不从心的学生得到启发,激励学生敢于阅读,敢于发言,学生没有了紧张、畏惧心理,自然而然地投入阅读学习中。激发阅读兴趣和阅读愿望,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二、展开对话情境,丰富阅读实践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相互建构意义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1、培养积极对话意识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基础。对话过程本质是不同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共同参与的精神历程。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必须有这样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老师那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睿智、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读乐说,才能产生对话的意识与渴望。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积极对话意识的前提条件。
   2、巧妙创设对话情境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
   (1)创设对话问题。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如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教学伊始,老师便让学生看题目,抓住课题质疑:眼睛为什么可以永生?这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有时,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教学《太阳》一课,教师讲了某人的一段经历:小时候从报纸上得知苏联宇航员登上了月球,于是,立志长大了要登上太阳。这时,学生哄堂大笑,教师趁机问学生为什么笑,再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深入地了解太阳的特点。
   (2)创设对话活动。教语文的邱老师是把表演引进阅读教学的高手,高就高在他组织的课堂表演,不是简单的检查汇报学习结果,而是一场师、生同文本之间的对话。像“演一演”课本剧、“做一做”语文试验、“说一说”故事梗概、“唱一唱”爱国歌曲、“画一画”人物肖像等活动方式,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三、立足学习文本,优化朗读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训练。它是一种读出声音的阅读方式,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既是目标,也是重要的手段。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文本,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成长。
   四、改善教室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要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还需要突出教室环境的美与和谐,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熏陶作用。如充分利用黑板报来展示学生熟悉喜爱的故事、童话、图形,激发孩子对故事童话产生浓厚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效果。
   五、开拓课程资源,提高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五彩斑斓的乡土文化是我们鲜活的语文阅读教学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后,要找准切入点,顺势引入到乡土教材的学习,这样既丰富了课堂资源,活跃了学生思维,又拓展了学习空间,增加了语文实践机会。魏书生曾说:“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优秀的语文老师,就在于他能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进而引向课外那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使学生能在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增知识、长才干。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学校可通过家长会,瞻仰本地的革命烈士,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其次,国家在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争取资金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农村小学要建起图书室,班级成立图书角。组织学生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有大课程观,整合课程资源,综合设计切实可行的阅读学习方法,让学生学得有趣、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所谓“三农”即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关系到国民的素质、经济的发展。而研究“三农”现象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的稳定。实际上,早在我国古代的东晋末期已经有人在文学创作中涉及到当时的“三农”现象了。他就是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后改名为陶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
期刊
“诗圣”杜甫作诗追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足见语言对其的重要性!同样,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倘若没有娴熟的语言表达技巧,就仿佛如同一个裁缝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凝聚事实和思想的高级面料缝制成一件得体漂亮的斑斓外衣,自然就难以赢得阅卷老师的“芳心”。   因而,我们在备考前对作文语言的表达要用心琢磨,精心打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要缝制出斑斓外衣,更要炼就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期刊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补好软弱涣散党组织这块“短板”。2012年,新都区斑竹园镇三河村在全区“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中被评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列入重点整顿对象。随后,
摘要: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塑造和谐完整、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语文教材中的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凝聚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之美,并激起他们对于丑的憎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美育 阅读 语言的意境 插图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平时对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亮点与遗憾以及瞬间的灵感进行总结分析、学习完善的活动,因此,教师通过坚持撰写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在反
目的:  建立Graves眼病动物模型,观察平目汤对造模小鼠眼眶脂肪积聚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和发挥作用可能的靶点。  方法: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G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教学因为不属于书面考试范围而备受冷落和忽视,造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但是社会的发展对人的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就要求将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融合,从学生抓起,从小学抓起,小学语文教育则是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小学语文的开放性教学理念的一步步深化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实用型增强,同时
期刊
目的:通过查找和翻阅浩如烟海的现代脉象文献资料,建立脉象文献数据库,总结脉象研究分布情况和脉象病证研究情况,对中医脉象特点和脉图特征进行归纳,理清脉诊研究中已有定论及尚有
摘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作者写作意图能达到进一步的深化的技能。无论从我国语言教学的基本特性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教学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的精髓所在还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和重要途径,即便是听别人介绍一篇文章那也是通过他的读才能有所获。因此,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任何语文教学方法都不可取代的。从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中我看
期刊
沐浴在课改的春风中,才意识到语文绝不只是一本本教科书,它是一个最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广袤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月星辰,是浩瀚南海中的碧涛银沙;语文是大自然中的蜂飞蝶舞,是秦砖汉瓦上岁月的印痕;语文是“锁”进日记、深藏心里的小秘密,语文是母亲手中递来的温热的奶茶;语文是体坛赛场上矫健的身姿……   高中新课程标出台之际,在语文的美不断流失的时候,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