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患者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探索降低急诊内科患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于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急诊内科中的50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及研究。结果 该50例患者在死亡病因分布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例,肺部感染的患者13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7例,其他疾病患者3例。在季节分布上,冬季的死亡率相较其他季节更高;年龄分布上,56岁至65岁的死亡人数最多,其次為66岁至75岁及46岁至55岁。结论 急诊内科患者死亡的病因主要为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冬天的死亡率较高,因此需要对上述几种疾病进行重点预防及控制。医护人员在进行急诊内科患者诊断及治疗时,需要加强对于患者各项体征的监控,保护重要器官,优化急救效果,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急诊内科;死亡;病因;分布;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0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6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医院的各项设备均都了较大的完善,对于危重患者的急救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医疗人员素质、各个医院的医疗水平、患者自身的病情等,也会出现患者死亡的情况。而各个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差异,也使得导致患者死亡的疾病种类、数量、时间分布、年龄分布等有较大的区别[1]。因此对该类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对比及分析研究,为降低内科急诊患者的死亡率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以便在医疗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急救的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总结性分析了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急诊内科中的50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时间分布等,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急诊内科中的出现的50例死亡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在上述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年龄为17岁-73岁,平均年龄为57±1.2岁;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15岁-75岁,平均年龄为55±1.5岁。
1.2 一般方法 将上述50例患者就诊时的病理及其他资料进行统一的整理,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先对需要调查的内容进行确认,制作出表格,对于各项因素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的病因、年龄、性别、死亡时所处的季节等,并逐个进行对比分析[2]。
2 结果
对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后,得到了相关数据。该50例患者在死亡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例,肺部感染的患者13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7例,其他疾病患者3例,见表1。
死亡患者在年龄的分布上,56岁至65岁的死亡人数最多,一共11例,占总数的22%,其次为66岁至75岁的患者10例,占总数的20%,46岁至55岁的患者9例,占总数的18%,其他的排位依次为36岁-45岁、大于75岁、15岁-25岁、26岁-35岁。
在季节分布上,春季死亡人数为10例,夏季死亡人数为135例,秋季死亡人数为6例,冬季的死亡人数为19例,冬季死亡率最高,占总数的38%。
入院存活时间上,患者的送入医院治疗时,已经死亡的患者为4例,占总数的8%;1小时内死亡人数为16例,占总数的32%;存活时间在1小时-6小时之间的患者为12例,占总数的24%,入院后7小时-24小时内死亡的人数为10例,在总数中的占比为其他8例患者均为入院24小时后死亡,占总数的16%。
3 讨论
3.1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于该50例患者的资料调查、分析研究,并结合一定的医疗知识,对于急诊内科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即可将急诊内科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总结来讲,一方面是患者在入院时本身的病情已经发展得较为严重,另外一个方面则是急救的医生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诊断水准、医生的医疗风格、医院的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等[3]。因此,降低急诊内科患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应是提高急诊内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强化科室的建设,完善该科室配套的医疗设备,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保障其生命健康。
3.2 死亡人数分布具体分析
3.2.1 年龄分布特点 该50例患者中,死亡年龄段主要集中于56岁-65岁。该年龄段的人群一般都患者基础性全身疾病,如糖尿、高血压、高血脂等,该类疾病病程均较长,较为严重,且中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不佳,自身抵抗例较差,对于内科治疗的难受性不佳。年龄超过75岁的人群,占比较小,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超过75岁的死亡例数较少,或者老年人基数较小。因此需要做好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的控制措施,在生活中注意控制饮食习惯,注意适当锻炼,合理用药,控制症状及病情,避免出现恶化现象[4]。
3.2.2 季节分布特点 患者死亡时间集中于冬季,天气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加之该类人群本身身体素质不佳,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起呼吸道疾病,从而导致出现肺部疾病。如果患者的肺部本身就存在炎症,极易加剧其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5]。因此,应在冬季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并致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等,避免呼吸道受到感染或者刺激。
3.2.3 入院后存活时间分布 该科室收治的患者一般病情较为严重,且发展快,短时间内医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也造成了病情的延误。因此,在进行急救时应注重患者的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的保护,尽量争取抢救时间,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做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富学林,韦广粤,李作兴,梁丽萍,刘汉立.550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07):2171-2172.
[2] 支力大,顾承东,张国强,张坚,张国红,王晓燕,朱宇清,曾庆.339例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9,23(05):269-271.
[3] 吴雅莉.急诊内科死亡患者394例调查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1):70-71.
[4] 王承辉,陈文震.院前成年死亡患者死亡原因变化的动态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5(03):
[5] 李玉子.2004/2008年住院死亡2635例分析[J].医药世界,2009(09):489.
【关键词】 急诊内科;死亡;病因;分布;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0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6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医院的各项设备均都了较大的完善,对于危重患者的急救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医疗人员素质、各个医院的医疗水平、患者自身的病情等,也会出现患者死亡的情况。而各个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差异,也使得导致患者死亡的疾病种类、数量、时间分布、年龄分布等有较大的区别[1]。因此对该类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对比及分析研究,为降低内科急诊患者的死亡率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以便在医疗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急救的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总结性分析了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急诊内科中的50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时间分布等,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急诊内科中的出现的50例死亡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在上述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年龄为17岁-73岁,平均年龄为57±1.2岁;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15岁-75岁,平均年龄为55±1.5岁。
1.2 一般方法 将上述50例患者就诊时的病理及其他资料进行统一的整理,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先对需要调查的内容进行确认,制作出表格,对于各项因素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的病因、年龄、性别、死亡时所处的季节等,并逐个进行对比分析[2]。
2 结果
对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后,得到了相关数据。该50例患者在死亡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例,肺部感染的患者13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7例,其他疾病患者3例,见表1。
死亡患者在年龄的分布上,56岁至65岁的死亡人数最多,一共11例,占总数的22%,其次为66岁至75岁的患者10例,占总数的20%,46岁至55岁的患者9例,占总数的18%,其他的排位依次为36岁-45岁、大于75岁、15岁-25岁、26岁-35岁。
在季节分布上,春季死亡人数为10例,夏季死亡人数为135例,秋季死亡人数为6例,冬季的死亡人数为19例,冬季死亡率最高,占总数的38%。
入院存活时间上,患者的送入医院治疗时,已经死亡的患者为4例,占总数的8%;1小时内死亡人数为16例,占总数的32%;存活时间在1小时-6小时之间的患者为12例,占总数的24%,入院后7小时-24小时内死亡的人数为10例,在总数中的占比为其他8例患者均为入院24小时后死亡,占总数的16%。
3 讨论
3.1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于该50例患者的资料调查、分析研究,并结合一定的医疗知识,对于急诊内科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即可将急诊内科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总结来讲,一方面是患者在入院时本身的病情已经发展得较为严重,另外一个方面则是急救的医生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诊断水准、医生的医疗风格、医院的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等[3]。因此,降低急诊内科患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应是提高急诊内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强化科室的建设,完善该科室配套的医疗设备,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保障其生命健康。
3.2 死亡人数分布具体分析
3.2.1 年龄分布特点 该50例患者中,死亡年龄段主要集中于56岁-65岁。该年龄段的人群一般都患者基础性全身疾病,如糖尿、高血压、高血脂等,该类疾病病程均较长,较为严重,且中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不佳,自身抵抗例较差,对于内科治疗的难受性不佳。年龄超过75岁的人群,占比较小,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超过75岁的死亡例数较少,或者老年人基数较小。因此需要做好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的控制措施,在生活中注意控制饮食习惯,注意适当锻炼,合理用药,控制症状及病情,避免出现恶化现象[4]。
3.2.2 季节分布特点 患者死亡时间集中于冬季,天气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加之该类人群本身身体素质不佳,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起呼吸道疾病,从而导致出现肺部疾病。如果患者的肺部本身就存在炎症,极易加剧其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5]。因此,应在冬季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并致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等,避免呼吸道受到感染或者刺激。
3.2.3 入院后存活时间分布 该科室收治的患者一般病情较为严重,且发展快,短时间内医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也造成了病情的延误。因此,在进行急救时应注重患者的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的保护,尽量争取抢救时间,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做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富学林,韦广粤,李作兴,梁丽萍,刘汉立.550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07):2171-2172.
[2] 支力大,顾承东,张国强,张坚,张国红,王晓燕,朱宇清,曾庆.339例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9,23(05):269-271.
[3] 吴雅莉.急诊内科死亡患者394例调查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1):70-71.
[4] 王承辉,陈文震.院前成年死亡患者死亡原因变化的动态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5(03):
[5] 李玉子.2004/2008年住院死亡2635例分析[J].医药世界,2009(0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