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在想像一个女人。
无从见识这女人的容颜,却固执地认为她一定端庄秀丽;听不到这女人的声音,却坚定地相信那绝对是小鸟们春阳下婉转百回的啁啾。
她离我很远,所有的倩影只能活跃在建国前那几段发黄的文字里;她又离我很近,透过我日日眺望的白腊树,仿佛可以捕捉得到她飘飞在九曲回廊里的裙裾。
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无从猜测她的芳龄,我只知道这个小名为杨三的大家闺秀应当是在历史的烟尘中轰轰烈烈地活过了一回。
第一次见到杨三小姐是在以下这段文字里:“宣统元年,古丈抚民同知李千禄处理杨占鳌的三小姐与衙门千总方学舟私奔婚姻案”。一句简单明了的话记录了一个事件,没有开始,没有结尾,更没有任何细节的渲染。我却十分奇怪地把思维停留在这一行文字里,企图穿越历史的背景去探究这一事件的脉络。
那一年,统治了中国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刚刚轰然倒塌;那一年,古丈大旱,饥民载道,俗称“己酉大荒”;也就是那一年,叱咤风云,官至甘肃提督的杨三的父亲杨占鳌病故。在这个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个人都纷繁复杂的布景里,杨三小姐却以私奔为题划上了惊人的一笔。这一笔,不说惊世骇俗,但动用了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又上升到了案件的程度,也可谓孤绝一时了。无法去揣测这起所谓案件的审理始末,也了解不到杨与方这对情侣的恋爱细节,但怀着丧父之痛的杨三确确实实把湘西女人敢爱的秉性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一回。如果可以旁听的话,当时只有两千多人的古丈小城一定会如水而至,茶余饭后的话题也会于此袅袅数日。
私奔肯定未成,那位姓方千总的去向于相距正好一百年的我是一个迷,但杨三依然在古丈这个小城里撰写着自己的生活。
第二次见到杨三小姐,已是整整二十年之后。“1929年4月,县长胡锦心征购杨三小姐的古丈名茶绿香园,派杨清漳送往凤凰陈渠珍处。后参加西湖博览会,取得优质奖。古丈茶叶首次跻身于名茶之列”。
可以看出,古丈茶叶第一次得奖,首先应当归功于这位杨三小姐。此时,以私奔而惊动古丈县城的杨府千金该是正值四十左右的壮年。与前一次的壮举相比,这一次是为古丈人民某种程度上获取了永蔽后世的福祉。
有一位老人向我述说过这次得奖茶叶制作的盛况。
逢社之日,天色未明。杨三小姐带着十几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少女匆匆净手,然后趁着晨曦初现、露珠正饱满之时赶至茶园采茶。露珠刚散便回家摊晾、炒制、焙干,最后用银夹细细筛选,制出两斤好茶交给县长。这一回,杨三小姐两天一夜没睡,吃得也粗糙匆忙,茶叶送出之后就累趴在了阶檐上。
杨三小姐制茶的严谨在此表露无遗。采茶之人是年轻少女,采茶之前要净手,选茶之时需用银夹。这样制出的古丈茶,难怪会“条索紧细圆直,锋苗挺秀,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清香馥郁,回味生津”了。
其实,杨小姐同时也创作出了两幅绝美的行为艺术。春阳照耀,群山环绕,嫩芽初吐的青青茶园里,十几双葱葱玉手如蝴蝶般翻飞,悠扬的茶歌与晶亮的露珠相互辉映,诠译着生活的欢乐。阳光从天井斜射进来,一群朝气蓬勃如花似玉的少女坐在青石板铺就的阶檐上,端着竹筛,全神贯注地挥舞银夹,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阐述着劳动的艰辛。
这让我想起,古人说大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当“思与境措”、“境与意会”、“神与境合”,由杨三小姐所创这两副画面唯美、生活气息浓厚的作品当具大师风范了。
杨三小姐没有意识到自己创造了艺术,更没有意识到因为她制的茶开了先河,从此古丈茶叶飘洋过海,名声大震。至今,古丈县已有四成的人从事茶叶生产,几万亩的茶园一到春天就是茶歌的海洋,茶香的海洋。
然后,我再也未能从文字的记载里看到过杨三的影子,倒是从一些老人的口述中寻找到这位大家闺秀的一点足迹。她穿行在青青的茶园里,她沐浴在浓浓的茶香里,她浸润在因炒茶而升起的袅袅炊烟里。咀嚼着这因她而出名的古丈茶,杨三始终坚持着对生命的守望。
也许让她更为坚定地守望的还有爱情!
没有了那位姓方千总的消息,杨三终身未嫁。在孤独的人身旅程上,杨三如何思考爱情、如何翻阅爱情,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如花的年龄里所营造的“私奔案”,应是在黄昏的岁月下定位为对爱情的坚守。爱,是脆弱的,可以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爱,又是坚强的,可以海誓山盟、一生相许。在这辨证的轮回里,选择了后者的杨三小姐是忠是愚,自有后人评说。
有一年的春天,是早茶繁茂的季节,我拿着从一位老者手上借来的杨府平面图走进了古丈县城的后街。杨府所有的痕迹都已被沧桑的岁月淘洗去了,在改为了县粮食局的院子里只能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回音。但在夕阳余辉勾勒的阴影里,我的脑海里中浮现的仍然是杨府做工精制的亭台楼榭。
那时候,我能够一下子找得到杨府威严的大门,能够一步不差地踏上九曲回廊,能够仰视杨大人时时教诲子女们的大厅,更能够走进杨三小姐那消失了几十年的闺房。
恍惚间,我看见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依在一位白发长须的老人怀里津津有味地听故事,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叮咚着裙裾飘逸地走过九曲回廊,一个气质高贵的中年女人正在窗前对镜梳妆,一个沧桑着一脸皱纹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洒满了阳光的天井中凝视天空……最后,所有的影像开始飘移重合,构成一个端着竹筛坐在天井里选茶的女人;她的头上秀发似瀑,脸上神情专注,手中银夹飞舞,全身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茶香。
也许,这就是我想像的女人。
与千年古镇对话的村庄
这是古丈县一个平凡的村庄,就如湘西山区里很随意生长的一棵草或一株树。因为撒落在酉水之南,故名河南村。
其实,有很多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见到过这个村庄、至少也遥望过她,却没有几个人能记得起,她究其实就是别人旅途上偶尔擦肩而去的过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过客,却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与王村这个千年古镇进行着近百年的对话。对话,却不平等。王村,处在酉水之北,承接了无数的繁华与喧嚣;河南,卧于酉水之南,只能见证一百多户村民的起居哀乐。从滔滔激流到如镜平湖,酉水的变迁对南北的村庄是公平的,但王村在岁月的风尘里长成了一名古典婉约的大家闺秀,河南却让时间淘洗成了一个简单粗犷的乡野男子。
这简单、这粗犷,却因为乡野的农耕,因为杂夹了鸡鸣狗吠的袅袅炊烟,弥漫着自己独特的味道。
穿过王村瘦长的古街,站在河边的码头,一眼就可以看见河南醉人的绿。如果恰好是初夏时节的晴天,那绿便会随着山势,挥洒动感;在平面的视野里,上可以浸润到蔚蓝色的天边,下可以沿着河岸淌过酉水一直沉静地铺张至码头的脚下。
一艘小小的渡船,一把轻巧的木橹,一个精瘦的老人,构筑了王村与河南最近的水上通道。这通道很短,再慢的木橹也不需要摇过五分钟的时间。但透过历史的烽火,这通道却又是十分漫长。就在这通道的水下,淹没了用四块巨石刻成的“楚蜀通津”四个大字,淹没了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从山里走向世界的铿锵脚步,淹没了无数土家汉子追波逐浪时从灵魂深处吼出来的《酉水号子》,也淹没了公元前二百零六年开始一直统治了该地七百四十多年至今却仍然像迷一样的酉阳县城……
拾级而上,踏进河南村的土地,就是踏上了一个古代的战场。一个小小的村庄,竟然密密麻麻地分布了一百多座战国以来的古墓群,出土过陶、铜、铁器,有各种古代兵器、钱币、印章和生活用具,为研究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生活制度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可以看出,金戈铁马的嘶鸣曾经在这里嘹亮,楚巴文化的融合曾经在这里上演。然后,作为一方壮志未酬者的归宿,这里一直以沉寂的状态横亘于天地之间。如今,一切都已经远去,留下的只有老去的岁月和两千多年的回想。
但是,作为村庄,河南却是年轻的。最初的河南村,只有很少的人家散居在这重丘迭岭的坡坡湾湾。七十年代初,酉水河形成了水库,山脚下的住户搬上了山,河里飘流的船上人家靠了岸,河南村才变为了固定的家园。原来的家园苦呀,到处是四壁透风的茅草房;原来的家园穷呀,“一年需借半年粮”;“养女莫嫁河南村,打柴挑水饿穿心”,就是当年在这个小村及其附近流传过的民谣。
而对面的王村,却因为一部电影《芙蓉镇》的拍摄和放映逐渐声名鹊起,山外的声音和脚步为沧桑的古街编织了一个全新的梦想。一水之隔的河南村却沉默了,河南人在贫瘠的土地上插不上借以腾飞的翅膀。十几个青壮年,为了生活再次在酉水河上追波逐浪,却留下了三个人船毁人亡的伤痛。伤痛是沉重的,若没有新的出路,这伤痛还将会继续下去。
上山吧!有人说。于是河南村人扛上锄头,握紧钢钎,抡起大锤,披荆斩棘凿石开荒。下雨了,披上一张胶纸或者干脆光着膀子干;天黑了,搭上临时窝棚,借着月光或点上一盏马灯,继续搬岩砌坎。夏天,岩灰与泥粉掺合着汗水裹在身上,硬绑绑的钢钎铁锤震得全身发麻,手掌常常鲜血直流;冬天,皲裂的皮肤在寒风中阵阵刺痛,伤口久久难以愈合。没有人喊苦,没有人叫累,没有人半途撤下山去。
一边是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的劳作,一边是老街旧居寻幽探古的欢笑;一边是茅草棚外昏暗的月光,一边是吊脚楼里明亮的灯火;河南村第一次主动与王村展开了反差强烈的对话。
乡镇干部来了,移民干部来了,省、州、县的领导来了,带来的还有资金、肥料、技术和苗木,河南村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古战场上拉开了新的序幕。这里没有号角的嘶鸣,却激荡着鼓励的声音;这里没有战马的弛骋,却涌动着呵护支持的温馨。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当一丘丘的苗木茁壮成长了的时候,当一颗颗的果实缀满枝头的时候,河南村就像那把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出土的青铜宝剑,斩除贫困走向了富裕。一幢幢的砖瓦房建了起来,一件件的家用电器买了回来,一部部的手机、电话响了起来,一张张的笑脸露了出来,河南村以乡村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与王村一个阶段的对话。
走进河南村绿意肆流的田间地头、果园小楼,大多可以观赏到王村轰然作响的瀑布、飞檐翘角的吊脚楼,静下心来才发现只有这里才能看得全王村的古朴与隽永、才能读得透王村的精致与流畅,难怪河南人自豪地说:王村的美天生是让河南村看的!这话不假。
河南村的支部书记有一段很有哲理的话:透过王村的风景,我们会看到更美的希望。王村是一幅画了千年的古画,而我们才刚刚落笔,一定要比她画得更好。
其实,王村在古韵长存的同时也正孕育着新的起点。那么,河南,这一个新生的村庄,又将以怎样的方式与王村这个千年古镇展开一场富有诗意的对话呢?
高望界的那些事儿
正是应了那句“远香近臭”的俗话,高望界这个名字最初我竟然是从长沙听到的。在课堂上,在那位刚刚走上讲台的美女老师的描述中,我才知道生我育我的古丈县有那么一个山水相依、丛林茂密的好去处。从那时开始,高望界就时时在我的心中晃荡着,因为没有具体的印象,便有些虚无飘渺,若隐若现;却又十分固执,赶不走抹不去。
有一次放学回家,情不自禁地查了一下《古丈坪厅志》,上面对高望界的注解写道:“古丈东北五十里,岭势险峻,高出云表,其险绝处扪萝攀藤,羊肠一线,陟其岭者,心悸目眩,不数大行,九折返也,为古至辰必由之道。”于是对高望界愈发的向往。
没有想到,一走出校园,高望界就成了我人生新起点的第一站。那里的树与鸟、山与水、风雪与云雾妆点着我正在拔节的青春。
高望界是国有林场,中心点简称场部,其实除了一栋三层的办公楼稍显气派之外,也就那么几排房子横七竖八地罗列。房子很旧,都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青一色的两层砖木结构。因为隔音效果差,一间屋子有了什么动静,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全都明白。曾经有一对新婚夫妇,也许是夜里的响声大了些,弄得好几个轻年人彻夜失眠,第二天全场都传开了这对夫妻的私房话。
但人与人之间却是极为和谐,一百几十号人,扯皮吵架的事几乎没有。姑娘后生们虽然也吃食堂,但常常是搭了伙开起小灶。听说哪家有了好菜,还吆五喝六的去蹭饭。主人家也不见怪,笑笑地递了碗筷,倒上酒喝个面红耳赤。因为海拔高,春冬两季除了雨雪就是多雾,一年中差不多有半年云雾缭绕,不便出门。这时候,很多人家里就生了碳火,架起火锅,或蹲或坐,从早到晚一边海阔天空地聊一边胡天黑地地喝。有一次,几个人从早到晚又从晚到早,确确实实地把一个小铁锅的底烧通了才罢手。
这里的吃喝,对于酒并不苛求,红薯酒、米酒、苞谷烧均可,来了客便会兑上一勺野生蜂蜜。这掺了蜂蜜的酒,香甜可口,极好下喉,但不介意间便会喝得头昏眼花云遮雾罩。许多远方来的贵客都是在这蜂蜜酒的清香之下先兴高采烈,继而翻江倒海,最后深深地记住了高望界的这块地这些人。酒有了,却对菜极为讲究,非得山珍不动筷。好在这山这林是珍奇动植物的宝地,笋、蕨、野芹菜、鸭脚板房前屋后都长得茂密,顺手扯上一把洗净了就可入锅。一不小心,主人还会从某个角落或拿出一腿腊麂子、腊野猪,或抓出几只斑鸠、野鸡、竹鸡、岩鸡之类的野物伴上一把干辣椒炒出了红红火火的味道。若是恰恰赶上了季节,还有蛇、石蛙等可大饱口福。若是有人拿野生动物保护的话题来就此说事,主人必定一脸无辜地说,没办法,谁叫这些野物多得会在树上撞死了呢。这话有些夸张,但高望界的野生动物确实也多,走进林子的深处、溪流的沟谷,常常会发现果子狸、红腹角雉、武陵岩蛙等闲庭散步。在这里住上一晚,窗外尽是鸟雀啼鸣,清脆婉转,偶尔还会有不知名的小鸟飞上窗台睁着一对眼珠子滴溜溜的与人对视。
尽管不是野物,圈养的鸡、猪、羊也没有喂过一把饲料,全是吃了这高山上的青草,满山地跑,那肉质极有不同于别处的清纯味道。
发生过两件事,让我不忍心再把这里的鸟雀当成口福。
我曾在一座山头上住了一段日子,每天清晨起来走到瞭望塔去,必定发现塔边一夜之间死去许多大大小小各种鸟类。有时十几只,有时几十只,全都羽毛零乱,大一点的还头破血流,仿佛刚刚发生过一场极为惨烈的战争。我四处寻查,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看到那根为固定避雷针而从塔顶斜伸至地的铁丝拉线这才找到答案。想必就是这根拉线产生的静电,干扰了鸟儿们夜间的飞行,致使它们一次又一次向铁丝撞去,最终献出了鲜活的生命。想到那漆黑的夜里,这一群大自然的精灵飞蛾扑火般的顽强,心头不由得为之颤慄。
有一次,一位山民套了一只锦鸡送给我,看到它艳丽的羽毛,雄纠纠的气势,我决定把它养起来。但无论我怎样想办法,它都不吃一点食,不开一声啼,总是满怀戒备地仇视着我,最终郁郁而死。埋葬了这只锦鸡之后,我请教一位老职工,他摇摇头叹息着说,这鸡是气死的。我心底一惊,本来海阔天空,却被我囚于方寸之间,何能不死?这让我想起矗于场部后面的那座海拔已愈千米的山峰。此峰两面绝壁,沿山脉仅有两条小径可上。峰顶有一泉眼,有一圆形大坪,原建有一庵堂,现已不存,但瓦砾尚在。平时可观其险峻,绝壁如刀削,石缝间却有杂木丛生,干拙枝健。最美的景观当数起雾和有雪凌的两个季节。起雾时,峰顶或藏于雾中,使人难见其面目;或峰顶显露,腰间几丝云雾飘渺,如玉带缠身。雪凌的季节,峰顶常常是冰雪覆盖,晶莹逼人,冰挂或倒垂或斜生或直立,有线形、球形、棱形,不一而足。而腰部以下却无雪无凌,绿色盎然,形成明显的分界线。传说此峰中有一对神奇的红腹锦鸡,这对锦鸡叫得特别洪亮时,附近会有人不正常地死去。后来,雌锦鸡被当地人打死了,雄锦鸡却不离此峰,啼叫时凄切哀婉,催人泪下。我没有听到过那锦鸡的啼叫,但却知道此峰是一张准确的晴雨表。只要峰顶云雾持久不散,肯定会下雨;无雾,则天晴;下雨时,如果峰顶显露,云雾飘散,则雨后天晴。我想,这动物,这草木,这景致,当属大自然不可侵扰的奥妙。
春冬之间的夏秋两季,高望界才算正儿八经地醒来,从酒桌上、从火锅边走出来尽情地洋溢着活力。那一垛一垛的树木从山上伐来剥了皮码在了场部的四周,在月色下白愣愣地发光。场里的年轻人多,这木柴垛子就是我们的天堂。吃过晚饭,三五成群地扎了堆,垛子上便升起了笑声、歌声和吉它的悠扬,一不小心就闹睡了星星催醒了黎明,把蓬蓬勃勃的青春发挥到了极致。然后,还要一路嚎叫着爬上高望界的最高峰去,或看日出或观云海。
最高峰名为顶堂,其名来历无从考究,海拔已达一千一百多米。但这高于四周群山之处却有一泉,常年涓涓流水,清澈见底,实为一奇。登峰远望,只见山脉西南高,东北低,恰似一个放大了的“山水丛林盆景”。 晴天的清晨登上顶堂,眼前是峰峦叠翠、林涛浩荡,东方的天际逐渐出现几片淡红的云,再转为深红,云慢慢移动凝成团,合拢,形成一个红色圆形火球。火球有几缕霞光四射,再从深红转为金色,最后万丈金光迸发,耀眼非凡,一轮崭新的朝阳就这样喷薄而出,挂在天边,翊翊生辉。“云山雾海”之景,只要不是正在下雨,在顶堂峰上四季可观。有时候,云雾把所有的山都笼住了,独留顶堂一峰,四周全是白蒙蒙的一片,脚下云雾浮动,仿佛腾云驾雾进了天宫。有时候,云雾浮在山的上半部,很多山尖在其中突兀,如蓬菜仙岛;较高的山脉如马鞍如骆驼,如狮,如虎不一而足,凶猛闲淑俱备。有时候,所有的山都露出来,只有溪沟峡谷之间云雾飘渺,如丝如缎缠绵缭绕。那隐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片片青瓦屋背便点缀而出,若伴有几线炊烟婀娜,就生动得令人留恋忘返了。侧耳倾听,远处必有鸡鸣狗吠,近旁亦是鸟啼虫吟。
日子便从这顶堂向四周辐射开去,散落进二十万亩的茫茫林海,或植树,或采伐,或巡山。近处是人工林,杉木挺立,连锦万顷,呼啦啦全都突兀在眼前,一根根满坡遍岭地生长,让整个世界充满了阳刚之气。远处是原始次森林,古树苍天,藤萝虬劲,藤树相依,情长意浓,珙桐、水杉、红花木莲、香果树挺拔俊秀。走进林中,阳光被枝叶切割,五彩缤纷恣意地铺张。相识的陌生的奇花异草漫山遍野毫无顾忌地争奇斗艳,有的朴素如山里的汉子,有的纯洁如山里的女子,一朵朵、一支支、一蓬蓬、一簇簇、生机盎然;如蝶、似虾、像喇叭、姿态万千、清香四溢。渴了,掬一捧山泉,一股甘醇就叮叮咚咚地浸润了喉舌;饿了,摘一把野果,黄灿灿肥嘟嘟的酸甜就缀满了心间。
山高林密,却不必担心迷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防火线便是最好的路标。如果是往山下走,路边会有寨子,有人家,一排排的吊脚楼是歇脚的最好去处;倘若要往山上走,路的尽头必有护林工班,护林工人会递上一杯汤色浓绿的香茶。就算腿杆子跟不上劲,错过了时间赶上了夜晚,只要对着大山长长地吆喝几声,必定会从最近的村寨或工班燃出一束温暖的火把引亮归程。
若是不按路线行走,率性而为,必会陷入山的重围、林的迷阵。在这个山头似乎可以触摸到那个山头,从这片森林好像一下子就能踏进另一片森林,但山势高峻、地形陡峭,真正走起来得花上几个小时。沿途无村无寨,无人声狗吠,满世界流淌的只有浩瀚的绿色和鼓荡的林涛。这时,得寻找沟谷,谷中定有小溪,沿溪而行才可走出丛林。有幽静的大溪、险奇的金龙溪、童话般的葛竹溪、峭壁矗立的黑洞溪等主要溪流注入酉水。各条溪流又由众多小溪汇集而成,溪中有溪,溪溪相连。沿溪而行,四处可见古藤倒挂倚绝壁,飞瀑直流惊游鱼。 这所有的溪流,均是流水潺潺,渺无人烟。大溪却独具人文之厚重,就在这一条狭窄的溪谷里,竟然上演过土匪与解放军的角逐、人类和大自然的对抗。一九五O年,数十名解放军与百名土匪在溪中激战,枪声如炒豆般密密地响了好几个时辰;八年之后的十月,又有一支三千二百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古木参天,林荫蔽日的大溪大炼钢铁。一十二个炼铁厂,一百多座土高炉,一溪的红旗招展,满山的劳动号子,勾勒着一个时代荒诞的图画。十几里溪水的两岸到处都搭起了工棚,日夜灯火辉煌,商店林立,还设有粮店、银行和公安机构,小小的大溪俨然变成了繁华的街道。三年,一片片的森林倒下,一个个的山头裸露,一位公社的党委副书记也在烈火之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留下来的,除了黑乎乎的生铁渣、破败的土高炉,就是一溪满目疮痍的伤痛。这伤痛延续到了现在,也许还会浸润着未来。
我无缘走进那个梦一般的年代,但却实实在在地爱上了这一片无际的林海。也正因为如此,当两年之后因工作变动调离高望界的时候,车子开动的那一霎拉,我不由得泪流满面。
但不管走到哪里,高望界依然一如既往的在心头撩拔,赶不走抹不去。
前几日,我陪着两个作家朋友又去了高望界。场部多了一些新的建筑,原来陈旧的房子仍在,工人们因为改革的原因少了许多,窄窄的被称为街道的路上一群群的小狗在嬉戏在嚣闹,清静而不显寥落。朋友笑着说,这大山的林海里狗比人多。我没有回答,心里却暖暖地洋溢起了回家的感觉,十多年以前的生活细节仿佛还在低矮的屋檐下、翠绿的枝丫间鲜活地乱窜。
这一夜,我睡在场部的一幢吊脚楼里,踏实得无梦。
无从见识这女人的容颜,却固执地认为她一定端庄秀丽;听不到这女人的声音,却坚定地相信那绝对是小鸟们春阳下婉转百回的啁啾。
她离我很远,所有的倩影只能活跃在建国前那几段发黄的文字里;她又离我很近,透过我日日眺望的白腊树,仿佛可以捕捉得到她飘飞在九曲回廊里的裙裾。
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无从猜测她的芳龄,我只知道这个小名为杨三的大家闺秀应当是在历史的烟尘中轰轰烈烈地活过了一回。
第一次见到杨三小姐是在以下这段文字里:“宣统元年,古丈抚民同知李千禄处理杨占鳌的三小姐与衙门千总方学舟私奔婚姻案”。一句简单明了的话记录了一个事件,没有开始,没有结尾,更没有任何细节的渲染。我却十分奇怪地把思维停留在这一行文字里,企图穿越历史的背景去探究这一事件的脉络。
那一年,统治了中国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刚刚轰然倒塌;那一年,古丈大旱,饥民载道,俗称“己酉大荒”;也就是那一年,叱咤风云,官至甘肃提督的杨三的父亲杨占鳌病故。在这个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个人都纷繁复杂的布景里,杨三小姐却以私奔为题划上了惊人的一笔。这一笔,不说惊世骇俗,但动用了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又上升到了案件的程度,也可谓孤绝一时了。无法去揣测这起所谓案件的审理始末,也了解不到杨与方这对情侣的恋爱细节,但怀着丧父之痛的杨三确确实实把湘西女人敢爱的秉性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一回。如果可以旁听的话,当时只有两千多人的古丈小城一定会如水而至,茶余饭后的话题也会于此袅袅数日。
私奔肯定未成,那位姓方千总的去向于相距正好一百年的我是一个迷,但杨三依然在古丈这个小城里撰写着自己的生活。
第二次见到杨三小姐,已是整整二十年之后。“1929年4月,县长胡锦心征购杨三小姐的古丈名茶绿香园,派杨清漳送往凤凰陈渠珍处。后参加西湖博览会,取得优质奖。古丈茶叶首次跻身于名茶之列”。
可以看出,古丈茶叶第一次得奖,首先应当归功于这位杨三小姐。此时,以私奔而惊动古丈县城的杨府千金该是正值四十左右的壮年。与前一次的壮举相比,这一次是为古丈人民某种程度上获取了永蔽后世的福祉。
有一位老人向我述说过这次得奖茶叶制作的盛况。
逢社之日,天色未明。杨三小姐带着十几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少女匆匆净手,然后趁着晨曦初现、露珠正饱满之时赶至茶园采茶。露珠刚散便回家摊晾、炒制、焙干,最后用银夹细细筛选,制出两斤好茶交给县长。这一回,杨三小姐两天一夜没睡,吃得也粗糙匆忙,茶叶送出之后就累趴在了阶檐上。
杨三小姐制茶的严谨在此表露无遗。采茶之人是年轻少女,采茶之前要净手,选茶之时需用银夹。这样制出的古丈茶,难怪会“条索紧细圆直,锋苗挺秀,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清香馥郁,回味生津”了。
其实,杨小姐同时也创作出了两幅绝美的行为艺术。春阳照耀,群山环绕,嫩芽初吐的青青茶园里,十几双葱葱玉手如蝴蝶般翻飞,悠扬的茶歌与晶亮的露珠相互辉映,诠译着生活的欢乐。阳光从天井斜射进来,一群朝气蓬勃如花似玉的少女坐在青石板铺就的阶檐上,端着竹筛,全神贯注地挥舞银夹,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阐述着劳动的艰辛。
这让我想起,古人说大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当“思与境措”、“境与意会”、“神与境合”,由杨三小姐所创这两副画面唯美、生活气息浓厚的作品当具大师风范了。
杨三小姐没有意识到自己创造了艺术,更没有意识到因为她制的茶开了先河,从此古丈茶叶飘洋过海,名声大震。至今,古丈县已有四成的人从事茶叶生产,几万亩的茶园一到春天就是茶歌的海洋,茶香的海洋。
然后,我再也未能从文字的记载里看到过杨三的影子,倒是从一些老人的口述中寻找到这位大家闺秀的一点足迹。她穿行在青青的茶园里,她沐浴在浓浓的茶香里,她浸润在因炒茶而升起的袅袅炊烟里。咀嚼着这因她而出名的古丈茶,杨三始终坚持着对生命的守望。
也许让她更为坚定地守望的还有爱情!
没有了那位姓方千总的消息,杨三终身未嫁。在孤独的人身旅程上,杨三如何思考爱情、如何翻阅爱情,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如花的年龄里所营造的“私奔案”,应是在黄昏的岁月下定位为对爱情的坚守。爱,是脆弱的,可以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爱,又是坚强的,可以海誓山盟、一生相许。在这辨证的轮回里,选择了后者的杨三小姐是忠是愚,自有后人评说。
有一年的春天,是早茶繁茂的季节,我拿着从一位老者手上借来的杨府平面图走进了古丈县城的后街。杨府所有的痕迹都已被沧桑的岁月淘洗去了,在改为了县粮食局的院子里只能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回音。但在夕阳余辉勾勒的阴影里,我的脑海里中浮现的仍然是杨府做工精制的亭台楼榭。
那时候,我能够一下子找得到杨府威严的大门,能够一步不差地踏上九曲回廊,能够仰视杨大人时时教诲子女们的大厅,更能够走进杨三小姐那消失了几十年的闺房。
恍惚间,我看见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依在一位白发长须的老人怀里津津有味地听故事,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叮咚着裙裾飘逸地走过九曲回廊,一个气质高贵的中年女人正在窗前对镜梳妆,一个沧桑着一脸皱纹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洒满了阳光的天井中凝视天空……最后,所有的影像开始飘移重合,构成一个端着竹筛坐在天井里选茶的女人;她的头上秀发似瀑,脸上神情专注,手中银夹飞舞,全身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茶香。
也许,这就是我想像的女人。
与千年古镇对话的村庄
这是古丈县一个平凡的村庄,就如湘西山区里很随意生长的一棵草或一株树。因为撒落在酉水之南,故名河南村。
其实,有很多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见到过这个村庄、至少也遥望过她,却没有几个人能记得起,她究其实就是别人旅途上偶尔擦肩而去的过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过客,却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与王村这个千年古镇进行着近百年的对话。对话,却不平等。王村,处在酉水之北,承接了无数的繁华与喧嚣;河南,卧于酉水之南,只能见证一百多户村民的起居哀乐。从滔滔激流到如镜平湖,酉水的变迁对南北的村庄是公平的,但王村在岁月的风尘里长成了一名古典婉约的大家闺秀,河南却让时间淘洗成了一个简单粗犷的乡野男子。
这简单、这粗犷,却因为乡野的农耕,因为杂夹了鸡鸣狗吠的袅袅炊烟,弥漫着自己独特的味道。
穿过王村瘦长的古街,站在河边的码头,一眼就可以看见河南醉人的绿。如果恰好是初夏时节的晴天,那绿便会随着山势,挥洒动感;在平面的视野里,上可以浸润到蔚蓝色的天边,下可以沿着河岸淌过酉水一直沉静地铺张至码头的脚下。
一艘小小的渡船,一把轻巧的木橹,一个精瘦的老人,构筑了王村与河南最近的水上通道。这通道很短,再慢的木橹也不需要摇过五分钟的时间。但透过历史的烽火,这通道却又是十分漫长。就在这通道的水下,淹没了用四块巨石刻成的“楚蜀通津”四个大字,淹没了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从山里走向世界的铿锵脚步,淹没了无数土家汉子追波逐浪时从灵魂深处吼出来的《酉水号子》,也淹没了公元前二百零六年开始一直统治了该地七百四十多年至今却仍然像迷一样的酉阳县城……
拾级而上,踏进河南村的土地,就是踏上了一个古代的战场。一个小小的村庄,竟然密密麻麻地分布了一百多座战国以来的古墓群,出土过陶、铜、铁器,有各种古代兵器、钱币、印章和生活用具,为研究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生活制度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可以看出,金戈铁马的嘶鸣曾经在这里嘹亮,楚巴文化的融合曾经在这里上演。然后,作为一方壮志未酬者的归宿,这里一直以沉寂的状态横亘于天地之间。如今,一切都已经远去,留下的只有老去的岁月和两千多年的回想。
但是,作为村庄,河南却是年轻的。最初的河南村,只有很少的人家散居在这重丘迭岭的坡坡湾湾。七十年代初,酉水河形成了水库,山脚下的住户搬上了山,河里飘流的船上人家靠了岸,河南村才变为了固定的家园。原来的家园苦呀,到处是四壁透风的茅草房;原来的家园穷呀,“一年需借半年粮”;“养女莫嫁河南村,打柴挑水饿穿心”,就是当年在这个小村及其附近流传过的民谣。
而对面的王村,却因为一部电影《芙蓉镇》的拍摄和放映逐渐声名鹊起,山外的声音和脚步为沧桑的古街编织了一个全新的梦想。一水之隔的河南村却沉默了,河南人在贫瘠的土地上插不上借以腾飞的翅膀。十几个青壮年,为了生活再次在酉水河上追波逐浪,却留下了三个人船毁人亡的伤痛。伤痛是沉重的,若没有新的出路,这伤痛还将会继续下去。
上山吧!有人说。于是河南村人扛上锄头,握紧钢钎,抡起大锤,披荆斩棘凿石开荒。下雨了,披上一张胶纸或者干脆光着膀子干;天黑了,搭上临时窝棚,借着月光或点上一盏马灯,继续搬岩砌坎。夏天,岩灰与泥粉掺合着汗水裹在身上,硬绑绑的钢钎铁锤震得全身发麻,手掌常常鲜血直流;冬天,皲裂的皮肤在寒风中阵阵刺痛,伤口久久难以愈合。没有人喊苦,没有人叫累,没有人半途撤下山去。
一边是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的劳作,一边是老街旧居寻幽探古的欢笑;一边是茅草棚外昏暗的月光,一边是吊脚楼里明亮的灯火;河南村第一次主动与王村展开了反差强烈的对话。
乡镇干部来了,移民干部来了,省、州、县的领导来了,带来的还有资金、肥料、技术和苗木,河南村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古战场上拉开了新的序幕。这里没有号角的嘶鸣,却激荡着鼓励的声音;这里没有战马的弛骋,却涌动着呵护支持的温馨。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当一丘丘的苗木茁壮成长了的时候,当一颗颗的果实缀满枝头的时候,河南村就像那把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出土的青铜宝剑,斩除贫困走向了富裕。一幢幢的砖瓦房建了起来,一件件的家用电器买了回来,一部部的手机、电话响了起来,一张张的笑脸露了出来,河南村以乡村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与王村一个阶段的对话。
走进河南村绿意肆流的田间地头、果园小楼,大多可以观赏到王村轰然作响的瀑布、飞檐翘角的吊脚楼,静下心来才发现只有这里才能看得全王村的古朴与隽永、才能读得透王村的精致与流畅,难怪河南人自豪地说:王村的美天生是让河南村看的!这话不假。
河南村的支部书记有一段很有哲理的话:透过王村的风景,我们会看到更美的希望。王村是一幅画了千年的古画,而我们才刚刚落笔,一定要比她画得更好。
其实,王村在古韵长存的同时也正孕育着新的起点。那么,河南,这一个新生的村庄,又将以怎样的方式与王村这个千年古镇展开一场富有诗意的对话呢?
高望界的那些事儿
正是应了那句“远香近臭”的俗话,高望界这个名字最初我竟然是从长沙听到的。在课堂上,在那位刚刚走上讲台的美女老师的描述中,我才知道生我育我的古丈县有那么一个山水相依、丛林茂密的好去处。从那时开始,高望界就时时在我的心中晃荡着,因为没有具体的印象,便有些虚无飘渺,若隐若现;却又十分固执,赶不走抹不去。
有一次放学回家,情不自禁地查了一下《古丈坪厅志》,上面对高望界的注解写道:“古丈东北五十里,岭势险峻,高出云表,其险绝处扪萝攀藤,羊肠一线,陟其岭者,心悸目眩,不数大行,九折返也,为古至辰必由之道。”于是对高望界愈发的向往。
没有想到,一走出校园,高望界就成了我人生新起点的第一站。那里的树与鸟、山与水、风雪与云雾妆点着我正在拔节的青春。
高望界是国有林场,中心点简称场部,其实除了一栋三层的办公楼稍显气派之外,也就那么几排房子横七竖八地罗列。房子很旧,都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青一色的两层砖木结构。因为隔音效果差,一间屋子有了什么动静,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全都明白。曾经有一对新婚夫妇,也许是夜里的响声大了些,弄得好几个轻年人彻夜失眠,第二天全场都传开了这对夫妻的私房话。
但人与人之间却是极为和谐,一百几十号人,扯皮吵架的事几乎没有。姑娘后生们虽然也吃食堂,但常常是搭了伙开起小灶。听说哪家有了好菜,还吆五喝六的去蹭饭。主人家也不见怪,笑笑地递了碗筷,倒上酒喝个面红耳赤。因为海拔高,春冬两季除了雨雪就是多雾,一年中差不多有半年云雾缭绕,不便出门。这时候,很多人家里就生了碳火,架起火锅,或蹲或坐,从早到晚一边海阔天空地聊一边胡天黑地地喝。有一次,几个人从早到晚又从晚到早,确确实实地把一个小铁锅的底烧通了才罢手。
这里的吃喝,对于酒并不苛求,红薯酒、米酒、苞谷烧均可,来了客便会兑上一勺野生蜂蜜。这掺了蜂蜜的酒,香甜可口,极好下喉,但不介意间便会喝得头昏眼花云遮雾罩。许多远方来的贵客都是在这蜂蜜酒的清香之下先兴高采烈,继而翻江倒海,最后深深地记住了高望界的这块地这些人。酒有了,却对菜极为讲究,非得山珍不动筷。好在这山这林是珍奇动植物的宝地,笋、蕨、野芹菜、鸭脚板房前屋后都长得茂密,顺手扯上一把洗净了就可入锅。一不小心,主人还会从某个角落或拿出一腿腊麂子、腊野猪,或抓出几只斑鸠、野鸡、竹鸡、岩鸡之类的野物伴上一把干辣椒炒出了红红火火的味道。若是恰恰赶上了季节,还有蛇、石蛙等可大饱口福。若是有人拿野生动物保护的话题来就此说事,主人必定一脸无辜地说,没办法,谁叫这些野物多得会在树上撞死了呢。这话有些夸张,但高望界的野生动物确实也多,走进林子的深处、溪流的沟谷,常常会发现果子狸、红腹角雉、武陵岩蛙等闲庭散步。在这里住上一晚,窗外尽是鸟雀啼鸣,清脆婉转,偶尔还会有不知名的小鸟飞上窗台睁着一对眼珠子滴溜溜的与人对视。
尽管不是野物,圈养的鸡、猪、羊也没有喂过一把饲料,全是吃了这高山上的青草,满山地跑,那肉质极有不同于别处的清纯味道。
发生过两件事,让我不忍心再把这里的鸟雀当成口福。
我曾在一座山头上住了一段日子,每天清晨起来走到瞭望塔去,必定发现塔边一夜之间死去许多大大小小各种鸟类。有时十几只,有时几十只,全都羽毛零乱,大一点的还头破血流,仿佛刚刚发生过一场极为惨烈的战争。我四处寻查,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看到那根为固定避雷针而从塔顶斜伸至地的铁丝拉线这才找到答案。想必就是这根拉线产生的静电,干扰了鸟儿们夜间的飞行,致使它们一次又一次向铁丝撞去,最终献出了鲜活的生命。想到那漆黑的夜里,这一群大自然的精灵飞蛾扑火般的顽强,心头不由得为之颤慄。
有一次,一位山民套了一只锦鸡送给我,看到它艳丽的羽毛,雄纠纠的气势,我决定把它养起来。但无论我怎样想办法,它都不吃一点食,不开一声啼,总是满怀戒备地仇视着我,最终郁郁而死。埋葬了这只锦鸡之后,我请教一位老职工,他摇摇头叹息着说,这鸡是气死的。我心底一惊,本来海阔天空,却被我囚于方寸之间,何能不死?这让我想起矗于场部后面的那座海拔已愈千米的山峰。此峰两面绝壁,沿山脉仅有两条小径可上。峰顶有一泉眼,有一圆形大坪,原建有一庵堂,现已不存,但瓦砾尚在。平时可观其险峻,绝壁如刀削,石缝间却有杂木丛生,干拙枝健。最美的景观当数起雾和有雪凌的两个季节。起雾时,峰顶或藏于雾中,使人难见其面目;或峰顶显露,腰间几丝云雾飘渺,如玉带缠身。雪凌的季节,峰顶常常是冰雪覆盖,晶莹逼人,冰挂或倒垂或斜生或直立,有线形、球形、棱形,不一而足。而腰部以下却无雪无凌,绿色盎然,形成明显的分界线。传说此峰中有一对神奇的红腹锦鸡,这对锦鸡叫得特别洪亮时,附近会有人不正常地死去。后来,雌锦鸡被当地人打死了,雄锦鸡却不离此峰,啼叫时凄切哀婉,催人泪下。我没有听到过那锦鸡的啼叫,但却知道此峰是一张准确的晴雨表。只要峰顶云雾持久不散,肯定会下雨;无雾,则天晴;下雨时,如果峰顶显露,云雾飘散,则雨后天晴。我想,这动物,这草木,这景致,当属大自然不可侵扰的奥妙。
春冬之间的夏秋两季,高望界才算正儿八经地醒来,从酒桌上、从火锅边走出来尽情地洋溢着活力。那一垛一垛的树木从山上伐来剥了皮码在了场部的四周,在月色下白愣愣地发光。场里的年轻人多,这木柴垛子就是我们的天堂。吃过晚饭,三五成群地扎了堆,垛子上便升起了笑声、歌声和吉它的悠扬,一不小心就闹睡了星星催醒了黎明,把蓬蓬勃勃的青春发挥到了极致。然后,还要一路嚎叫着爬上高望界的最高峰去,或看日出或观云海。
最高峰名为顶堂,其名来历无从考究,海拔已达一千一百多米。但这高于四周群山之处却有一泉,常年涓涓流水,清澈见底,实为一奇。登峰远望,只见山脉西南高,东北低,恰似一个放大了的“山水丛林盆景”。 晴天的清晨登上顶堂,眼前是峰峦叠翠、林涛浩荡,东方的天际逐渐出现几片淡红的云,再转为深红,云慢慢移动凝成团,合拢,形成一个红色圆形火球。火球有几缕霞光四射,再从深红转为金色,最后万丈金光迸发,耀眼非凡,一轮崭新的朝阳就这样喷薄而出,挂在天边,翊翊生辉。“云山雾海”之景,只要不是正在下雨,在顶堂峰上四季可观。有时候,云雾把所有的山都笼住了,独留顶堂一峰,四周全是白蒙蒙的一片,脚下云雾浮动,仿佛腾云驾雾进了天宫。有时候,云雾浮在山的上半部,很多山尖在其中突兀,如蓬菜仙岛;较高的山脉如马鞍如骆驼,如狮,如虎不一而足,凶猛闲淑俱备。有时候,所有的山都露出来,只有溪沟峡谷之间云雾飘渺,如丝如缎缠绵缭绕。那隐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片片青瓦屋背便点缀而出,若伴有几线炊烟婀娜,就生动得令人留恋忘返了。侧耳倾听,远处必有鸡鸣狗吠,近旁亦是鸟啼虫吟。
日子便从这顶堂向四周辐射开去,散落进二十万亩的茫茫林海,或植树,或采伐,或巡山。近处是人工林,杉木挺立,连锦万顷,呼啦啦全都突兀在眼前,一根根满坡遍岭地生长,让整个世界充满了阳刚之气。远处是原始次森林,古树苍天,藤萝虬劲,藤树相依,情长意浓,珙桐、水杉、红花木莲、香果树挺拔俊秀。走进林中,阳光被枝叶切割,五彩缤纷恣意地铺张。相识的陌生的奇花异草漫山遍野毫无顾忌地争奇斗艳,有的朴素如山里的汉子,有的纯洁如山里的女子,一朵朵、一支支、一蓬蓬、一簇簇、生机盎然;如蝶、似虾、像喇叭、姿态万千、清香四溢。渴了,掬一捧山泉,一股甘醇就叮叮咚咚地浸润了喉舌;饿了,摘一把野果,黄灿灿肥嘟嘟的酸甜就缀满了心间。
山高林密,却不必担心迷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防火线便是最好的路标。如果是往山下走,路边会有寨子,有人家,一排排的吊脚楼是歇脚的最好去处;倘若要往山上走,路的尽头必有护林工班,护林工人会递上一杯汤色浓绿的香茶。就算腿杆子跟不上劲,错过了时间赶上了夜晚,只要对着大山长长地吆喝几声,必定会从最近的村寨或工班燃出一束温暖的火把引亮归程。
若是不按路线行走,率性而为,必会陷入山的重围、林的迷阵。在这个山头似乎可以触摸到那个山头,从这片森林好像一下子就能踏进另一片森林,但山势高峻、地形陡峭,真正走起来得花上几个小时。沿途无村无寨,无人声狗吠,满世界流淌的只有浩瀚的绿色和鼓荡的林涛。这时,得寻找沟谷,谷中定有小溪,沿溪而行才可走出丛林。有幽静的大溪、险奇的金龙溪、童话般的葛竹溪、峭壁矗立的黑洞溪等主要溪流注入酉水。各条溪流又由众多小溪汇集而成,溪中有溪,溪溪相连。沿溪而行,四处可见古藤倒挂倚绝壁,飞瀑直流惊游鱼。 这所有的溪流,均是流水潺潺,渺无人烟。大溪却独具人文之厚重,就在这一条狭窄的溪谷里,竟然上演过土匪与解放军的角逐、人类和大自然的对抗。一九五O年,数十名解放军与百名土匪在溪中激战,枪声如炒豆般密密地响了好几个时辰;八年之后的十月,又有一支三千二百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古木参天,林荫蔽日的大溪大炼钢铁。一十二个炼铁厂,一百多座土高炉,一溪的红旗招展,满山的劳动号子,勾勒着一个时代荒诞的图画。十几里溪水的两岸到处都搭起了工棚,日夜灯火辉煌,商店林立,还设有粮店、银行和公安机构,小小的大溪俨然变成了繁华的街道。三年,一片片的森林倒下,一个个的山头裸露,一位公社的党委副书记也在烈火之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留下来的,除了黑乎乎的生铁渣、破败的土高炉,就是一溪满目疮痍的伤痛。这伤痛延续到了现在,也许还会浸润着未来。
我无缘走进那个梦一般的年代,但却实实在在地爱上了这一片无际的林海。也正因为如此,当两年之后因工作变动调离高望界的时候,车子开动的那一霎拉,我不由得泪流满面。
但不管走到哪里,高望界依然一如既往的在心头撩拔,赶不走抹不去。
前几日,我陪着两个作家朋友又去了高望界。场部多了一些新的建筑,原来陈旧的房子仍在,工人们因为改革的原因少了许多,窄窄的被称为街道的路上一群群的小狗在嬉戏在嚣闹,清静而不显寥落。朋友笑着说,这大山的林海里狗比人多。我没有回答,心里却暖暖地洋溢起了回家的感觉,十多年以前的生活细节仿佛还在低矮的屋檐下、翠绿的枝丫间鲜活地乱窜。
这一夜,我睡在场部的一幢吊脚楼里,踏实得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