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的策略推行,我国各大高校的办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扩大,因此需要加强高校建设来满足日益增多的生源问题,但是高校仅靠自身的财政资金和自筹奖金根本无法完成学校的建设工作,大部分高校通过举债方式解决学校的经济问题,加剧了高校财务风险。本文中对高校产生债务危机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研究策略。
关键词:高校;债务危机;成因;策略
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扩大招生规模成为各高校顺应时代的选择,而高校收入基本来自财政资金和学费收入,财政资金只能保障教学办公基本运行,而学费收入最少45%用于学生的奖勤减免补和教学经费开支,所以这两块收入远远不能满足于高校基础设施的扩建的资金需要,举债不可避免的成为多数高校发展的选择。200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对达不到办学硬指标条件的高校限制招生、停招要求,也迫使硬件设施达不到指标条件的学校进行举债改善办学条件。
1.高校债务问题的成因
1.1高校扩招需要基出设施的扩建,教学设施的增加,大多数高校靠举债来维持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1999年以后我国高校顺应时代的选择,开始大量的进行生源扩招,截至2019年,我国拥有普通高校2688所,是1999年的2.51倍;我国普通高校在学总规模达到4002万人,是1999年的9.8倍。为了满足高校发展中的教学问题,许多高校不得不采用大量举债来建设校园,绝大部分债务筹资用于征用土地,新建设或改造教学楼、学生宿舍、操场等基础设施,部分债务筹资用于教学设施的购置,部分债务筹资用于专项实验室的修建等。
1.2财政资金投资不足,还债资金来源单一
1999高校实行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的招生人数已经从以前的不足百万发展为几千万人数。这样的招生速度和规模,给各大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但是在中国,公立高校是事业单,并非赢利机构。收入来源途径单一,除了学生的学费收入和财政资金拨款两块,几乎没什么收入来源。财政的拨款部分基本上只能满足高校的工作人员的人员经费和基本的办公需要,保障基本教学运行,几乎没有剩余资金。而学生的学费收入国家有规定,25%返还学生,用于学生的奖助学金、学生的日常和学习生活补贴、对困难学生的补贴等;为保证教学质量,要求高校不低于20%用于教学经费的投入;为了帮助学生就业,不低于1%用于就业指导开支,因此只剩下54%的学费可以供支配,高校能用于偿债还款的收入十分有限。
1.3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完整债务规划,且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过度举债
高校发展缺乏完整的债务战略规划,举债前缺乏科学论证,在进行规模的迅速扩张时,对质量、速度、效率以及效益之间的关系没有很好的进行把握,在进行规模达扩充时没有将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大兴土木工程,有些高校中甚至出现了“只见过楼平地起,不见学生入楼学”的怪象。有些高校搞形象工程,门面工程,过度追求办公条件的舒适度,不顾自身需要,设备配备标准往顶配了去,比如人民大学办公大楼观光电梯事件等。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债务负担。一些高校决策者自身的责任意识不足,只顾当下,认为还债有国家顶,还债有后来人,只管建设高大强,不管还债钱哪来。而高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者是形同虚设,监管不到位,往往是决策者一言堂,带来过度扩健的后果,造成偿债能力和债务规模的失衡,加剧了高校财务风险与管理风险,部分高校不得不通过借新债偿还旧债,债务象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威胁到高校财务安全,影响高校正常教学工作。
2.高校债务危机的解决措施
2.1由财政拨款设立高校偿债基金,高校投资基金,优化债务结构,减轻高校债务负担,改善高校基础建设
高校债解决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基于国情,我国高校其实是承担了部分的政府职能。高校的产出主要是人才,而目前我国的高校学费收入不足以支撑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高校发展离不开政府长期资金的扶持。早在2009年,教育部把化解高校债务危机做为当年工作重点,各省级政府也纷纷把高校化债问题,提上政府工作议程,最终的结果是在2011-2013间由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各拿出部分资金做为财政补助资金,高校通过盘活自身资产,拿出部分事业收入共同努力下才缓解高校债务危机。直到今天,不少地方政府仍不断在给高校进行化债处理,以减轻高校债务负担,保障高校正常运行。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强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对教育资金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多。对这部分教育资金的管理也越来越要求专业化,细化。通过建立高校偿债基金,建立高校债的项目库管理,对用于高校基础建设这部分债务和投资由政府来做专项化管理,有利于逐步优化高校债务结构,减轻高校债务负担。建立高校投资基金,对高校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有利于控制高校债务规模,保障高校平稳发展,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2.2高校立足于自身教育特色,开拓多种筹资渠道
高校要提高自己办学特色,利用突出自己高校教育优势,加大和企业的交流互助合作,与企业合作办学,以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等与教学科研究相结合,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提供对企业长远发展科研究技术支持,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关系。高校只有体现自身价值,才能获得社会关注,争取到社会对高校的投资与捐助;加大高校的科研开发力度,实现科学技术的有偿服务;利用高校场闲置的设施开展特色培训任务,开展以职业为导向特色教育服务,依托互联网,开办网上教育服务等,依靠自身教育特色服务来增加收入。
2.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科学计划债务规划,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控系统
高校应建立债务决策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保证内部管理制度得以实施,建立举债申请、审核、审批、论证、决议、监督等各环节的管理程序,建立债务集体决策机制,集体决策应增加无行政职权多位教授的参与。债务方案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论证,要经过学校风险承受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评估,合理规划债务,进行财务分析,量力而为举债,稳健发展自身学校建设。把债务管理纳入对高校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内容。高校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加强资金运作管理,科学的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价模块,要设置债务归口管理部门,并配备财务人员对债务资金进行跟踪管理,防范债务风险,保障高校自身的财务安全性。
2.4勤俭办校,降低人员管理成本和生活开支成本
高校应树立勤俭节约的办学理念,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开支,比如说教学楼外的灯带,过于华丽的装饰品等,在物资采购上,更注重实效、实用性,采购节能节源适标配置;在人员管理上,对学校人员结构重新进行分配,精简机构数量,对职能上有重叠的部门进行组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人员开支,降低人员管理成本;在生活中,高校应不断的进行勤俭节约思想的教育和宣传,让教师和学生学会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对教学用具要小心使用,公共设施以及运动器材等要爱护不得破坏,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节约高校的开支,为高校的财政减轻负担。
3.結语
总之,想要解决现在高校的债务危机,就要从造成高校债务状况的成因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需要政府长期的资金扶持,高校开拓自身筹资能力,加强高校债务的内部控制工作,控制债务规模,简约办校,并在生活的点滴中教会学生跟教师节约教学成本,减轻高校的财务负担,早日实现债务偿还。
参考文献:
[1]汤常一.高校债务危机成因及化解对策[J].中国商贸,2014,(7):155-156.
[2]王胜清.浅议高校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化解途径[J].管理观察,2009,(15):175-177.
[3]季学凤.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及化解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84-84,85.
[4]张莉.我国高校负债成因及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0,29(29):30-31.
关键词:高校;债务危机;成因;策略
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扩大招生规模成为各高校顺应时代的选择,而高校收入基本来自财政资金和学费收入,财政资金只能保障教学办公基本运行,而学费收入最少45%用于学生的奖勤减免补和教学经费开支,所以这两块收入远远不能满足于高校基础设施的扩建的资金需要,举债不可避免的成为多数高校发展的选择。200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对达不到办学硬指标条件的高校限制招生、停招要求,也迫使硬件设施达不到指标条件的学校进行举债改善办学条件。
1.高校债务问题的成因
1.1高校扩招需要基出设施的扩建,教学设施的增加,大多数高校靠举债来维持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1999年以后我国高校顺应时代的选择,开始大量的进行生源扩招,截至2019年,我国拥有普通高校2688所,是1999年的2.51倍;我国普通高校在学总规模达到4002万人,是1999年的9.8倍。为了满足高校发展中的教学问题,许多高校不得不采用大量举债来建设校园,绝大部分债务筹资用于征用土地,新建设或改造教学楼、学生宿舍、操场等基础设施,部分债务筹资用于教学设施的购置,部分债务筹资用于专项实验室的修建等。
1.2财政资金投资不足,还债资金来源单一
1999高校实行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的招生人数已经从以前的不足百万发展为几千万人数。这样的招生速度和规模,给各大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但是在中国,公立高校是事业单,并非赢利机构。收入来源途径单一,除了学生的学费收入和财政资金拨款两块,几乎没什么收入来源。财政的拨款部分基本上只能满足高校的工作人员的人员经费和基本的办公需要,保障基本教学运行,几乎没有剩余资金。而学生的学费收入国家有规定,25%返还学生,用于学生的奖助学金、学生的日常和学习生活补贴、对困难学生的补贴等;为保证教学质量,要求高校不低于20%用于教学经费的投入;为了帮助学生就业,不低于1%用于就业指导开支,因此只剩下54%的学费可以供支配,高校能用于偿债还款的收入十分有限。
1.3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完整债务规划,且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过度举债
高校发展缺乏完整的债务战略规划,举债前缺乏科学论证,在进行规模的迅速扩张时,对质量、速度、效率以及效益之间的关系没有很好的进行把握,在进行规模达扩充时没有将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大兴土木工程,有些高校中甚至出现了“只见过楼平地起,不见学生入楼学”的怪象。有些高校搞形象工程,门面工程,过度追求办公条件的舒适度,不顾自身需要,设备配备标准往顶配了去,比如人民大学办公大楼观光电梯事件等。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债务负担。一些高校决策者自身的责任意识不足,只顾当下,认为还债有国家顶,还债有后来人,只管建设高大强,不管还债钱哪来。而高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者是形同虚设,监管不到位,往往是决策者一言堂,带来过度扩健的后果,造成偿债能力和债务规模的失衡,加剧了高校财务风险与管理风险,部分高校不得不通过借新债偿还旧债,债务象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威胁到高校财务安全,影响高校正常教学工作。
2.高校债务危机的解决措施
2.1由财政拨款设立高校偿债基金,高校投资基金,优化债务结构,减轻高校债务负担,改善高校基础建设
高校债解决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基于国情,我国高校其实是承担了部分的政府职能。高校的产出主要是人才,而目前我国的高校学费收入不足以支撑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高校发展离不开政府长期资金的扶持。早在2009年,教育部把化解高校债务危机做为当年工作重点,各省级政府也纷纷把高校化债问题,提上政府工作议程,最终的结果是在2011-2013间由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各拿出部分资金做为财政补助资金,高校通过盘活自身资产,拿出部分事业收入共同努力下才缓解高校债务危机。直到今天,不少地方政府仍不断在给高校进行化债处理,以减轻高校债务负担,保障高校正常运行。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强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对教育资金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多。对这部分教育资金的管理也越来越要求专业化,细化。通过建立高校偿债基金,建立高校债的项目库管理,对用于高校基础建设这部分债务和投资由政府来做专项化管理,有利于逐步优化高校债务结构,减轻高校债务负担。建立高校投资基金,对高校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有利于控制高校债务规模,保障高校平稳发展,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2.2高校立足于自身教育特色,开拓多种筹资渠道
高校要提高自己办学特色,利用突出自己高校教育优势,加大和企业的交流互助合作,与企业合作办学,以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等与教学科研究相结合,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提供对企业长远发展科研究技术支持,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关系。高校只有体现自身价值,才能获得社会关注,争取到社会对高校的投资与捐助;加大高校的科研开发力度,实现科学技术的有偿服务;利用高校场闲置的设施开展特色培训任务,开展以职业为导向特色教育服务,依托互联网,开办网上教育服务等,依靠自身教育特色服务来增加收入。
2.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科学计划债务规划,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控系统
高校应建立债务决策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保证内部管理制度得以实施,建立举债申请、审核、审批、论证、决议、监督等各环节的管理程序,建立债务集体决策机制,集体决策应增加无行政职权多位教授的参与。债务方案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论证,要经过学校风险承受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评估,合理规划债务,进行财务分析,量力而为举债,稳健发展自身学校建设。把债务管理纳入对高校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内容。高校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加强资金运作管理,科学的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价模块,要设置债务归口管理部门,并配备财务人员对债务资金进行跟踪管理,防范债务风险,保障高校自身的财务安全性。
2.4勤俭办校,降低人员管理成本和生活开支成本
高校应树立勤俭节约的办学理念,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开支,比如说教学楼外的灯带,过于华丽的装饰品等,在物资采购上,更注重实效、实用性,采购节能节源适标配置;在人员管理上,对学校人员结构重新进行分配,精简机构数量,对职能上有重叠的部门进行组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人员开支,降低人员管理成本;在生活中,高校应不断的进行勤俭节约思想的教育和宣传,让教师和学生学会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对教学用具要小心使用,公共设施以及运动器材等要爱护不得破坏,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节约高校的开支,为高校的财政减轻负担。
3.結语
总之,想要解决现在高校的债务危机,就要从造成高校债务状况的成因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需要政府长期的资金扶持,高校开拓自身筹资能力,加强高校债务的内部控制工作,控制债务规模,简约办校,并在生活的点滴中教会学生跟教师节约教学成本,减轻高校的财务负担,早日实现债务偿还。
参考文献:
[1]汤常一.高校债务危机成因及化解对策[J].中国商贸,2014,(7):155-156.
[2]王胜清.浅议高校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化解途径[J].管理观察,2009,(15):175-177.
[3]季学凤.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及化解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84-84,85.
[4]张莉.我国高校负债成因及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0,29(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