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全方位护理在手术室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与影响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el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手术室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2月-2014年01月收治的96例创伤急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以及抢救的成功率较于对照组均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3.75%(45/48),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0.83%(34/48),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全方位护理在手术室创伤急救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方位护理;手术室;创伤急救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意外、企业安全事故以及突发性灾难性事件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室创伤的急救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问题[1]。创伤具有病情危重、发展快,且合并低氧血症和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创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抢救后如何提高抢救成功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采取主动、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抢救成功与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以96例创伤急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全方位、无缝隙的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4年01月收治的96例创伤急救手术患者,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42.18±2.38)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32例、高处坠落伤22例、刀砍伤18例、绞压伤10例、爆炸伤8例,其他伤6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实验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1.98±2.31)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15例、高处坠落伤12例、刀砍伤8例、绞压伤5例、爆炸伤5例,其他伤3例;对照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2.38±3,46)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17例、高处坠落伤10例、刀砍伤10例、绞压伤5例、爆炸伤3例,其他伤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全方位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护理要点如下:首先将手术可能用到的器械、仪器、药品等均准备好,联络好急救工作所需要的人员,所有人员进入手术室做好准备,确保所有急救用品均出于可用状态,待患者到达后立即实施抢救,术毕送入ICU或普通病房,并与责任护士详细交班[2];其次重建急救小组:所有护理人员分工明确,如低年资护士负责备皮、手术清洗配合;高年资护士负责连接心电图监护、协助麻醉、导尿等;麻醉护士负责气管插管、麻醉情况监测以及麻醉记录。护理人员各司其职,全方位参与手术抢救中,这样可以在医生未到达之前进行紧急处理。
  1.3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以及抢救的成功率,同时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估参照如下:>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60-80分为尚可,<60分为不满意[3]。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比率表示,通过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比较
  实验组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以及抢救的成功率较于对照组均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3.75%(45/48),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0.83%(34/48),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传统手术室的急救护理存在较多缺点,通常在接到手术通知后才开始准备急救所需要的设备和药品,这样势必会造成慌乱,若患者倒是还未准备好,则不可避免地耽误了患者的抢救时间[4]。另外,护士责任分工不够明确,导致无法协调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耽误了抢救的时机。整体而言,这些问题均会使手术室抢救工作出于被动状态,不能较好地保证抢救的 有效率。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全方位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其主要包括优化急救流程和重建急救小组两个方面,使得全方位的急救措施和配套硬件设施均能齐全,在日常工作中就在手术室做好所需物品的准备,在患者到达之前相关人员既能各司其职,为患者赢得伤后抢救的黄金时间,能显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5-6]。另外,由于准备工作全部就緒,护理人员就有充分的时间对患者及家属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和谐了护患关系[7]。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以及抢救的成功率较于对照组均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3.75%(45/48),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0.83%(34/48),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足以见得,全方位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是一种能变被动为主动的护理干预措施,其增强了医护工作之间的协调性和密切配合下,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也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同时还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了时间。
  综上所述,加强全方位护理在手术室创伤急救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樊庆,吴霞.全方位护理对手术室创伤急救抢救效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22(09):2061-2063.
  [2]汤新颖.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07):22-23.
  [3]方玉蕊.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手术室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07):141-142.
  [4]苏延利.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7):2063-2064.
  [5]延利,李华.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7):2063—2064.
  [6]戎燕燕.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0):33-34.
  [7]郁婷婷.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体会[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3(03):228-22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妇科急腹症超声诊断与病理确诊的结果对比。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进行136例妇科急腹症诊断结果以及病理确诊相应研究。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将超声诊断结果以及病理确诊结果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本院诊断,超声诊断符合例数为126例,符合率为92.65%,异位妊娠诊断符合例数为53例,符合率为96.36%,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符合例数为15例,符合率为93.7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胃腑荣通定痛汤治疗胃络瘀阻型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胃络瘀阻型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胃腑荣通定痛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胃腑荣通定痛汤治疗,其主要成分为黄芪35g、百合、白术、白扁豆、丹参各30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AG)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判断临界病变直径狭窄程度的差异及对不同斑块性质检出率的差异。  方法 对CAG显示临界病变的患者行IVUS检查,分别用CAG和IVUS两种方法对临界病变处血管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直径狭窄程度分为40%~50%,50%~60%,60%~70%,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在临界病变处斑块性质的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减轻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NIHSS评分为(11.3±2.1)分,对照组NIHSS评
期刊
摘要-背景:超重/肥胖(OW/ OB)的妇女在妊娠期间具有患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高风险。目的:研究怀孕期间的新疆维吾尔族OW/ OB妇女的血浆脂联素水平,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的纵向变化,以确定血浆脂联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后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象和方法:纳入32例血压正常血糖正常的怀孕初期新疆维吾尔族OW/ OB妇女进行研究。在第1,第2和第3孕期测量她们的脂联素值,胰岛素敏感性(稳态模型评估,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根因分析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以探讨其对减少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的效果,提高护理安全。方法:成立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小组,运用根因分析方法(root causean alysis,RCA)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急诊急救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近端原因与根本原因,并对发现的根本原因提出治理措施。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并严格规范执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级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培训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科2010—2014年所有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以2010—2011年内所有注册护士培训为对照组,以2012—2014年内所有注册护士培训为实验组。实验组按照层级把护士分为5个层级,按照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等进行培训,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照组护士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按照传统模式集中大家每月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予以椎管内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用药量和睁眼时间以及不同时段的MMSE评分状况。结果 经两种不同方式的麻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要用量和睁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4年01月急性胆囊炎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5例,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手术时间为(53.21±12.52)min,术中出血量为(48.54±10.51)ml,术后排气时间为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手术患者流量变化及规律,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2014年6月手术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信息,分析其日、周、月、季度流量变化规律。结果 急诊手术患者日流量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13:00-17:00出现一个明显的高峰。周流量变化为周日、周六量少,整体基本稳定。月流量变化为3月较其他月份偏高。季度流量变化为上半年较下半年明显增多。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