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审美意识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k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动态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尤为充分.动态艺术设计的发展,以及当代动态艺术设计所产生的神奇效果,无一不与人们的审美意识紧密相连.动态艺术是来自任何媒介的艺术,是“活动与光的艺术”(《百度百科》),是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它需要设计者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分析和思考,成熟后再发创意,同时也要体现出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价值和意义.这便形成了审美意识在动态艺术设计中的个性化及多样性风格.因此,更需要设计者更新设计理念,加强对未来设计风格的超前预见.
其他文献
妮基?圣法勒是20世纪西方代表性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浮雕、雕塑、公共艺术和建筑,其作品以欢乐、有趣而被大众喜爱.然而,圣法勒的作品不仅仅是用表面的欢乐来取悦大众,更深层面上其实是一种自我的诠释,对女性权力的渴望,呼吁对女性的尊重,表达社会的不公等等.此文把圣法勒的人生道路分为四个阶段,解析艺术家从女性自觉到自我觉醒的过程,旨在讨论创作艺术作品与精神疾病的关系,从而解读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当代架上绘画在物感美学视野下形成了“综合在场”,为架上绘画艺术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空间.艺术家利用视错觉或用真实材料制作浮雕效果,制造出一种可视、可触、可感的真实感,并将绘画的图底关系扩大为作品与墙面的关系,拓宽了作品场域,以多视角的观看方式,使得观众与作品产生互动关系与在场体验感.
《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全国省市广播电视大学整体转型为开放大学,以更好地发挥开放大学系统整体助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作用.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开放大学的师资队伍总量庞大,但在区域体量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科研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因此,有必要加强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开放大学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打造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教师技术文化、教师团队(合作)文化、教师管理文化.
时至今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里,当人们谈起“艺术”时能联想到什么?是酷炫的VR技术、耀眼的科技氛围,还是美术教科书上艰深的概念述说?“以艺战疫——2020年天津美术学院抗击疫情主题美术作品展”给出了一个新时代的答案.
期刊
2020年开年,新冠病毒袭来,国人在震惊、茫然、恐惧后,迅速投入对抗疫情的战争中,天津美术学院也积极行动起来,在自己的领域里贡献力量.响应中国美术家协会倡议要求,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主题宣传画征集的活动.活动共收到三百余幅作品,作者包括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美术院校的师生,也有来自设计公司的职业设计师,汇聚了中国设计力量,充分发挥设计服务社会的功能和优势,
期刊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应用是对其展示方式的提升和拓展.通过3D建筑投影《百年沧桑五大道》、数字化街区博物馆和数字化全景名人故居三大项目的设计创作,体现出新媒体艺术丰富多样、新颖时尚、互通交融的表现形式,让观众对艺术的体验达到一种全新的感官高度,呈现出“视听感受—参与体验—互动沟通—获得认知”的作品展示逻辑,从而较好地实现对历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也给干部教育培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动力.领导干部要做终身学习的引领者和推动者,要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构建与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机制,推进干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在线教育优势,创新培训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促进领导干部终身学习常态化,以学习成就未来,不断完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蕾丝,作为一种服饰面料,以较为复杂的工艺、较为烦琐与迷人的结构,在服饰演变历程中一度成为一种身份标志.这种符号性特征也被带入艺术中,成为传统艺术中解读人物身份信息的重要元素.而在当代艺术中,蕾丝又被重新建构,赋予诸如消费与欲望、迷情与偷窥、脆弱与消逝等新的、多元的含义.
在比拼科研、创作的同时,“教学”才是高校的根本.“中国古建筑史”这门专业史论课有其强大的传统建造理论和独特的美学艺术.这属于中国人特有的建筑文化,恰与思政教育的“文化”思想性同根同源.“中国古建筑史”通过四方面理论的分析与践行将教学成果与“一带一路”精神相结合,以综合表现手法为主绘制丝路古建筑局部复原图,与思政教学结合扎扎实实地做了教改的尝试与分享.
2020年已然成为烙印在一代人身上的痕记,这种痕迹是痛苦的.人们沉浸于不安、恐惧,以及怀疑之中.同时人们从未如此迫切地期望着春天的到来,幻想着新冠如“非典”一般饶过曾笃信“人定胜天”的人们,又或渴望着疫苗的倏忽而至.在不幸中希望是无奈且痛苦的.但事实便是如此,对疫情的严密防控俨然成为一种新常态.这样的新常态会带给我们什么呢?仅仅只是对经济前景的迷茫吗,还是如前段时间阿甘本在他那篇饱受争议的文章中所担忧的:当这样的“例外状态”常态化,会不会损耗曾经,让人们生活于恐惧的日常;会不会改变未来,让社会受限于窒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