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随我国社会近年来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不断完善,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多方查找资料的学习心得,对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与方法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 初中体育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占重要位置,为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多重压力之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且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自我调节、平衡,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发展完美的综合品质。下面,对本人对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以及对学生教育的心得进一步阐述探析。
一、初中学生形成心理健康障碍的原因
(一)在新环境下的心理变化
对于初一的新同学来说,刚刚走出小学进入初中心理上的落差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在小学可能是班上学习的佼佼者,到了初中,如果不能作为“尖子生”则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这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自身缺乏一定的抗压、抗打击能力所造成的。
(二)学习压力下的心理变化
因为小学与初中的学习内容、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些学生在刚升入中学后,没能够及时的掌握中学的学习方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导致了学习成绩不佳,从而厌学的心理问题,其表现为对考试的恐惧与自卑等等。
(三)学习生活不顺产生的心理负担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初中学生在心理与智力逐步的有了独立的个性,但是在学习与生活方面却并不能够独立自主,他们对自我定位普遍偏高,但是在现实将理想彻底颠覆的时候,往往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打击,此时极易出现心理问题。
(四)青春期下的心理变化
中学生处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双重发育阶段,此时的学生上述两项发育尚未趋于成熟,人生经验与生活阅历也少之又少,在处理感情问题上没有一定的认知与处理能力,极易进入情感误区,在感情当中盲从,造成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甚而会行为异常。
(五)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心理变化
因为当代的社会环境趋向于多元化、复杂化,家教、隔代教育以及单亲的家庭环境因素,以及学校学习压力下的负担会使学生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同时,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学生中,校外的大哥大、大姐大现象,以及消费观念产生的攀比现象,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歧视等等也会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产生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面对上述几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不能将其归结为班主任的教育问题,其实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也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下面,综合几点谈下本人的一些体会。
(一)加强情感教育,拉近师生距离
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能盲目的说教,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必须运用一定的策略,做到有的放矢。所以,作为教师要先掌握好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上的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主动接触学生,拉近自己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只有教师动之以情,学生才会与教师无所不谈,让教师掌握第一手资料,知道从何处下手,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教育。对于那些在学校期间不爱与人接触,以及行为怪异的学生,就更应该多的给予关心与帮助。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使其能在愉悦中认为教师所言言之在理,并乐于接受教师的建议。
(二)加强情境创设,表达教学关爱
在课堂教学当中,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笔者曾在教学当中创设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情境,比如多组同时参加的障碍跑,让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主动的进行交流与探讨,劲往一处使,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熟悉,这样强调课堂氛围的方式让班级凝聚力加强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治自愈。短短的一堂课时间,既能为学生改善自身人际关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加强了他们互帮互助,奋勇拼搏的进取心,也让学生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喜悦,加强其集体荣誉感意识,真正的达到了体育与心育的同步。
(三)运用教学手段,促进心理发展
愉快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更加良好的影响,激发其自身自信力,为自己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体育教育长久以来的教育手段便是寓教于乐,强调让学生在乐趣当中进行学习。在教师进行课堂教育时要对学生进行兴趣化教学,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乐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在趣味、欢快的课堂中学习,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趣味无穷。初中学生普遍爱玩,作为教师,要抓住这点,笔者就曾通过将配乐舞蹈的形式融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强其自身对学习的兴趣,在娱乐当中体会快乐,达到使课堂成为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的理想化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的健康教育与体育看似不着边际实则密不可分,没有心理上的健康就没有身体上的茁壮,反之亦然,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身心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当中,让学生们在学校中长期受到压抑的身心得到放松与解脱,使其跳出紧张、自卑的学习生活中,使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力。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是当今初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则需要更加努力地促使这一融合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邱远.谈谈体育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体育教学.2001(3):35.
[2] 孙琦.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2003.5.
[3] 冯成胜,刘衍顶.浅谈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3:7-8.
摘 要 随我国社会近年来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不断完善,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多方查找资料的学习心得,对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与方法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 初中体育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占重要位置,为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多重压力之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且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自我调节、平衡,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发展完美的综合品质。下面,对本人对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以及对学生教育的心得进一步阐述探析。
一、初中学生形成心理健康障碍的原因
(一)在新环境下的心理变化
对于初一的新同学来说,刚刚走出小学进入初中心理上的落差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在小学可能是班上学习的佼佼者,到了初中,如果不能作为“尖子生”则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这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自身缺乏一定的抗压、抗打击能力所造成的。
(二)学习压力下的心理变化
因为小学与初中的学习内容、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些学生在刚升入中学后,没能够及时的掌握中学的学习方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导致了学习成绩不佳,从而厌学的心理问题,其表现为对考试的恐惧与自卑等等。
(三)学习生活不顺产生的心理负担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初中学生在心理与智力逐步的有了独立的个性,但是在学习与生活方面却并不能够独立自主,他们对自我定位普遍偏高,但是在现实将理想彻底颠覆的时候,往往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打击,此时极易出现心理问题。
(四)青春期下的心理变化
中学生处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双重发育阶段,此时的学生上述两项发育尚未趋于成熟,人生经验与生活阅历也少之又少,在处理感情问题上没有一定的认知与处理能力,极易进入情感误区,在感情当中盲从,造成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甚而会行为异常。
(五)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心理变化
因为当代的社会环境趋向于多元化、复杂化,家教、隔代教育以及单亲的家庭环境因素,以及学校学习压力下的负担会使学生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同时,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学生中,校外的大哥大、大姐大现象,以及消费观念产生的攀比现象,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歧视等等也会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产生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面对上述几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不能将其归结为班主任的教育问题,其实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也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下面,综合几点谈下本人的一些体会。
(一)加强情感教育,拉近师生距离
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能盲目的说教,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必须运用一定的策略,做到有的放矢。所以,作为教师要先掌握好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上的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主动接触学生,拉近自己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只有教师动之以情,学生才会与教师无所不谈,让教师掌握第一手资料,知道从何处下手,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教育。对于那些在学校期间不爱与人接触,以及行为怪异的学生,就更应该多的给予关心与帮助。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使其能在愉悦中认为教师所言言之在理,并乐于接受教师的建议。
(二)加强情境创设,表达教学关爱
在课堂教学当中,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笔者曾在教学当中创设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情境,比如多组同时参加的障碍跑,让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主动的进行交流与探讨,劲往一处使,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熟悉,这样强调课堂氛围的方式让班级凝聚力加强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治自愈。短短的一堂课时间,既能为学生改善自身人际关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加强了他们互帮互助,奋勇拼搏的进取心,也让学生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喜悦,加强其集体荣誉感意识,真正的达到了体育与心育的同步。
(三)运用教学手段,促进心理发展
愉快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更加良好的影响,激发其自身自信力,为自己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体育教育长久以来的教育手段便是寓教于乐,强调让学生在乐趣当中进行学习。在教师进行课堂教育时要对学生进行兴趣化教学,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乐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在趣味、欢快的课堂中学习,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趣味无穷。初中学生普遍爱玩,作为教师,要抓住这点,笔者就曾通过将配乐舞蹈的形式融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强其自身对学习的兴趣,在娱乐当中体会快乐,达到使课堂成为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的理想化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的健康教育与体育看似不着边际实则密不可分,没有心理上的健康就没有身体上的茁壮,反之亦然,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身心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当中,让学生们在学校中长期受到压抑的身心得到放松与解脱,使其跳出紧张、自卑的学习生活中,使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力。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是当今初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则需要更加努力地促使这一融合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邱远.谈谈体育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体育教学.2001(3):35.
[2] 孙琦.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2003.5.
[3] 冯成胜,刘衍顶.浅谈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