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的“味道”飘香散文课堂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中的“美”的丰富因子是多层面、多方位的,所以我们的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活动就不应该是指向单一、层面单薄的过程。因此,散文课堂教学的完美境界是:从广度和深度引领学生去体味散文中的美,从而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陶冶心灵,提升品位,健全人格,享受诗意的人生。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教学散文五步法:引——读——品——悟——写。
  一、引——播放画面展示美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的关键一步。巧妙地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如何导入,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而是要讲究一个“巧”字。对于散文,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图片画面、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例如在讲授鲁迅的《社戏》一文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用flash播放展示了一幅幅江南水乡图景,并配上优美的配乐。这样的美图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想马上进入江南水乡的学习动机,这样,为学好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新授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我深知朱自清的《春》是散文中具有画面美的精品。所以上这一课的开始,我就展示了《春》中所描绘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调动不同的感官领略到了春的美丽和春的无穷魅力。当学生完全进入美丽的境界中时,我便开始学习课文。这样的画面展示,是美的展示,是美的体验,更是美的享受。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读——声情并茂体验美
  王国维说“一切言语皆情语也”。朗读教学就是通过有声语言,直观、形象地再现和传递作者浓郁的情思,使读者和作者在情感上达到沟通,并产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散文的抒情性比较强烈,我喜欢在散文课堂上通过美读去体会文中的美的因子。例如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几句话时,在朗读之前我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特点,即有相同的句式、准确的形容词、长短句相间,然后再指导学生用轻松、欢快、柔和的语调进行美读,给人一种强烈的音乐美的享受。
  同时,散文也是情的文学,有着诗一般的情韵和行云流水般的美。美读散文,还应着重体味作者的思绪,把握作品的情感美。如教学高尔基的《海燕》,根据文中感情的需要,我把指导学生美读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例如读第一段“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时,应用舒缓、低沉的语调,把声音拉长;“风”是主语,应该强调,需重读,应拖音。这样读,一是为了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二是为了渲染沙皇反动势力在聚集力量、准备镇压革命的白色恐怖气氛。表现海燕形象时,“海燕”要读得响亮,并加重读“高傲”,以突现海燕敏捷的动作、矫健的姿态。整个这一小节的基调是先缓慢后加快,先低抑后昂扬。
  三、品——咬文嚼字品味美
  所谓“品”,就是咬文嚼字,细细去品味散文的语言美。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词句、修辞手法作揣摩、赏析,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比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是散文中的精品,特别是文章中的语言更有嚼味,教授时应抓住文中那些最有教学价值的语言加以咀嚼,如响晴、温晴、温暖、暖和等,是对主题理解的关键词,都是突出了济南冬天“晴朗”、“暖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又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中的“卧”字就恰当地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传神地画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还有“冒着点热气”的“点”字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了,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这样的字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数不胜数,都体现了语言美的特点。
  通过这样细腻的去品味,学生才能对散文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内涵理解透彻,才能品味到散文语文的美。
  四、悟——深入文本感悟美
  所谓“悟”,即深入文本,去感悟散文的情感美。 散文是作者内心情感最自然的最熨帖的寄托,它直接面对的是宇宙间最美丽的生命体--人,直接面对的是最为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欣赏散文,就是要透过语言表象,深挖它直抒或隐含的人物情感,在对这些情感的理解认同和反复体味中提升审美品位。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就是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去感悟散文的情感美。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散文。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历久传诵而感人至深,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只凭了它在其中所表达的人世间最弥足珍贵的亲情,是凭了作者在文中所刻画的一位可敬可爱而又可怜的慈父形象。《背影》之所以写得感人,除了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这个形象,表现他深沉真挚的爱子之情外,还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情,这集中体现在他的四次流泪。这几次流泪,进一步渲染出悲悯的气氛,使文章形成一种催人泪下的感伤基调。徐州见父,面对家庭困境,“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难过的泪;车站买橘,看见父亲艰难的步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感激的泪;与父告别,等到背影混入人群里,“我的泪又来了”,这是惜别的泪;久别读信,想到父亲的颓唐,“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是辛酸的泪。这四次流泪,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也造成了感情上的波澜迭起,一次又一次强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与读者形成强烈的共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达到让学生深刻体会这种真情,从四次流泪入手去分析感悟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五、写——徜徉文海创造美
  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语文的学习最终是靠写表达出来。散文是情感体验和想象空间等的结合体,在学习散文后要求学生针对具体的语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动笔写一写,是一种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具体的操作方式有:听写,记录要点,圈点批注,评点妙语,笔谈心得,乃至于仿写、改写,以及多种形式的延展性的文字演练。对此,我也在教学中实践过。
  如我在上胡适的《我的母亲》时,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全文,掌握文章选材的特点。同时我把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及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经过具体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位勤劳、博爱、容忍、大气、刚直的母亲形象。在学生备受感染时,我布置了一个话题作文即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并要求学生展开笔墨,模仿课文写法。结果大部分学生能以课文为范文,选择典型事例表达母亲对自己深深的爱。有的学生还创造性的采用细节描写,抓住母亲粗糙的手、脚;有的抓住母亲额头上的皱纹、深凹的眼睛;也有的抓住母亲的眼神、两鬓的白发,或是失去风华的脸深入去描绘。这些文章都集中表现出了母亲对子女的爱,情真意切,出现了不少好的范文。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角色交流后,产生的心灵震撼,是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说教所不及的。因此,语文需要时时感悟,并善于用文字流泻下这一时的感悟。这种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
  当然,“教无定法,妙在得法”,只要在教学中能开启学生的心扉,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与作者感情相通,并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与升华,能真正品尝到散文甘美的果汁,那么,散文的课堂将会“美味”无穷。
  
  【参考文献】
  [1]毛洪其专题讲座. 初中现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
  [2]人教版的新教案. 中国和平出版社.
其他文献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笔者认为,我们农村的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优化语文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挖掘课程资源,拓展课程视野,调动他们的学习内动力。只有学生真正有了学习的爱好,才能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巧妙导入,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语文课本是中学里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课,语文也应当是学生最爱好的学科。
调查研究表明:基础教育的兴衰,与教研观念更新、教研模式创新都息息相关.那么,作为县教研室分管小学教研工作的我,该怎样去做好本职的工作呢?笔者心知肚明:要时刻铭记自己的
Invited by Dr. Mohammed Khalil, President of the Morocco China Friendship and Exchanges Association (MCFEA), a CPAFFC working group led by Hu Jianhuai, Insp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African
我们认识到,在小学生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按照小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全体学生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学生潜能得到开发,有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从满足全体学生的成长需要、关注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以及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出发,为此,我们选择了《农村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研究》作为课题,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由
2014年在西咸新区发展史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在这个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份,西咸新区完成了迈入国家级新区的跨越,成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的重要支点。
【摘 要】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自学既是学习方法,又是学习能力。  【关键词】 课堂实效性 自学性    何谓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就是指课堂效益,也就是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对人的要求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课堂有没有实效性,不仅要关注教师教得怎样,更要看学生学得
研究了钢锭成材特厚板的尾部超声探伤缺陷的性质,介绍了模铸法生产大钢锭过程中,炉外精炼工艺、浇铸工艺以及浇铸用辅助材料对大钢锭内部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模铸用辅助材料、
【摘 要】 语文课堂导语设计像一把激情燃烧的钥匙能打开神奇奥妙的语文领域,引领我们开垦更有趣的知识。它能调节语文课堂,使课堂生动活泼、趣味横生,这样学生在愉快氛围达到乐学的境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语文课前 导语设计    语文课堂导语也叫“开场白”。开场白宛如兴奋剂,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学生潜心贯注。所以说成功的导语会让语文课堂成为一块巨大的情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一种城乡对立的思维考虑问题,总觉得农村教学就是闭塞与简陋.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实我认为,在资源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从心理学角度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看,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学习六年的数学,但是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却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