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新课改也应运而生。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基于项目化模式的课程改革也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该课程改革进行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针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这一课程如何能基于项目化模式更好地改革进行研究。
關键词:项目化模式;课程改革;《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这门课程是电气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较为核心的课程,其实践性很强,与日常的发电设备联系紧密,涉及的内容包括电气设备,发电机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电气设备,同时具备初步的专业技能,适用于项目化模式,所以如何使该课程更好地适应这一模式,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
1 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而言,传统方法一般只局限于课堂理论和实验室的操作两部分,都是在学校里进行,而且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即使是在实验环节,本应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但是现实情况仍旧是实验指导老师提前讲述整个实验是如何做的,然后让学生照做。这样的不利后果是,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在课堂学习的时候会缺乏积极性,有了问题可能也不会提出,导致知识没有学习明白,到了实验环节,是所学知识的应用环节,本来就没有学扎实,就只能抄袭别人的实验步骤,长此已久,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对该课程不理解的地方逐渐增多,最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当迎来该课程的考试时,由于很多地方没有弄明白,有的学生可能就会想办法投机取巧,对于学生的诚信培养也是非常不利的。更别说以后到了工作岗位上,没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作为辅助,就极易产生基础性的失误。
总结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足够清晰的教学目标,只是为了最终的考试,同时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过程相对枯燥,方式也较为单一,这些问题造成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 对于该门课程的项目化模式改革
所谓课程改革,并不只是对这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而是有着十分广泛的涉及面,不仅包括了常规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新。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而言,要依照精简学时和加强实践等原则进行更新整合,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2.1 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
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考试中所出的题目知道解题的方法步骤,而是应该在学习完该课程后,学生不仅能够分析电路图的原理,也要对一些常用的低压电器较为了解,熟悉其工作的机理以及整体的结构,在出现了故障时,能够做到追根溯源,找到故障的所在地,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达到对故障的排除。最后,对于给出的具体情境要求,学生要具备依据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电路图的基本能力。只有达到了这些教学目标的毕业生才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展顺利。
2.2 整合教学内容
在经历了课程改革之后,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举例来说,与传统教材作比较,改革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常用的低压电器方面的知识内容,不再只是在课本上,而是在任务中穿插,不再视为一个完整的章节进行教学。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方面的知识而言,增多了线路的设计,特别是对于转动控制线路的部分,分成三个方面进行设计。而对于特种电机的章节,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少,学生也不经常见到,所以不必再做系统的讲述,只把大概的知识结构讲解一下即可。
2.3 加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
众所周知,社会上所需要的是全面型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关键。在这之中要着重对于具体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理论讲课时间,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我查漏补缺,对于不理解的理论知识可以借助实验的手段加强理解,这对于其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举例来说,浙江某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添了实习环节,由专门人士带领讲解参观,加深其对课本上的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在课程考核中加入了课程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动手操作,付诸实践,以便达到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
2.4 丰富教学手段
由上文可以看到,这门课程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相关企业的引导融合很有必要。举例来说,江苏某校推行“双师制”,即学生由学校老师在校教授理论知识,然后由企业讲师在实践基地引导实践,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2.5 对考试进行改革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查漏补缺的主要途径,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而言,以往只是以最终的书面考试作为考核的标准,过于单一,只是考察了学生对于书本上理论知识以及做题方法的掌握程度,却忽略了其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所以在进行该课程的课程改革时必须要予以改变,不能只是以最终的考试作为考核标准,而是应该着重考察实践能力,将平时学生的个人实践环节,实验环节等成绩都加入到最终的考核标准之中,加入之后最终的成绩有助于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这门课程来说,在进行项目化改革时,要对现在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弊端,然后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措施予以解决。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门课程重实践的特点,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此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岳丽英.《电气控制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08(9):35-37.
[2] 吴永红.《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8(11):16-17.
[3] 王荣珍.项目教学法在《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中的应用[J],2007(4):35-37.
關键词:项目化模式;课程改革;《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这门课程是电气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较为核心的课程,其实践性很强,与日常的发电设备联系紧密,涉及的内容包括电气设备,发电机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电气设备,同时具备初步的专业技能,适用于项目化模式,所以如何使该课程更好地适应这一模式,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
1 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而言,传统方法一般只局限于课堂理论和实验室的操作两部分,都是在学校里进行,而且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即使是在实验环节,本应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但是现实情况仍旧是实验指导老师提前讲述整个实验是如何做的,然后让学生照做。这样的不利后果是,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在课堂学习的时候会缺乏积极性,有了问题可能也不会提出,导致知识没有学习明白,到了实验环节,是所学知识的应用环节,本来就没有学扎实,就只能抄袭别人的实验步骤,长此已久,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对该课程不理解的地方逐渐增多,最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当迎来该课程的考试时,由于很多地方没有弄明白,有的学生可能就会想办法投机取巧,对于学生的诚信培养也是非常不利的。更别说以后到了工作岗位上,没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作为辅助,就极易产生基础性的失误。
总结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足够清晰的教学目标,只是为了最终的考试,同时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过程相对枯燥,方式也较为单一,这些问题造成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 对于该门课程的项目化模式改革
所谓课程改革,并不只是对这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而是有着十分广泛的涉及面,不仅包括了常规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新。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而言,要依照精简学时和加强实践等原则进行更新整合,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2.1 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
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考试中所出的题目知道解题的方法步骤,而是应该在学习完该课程后,学生不仅能够分析电路图的原理,也要对一些常用的低压电器较为了解,熟悉其工作的机理以及整体的结构,在出现了故障时,能够做到追根溯源,找到故障的所在地,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达到对故障的排除。最后,对于给出的具体情境要求,学生要具备依据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电路图的基本能力。只有达到了这些教学目标的毕业生才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展顺利。
2.2 整合教学内容
在经历了课程改革之后,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举例来说,与传统教材作比较,改革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常用的低压电器方面的知识内容,不再只是在课本上,而是在任务中穿插,不再视为一个完整的章节进行教学。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方面的知识而言,增多了线路的设计,特别是对于转动控制线路的部分,分成三个方面进行设计。而对于特种电机的章节,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少,学生也不经常见到,所以不必再做系统的讲述,只把大概的知识结构讲解一下即可。
2.3 加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
众所周知,社会上所需要的是全面型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关键。在这之中要着重对于具体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理论讲课时间,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我查漏补缺,对于不理解的理论知识可以借助实验的手段加强理解,这对于其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举例来说,浙江某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添了实习环节,由专门人士带领讲解参观,加深其对课本上的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在课程考核中加入了课程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动手操作,付诸实践,以便达到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
2.4 丰富教学手段
由上文可以看到,这门课程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相关企业的引导融合很有必要。举例来说,江苏某校推行“双师制”,即学生由学校老师在校教授理论知识,然后由企业讲师在实践基地引导实践,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2.5 对考试进行改革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查漏补缺的主要途径,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而言,以往只是以最终的书面考试作为考核的标准,过于单一,只是考察了学生对于书本上理论知识以及做题方法的掌握程度,却忽略了其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所以在进行该课程的课程改革时必须要予以改变,不能只是以最终的考试作为考核标准,而是应该着重考察实践能力,将平时学生的个人实践环节,实验环节等成绩都加入到最终的考核标准之中,加入之后最终的成绩有助于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这门课程来说,在进行项目化改革时,要对现在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弊端,然后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措施予以解决。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门课程重实践的特点,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此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岳丽英.《电气控制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08(9):35-37.
[2] 吴永红.《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8(11):16-17.
[3] 王荣珍.项目教学法在《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中的应用[J],2007(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