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关遗址与金关汉简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关遗址是两汉时期西北边防要塞长城建筑工程中的附属建筑边防关卡之一,历史文献无明确记载,但汉简文书有举证,考古发掘有遗址。金关遗址曾在军事防御活动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经2000余年的风雨浸蚀和自然风化,但仍然保存较好,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金关遗址;汉代;汉简文书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11-06
  
  一、金关遗址
  (一)地理位置
  金关遗址地理座标为东经99°59′76″,北纬40°35′32″。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双城镇东北12公里处,南距金塔县城120余公里,北距内蒙古额济纳旗180余公里。
  (二)自然环境
  该遗址地处北部山脉马鬃山山地南部低山地带,黑水(古弱水,即额济纳河上游)由此从南向北流过。遗址在黑河南岸,距河边2公里。其东为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有沙丘分布,其南为戈壁平地。该地属典型的大陆温带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1月为-10℃,7月为23.8℃。年降水量59毫米,蒸发量高达2600多毫米。全年无霜期141天,日照时数3000多小时,干热风、风沙、沙尘暴是主要灾害性天气。附近植被较差,有红柳等灌木分布,草类稀疏,属沙生和碱生植物。
  (三)历史沿革
  金关从建置上属于肩水都尉府管辖,与居延都尉府管辖的悬索关一样,是额济纳河流域非常重要的关卡,金关在南,悬索关在北,南北通行,两个关口是必经之地。其历史沿革是随着河西四郡的建立,特别是酒泉郡的建立而建立和发展的。《汉书•西域传》载:“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初置酒泉郡,即是居延防线建设的开始,到四郡建立之后,才是居延防线逐步完善防御体系的时期,沿此史迹,其发展时序为:
  元狩元年(122),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
  元狩二年(前121),春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至皋兰,斩首8000余级。夏,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2000余里,过居延,斩首虏3万余级。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4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
  元狩四年(前119),浑邪王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幕北,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边。
  元鼎六年(前111)秋,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皆2000余里,不见虏而还,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太初三年(前102)夏,益发戍甲卒18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遣强驽都尉路博德筑居延。与此同时,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
  天汉二年(前99),使将丹阳、楚人5000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夏,骑都尉李陵将步兵5000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败降匈奴。
  以上是金关设置的早期历史背景。金关遗址出土的汉简,纪年时代最早的是太初五年简“太初五年”(T3EjT4:107),附近的大湾(A35)遗址出了追述太初三年事迹的简:“延寿乃太初三年中,父以员马田敦煌,延寿与父俱来,田事已。”(303•39),由此推测太初三年“置居延”时,金关亦已建成。自后延用至东汉末,随着汉势力的东移,金关遗址逐废弃,从此掩埋于地下千余年。1930年,贝格曼考察时第一次发现、发掘。1972~1976年,甘肃博物馆再次调查并发掘。此后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由金塔县负责遗址的就地保护与管理。
  (四)考古调查与发掘
  1.考古调查
  较大规模的调查有三次:第一次调查是1930年前中瑞合作西北科学考察团的考古调查。此次调查沿黑河(弱水)两岸,跨越今内蒙与甘肃两省区,北起内蒙额济纳旗以北宗是阿玛(今苏泊淖尔南侧老君庙附近),南至甘肃金塔毛目(今金塔县鼎新镇附近)约350公里之间。另外,在额旗布肯托尼与博罗杜治约60公里之间,发现了塞墙和城鄣烽燧遗址。考察报告中将这次调查分为七个区域:伊肯河三角洲,伊肯河以西和翁赞河沿岸——葱都儿塞,伊肯河以东的黑城子区域,戈壁高原——博罗松治,额济纳河中部沿岸——大方城,毛目区域——塞门、地湾、大湾,额济纳河上游两岸——毛目、镆夷的塞墙以及北大河区域(今金塔县城以南)。金关遗址属第六区域,所谓“塞门”,就是金关遗址。当时考察工作者做了发掘,绘制了地表遗迹图。第二次调查是1972年秋,由甘肃省文化局、酒泉地区文教局组织居延调查组,沿黑河(弱水、额济纳河)南起甘肃金塔县双城乡,北至额旗居延泽进行了徒步踏察。第三次调查是1976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沿黑河下游对居延北部区域进行了广泛调查。这次调查仍以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的路线为基础,部分区域超了原来范围,有新发现,补充了以前的资料,并做了详细记录、测绘、摄影工作,采集到汉简200余枚。同时,确定了计划发掘的地点:A8破城子、A32金关、P1甲渠候官第四燧。
  2.考古发掘
  金关遗址大规模发掘有两次:第一次是1930年贝格曼的发掘。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是关卡遗址,依地表留存的土堆,作为烽火台对待。在有墙体遗址的地方选择了A、B、C、D、E五个地点进行发掘。这次发掘,目的并不是要了解建筑情况,而是以挖器物为目标,所以也无所谓地层、方位等科学要素,主是找东西,其中在D、E两个地点有意下挖了两个土坑,每坑出土汉简400枚,两坑共出土汉简800枚,其他各点出土汉简50枚,总共出土汉简850枚。[1]第二次是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的全面发掘。这次发掘是按中国考古学的规程进行的科学发掘,全面揭露了整个遗址。分布发掘探方37个,发掘总面积7225平方米,发现关门1座、坞院1座、鄣堡1座、烽燧1座、房址20余间,不仅弄清了建筑结构情况,而且获得了各种文物1311余件、汉木简11577余枚。这是金关遗址发掘规模最大的一次发掘,也是最后一次发掘。[2]
  (五)建筑布局、結构及特征
  金关坐落于黑河南岸戈壁平地上,坐北向南,北靠黑河,面朝大道。北距河边2公里,大门侧贴大道,成为北去居延的第一关口。平面呈长方形,外坞内堡,即外坞围绕内堡一周,筑成长方形院墙,靠西段筑大门,门内凹而筑双阙,双阙底层成为各自独立的小房间,即是门卫的警务室(即简文中的“非常屋”)。坞院中部是一组建筑,也就是金关的中心建筑。东侧筑烽台,依烽台连接东、南、西、北四面墙体,形成院中院。烽火台下连接东北角筑成方形内鄣,鄣内分隔成大小不等的5间房子。鄣外院中,靠北、西、南三面墙体又分别修筑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房子,组成了严密的、封闭式的坞堡式院落。院墙外墙体下埋设木尖桩,即简文中的“疆落”、文献中的“虎落”、主要起防御作用。这种布局形成,既可以防人偷袭、越界、逃跑,又可以防大风、沙暴的侵害。由于墙体皆为土坯加厚砌筑,夏季可防烈日暴晒,冬季可防风寒侵袭,集防人与防自然灾害功能于一体,是沙漠戈壁中土木建筑工程的杰作和军事防御体系中的典范。尽管木构件已腐朽无存,但就现存土遗址来看,仍然是研究汉代西北边防军事建筑技术、建筑史、建筑文化和功用以及要塞作用的重要实证。
  (六)兴废史及性质
  关于金关建筑的兴建、发展、废弃时间,就遗址本身难以断定,根据出土的纪年简文,也只能推测相对时限,至于绝对年代亦不能确知。1万余枚木简中,有纪年者约千余枚,占出土总数的1/10左右。关于最早纪年简,原发表的发掘简报中列出了元朔与元狩简,将整个时代提得很早,与《汉书》记载多有不符,与干支朔日也不合。后来在校对释文中,发现元朔简与元狩简文字的释读和性质的判断上均有问题。元朔简仅存“元元年”四字,“朔”字写作“”,书写潦草,字形亦不规正,内容也非正规的文书和簿籍,而是后来书作随意写的习字简,所以排除在正式公文之外,所以,“元朔元年”纪年简不复存在。元狩简即“牒书除将司御三人一牒元守四年四月甲寅朔甲寅尉史□敢言之牒书谊□敢言之”。“守”字系一笔写成的草体字,与“凤”草书很相像,经辨认,应释“凤”,非“守”,“守”与年号原作“狩”也不符,故以“元凤”为确,下文“四月甲寅朔”,与《二十史朔闰表》亦合,所以“元守”之纪年也不存在。除去此两简外,现有纪年最早的是武帝太初五年简,最晚的是东汉光武建武四年简,昭帝至光武帝之间的年号是基本相连的,据此推测,金关兴建于西汉武帝太初年以前,昭帝至光武是兴旺发达的鼎盛时期,东汉后期开始衰退。
  金关位于边防要塞的军事防御系统中,是长城的附属建筑之一,也就是军事建筑的组成部分。从出土的简文看,金关受肩水都尉府的直接管理,由军队建设、管理、守护、使用,是设立在交通要道上的关卡,负责专门查验过往人员,即出入南北要塞区域人员的证件等工作,与现在的出入境海关性质相同。黑河流域南北有两关,南为肩水金关,北为居延悬索关,金关已发掘,悬索关至今未找到,暂时存放于汉简的记载里。
  二、汉简文书
  (一)出土数量及整理情况
  上述两次大的发掘共出土汉简12427枚。其中1930年获850枚,1973年获11577枚,均出自金关遗址内。
  1930年贝格曼五个地点出土的850枚汉简,台湾早就出版了释文和图版,后来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居延汉简》甲乙编,全面发表了金关简的释文和图版。
  1973年发掘的11577枚,现已整理完毕,发表很少一部分,见《文物》1978第1期及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居延新简释粹》。
  (二)简牍文书的断代分期
  根据金关简中1200余枚纪年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以将全部简文分为五期:
  第一期,西汉武帝时期(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公元前100至公元前89年,凡12年。
  第二期,西汉昭帝(始元、元凤、元平)至宣帝(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公元前86至公元前49年,凡38年。
  第三期,西汉元帝(初元、永光、建昭、竟宁)至成帝(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公元前48至公元前8年,凡41年。
  第四期,西汉哀帝(建平、元寿)至孺子婴(平帝元始、子婴居摄、初始),公元前6年至公元8年,凡14年。
  五期,新王莽(始建国、天凤、地皇)、淮阳王(更始)至东汉光武帝(建武四年),公元9~28年,凡20年。
  五期中,第一期和第五期光武帝时期的简较少,反映出始建初期和后期撤关前后的不发达情况。第二至第四期,包括王莽时期,大部分简文是属于这一时期的,所以说金关鼎盛期连续长达百余年之久。
  (三)简牍文书的类别与基本内容
  简文中有的明确写有某某文书,有的则无文书名,即有名题有内容、有内容无名题或有名题无内容。根据名题、内容和甲渠候官同类简分类如下:
  1.书类
  即简文中标明某某“书”的文书。有《邮书封检》、《南邮书》、《北邮书》、《檄书》、《官府文书》、《算术书》、《日书》,常见者有《邮书封检》、《南邮书》、《北邮书》、《官府文书》。
  (1)《邮书封检》
  
  辛阚私印
  肩水金关32•22;74•5;
  九月葵西以来
  肩水候官隧次行32•33
  回北亭六石具弩一完51•1A
  回秋赋钱五千526•1
  
  (2)《南邮书》
  
  南书五封,二合檄,张掖城司马,毋起日。诣设屏右太尉府;一封诣右城官;一封诣京尉候利;一封诣谷成、东阿。右三封居延丞印,八月辛卯起。八月辛丑日铺时,北受橐佗莫当卒单崇,付沙头座周良。288•30
  
  (3)《北邮书》
  
  十三日北书三封,皆张掖太守章,皆诣,一封甲子起,一封癸亥起,皆 75•14
  
  (4)《官府文书》:
  
  万世燧长至其,六月甲子,调守令史,将护罢卒济阴郡成阳县南阳里狄奉。15•2
  建平三年闰月辛亥朔丙寅,禄福仓丞敞移肩水金关,居延堠长王戎,所乘用马各如牒,书到,出,如律令。15•18
  甘露三年六月癸丑朔庚辰,佐赦之敢言之,遣令史安世移簿一编,县道河津、金关毋荷留止,如律令,敢言 43•12
  永始三年三月辛亥,居延城司马谭,以秩次行都尉事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140•2
  口充光谨察,户籍在官者弟,年五十九,毋官狱征事,愿以令取传,乘所占用马。八月癸酉,居延丞奉光,移过所,河津、金关、毋苛止,如律令。/掾承 218•2
  
  2.名籍类
  即简文中标明某某籍的文书,有《戍卒名籍》、《田卒名籍》、《车父名籍》、《葆子及出入关名籍》、《吏妻子出入关名籍》、《吏罢出入关传名籍》、《出入关传致籍》、《牛车名籍》、《廪食名籍》、《骑士名籍》、《刑徙名籍》、《河渠卒名籍》其他名籍等。这些名籍是简文的主体内容,数量较多,但无一完整的册籍。
  (1)《戍卒名籍》
  
  戍卒,汝南郡西平中信里,公乘,李参,年廿五,长七尺一寸。15•22
  
  (2)《田卒名籍》
  
  田卒,东郡东阿昌国里,大夫,延寿,年廿八,长七尺一寸。43•24
  
  (3)《河渠卒名籍》
  
  河渠卒,河东皮氏毋忧里,公乘,杜建,年廿五。 140•15
  
  (4)《牛车名籍》
  
  右十二车。15•17,
  右第一车,十人。29•9
  牛车八两,弓一,矢卅。334•42
  
  (5)《葆子及出入关名籍》
  
  葆,鸾鸟息众里,上道,颜收,年十二,長六尺,黑色,皆上。
  月丁巳出,不。15•5
  葆,鸾鸟大昌里,不更,李恽,年十六。51•5
  葆,得敬老里,王严,年廿五。62•43
  
  (6)《骑士名籍》
  
  骑士,寿光里,李充。15•4
  骑士,千乘里,王狗。15•24
  
  (7)《刑徙及出入关名籍》
  
  居延鬼新徙,大男,王武,闰月壬戌出。37•1
  居延复作大男,王建。37•33
  
  (8)《东父名籍》
  
  将车,得安世里,公乘,工未央,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334•13
  将东,得新都里,郝毋伤,年卅六,长七尺二寸,黑色。334•36
  
  (9)《吏民出入关名籍》
  
  肩水左后候长樊褒诣府对功曹,二月戊午平旦入。15•25
  骊靬万岁里,公乘,儿仓,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剑一,巳入,牛车一两。334•33
  昭武万岁里男子吕未央,年卅四,五月丙申入,用牛二。15•20
  長安宜里,阎常,字中尤,出。乘方相车,驾桃花牡马一匹,齿十八岁,牝马一匹,齿八岁,皆十一月戊辰出。62•13
  当阳里唐并,年十九,长七尺三寸,黑色,八月辛酉出。62•34
  居延城仓佐王禹,鞮汗里,年廿七,问,禹,曰:“之得视女病”,十月乙酉入。62•55
  
  (10)其他名籍
  
  魏郡繁阳高忘里,大夫、谢牧、年,长七尺二寸,黑色。15•14
  得成汉里,大夫,彘建德,年二,长七尺五寸,黑色,弓一。37•32
  居延都尉给事佐,居延始至里,万常善,年卅四岁,长七尺五寸,黑色。43•2
  河南郡河南县北中里,公乘,史游,年卅二,长七尺二寸,黑色。43•7
  河南郡荧阳桃邮里,公乘,庄盱,年廿八,长七尺二寸,黑色。43•16
  □就里,唐宣,年廿三,长七尺三寸,黑色。77•53
  河内郡温西故里,大夫,苏罢军,年卅五,长七尺三寸,黑色。334•28
  公乘,孙楠,年十八,长七尺一寸,黑色。334•41
  居延安故里,孙罢军,年廿三,剑一,黑色,长 340•39
  顺,年卅二,长七尺二寸,黑色。340•43
  河东北屈口头里,常舜,年廿六。15•6
  得石成里谅贤。15•21
  河东襄陵阳门亭长,邮里,郭疆,长七尺三寸。37•42
  氐池宝贵里,宣建,年九。51•3
  昭武厩令史,乐成里,公乘,尹昌,年二。51•23
  昌里,虞武疆,年十三。171•18
  
  以上简文可分两部分:一是末尾注明“黑色”者,一是未注者。但这两部分简文都是脱离原主件的散件,很难归入哪一类簿籍,因此单列,很可能是《致籍》的附件。
  3.簿类
  即简文中标明某某簿的文书,有《吏卒被兵簿》、《守御器簿》、《谷簿》、《赋钱簿》、《钱出入簿》、《财物出入簿》、《赀直簿》等。这些簿大都是金关本身财产、装备、经济往来以及驻关人员资产情况的登记簿,但残缺较多。
  (1)《吏卒被兵簿》
  
  右第一船四人,五名具弩一,矢铜一。37•19
  弓一,矢廿四。43•10
  
  北亭六石具弩一,完。51•1
  登山燧铁鞮瞀一。288•18
  私剑一。288•21
  牛车一两,弓一具,矢八十二枚。334•30
  弓一,矢五十,官剑一。334•47
  牛车八两,弓一,矢卅。334•42
  
  (2)《守御器簿》
  
  口石具弩十,其四伤,渊;獾胡、辟非、如意、临渠三石具弩四,皆伤。瞀十四,完。盾四,完。陷坚矢五十,其五斥呼;矢千五十,其三十四斥呼;三辟非、十二如意,二第六,八临渠,廿一,完军。矢千二百,其斥呼;獾胡十八,辟非三,如意二,第六八,临渠六。完军三。75•17
  
  (3)《赋钱簿》
  
  出赋钱六百,给东望燧长晏万闰月奉。闰月,守令史霸付候长度。15.3
  
  (4)《赀直簿》
  
  候长,得广昌里,公乘,礼忠,年卅。小奴二人,直三万。大婢一人,二万。轺车二乘,直万。用马五匹,直二万。牛车二两,直四千。服牛二,六千。宅一区,万。田五顷,五万。凡赀直十五万。37•35
  
  (5)《钱出入簿》
  
  出钱三百,豆四石。出钱九,盆一。凡用七百一十七钱。43•17
  出钱卅,买茭廿束。140•18
  
  4.《功劳案》
  
  肩水候官始安燧长,公乘,许宗。中功,一劳一岁十五日。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文。年卅六,长七尺二寸,得千秋里,家去官六百里。37•57
  
  5.致类
  简文中常见带“致”的文书名,但内容不能确辨,只知其名,如《十二月致》、《吏民出入关致》。另243.34简曰:“以令取致。”可见《致》是官文书之一,其具体形式与内容有待进一步研究。
  6.品约类
  仅见《烽火品约》残文,如:
  
  匈奴人入塞及金关以北塞外,亭燧见匈奴人,举烽、燔积薪。五百人以上,举地严辞 。288•7
  望禁姦燧坞上烽火。288•11
  
  7.符类
  从简文可见《葆出入关符》、《隧卒家属符》、《家属出入关符》等。现完整者仅1种,如:
  
  永光四年正月已酉,橐伦延寿燧长孙时符:妻,大女,昭武万岁里孙第卿,年廿一。子小女、玉女,年三岁。弟小女,耳,年九发。皆黑色。29•1
  永光四年正月已酉,橐伦吞胡燧长张彭祖符:妻,大女,昭武万岁里,□□,年二。子,大男,辅,年十九岁。子,小男,广宗,年十二岁。子,小女,女足,年九岁。辅妻,南来,年十五岁。皆黑色。29•2
  
  8.传与过所类
  简文中有将传与过所分开称呼的,也有连称的,如《吏民出入关传》、《十月传》、《过所》等。实际上我们看到的简文是将传与过所连称的;或者说就是过所,其中包含了传的内容。传是身份证件,过所则是通行证件。如:
  
  建始二年六月丁巳朔庚申,阳翟邑狱守丞就兼行丞事,移函里男子李立弟临,自言取传之居延过所,县邑、候国、勿苛留,如律令。候自发。140•1
  永始五年闰月已巳朔丙子,北啬夫忠敢言之,义成里崔自当自言为家私市居延。谨案:自当毋宫狱征事,当得取传,谒移局水金关、居延悬索关,敢言之。闰月丙子,得丞彭移肩水金关,居延悬索关。书到,如律令。掾晏,令史建。15•19
  充光谨案:户籍在官者弟,年五十九,毋官狱征事,愿以令取传,乘所占用马。八月癸丑,居延丞奉光移过所,河津、金关,毋苛留止,如律令。掾承。218•2
  
  三、小结
  据《汉书》和《居延汉简》记载,甘肃河西地区(今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市)在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分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之后,在敦煌的疏勒河下游一南一北设立了玉门关和阳关,在酒泉的弱水中下游又一南一北设立了金关和悬索关。四关的设置,牢牢地守护着汉朝廷的西大门和北大门,在边境管理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过2000余年,四关中,惟一确定和发掘了金关遗址,其他三关仍然掩埋在地下。所以,金关遗址是研究西北地区汉代边防要塞关卡历史的惟一物证和四关代表的典范。遗址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代边防建筑规模、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文化的实物范例。而遗址中出土的简文书,又为我们研究金关的历史、作用、性质、机构建制、管理制度、动作程序、具体事务、边关情况等提供了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所以,从整体看,金关遗址不仅对研究汉代西北地方史、西北边防史有着重大价值,而且是研究整个汉代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注释]
  [1]见《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2]见《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载《文物》1978年第1期;又见《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参考文献]
  [1]吴军.汉简中河西边郡的防御组织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1.
  [2]刘国庆.《居延新简》释文合校[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张俊民.从汉简谈汉代西北边郡运输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3).
  [4]汪桂海.简牍所见汉代边塞徼巡制度[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正> 天祝白牦牛现有3.3万头,是我国牦牛中珍贵的类群,因其生产优质肉、乳和白尾、白绒和白毛等产品,白牦牛经济价值高于黑牦牛,为了加速发展天祝白牦牛,我们在1992—1994三
通过剖析工业化的内涵特征,指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贫困地区自身内在根源和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工业化方式的失误,导致其工业化水平低下,尚处于工业化的前期准
本文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基本思路。
校长是校本研究第一责任人的说法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从各地校本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但凡校本研究效果好的学校,必定有一个善学习,肯钻研,有专长的学者型校长。校长在校本研究中,应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夏、商、周三代青銅器艺术的总体美学特征,在此基础上,从青铜器艺术的造型与纹饰风格转变出发,解读了其背后隐含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青铜器艺术;造型;纹饰;审美精神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17-02    古代中国的青铜器铸造,以夏、商、周三代最为繁盛。铜在当时是一种新元素,古人称为“赤金”,用这
旅游客源分析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曾多次组织学生对西安市一些著名旅游景点进行旅游客源抽样调查实习,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对于分析有关景点以及西安
一个人究竟在怎样的角度上选择,才是真实的自己?当我们回到冰川的背景上,去认识一个人,一切,就一目了然了。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一位青春勃发的年轻人盘腿坐在厚厚的雪地上,他的背后是冰层累累的高大山峰。他红色的羽绒服与周围单调的色彩与环境对照强烈,像是一团火,燃烧在寒冷的空间中。  这张照片上的年轻人看上去自然活泼,就像陕西汉子盘腿坐在自家热炕上,头顶上那纯洁的雪冠似乎是一条白羊肚手巾,回
经过陕西文物系统推荐、审定和评选,近日,2010年陕西文物工作十件大事揭晓,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以及秦兵马俑考古项目荣获西班牙阿斯图利亚斯王子奖等事件入选。
1964年,甘肃省泾川县几个农民的意外发现,震惊了当时的中国佛教考古界,被列为“196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个发现比著名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八重宝函套装舍利容器的发现还要早23年。  考古专家祝中熹在《精雕盛饰舍利棺》一文中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于古印度拘尸那迦城郊的两棵娑罗树之间,火化后的遗骨被当时印度境内8个国王分别造塔供奉。后来有19座塔分布在华夏大地,这便是时至今日我国许多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