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舌尖 又上心头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3052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舌尖上的中国》,一部美食和美学密切结合的纪录片,重新还原了生命。它帮助我们审视了每天熟视无睹的嘴边食物,焕发了它们的生机。当有些象牙塔的学者还在鄙夷日常世俗生命的时候,它却重新开掘了食物深处的灵魂。于是,这将意味着一场探索性的旅行。它让我们走近了人间烟火,再次感受这属于我们自己这个大千世界食物圣地的神秘和美妙。
  一、天人合一,自然而然
  首先,美食源于自然。
  在中国人的饮食思想中,人工雕琢固然重要,源于自然却更加符合食物的本性,也符合我们对于食物的理解。在第一篇《自然的馈赠》中,编者把我们耳熟能详的食物,重新放归到了自然。头一个便是松茸。制片人没有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餐桌,而是带我们进入了松茸的出生地——无比美丽的香格里拉。唧唧啾啾的鸟叫,绿色浓郁的山脉,柔软鲜嫩的松茸在不知觉中破土而出。勤劳的人们背着竹篓穿梭于山林之间,一切宁静自然,栖息着最为原始也最为鲜醇的味道。而冬笋的产生,同样萌发着自然竹林的气息。当摄像头的画面转向了高耸入天的绿色竹林时,了无生机的土层下面却埋藏着坚实硕大的冬笋。由自然状态的冬笋到餐桌上的冬笋,这种辗转和变化,无意间透露着自然的渊源和奥秘。而柳州竹林中的夏笋,破土而出,见风则硬的特点,更加呈现了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自然本质。
  源于自然,同样意味着唤醒和焕发自然原本的芳香和本色。而中国人对于鲜的看法,则回归了食物本身的滋味。当日本人为味精的发明津津乐道的时候,中国的南方却更加看重天然食物本身所呈现的鲜味。广东菜的命根就是原材料。如何保持清淡美食,原汁原味,便是广东人孜孜以求的境界。纪录片展示了白切鸡的制作过程。高度的水温,只是为了保护白切鸡鸡肉的原始和鲜嫩的味道,制作之后,迅速冰水降温的过程,也为了维持鸡肉的清淡鲜美。在广东人的食谱之中,取之自然,还之自然,是他们秉承的标准。这正如中国人的生活,平淡归真,素面朝天,自然中透露着柔和,朴素中显露出本真。而这,也正是中国厨师对于饮食和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美食顺应自然。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其意是指以“自然无为”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以“恬淡无味”作为品味欣赏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顺应自然。
  品味“无味”,本身就是顺应自然的本色。当纪录片把目光由松茸转向冬笋的时候,它开始呈现出了“无味胜有味”的自然境界。冬笋从颜色到质地单纯清淡,这也使得它成为了厨房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食材。它的味道,顺应着自然“中正典雅”的本性。它深藏在土壤的深处,含蓄丰厚,“无味”中又包蕴着无穷味道的可能性。同样,“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藕,虽隐身于淤泥,却清新洁白、纯净淡雅。古人用诗词来赞美它,为的就是它无味自然的本性。藕可以和很多食物搭配。纪录片中藕夹肉馅的做法,便是充分利用了藕的恬淡本色和肉的荤香特质,二者相辅相成,荤素搭配,美味天成。这就是无味的妙处。它兼容一切,同时又中和一切,呈现的正是自然无味、无为的本性。
  “无味”的出现,不但使得饮食,同时也使得审美领域多了一层境界。“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德经》三十一章)。“无味”,作为纯粹的审美感受,让我们重新触摸到了自然的质地和脉络,领略到了自然之美的境界。
  第三,美食转化自然。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万物相辅相成,生生不息,这是万物存在发展的必然规律。而这,体现在食物上,便是自然的转化,美食的转化。
  在“转化的灵感”中,编者再度把视角转向了自然的本质,那就是存在的转化。它给我们展示了大豆在人类生活中辗转变化的命运。先是大豆容易引起胀气的缺点,使得它曾经一度处境尴尬。然而,石膏的出现,却奇迹般地点化和升华了大豆的形态。凝胶的过程,瞬间变化,这是自然物与自然物砥砺摩擦的结果。自然在给予阳光雨露的时候,也使得食物在一刹那发生魔术般的变化。当颗粒状的大豆转眼间变成了润泽滑腻的豆腐时,人们在惊叹技术之余,也不得不赞叹自然界转化升华的奥秘。然而,这种奥秘并没有到此结束。当纪录片的摄像镜头转向豆腐的烹饪过程时,它恬淡保守、柔软变通、细腻纯白的个性,也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众多纷纭的食材中,豆腐可以成为主角,也可以成为配料。无论如何,这都无法改变豆腐清淡爽口的本性。
  这就是自然循环的本性,变通中有着不变,质地中呈现着自然。一切都顺应着本性,一切又升华着生命的循环。绵延,带来了众生的熙熙攘攘;转化,则深化了存在的五彩缤纷。美食,在转化自然的过程中,也转化了自身。它负载着自然的本色,同时又推动了文明的前进。天人合一,绵绵不绝,庶几就是它的境界吧。
  第四,自然美向艺术美的升华。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在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自然美,侧重于还原食材的原始味道,呈现天然的质地和颜色;而艺术美则是在烹饪过程中呈现出的人生美的气息。
  在第五集“厨房的秘密”中,黑陶的出现,就实现了两者的结合与升华。黑陶,首先作为蒸煮工具,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在燃烧的火焰和沸腾的热水中间,黑陶承担了蒸煮的功能。它不像煎炒炸,由于火焰和油的激烈反应,迅速产生了原来没有的味道;蒸煮的过程,只是将最原始的味道渗透蔓延,借助气流的循环浮动,实现食材的自然循环。这是一种默默进行着的物理作用。而黑陶的艺术性也在此油然而生。蒸煮功能需要慢火、熬煮的过程,愈加衬托了黑陶厚重、宁静、耐久的特征。它身上所深藏的三千年时间和空间的文化,都在黑魆魆的本色中欲说无穷。黑色,向来就是藏族最为崇尚和敬重的颜色。它粗犷、坚实、厚重,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韧的生命力。这就是自然到艺术的升华。
  美食离不开美器,美器又蕴藏着千年文化精神的内在脉络。从自然美升华到艺术美,或许只是在不经意间,但却表达着人们对于美食和美艺孜孜以求的追寻和向往。也许,这就是自然的奥秘,也是自然对人们的一种馈赠吧。   二、追本溯源,托物呈味
  首先,式母味道尖,却荡漾在心底。从心象到概念,也许,这就是自然的秘密在“五味的调和”中,味道的呈现便是采用了追根溯源、托物呈味的方式。
  第一个便是甜。在五味中,甜是不带任何刺激性味道的。从口舌的感觉来看,它在人的味觉中是最为畅通无阻的。糖的出现使得甜有了代表性的实物。在战国时期,楚人就知道从甘蔗汁中取得甜味。由此,甘蔗,就成为了获取甜味的最重要物质。纪录片从甘蔗入手,来解释甜的味道,便是托物呈味的方式。在湿润的雨季,甘蔗悄悄地储存糖分,从而为各地的美食提供了甜味,吃起来更是沁人情怀。
  其次,在造字结构上,甜字和甘紧密相连,而甘则指口中可以感觉到的各种味美的食物,进而引申到味道之美。所以在《说文解字》中,甘就是美的意思。甜除了和舌头的味觉保持着相依为命的直接联系之外,它还承载着生活的宁静、美好与平和。于是,甜便意味着用舌尖来品尝生命的甜美,象征着人们对恬淡生活的期冀和愿望。这同样是“甜”托物呈味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这里的“物”更加侧重于一种心灵的滋味和生活的品味。在“五味的调和”中,阿鸿做的糖酥,精致白嫩,做工灵巧。当镜头对其进行精细放大的时候,你不得不惊叹其巧夺天工的创造。每一个轻盈的大孔之中都均匀分布着细密的十六个小孔。甜香蔓延开来。而当镜头转向了祖祠,人们把各种色泽艳丽鲜亮的甜饼放到供桌上,供奉给祖先的时候,他们也在给自己祈福。甜味的身上寄寓着太多对甜美生活的盼望。而当节目后来锁定在欢乐幸福的全家福照片时,甜在这里“呈物”的内涵得到了充分的呈现。它不仅是一种味道的表达,更是中国人对家,对人生深层次的体味和感动。
  咸是味觉中最为单纯的味觉。咸味托物呈味的方式首推就是盐。从古至今,盐和咸便是互相等同。人们听到咸,头一个想到的便是盐的存在。节目中,咸味就是从海盐的讲解开始的。白晶晶的盐,正如它本身的质地和颜色,能够调和各种颜色的食物。盐的出现,平衡了各种蔬菜的味道,被称为百味之首。从海水晒盐,到食盐结晶,再到后来大盐粒的产生,它反映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咸味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盐在用它纯正的味道调节众食物的时候,也挥发了自身的味道。人们品尝到了咸味,刺激了味蕾,借此更加深入到由盐调配出的其他味道中去,更加增添了味觉的丰富多彩、纤细多样。现如今,正是这种托物呈味 的特征,人们已经很难将咸和盐分离开来,仿佛二者本来就是水乳交融、同蒂相生的。因此,盐和咸味也由此成为五味中“托物呈味”最恰如其分,也是融合地最为紧密的一个典型。此外还有辣味、酸味、苦味等,都是凭借着一种典型的食物来表达味觉的。
  纪录片从名称还原到味道,又从味道显示为食物,通过抽丝剥茧地生活展示,重新唤醒了概念背后自然的气息和味道。这是中国人理解食物的方式,也是他们呈现给世界食客的独特视角。
  第二,托物呈味,还有一层更为深厚的意蕴,那就是呈现出情感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对于重视直觉的中国人来说,美食提供了最为鲜明、直接,也是印象最为深刻的感受。味觉,一般包括酸甜苦辣咸以及其他复合感觉。然而,在这些感觉之外,还有一种精妙微纤的感觉,“口弗能言,志弗能喻”。(《吕氏春秋·本味》)那便是情感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比如在”厨房里的秘密”中,湖南菜给外地人的最明显印象就是香和辣。然而这种香辣和其他地域有所不同。对湖南菜的理解,离不开对它地域文明的理解。当电视台的镜头转向了当地的花鼓戏的时候,人们对湖南菜的领悟更增添了感情的韵味。它形式上象一个草台班子,但是却如此热闹、鲜明、草根气十足。百姓们脸上浮现的不仅是对美食的享受,更是对火辣辣、热乎乎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这种情感蕴育了湖南的菜肴。嫩黄色的油脂,配上高温高火的煎炸,于是一股浓浓的香味在辣味中远飘万里。这就是湖南人的味道,也是他们无论离家多远都舍弃不了的牵挂。
  而四川的辣更是独具风情的辣。湿润温婉的气候,总是带来阴雨霏霏的天气,鲜嫩肥厚的辣椒,即使在冬季,仍旧热情不减。四川的辣,如同画面中展现的劳作中的妇女,坚韧、果断、开朗而且精明。这里的辣,受到当地气候地势的影响,甘猛热烈,焦灼中渗透着麻辣的味道。伴随着四川炒菜特有的“蓬蓬”的声音,火锅“咕咕”的气势和切辣椒“当当”的果断,四川的辣味咄咄逼人地呈现出来。这正像四川人深厚浓重的乡情。它不仅是四川的味道,也是中国人热情的味道——如火如荼,醇厚味重,永远有着一种蒸蒸日上、扶摇万里的干劲。
  托物呈味,从味道的感觉,到生命的感觉,追溯了中国人对于美食和存在的感受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在日常世俗中提炼美,升华美的艺术与生活境界。
  三、和而不同,诗意团圆
  中国人对于五味的调和是非常讲究的。它在允许有差异和分别的情况下,魔术师般地使得它产生适中的味道,于是有了一种整体协调的美,呈现出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而在“主食的故事”中,兰州拉面就把中国饮食中“和而不同”的特色一览无余地体现出来。当柔滑滚烫的兰州拉面被端上饭桌的时候,正宗的兰州拉面正好呈现了五味的调和。蕴含着牛羊肝,但是却肥而不腻,白净的萝卜,清爽的味道盖过了肉沫的腥味,荤中有素,相得益彰;而红艳的辣油,则在清爽之余,油然刺激了人们的味觉,酣畅淋漓的火热之后,香菜的翠绿点缀,却让兰州拉面在红火之中透出一份清凉。所谓凉热两重天,足以让人过足了瘾;最后是黄亮的面条,劲道有余,韧劲十足,柔中带刚,粗细相济。即使面条本身也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特点。它分别包含了韭叶、荞麦棱子和各种面料,不同的配料在这里发挥着各自的精彩,从而造就了这个远近闻名的西安牛肉拉面。由此,兰州的牛肉拉面,荤素互补,凉热相生,刚柔相济,呈现出了中国饮食“和而不同”的特点。
  如果说兰州牛肉拉面是从味道上呈现“和而不同”的特点,那么陕西的岐山臊子面则是从色泽上把“和而不同”表达地淋漓尽致。画面中的岐山臊子面,模样浓重、粗犷厚实,配菜五色,各有千秋:木耳豆腐,黑白分明,有点中国水墨画的味道,橙黄色的鸡蛋富贵辉煌,轻巧的红萝卜透明红火。富贵红火的背后,绿色的蒜苗生机勃发、清秀动人,由此,黑白黄红绿,代表了岐山人对兴旺生活的追求与渴盼。不仅菜色的颜色搭配,就连菜和器皿的颜色也要达到和谐的境地。岐山臊子面以暖色为主,红色为主调,橙色、绿色、黄色都是暖色,暖色的饮食就要配上冷色的器皿。所以岐山臊子面的碗采用的是白色瓷碗。白色虽然不属于任何色系,但是它的平淡、清冷的颜色,却正好中和了岐山臊子面的火热与喧闹。这样,配菜和面条的相得益彰、热闹纷呈,配上瓷碗的清爽悦目,总体呈现了和谐统一,杂而不乱的特点。
  其次,在第五集中,制作人指出,美味和团聚是中国人厨房的秘密。“和”,不仅在于食物的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构成一幅“和而不同”的饮食美学,而且更是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状态。中国人的饮食和西方不同。西方的饮食,侧重于各吃各饭,比如自助餐最早就是从西方传入的。它传达的就是西方人追求独立,捍卫自由的精神;而中国人的饮食,则更侧重于以和为贵。一家子人围坐在餐桌的周围,相互敬酒,相互盛菜,其乐融融,形成一种团圆喜庆的场面。这就是中国人对于饮食的理解,也是中国人对于快乐的理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的欢乐,才是真正的和谐。而对于这一点的呈现,主要表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上。
  在“主食的故事”中,它以春节为切入视角,以水饺为主要角色,展示了中国人对于“和”的深情厚意。当摄像头把视角对向饺子的时候,它似乎更侧重于传达一种感觉,那是独特的属于家的温馨氛围。饺子的形状、质地和样貌,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家里人拿起圆圆的饺子皮包裹的那一刻,它似乎把中国人一年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咸的滋味都包裹了进去,也同时包裹了中国人对于亲情的依赖和深情。这是“主食的故事”中精神升华的部分。当介绍面条和粽子的时候,它还停留在味觉。这时候,它已经超越了味觉。正如主人公白波所说的,这是蕴藏在身体里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其他味道都无法取代的。这就是中国人对于饮食的理解。它包含味觉,又超越了味觉。它流淌的是亲情的血脉,传承的是文化的精神,负载的是穿越时空都无法改变的家国情感。这是中国人对于饮食的体验,也是他们对于幸福的独特感悟。
  综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国》秉承着自然的馈赠,在味道之中品味人生境况,在呈现出各种各样美食滋味的同时,也深入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特色和精神特质,展现了中国人对于美食独到深刻的理解。它运用美学的视角讲述着我们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是属于我们民族的资源,同时也将是我们民族贡献给世界饮食和审美的共同财富。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但新一代人的文学总是在前代人的影响下产生的。给湖南当代文学艺术以极大助力的湖南现代文艺家,音乐界有贺渌汀,戏剧界有田汉,文学界有丁玲、周立波。由于丁玲1955年以后的遭遇,她对湖南文学的影响主要在平反复出后的改革开放年月。机缘所至,周立波引领和培育了1960至1980年代的湖南文学,影响所及,延至当下。  湖南新文学与周立波的关系渊源流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与叶紫
期刊
作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他们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愿意或者不愿意被看作或者说被分成一定的群体。他们除了有我们作为人类所共有的普遍的情感,普遍的人性之外。每个各自的群体中的人们都会有区别于另一些社会群体人们的一些特征。正是因为这些,作为人的情感表达手段的文学也会对芸芸众生投以关注的目光。我们会有不断关注一些特定群体的愿望。大学教授这样一个在普通人看起来是光鲜亮丽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到底是处在一种什么样
期刊
莫言的《生死疲劳》曾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06年度小说排行榜”(榜首),亚洲周刊“2006年十大好书”,2007年“‘福星惠誉杯’《十月》优秀作品奖”,2008年获第二届“红楼梦奖”, 其中决审委员会主席陈思和表示:《生死疲劳》以大气磅礴、荒诞怪异的叙事手法,描述了中国农村半个世纪所经历的巨大变化。莫言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反思历史,反思现状,他呼吁人们要从阶级与权力的暴力怪圈中解放出来,不仅应该忘记历
期刊
提起刘云,美术界的朋友立即会想起他的油画创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刘云以他个性化形式和抒情性构思,在油画领域独树一帜。近年他的油画创作又有新的发展,一种超验和象征性的感情因素,悄悄进入刘云的画面。在等待他在这方面的探索成果时,意外地看到他的山水画作品,我为刘云在艺术上的多样才华而惊喜,也为山水画赢得越来越多的后继力量而欣然。  在中国绘画史里,山水画不仅积累了最多的作品,而且达到最高的艺术水平,
期刊
对于水墨语言中光色语汇的拓展,可说是刘云对中国山水画的特殊贡献。  他打通中国画的布白与西方的平面构成,在黑与白的对比中,把留白转换成留光为突破口,从而巧妙地得体地发挥色彩与光影的效用,开辟出中国意味十足又富于现代视觉感受的路径。  刘云自称多愁善感,对生活的感受敏锐而精微,艺术思维也十分自由。他从来不受中与西,油画与国画,南派与北派的局限,不肯画地为牢,总是站在庐山之外看庐山,跨越疆界地进行艺术
期刊
曾经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并在油画界有一定影响的刘云,又创作出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水墨艺术作品,这不仅体现了他笔耕不辍的勤奋,更是表现了他在水墨艺术领域非凡的艺术才能。也许我们永远无法说明白刘云对水墨艺术的敏感来自何处、何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水墨艺术作品,看到他进入水墨艺术的起点在哪里,这个起点的艺术意义是什么,以及它又是怎样与在此之前的水墨艺术相联接的。我认为刘云水墨艺术创作的起点是上世纪
期刊
近两年,王敦权相继推出《岁月之河》、《岁月之韵》两部作品集,我将其置于案头最显眼的地方,每每翻阅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触和收获。王敦权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虽然命运之神让他成为了一位公职人员,但骨子里仍保持着江南农民的那种纯朴善良的本性,他关注农村变化,但更关注社会弱势人群的生存现状,不时用他那犀利的笔去触及一些社会的隐痛。我想这是他为文可爱的地方,但也是他仕途的险厄所在。电影《七品芝麻官》里有一句最为慷
期刊
当小小说日益成为当代文学的一道风景时,“湖南的小小说创作也极为活跃,名家辈出,写手众多。”①其中,以聂鑫森、邓开善为代表的文化小小说,以莫美、李性亮为代表的官场小小说,以王琼华、杨崇德为代表的讽刺小小说,以白旭初、戴希为代表的智慧小小说,以伍中正、秦俑为代表的乡土小小说,以袁雅琴、彭晓玲为代表的女性小小说,以罗治台、何一飞为代表的伦理小小说,以姚子衍、陈茂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小小说,都分别处于国内相
期刊
近几年来,中篇小说越来越受到作家与读者的互动性关注,呈现日渐繁荣的态势,作家创作中篇小说的力度在加强,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不断提升。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期刊选载中篇小说的比例在上扬,一些期刊还新增了中篇小说的选刊。2012年度中篇小说承继了这样的繁荣,并浓郁着其平实且内涵丰蕴的个性。作家放弃或淡化了纯粹的外在的技术性书写,力求在本人的生命特质和现实体验的最佳交界点寻找最为贴切而精到的叙述,以平实的叙述挺
期刊
一  回首2012年的影视艺术,国产作品鲜有显著的亮点,倒是奥斯卡获奖黑白电影《艺术家》吸引了我的审美注意力。这部电影只是讲述了一位好莱坞男影星和一名歌女在电影从无声向有声过渡时期的一段纯情故事,影片叙事手法、角色设置、镜头运用、黑白打光等各种技法均效仿上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这与现代化高科技电影制作手段背道而驰的逆向思维,在唤醒人们对默片美好回忆的同时,也唤醒了所有奥斯卡评委的审美神经,赢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