蜩鸠之“笑”与宋荣子之“笑”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167306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选作高中教科书(必修)第四册课文的,只是全篇的第一部分,但却是全篇的主体,相对完整地反映了“逍遥”这一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那么,什么叫做“逍遥”呢?在课文结尾处,庄子作了明确的阐述,那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从而达到“无已”、“无功”、“无名”的最高境界。换一句话说,就是“无所待”,什么也不用依靠,没有任何局限,摆脱一切束缚,达到绝对自由。若以此标准来反观世间万物,则世间万物,实在没有一项能够称得上“逍遥”的。
  大鹏就是这样。鹏鸟确实够神奇的了,其背“不知其几千里”,“其翼若垂天之云”,先振翅飞上九万里高空,再飞迁到遥远的南冥。起飞之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几千里波浪;飞上天后,便完全没了阻碍,几乎进入了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可是鹏却仍称不上“逍遥”,因为无论其起飞的场面怎样惊心动魄,其起飞的前提却是必须有大风,而且是“六月海运”产生的大风。换言之,它受到了外界条件的制约,也就是所谓“有所待”。
  正是这种明显的“有所待”,使得大鹏竟然受到了蜩与学鸠这类小东西的嘲笑。本来,巨大的鹏鸟与蜩、学鸠之类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的,然而蜩与学鸠竟然“笑”了,原因何在?秘密就在这“决起而飞”的“决起”二字上。在它们看来,自己不想飞得很高,不必飞得很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自在翱翔,同样是悠然自得的。至少,自己可以一下子快速地飞起来,而不必凭借什么,不必煞费苦心地等待什么。这当然是一种极度无知的错觉。因为既然野马、尘埃之类更为轻微的东西要漂浮起来尚且必须依靠“生物之以息相吹”,那么蜩与学鸠要飞起来,当然也必须“有所待”了。它们“待”什么?当然也是“生物之息”,或者说是风,只是需要的极其微小,不易觉察罢了。所以庄子以行路备粮作比喻,阐明即使是“枪榆枋而止”也还是有所依赖的,不自由的,蜩鸠之类,不仅称不上逍遥,反而还因其浅薄无知而进入了一个更为低俗的层次。
  庄子的目的,当然不在于评判鸟类孰高孰低,而在于反复强调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善于使用各式各样的寓言故事来作为运笔行文之法,其寓言成为承载其内在思想的一个载体。庄子很少直接揭示这些寓言故事所包含的意蕴,而将其真实意图交给别人去意会,这就必然会因其丰富的暗示性与指意的多向性而让人们在把握中产生不同维度的理解。这里如果抓不住“笑”的本质,就必然会误解前面的鲲鹏的故事与后面蜩鸠的故事的内在联系,从而影响对文意的把握。另外,庄子设置寓言故事的手法也总是很奇特,不仅像鲲、鹏、蜩、鸠、斥安鸟及一些虚构的人物可以成为一个个寓言故事的主角,就连一些历史上本有其名的人物也会担当起传其道的媒介。像后文涉及的宋子荣、列子等人,虽然都是史有记载的真实人物,但在庄子笔下,其实也只是寓言的主角。在这两个寓言故事中,列子“御风而行”,其“有所待”的一面其实还好理解一些,不好理解的倒是宋荣子的“有所待”。因为能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是很不容易的,常人绝对难以企及。可是,庄子却认为他“犹有未树”,那么,宋荣子的“犹有未树”之处究竟存在于哪里呢?
  答案就在宋荣子“犹然笑之”的这一“笑”上。宋荣子笑谁?他“笑”那些“知效一官,行此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一类人。这些人也确实够可笑的了,他们往往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而自鸣得意,自命不凡,却不知自己的优势仅仅只存在于“某一方面”,因而他们也就像斥安鸟一样,其实只能归入“小”类。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的宋荣子嗤笑他们,确实有很雄健的理由。但这一“笑”,却又“笑”出了宋荣子自身的局限。因这一“笑”,是建立在“己”与“人”的比较之上的,在宋荣子心目中,仍存在着一个“己”字。他认清了“我”与“物”的分际,却没有达到物我俱忘的境界;他辩明了荣辱的界限,却并没达到荣辱皆无的极致,其修为不够的一面显露无遗。如果从层次上看,宋荣子当与大鹏同属一个层次,比蜩、学鸠、斥安鸟及四种人这一最低层次要高明的多,但仍远远未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作为一种最高境界,“逍遥游”很可能只是一种理想,常人固然难以企及,庄子本人,恐怕也未必能够达到,所以才需要不懈地树立。————不过这已经是题外话了。
  由此可见,蜩鸠之“笑”鹏鸟与宋荣子之“笑”四种人原本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种无知之“笑”,后者则是一种理智之“笑”。但两种“笑”的结果却又是相同的,都体现出了“有所待”这一本质。把握住了这两“笑”,对于理解课文所讲述的寓言和比喻的内涵,特别是把握这些寓言和比喻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理解全篇的主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作者通联:湖北仙桃电大附中]
其他文献
课前的一点说明和思考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文体,教师不喜欢教,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不愿意”不等同于不用教学。怎样“教学”?当然要教出说明文的味儿。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而不顾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把课上得跟小说、诗歌、抒情散文的上法没两样。上出说明文的“味儿”,应该是老师们教说明文的底线。  但仅有说明文的味儿是远远不够的。我熟知好些老师关于说明文的授
今天,我主要就两个问题谈一些想法:第一,我与闽派语文;第二,我与中学语文。  谈到闽派语文,我认为,闽派就是因了它的韧性和执著,才成就为闽派的;认准一个方向不倦地做下去,这是闽派最大的特色。今年暑假,我们到了新疆,我和之川先生一起去了新疆的惠远。那是林则徐的流放地。在惠远,我跟之川先生谈到这样一个话题:以林则徐这样一个省部级的高官,从东南富庶之地的闽侯(福州)流放到这偏远的边陲小城,茫茫沙漠,人烟
前不久又有网传说“朱自清《背影》因写父亲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引起一片哗然,后来虽被证实为误传,但也反映出许多人对《背影》的误读。《背影》并非单纯赞颂父爱,在文章中朱自清对父亲违反公德的行为当时其实也是颇尴尬颇无奈颇不满的,这是我们教学这篇经典时不能视而不见的。《背影》中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所以教学时可以引入对文本“内在张力”的感知。  在文学研究中,文本张力是指文本内部各种矛盾对立的文学元素相互作用
55岁的“硬汉”——海明威以一部28000多字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力压其他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获得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坛上的名望和地位达到了巅峰。  海明威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发挥的影响。”对于这赞誉,海明威当之无愧。他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想,《老人与海》的成功之处不
许多人认为铭文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陆机《文赋》里的“博约而温润”这句话来概括。博,指内容广博;约,指文辞简约,概括性极强;温,气度温和,从容不迫;润,语调柔顺。而刘禹锡的《陋室铭》也一直成为“博约而温润”的最好诠释和典范。但笔者认为《陋室铭》一文“博约”而不“温润”。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于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发展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行文简约,只有81字,多对比、排比,句式工整,内涵
编者按:  在教育体制之弊日益凸显的语境下,语文课改艰难前行,其间不乏有价值的、灵光一现的探索成果,但尚无大的、实质性的突破,且多出自生源好的名校、示范校,起码也是一类校,使说服力打了折扣。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二类校,虽不是人见人弃的“丑小鸭”,也绝非人见人爱的“白雪公主”,任教于斯的吴泓老师,在区教育局、校领导的支持下进行“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十年磨一剑终成正果
依据“语文课标”编写的语文教材,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典范性和审美性的特点,这些教材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是美丽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无数的知识宝藏。因此,教师备课,必须花大气力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努力探求教材的教育价值,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做到驾驭好教材,使用好教材。  教材挖掘与教学设计艺术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语用价值  所谓语用价值,指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一、历史与文学:大相径庭的两个刘邦形象    以同一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而塑造出大相径庭的形象,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不乏先例。但是。同以刘邦为蓝本、又同以刘邦做了皇帝的第十二年十月“还乡”为创作素材,司马迁和睢景臣却给我们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且尖锐对立的形象,实属罕见。这两个刘邦:一个典雅庄重,是关心民生、对故土乡亲一往情深的贤明君主:一个则低俗卑劣,是恶德昭彰的小人、市井无赖。  在司马迁笔下,高祖
我们的教学活动,无不在传递、 交换、筛选、比较、综合乃至创造着大量信息,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复杂的信息源中快速高效的获取并处理有用信息,以达到教学目的。板书,或者说图示,无论是黑板还是投影,都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教学手段。新课程倡导充分利用师生交流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一棵树。这棵树与苏童那《三棵树》和茅盾的《白杨礼赞》相比,虽然同样是树,但在内涵上有根本的不同。  读作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先尽可能仔细地读文本,不管时代背景,也不管作家生平。一般的读者。都是这样读的。美国有一个批评流派,叫作“新批评”,也是这么强调的。对于读者来说。最为关键的是从文本中获得心灵的享受。过多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反而会干扰甚至转移读者的注意力,本末倒置。这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