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录顾炎武《寄问傅处士土堂山中》赏析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song83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描述:
  于右任录顾炎武《寄问傅处士土堂山中》、陆游《雨中泊赵屯有感》、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三首草书中堂轴,虎皮宣,尺寸103×60,每幅5.6平尺。此作为于右任四、五十年代经典草书精品,行笔率意优美,笔笔中锋,精气内蓄,饱满浑厚、凝练老辣,形神兼备。章法字字独立,笔断意连,首尾呼应,浑然一体。首字写得稍粗壮、字形稍大,就好象音乐中的强音主调一样,然后由此衍出一幅字的点线轻重及结体大小变化,在渐变中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与韵律,形成了雄浑、豪壮、冲淡、潇洒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联想。上款人为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著名学者、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
  作者简介: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故取谐音右任,以字行,曾用名刘学裕、骚心、髯翁、大风、剥果,晚号太平老人,笔名神州旧主等,室名鸳鸯七志斋等。中国近现代政治家、国民党元老,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创办了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并任校长],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革命报人,诗人。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曾师从刘古愚、吴宓、张季鸾等。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曾先后创办《民立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神州日报》并任社长。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致力于反对袁世凯,任靖国军总司令。后曾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国民党第一、二、三、四、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民国政府监察院院长等。善诗词,工书法,尤精草书。早年曾学王羲之、李邕、赵孟頫等,后习北魏碑,法章草,入今草,大胆创新,笔画简单,结构奇险,行笔优美,笔笔中锋,精气内蓄,饱满浑厚、凝练老辣,形神兼备,独具鲜明风格,对现代书坛产生了巨大影响。1932年,在上海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创办《草书月刊》。著有《标准草书千字文》、《于右任书法》、《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标准草书》等。
  上款人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今安徽枞阳)人。字孟实。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著名学者、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肄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安徽大学任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1984年,香港大學授予其为该校名誉教授。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朱光潜选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诗论》、《谈美》、《无言之美》、《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有《朱光潜全集》。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生前曾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等。
  识文:向平尝读《易》,亦复爱名山。早跨青牛出,昏骑白鹿还。太山之西一遗老,楚国两龚秦四皓。春来洞口见桃花,傥许相随拾芝草。归燕羁鸿共断魂,荻花枫叶泊孤村。风吹暗浪重添缆,雨送新寒半掩门。鱼市人烟横惨淡,龙祠箫鼓闹黄昏。此身且健无余恨,行路虽难莫更论。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陶然共忘机,我醉君复乐。
  款识:放翁雨中泊赵屯有感;孟实同志法正,于右任。
  钤印:右任(朱)
  (文/行 斋)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走班式教学是我校美术组成员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时下流行的学生走班制,在基于合作的基础上,整合学校教师资源,采用“一班多师”的基本形态。通过教师之间跨年级的合作达到扬长避短,发挥各自长处的作用。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和整合,集中优势力量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的教学理念以及更加深入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当下的美术教学活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核心素养,并且积极的朝着有利于学生能力有效提升的方向发展。然而究竟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指向学生的关键能力?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意思考?怎样才能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怎样才能有效解决目前美术教学效率低下、滞后的教学问题?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尝试用医学中了解症状、准确诊断、对症处方的角度阐述教学中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唤醒的
期刊
摘 要: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课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心理认识规律,来选择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既要重视并积极运用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同时,也应积极探索现代化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新方法,形成具有书法课程特色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书法课堂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
期刊
沈水明   1977年生于浙江嘉兴。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70油画公社社员,浙江水彩画家协会理事,嘉兴画院画师,嘉兴美术馆创作工作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新峰计划造型艺术青年人才,中国美术报纪念五四100年百杰青年艺术家。现为浙派名师培养人选,嘉兴市第三、四届教学名师,任职于北师大嘉兴附中。  2018年全国首届大芬油画双年展(广东)  2017年《南湖路系列》 2017中国美术家协会水
期刊
释文: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華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高古》
期刊
“小绘本里有大世界”,绘本世界里所涉及的文化艺术领域元素太过丰富,无论成人或是儿童都会被精美的绘本所吸引。笔者也是一入绘本这个“大坑”,发现越研究越有新发现,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经过对大量绘本的研究发现:一些以孩子生活为内容的绘本,作者能用心观察孩子的行为,用爱感知孩子的内心,但很多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以学生为主体创作的绘本已在部分校园内生根发芽,各技法、多材料的绘本让人爱不释手,但以
期刊
一、基本背景  综观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很多学校将美术课程看作副课,经常出现美术课被主课占用的现象。而在正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学习时间只有40分钟,除去美术教师引导了解理论知识、明确学习内容、欣赏相关作品外,留给学生自由作画的时间少之又少。虽可在下一节美术课上继续完成,但期间间隔较长,极易造成学生创作思维的中断和创作兴趣的锐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难出成果,教学目标无法真正得到落实。此外,由于美术教材是
期刊
丁万里  1982年生,山东烟台人。  200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8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导师韩天雍、陈大中、白砥教授。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导师祝遂之教授。  现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面对以往的经典,我们的心情多是矛盾的,一边服膺于经典的高度,一边又想着
期刊
摘 要:“起承转合”水墨主题区域教研,融合“课堂研讨、课程交流、学术引领、作品展评”为一个场,在此场域中触摸水墨、欢歌生活、创新教学、融通智慧,以滋养人文底蕴、提升审美情趣、塑造文化自信。  关键词:起承转合 水墨主题 区域教研 融合  “起承转合”主题教研借鉴诗文的章法结构。起是开端,承是申述,转是发展,合是结论。  一、起——育人教改之需  核心素养美术教育,找寻中华文化、呼唤文化回归成了美术
期刊
摘 要:折纸变化多样,利于动手动脑,简约但不简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本文围绕“百变折纸”典型案例,从构建“百变折纸”跨界教学的实施系统,提高“互联网+”有效融合的操作方法,“器道结合”拓展创新的综合运用三个维度探讨折纸活动创新教学策略,力求解决当前折纸教学技法单一、教学形式程式化、教学内容陈旧等教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学习方式从“模仿”到“创意的转化”,为新课程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