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项目实施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教学的实践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通过任务驱动,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生成的知识转换成基本的能力;通过项目实施,可以让学生在任务驱动当中形成的能力整体化。无论是任务驱动还是项目实施,关键都在于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论去设计教学。
  【关键词】机械基础 任务驱动 项目实施 范式
  中职学校的机械类专业教学中,机械基础的教学可以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其中综合实践模块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其既是前面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深化,又是不同专业学生选修自主学习内容的基础。可以说,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有什么样的水平,就决定了学生将来的工作具有什么样的成色。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当前职业学校的软硬件配备水平也日益提高,要想将这些优势条件转化为学生身上的生产力,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提出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项目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呈现出来,供同行批评指正。
  一、任务驱动,机械基础的知识变成能力的重要途径
  机械基础的实践教学在校内的主要方式是实训,这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在这一过程中要想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关键在于学生实践的高效性,而保证高效性的重要途径就是“任务驱动”。多年的实训经验表明,学生在实训的初期容易陷入一种盲目的状态,进入实训室之后学生往往感觉无法下手。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而解决策略则在于学生进入实训之前必须有明确的任务,以驱动他们的实训能够高效进行。
  例如在“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训中,要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根据机器或机构模型绘制运动的简图,就需要学生掌握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对该机构结构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问题在于,如果只将这些目标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实训仍然有可能是盲目的。基于这一问题,笔者在实训之前跟学生强调了几个任务:其一,根据选择好的机构模型,认真观察机构的结构(包括机架、原动件、从动件等)运动;其二,根据观察确定运动传递的顺序,并判断相连接的两构之间的接触与相对运动的方式;其三,判断并确定投影面,以为运动简图测绘打下基础;其四,绘图。
  在这一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面对的不再是一个笼统的实训任务,而是有着明确的任务作为引导,同时这些任务又会产生一种驱动力,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够有的放矢。事实证明,学生在这一系列的任务驱动之下,能够有效且明确地进入实训状态,从实训结果的统计来看,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需要强调的是,在发挥任务驱动的优点的同时,需要注意克服其不足。因为任务驱动一般来说都是将整体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生成的往往是一种相对零散的能力,这些子任务必须通过整合以形成一个整体任务(可以让学生生成整体认识之后再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实训),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能力。
  二、项目实施,机械基础的综合能力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对于任务驱动而言,项目实施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形成与运用。如上所说,任务驱动适用于学生在实践初期的实践活动,其以培养学生的子能力为主。而本课程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于项目实施这一方法了。为了理解这一点,可以打一个比方:任务驱动是为了让一个学生学会做一道菜,而项目实施是为了让一群学生学会做一桌菜。
  一般认为,项目实施就是面对一个学生群体设计一个综合性的任务,然后这个群体内通过科学分工的方式,围绕项目的完成组织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例如,笔者曾以“减速器的拆装”为实训教学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兴趣非常深厚,一方面没有硬性评价的压力(在项目实施之初,笔者没有确定考核,而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与整体能力上,教师在其中的观察是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生生互动中获得对减速机构的认识,获得对实践技能的认识。
  三、以生为本,探索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新的思路范式
  机械基础对于机械类的相关专业而言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这种基础性其实不仅体现在学科上,还体现在学生上。这些年的探索让笔者认识到,只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才能让任务驱动、项目实施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重心应当放在学生身上,应当知道学生已经具有了什么样的理论知识,知道学生在面对任务时会有什么样的学习心理,知道学生在任务未得到完成时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让任务真正起到驱动的作用;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更是要针对学生的基础作出判断,一般来说任务驱动都是综合性的任务,学生个体几乎没有可能全部完成,于是面向学生群体的教学要求,与面向学生个体的能力判断,都需要成为教师在设计项目时需要考虑的内容。
  总之,机械基础中需要培养的能力归根到底是学生的能力,只有以生为本,才能让实践目标与学生个体之间形成良好的互相促进关系。
  【参考文献】
  [1] 郑玉波. 加强《机械基础》实践性教学环节,《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1.
  [2] 冯林、郑薇薇.“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创新教育研究,《黑龙江教育》,2010.4.
  [3] 郭娅萍. 任务教学法在技工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职工教育》,2012.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在实际教学中听得最多的议论声就是“分层次教学会不会使差的更差,好的更好?”其实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符合课堂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符合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差异的实际。它既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又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与自信,切实摆脱“潜在退学”和“吃不饱”现象。那么“分层次教学”究竟应如何实施呢?我们可以从以
美术课程的教育是现代中学学科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教学组成课程,其属于学生艺术教育的范畴,对于中学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随着新时期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现代中学的美术课成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必须认真重视好现代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并且积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解决目前普通中学当中存在着美术课程资源匮乏问题。本文以现代美术馆资源的开发为例,科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2011版新课标的完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个高中化学教师的心中。“生本教学”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其核心是顺遂自然。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局限性,善于发现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自然规律,尊重阅读认知,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来正确引导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真正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利于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为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市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活动单导学”模式从2004年在我市高中化学学科呱呱坠地,经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迫切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坚守“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勇于提问、勇于探索、勇于争论与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起“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求真、求是精神,让课堂在人文交融的和谐氛围中焕发真正的生命活力。  在执教“圆的周长”
【内容摘要】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作为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必然结果。笔者从目前中职教育发展现状与当前社会发展及学校自身发展对中职的要求入手,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积极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研究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中等职业
【内容摘要】初中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不再是个人或某些区域的问题,而是影响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罗列留守儿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从切实可行的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发挥美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建立“关爱留守学生青少年之家”。  【关键词】村中农村留守学生 美育 心理问题 解决对策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
“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教学策略。从此以后,“班级授课制”大大地降低了教育成本,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但“班级授课制”有时难免顾了共性就顾不了个性。为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我在平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分层教学进行了研究。  其实,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孔子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
【内容摘要】学困生转化不仅是语数外学科应当重视的工作,还要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思品学科一定要充分发挥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渗透,协助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教学内容提高学困生学习自信;二是开展专题活动引导学困生融入集体;三是引导学困生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四是典型引路教育学困生养成良好习惯;五是实施警示教育纠正学困生错误认识。  【关键词】初中思品 教育教学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是好课堂的重要标志,其重要的抓手是问题。本文结合实例总结了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四类问题类型:上位性问题、比较性问题、发散性问题、猜想性问题,阐述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意义。在教与学当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最终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 上位性问题 比较性问题 发散性问题 猜想性问题  杜威在《民主和教育》一书中说到:“就学生的智力发展而言,学校能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