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器到玩具的演变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拨浪鼓是近代的一种儿童玩具,属于鼓类。但其样式与一般的鼓略有不同,它那两面蒙有皮革的圆形鼓身中间竖贯有一长柄,鼓身两侧各固定有一短绳,绳端系缀小珠,当转摇竖柄时,鼓身两侧的绳珠便反复甩动击打鼓面而发出声响,颇有情趣。因此拨浪鼓常常成为母亲哄逗婴幼儿的用具或儿童自娱自乐的玩具。
  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据考古发现,距今六千年前的华夏社会彩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鼓,在商代殷墟甲骨卜辞中更是多见“鼓”字。而拨浪鼓,古代叫鼗鼓,在上古时写作“鼓”或“鼗牢”。拨浪鼓由来已久,远在《诗经·周颂》中即有“应田县(悬)鼓,磬圉”的记载。《周礼·春官》中有“小师掌教鼓、鼗、、、埙、箫、管、弦、歌”语。汉代郑玄注:“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
  拨浪鼓在远古部族时期就已经被制造出来。据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乐舞声歌部·鼗》:“《吕氏春秋》曰:帝喾使垂作鼗。《通历》曰:帝喾平共工之乱,作鼗。”
  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南壁壁画中,墓主人前有一个头戴黑帻的男子,一手高摇拨浪鼓,一手执一细棒,正在指挥后侧的乐队为墓主人演奏(图1)。又如酒泉西沟村魏晋画像砖墓墓室西壁的一块画像砖上,前画一戴白帻、骑灰马、手持长矛的骑卒,后一人骑白花马,一手举拨浪鼓摇动,一手执鼓槌敲击置于腰腹间的扁平圆鼓,身旁题有“鼓史”二字(图 2)。可见,这种边摇拨浪鼓边击圆鼓的骑马乐工当时被称为“鼓史”。
  


  


  敦煌壁画所绘拨浪鼓甚多,最早出现在北周第290窟东壁,有一身飞天左手举摇拨浪鼓,所持拨浪鼓构造简单,杆上只有一面小鼓,杆顶端飘着缨穗(图3)。这一形状和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拨浪鼓基本接近,只是现在的拨浪鼓杆顶上没有飘着的缨穗。
  


  拨浪鼓在敦煌壁画中多表现在乐舞场面中作为伴奏乐器出现,在演奏方式上,拨浪鼓一般与鸡娄鼓配合使用,具体为左手举摇拨浪鼓,左臂夹鸡娄鼓,右手持槌敲击,如莫高窟盛唐第45窟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坐在方毯上演奏的乐伎便是左手举摇拨浪鼓,左臂夹鸡娄鼓,右手持槌敲击。所持拨浪鼓均为二枚小鼓,柄上端的小鼓面向外,下端的小鼓是鼓身在外,二鼓一凹一凸,鼓面上的双耳弹丸都清晰地显露在外。此图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古代拨浪鼓和鸡娄鼓并奏的情形。又如莫高窟盛唐第148窟东壁北侧《药师经变》中一乐伎左手举摇拨浪鼓,左臂夹鸡娄鼓伴奏,右手持槌敲击。其中拨浪鼓均为二枚小鼓,柄上端的小鼓面向外,鼓面一圈由黑点装饰,由橘黄色作底,鼓的内圆是白色的。下端的小鼓是鼓身在外,二鼓一凹一凸,非常精致(图4)。
  


  也有右手举拨浪鼓,右臂夹鸡娄鼓,左手持槌敲击的,如莫高窟盛唐第172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乐队左侧的一乐伎右手举摇拨浪鼓,右臂夹鸡娄鼓,左手持槌敲击伴奏。拨浪鼓均为二枚小鼓,柄上端的小鼓鼓身向外,下端的小鼓是鼓面向外。
  也有无人演奏的,如盛唐第172窟北壁,拨浪鼓形似一黑灰色的葫芦,两小鼓间有飘带作装饰,柄为赭红色。不鼓自鸣的拨浪鼓和鸡娄鼓,同时出现在空中飘飞(图5)。
  


  值得注意的,是莫高窟中唐第112窟北壁西侧《报恩经变》和南壁东侧《观无量寿经变》中,均有乐伎左手举摇拨浪鼓,左臂夹鸡娄鼓伴奏,用右手击鼓发音。但北壁西侧《报恩经变》中的乐伎左手握一由两小鼓组成的拨浪鼓,上一小鼓鼓身向外,且装饰有黑色花纹,下一小鼓鼓面向外,鼓面呈赭红色,两个小鼓上各有双耳弹丸,柄为黑色,两小鼓呈垂直状,看上去非常精致。右手似握鼓槌状,而南壁东侧《观无量寿经变》中的乐伎右手却五指张开作拍击状(图6)。
  


  拨浪鼓同时也出现在出行图中,如莫高窟晚唐第156窟北壁《宋国夫人出行图》中的乐队中就有持拨浪鼓的。在五代第100窟北壁,回鹘公主出行图中的马上乐队中也有持拨浪鼓的。由此说明拨浪鼓在当时不但流行于宫廷乐舞,也流行于贵族官员出行时的乐队中(经变画中的乐舞图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宫廷生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
  拨浪鼓也较多地出现在天空中的飞天行列中,如前述莫高窟北周第290窟东壁有一身左手举摇拨浪鼓的飞天,又如榆林窟宋代第15窟窟顶南披的一身飞天乐伎,高髻宝冠,面丰身长,高鼻细眼,其双手共持一个拨浪鼓,柄上小鼓一大一小两面并列,采用线描的形式把拨浪鼓画得十分夸张,鼓身造型似腰鼓,上饰有云纹(图7)。又如莫高窟西夏第353窟窟顶北披的一身飞天乐伎具有党项民族相貌,面丰圆,宽额大腮,长眉细眼。在波状卷云纹衬托下,飞天乐伎在空中飘飞,右手持拨浪鼓,由大小相等的二鼓组成,鼓身为肉色,均绘有图案,鼓面为黑色,大概是变色所致。
  


  持拨浪鼓的形式除了只用左手或右手持摇外,也有左、右手各持摇一个拨浪鼓的,如榆林窟西夏第3窟南壁《西方净土变》中,舞伎右侧前方的一位乐伎便左、右手各持摇一个拨浪鼓,均由三小鼓组成,上下两鼓均为鼓身向外,中间的小鼓鼓面向外,鼓上的弹丸清晰可见,三面小鼓摇动时一起发声。而此处的拨浪鼓还是作为乐器伴奏在画面中出现的(图8)。
  


  在南宋苏汉臣所作《五瑞图》中,童子手中的拨浪鼓应是以玩具的形式出现。五童子或戴面具、或涂面,聚集行大傩舞,其中一人双手各持一个拨浪鼓。右手持鼓举至额头左指;左手持鼓自胸前右指。两只拨浪鼓相同,都是两层鼓。上面的小鼓扁而圆,下面的鼓长而类似腰鼓。鼓面彩绘花纹;长鼓的鼓身镶有小花,非常精致美观(图9)。
  


  另外,在榆林窟西夏第3窟《千手千眼观音变》中,观音一只手中也持有一个拨浪鼓,由三个小鼓组成,上下两小鼓均为鼓身向外,中一小鼓鼓面向外,鼓的造型长似腰鼓,鼓身绘有花纹,鼓柄上装饰有飘带,这些装饰,增加了拨浪鼓的审美特色,从视觉效果上强化了这种乐器具有玩具的娱乐特征(图10)。《千手千眼观音变》是最能反映人们生活需要的壁画,由此可见拨浪鼓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南宋李嵩的《货郎图》中可以看到两种类型的拨浪鼓:一种鼓形如罐,鼓柄做成葫芦把,双耳类似皮条,持柄摇之,皮条抽打鼓面发声(图11a);还有一种四层拨浪鼓,由四个由小渐大的小鼓,逐个叠摞在一起,相间转向90度。每个鼓各有双耳弹丸,鼓下为光滑适握的葫芦状手柄(图11b)。一般而言,鼓面越大,发音越低沉,反之发音越高亢;这里四面小鼓由小渐大,大小不同,摇动时便会发出高低错落的音响。
  三国东吴僧人康僧会编译的《六度集经》中也记有民间儿童持拨浪鼓玩耍:“侧有一儿,播鼗踊戏,商人复笑之……播鼗儿者本是牛。牛死,灵魂还为主作子,家以牛皮用贯此鼗。儿今播弄踊跃戏舞,不识此皮是其故体,故笑之耳。”唐代僧人慧琳编撰的《一切经音义》对这则小故事里的“鼗”释义为:“徒高反。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者也,旁还自击。”
  在新疆克孜尔第8窟主室券顶西侧菱格因缘故事画中,绘有一小儿播鼗踊戏的生动画面:图中佛右侧跪一裸体小儿,小儿左手举摇拨浪鼓,掖夹鸡娄鼓,右手作击打鼓状,佛右手指向小儿,似在解说过去的因缘(图12)。在克孜尔第186窟主室正壁因缘故事画中,佛左侧立一小儿,小儿左手上举拨浪鼓,右手击打左掖下的鸡娄鼓。
  克孜尔壁画中的两幅小儿播鼗踊戏图,很有可能描绘的便是《六度集经》中所记载的“侧有一儿,播鼗踊戏”的故事,小儿手中的拨浪鼓在这里的功能应是儿童的玩具。
  综上所述,拨浪鼓,不管它是乐器还是玩具,在其演变过程中,形态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历代绘画、壁画、图案中的拨浪鼓,与今天的拨浪鼓都大同小异。它之所以得以广泛流传,主要是它的音响效果与娱乐效果共同发挥了作用。拨浪鼓可奏出富于变化的响声,能吸引注意力;造型特点又增强了观赏性,使儿童能在一种欢快、轻松与优美的环境中成长,所以深受儿童喜爱。
  
  (作者单位:敦煌研究院)
其他文献
一    河南修武的云台山,近些年真可谓出尽了风头,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等多项称号集于一身,尤其是她那精美绝伦的山水风光,不知倾倒了多少海内外游客,每年的黄金周,基本上是游客如云,人满为患。然而游人很少知道,云台山除了山水,还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隐居、游宴之所。也许正因为缺乏了解的缘故,同属云台山景区的百家岩远没有红石崖等景观吸引人,当不远千里的客人来到云台山后,全都
期刊
庙宇,恐怕是历史变迁中最容易保留下来的建筑物了。因为庙里的人与世无争,庙里的神能“消灾降福”,所以,庙宇一般不会被轻易毁坏,庙宇的寿命便很长久。对于今人,这些久存下来的庙宇,便成了可以提供大量历史信息的源泉。“从庙宇的分布看历史”,是我在看了陈正祥和谭其骧两位历史地理学家关于庙宇的一些记述后,领会到的一种学史方法。  十年前,我有过一段“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日子,就是白日黑夜写《行业神崇拜》。写到农
期刊
中国考古学家在探索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已知的商文化特征为基点,在文献记载夏人活动的地域范围内,从进入夏纪年的考古学文化中去辨识夏文化。因此,商代第一首都—汤都亳成为区分夏商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点。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考古学家在郑州二里岗发现了早于安阳殷墟晚商文化的商文化遗存,这一重要考古发现使人们对于商文化的认识提早至盘庚迁殷以前。由于郑州商文化拥有迄今所见规模
期刊
解释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  ——陈寅恪  “她”,应该说是这个世界的另一半。但“她”与“他”的相提并论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知道,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里,是没有“她”可言的。“伊”字则是“她”的代言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中的“伊”就是一个例证。直到新文化元典《新青年》诞生并带领新文化运动进至高潮,“她”才逐渐取代“伊”。  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被称
期刊
在古人的诗文中,常常提到一种人生烦恼,即“寻找”,虽然可以付诸主观努力,其烦苦也往往为常人所不堪。古人称此为“苦觅”。如苏轼《赠善相程杰》诗所谓:“书中苦觅原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这种心力和体力的辛劳,人们也用“踏破铁鞋”来形容。“苦觅”之中,如果能够终于柳暗花明,则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句话原出自宋人诗句。夏元鼎《绝句》:“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
期刊
端午溯源    唐代诗人文秀诗云:“节分端午本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可见在唐代,关于端午的起源,纪念屈原已是居于主流的一种说法。实际在屈原之前,端午的雏形就已经存在,更早时期的节俗自有其另外的渊源。而避疫和纪念,自汉唐以至后世,一直是端午节日并行的两大主题。  《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即指兰汤沐浴。这可能是文献中最早将“五月五日”与“兰汤沐浴”联
期刊
“炎黄子孙,根在河洛”,已成为全世界华人,特别是一亿多客家人的共识。“河洛”本来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地理概念,指以“九朝古都”洛阳为中心,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洛阳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寻根问祖是全球华人的大事,通过查阅史料和多次实地考察,我们认为洛阳市新安县的青要山一带,有可能就是五千年前炎黄部落活动的主要区域。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
期刊
每逢三月,春风春雷春雨过,满山满岭茶园醒,嫩枝绿叶茶旗展,茶季就来了。  徽州茶谚云:“假忙除夕夜,真忙摘茶叶。”意思是说,摘茶的季节是徽州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采茶多在清明后,清明至立夏者为头茶,称春茶;立夏之后为二茶,也称紫茶、夏茶;再后叫秋茶,也叫三茶、三暑。俗话说“卖儿卖女,不摘三暑”,意思就是为了培育茶棵,秋茶坚决不采。  采茶讲究眼明手快,一个采茶能手一天采茶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
期刊
任村位于河南省林州市西北部,太行山支脉林虑山北端,周围环山,处于著名人造天河“红旗渠”畔。据《任村志》记载,该村始建于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当时有任氏兄弟从河北邯郸迁到此地落户,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设立集镇。因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历史上就有“卫弃之而弱,晋有之而霸”的战略位置,至今留有许多文化古迹和遗址。抗战时期曾作为八路军总部豫北办事处所在地,红旗渠著名景点“青年洞”、“分水岭”、“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作启动。由于职务、职责的关系,使我有条件在河南全省进行较为细致的田野作业;再加上各市、地、县编辑机构的协作,从1984年开始,即一县一县、一乡一乡地摸排,并作出记录。连同此前(1982年开始)所进行的一般性调查,至今已是20余年了。  在这段岁月里,我们跑遍了全省各地、市、县,拍摄了数千帧照片。至此,我总算对河南傩情的轮廓面貌理出了一点头绪。  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