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迸发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cl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往往是重视灌输,轻视引导;重视接受,轻视探究;……这些做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迸发,高效课堂的创建才不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一、以生为本,给学生思维的权利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很多的教师深感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高尚,他们总是急于指正学生的错误,急于把正确的思维成果告诉他们。久而久之,学生不思考了,学会了等待,忘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知不觉间放弃了思维的权利。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我们教师要更新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把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不能把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不能用自己的意识去统一、规范,甚至限制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本该互动的课堂上成“一言堂”。
  二、营造氛围,给学生思维的助力
  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及教学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清晰地记得我的一次教育失误。在讲授李白的《行路难》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对着美酒佳肴,诗人为何会投杯停箸不能食?”问题一抛出,一个男生脱口而出“有毒!”课堂上爆发出一阵哄笑。面对这样的课堂纪律,当时的我非常生气,白了他一眼,又对着全体学生提出了批评。现在,回忆起孩子们骤然凝聚于脸上的笑容,我知道那是一次不可原谅的教育失误,因为我生生地把学生抛出了课堂。现在想来,我不妨将错就错,顺着学生思维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有毒,诗人又怎会“心茫然”不应该是“心忧惧”,然后再让学生顺着这条思路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相信一节失败的课定能转变为高效的课堂。
  三、尊重体验,给学生思维的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因而,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时,针对结尾“陈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这个问题,班内出现了截然对立的两个派别。一方认为陈元方对友人入门不顾是情有可原,情理之中,不必对他求全责备;另一方则认为友人既然已经认错那就该原谅他,因为友人毕竟是长辈,元方应该尊重父亲的朋友。课堂在双方针锋相对的争论中活跃起来了,学生们的思维也就活跃开了,他们思考问题更全面、更深刻了。
  四、耐心引领,给学生思维的动力
  吕叔湘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教会他们动脑,这是根本,这是教师教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去想,去思维,给学生的思维插上可以带其高翔的翅膀。
  记得一次优质课评比时,我要和一群完全陌生的学生完成《春酒》的学习。在我提出“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这个简单的问题之后,学生们立马变成了温顺的小绵羊。任我怎么启发怎么鼓励,就是没有人发言。看着评委及听课的老师,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但是我明白,面对这种状况,急躁是毫无裨益的。于是,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对学生说:“概括事件的信息从哪里来?”学生们答:“课文中来。”我马上肯定:“是的。通过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这就是概括内容。”几个学生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我接着满怀激情地“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速读课文,我们再来比一比哪位同学有最快的反应能力和概括能力。”此时,气氛有所缓和,几分钟后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我想,这一次成功的思维引导得益于我的耐心,得益于我的方法引导,从哪里找以及找什么的问题学生明确了,再将思维形成答案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其他文献
《大学》中有言“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也许古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別意于“平天下”。但这里我想把这里的“格物致知”引用到我们的课堂中来,我倒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还欠缺这样的东西,或许在正是老师烦教,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之所在吧。我想,如果把生活实践与教授知识组合这一起,我们的课堂会是怎么样的呢?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有其特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远的工程,是语文教学综合能力的体现 。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即说的能力)、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文字是语言的基础工具,掌握文字是作文能力的基础条件。  新课程理念对识字的新精神
期刊
“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才能达到“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要求。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培养情感的过程与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教学中务必领略到汉字和汉语言的精美,因为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因此,我们在教学汉字时必须解读汉字到底有什么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一、汉字浓缩着字前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校本教研”这样一个概念,时任校长两年,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索,我对校本教研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就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谈谈我的看法。  1、业务学习是校本教研源头活水  学习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源头活水。学校一定要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确定集体学习的时间,一周定一个主题,由校领导、教研员或教学骨干等主持学习。此外学校还要为教师订购了教学杂志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核心部分。阅读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当今我们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灵性,使创新教育之锤敲得准,敲得巧,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浅谈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多角度思考  主动性是产生灵性的温床,是产生灵性的基础。如果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灵性也就没有了。所以,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想法
期刊
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渠道来完成。想要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组织好课堂教学呢?下面,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  首先,我认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怎样才算备好课呢?  其一,取决于老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一般地说,学历高,经验丰富的老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就强;反之,就弱。但是也不尽然。尽管有的老师学历并不高,
期刊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又是考试的重头戏。而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更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个高级阶段。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素材积累指导,找到作文教学创新的切入点  “真情”,乃文章之生命;“矫饰”,是文章的大敌。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而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却是空话连篇、矫情做作,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作文教学给学生建造了太
期刊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而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一、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师生互动气氛  1、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2、引导学生能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
期刊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率的生成。语文与其他学科对课堂即时评价相比有着它更重要的使命。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语言学科,对学生评价的好坏,影响着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准则,品德的树立,性格的形成,价值观的导向。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培育高效即时评价的土壤  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学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即
期刊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往往事倍功半,有的学生在教师不厌其烦的训练下,甚至对写作产生了厌烦情绪。如何改善这一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肯定学生作文中的构思亮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思维活跃, 视角独特, 作文时经常会有巧妙构思出现。虽然有的作文整体水平不高,但在作文构思上却也有值得肯定之处。好的构思能给作文增色不少。所谓构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