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实验两则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Adr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皂小赛艇
  【想一想】
  妈妈:“宝贝,用剩下的小肥皂不要扔掉哦!”宝宝:“妈妈,你要干吗?”妈妈:“做只小船给你玩呀!”宝宝:“妈妈,肥皂船能开吗?会化掉吧!”妈妈:“那我们试试看吧!”
  【做一做】
  材料与工具:肥皂一小块、火柴一根、水盆一个、小剪刀若干
  【说一说】
  “肥皂小赛艇”之所以能在水中行驶,是因为镶在火柴上的肥皂在水里逐渐溶解,不断破坏着火柴后面水的表面张力,而火柴前面的张力没有被破坏,所以火柴后面的水分子被火柴前面的水分子拉向前去,小朋友,这就是“肥皂赛艇”会前进的原理啦。你们要不要也来试一试呀?
  自制小水炮
  【想一想】
  妈妈:“宝贝,我们来做水炮吧!”宝宝:“妈妈,怎么做呀?”妈妈:“我们一人一个铁罐,钻个洞,看谁的水炮射得远?”宝宝:“妈妈,我想射得最远!”妈妈:“好吧,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哪种水炮射得最远。”
  【做一做】
  材料与工具:铁罐若干、剪刀一把、水一盆
  1.取一个小铁罐,并在上面钻一个孔。
  2.将小铁罐里面注满水。小铁罐注满水后,立刻提出水面,看看谁的小水炮厉害。
  3.几个小铁罐同时进行,看谁的小水炮射得比较远。
  【说一说】
  俗话说:“站得高,跳得远”,这句话在这个小实验里却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原理就知道了。水能从洞眼里喷射出来,是由于洞眼上面的水施加了一个压力。洞眼上面的水柱越高,水就越重,水所施加的压力就越大,所以最下面的孔喷射出的水自然就最远了。不相信的话,你就动手试一下吧!
其他文献
选择合适且漂亮的儿童家具,合理布置儿童房空间,是您为宝宝打造温馨小屋的重要环节。但是面对纷繁的儿童家具,您是不是觉得有点茫然?面对宝宝的小房间,您是不是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把握宝宝的特点,充分考虑宝宝房间的具体情况,就能为您的宝宝打造一个温馨而有个性的小天地。    关键词: 安全    ●重视宝宝房间的位置选择  ◇儿童房最好朝阳,有空气对流的窗户,保证房间通风顺畅。  ◇宝宝房间最好紧挨主
美术活动符合幼儿的天性,通过美术活动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幼儿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幼儿从小对撕纸非常感兴趣,撕和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游戏,想怎么撕就怎么撕,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用各种彩纸和广告纸撕出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孩子心目中爸爸和妈妈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通过撕贴、添画等手法,创作作品。  绘画目的  1. 能用撕一撕、贴一贴、画一画的方法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人。  2.
那天,我对儿子说:“你不能看电视了,已经看了半小时,该休息一下。要不小孩子患近视戴眼镜很不好看的。”  隔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就马上奔向电视。我怒目,他笑嘻嘻地说:“妈妈,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女孩子也戴眼镜的,我觉得她很好看。”  曾看过对七八十岁老人做的一个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人觉得此生最遗憾的事情是没有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只有小部分遗憾自己此生挣钱不足。  很多时候,父母的期待,
我一直在想,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真是奇妙无比,像我与女儿小泥,有时可以相亲相爱、亲密无间,有时又可以争吵、气愤、斗智斗勇,像水火不容的人——两代人血脉相连得把爱怨都发挥到那么淋漓尽致。  然而那么感性的爱意,到底不利于教育。这些年来我总结出,我与小泥最佳的关系是:做孩子的朋友,又不仅仅是朋友,做孩子的老师,又不仅仅是老师,做孩子的父母,又不仅仅是父母。  我把朋友放在第一位。别高高在上,自以为是,
  
前不久,在河北康保县做家庭教育课题问卷调查时,听到不少人提及该县的清华学子盛一苒——他俨然一个传奇人物,那里许多人都能说上一段他的故事,诸如:7个月会说话,1岁多能背诵许多古诗和儿歌,2岁能讲很多故事,4岁入小学,9岁上初中,12岁参加中考,居然拿了全县第三名,15岁被保送清华大学……  这些故事着实引起了我的注意,不过,脑际也闪出这样的疑问:康保,这个位于古代金长城遗址上的“边塞”小县,与辽阔的
材料工具:  树叶、卷刀、纸、不干胶、丝带、胶水
孩子读的书,要让孩子自己去选。因为新手父母不一定能准确把握孩子的喜好,挑的书孩子不一定爱读,而父母认为不合适的图书说不定孩子却很喜欢。早早1周岁不到时,早妈的同学送了一套《噼里啪啦》,当时早妈还跟另一位妈妈讨论过此书,都觉得太花哨了,于是雪藏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天,早早发现了这套书,拿出来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喜欢里面的缤纷色彩、可以揭开来看的贴页,还有他能理解的生活场景等内容。读得多了,不但书的内容
每当开学前,但凡家里有即将入小学就读的孩子家长,聚在一起就会发出各种感叹,传递着对孩子是否适应小学学习要求的焦虑。  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首要的标准就是能够跟上小学的学习内容和难度。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家长往往将幼小衔接理解为“学习知识衔接”,就希望孩子在大班开始,学习本该在小学学习的内容,如拼音、算术等:部分家长还会利用假期,把孩子送进专门的学前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让孩子
有些牛奶盒被遮住了。推斷一下:为了垒这架飞机,我们用了多少盒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