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技能是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当下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阅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學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三、让学生深入感悟文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走进作品。那我们如何引导他们走进作品去感悟,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感悟:
第一,用“情”去感受。这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运用自己的感官、知识水平、已有经验“走进语言的深处”,才能感受作品的一切,如执教《七月的天山》一文,这是一篇情趣盎然的写景文章,文章展现了天山的迷人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无比热爱之情。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时间阅读感悟,从初读感悟到精读细品,采用“默读勾画——小组讨论——集体系统——谈感受的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当读到描写美丽的神奇的天山的景象的句子时,可乘机追问:“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使学生在读文中感受,在感受中读文,思想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二,用“心”去想象作品意境。在学习描写有关意境一类的课文或古诗,可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边读边想象作品中的画面,这样,学生的心和作者的心交融在一起,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此再现意境,才能产生和作者同样炽热的爱和心理共鸣。
第三,要“悟”出作品深义。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若是不深入理解、体会作品的深层含义,学生就只能知道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以及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很难感悟到作者描写这么美的景色的用意是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感悟出作品的深义,教学中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细读,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反复品读去体会、感悟。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培养精读和略读的习惯。要让学生精读时能有圈点、有批注、做摘录、制卡片和写心得;略读则一遍就能理解大意。经过长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们定能做到 精读则咬文嚼字,“纤屑不遗”;略读则能观其大略, 善于“提纲挈领”。
培养爱读和多读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通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们爱上读书,养成自己找书读,多读书的习惯。
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学生只有对文本产生兴趣,全身心投入作品中,在老师有方有略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去思索、去感悟、去表达,才能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阅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學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三、让学生深入感悟文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走进作品。那我们如何引导他们走进作品去感悟,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感悟:
第一,用“情”去感受。这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运用自己的感官、知识水平、已有经验“走进语言的深处”,才能感受作品的一切,如执教《七月的天山》一文,这是一篇情趣盎然的写景文章,文章展现了天山的迷人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无比热爱之情。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时间阅读感悟,从初读感悟到精读细品,采用“默读勾画——小组讨论——集体系统——谈感受的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当读到描写美丽的神奇的天山的景象的句子时,可乘机追问:“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使学生在读文中感受,在感受中读文,思想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二,用“心”去想象作品意境。在学习描写有关意境一类的课文或古诗,可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边读边想象作品中的画面,这样,学生的心和作者的心交融在一起,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此再现意境,才能产生和作者同样炽热的爱和心理共鸣。
第三,要“悟”出作品深义。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若是不深入理解、体会作品的深层含义,学生就只能知道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以及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很难感悟到作者描写这么美的景色的用意是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感悟出作品的深义,教学中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细读,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反复品读去体会、感悟。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培养精读和略读的习惯。要让学生精读时能有圈点、有批注、做摘录、制卡片和写心得;略读则一遍就能理解大意。经过长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们定能做到 精读则咬文嚼字,“纤屑不遗”;略读则能观其大略, 善于“提纲挈领”。
培养爱读和多读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通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们爱上读书,养成自己找书读,多读书的习惯。
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学生只有对文本产生兴趣,全身心投入作品中,在老师有方有略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去思索、去感悟、去表达,才能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