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艺术创作的特征探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5te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大千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在艺术创作上成就斐然,《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等是其代表性作品。张大千是中国最具传奇的国画大师,也是中国现代画家的杰出代表,其一生都致力于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绘画,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了大量的临摹,汲取了前人绘画的精髓,进而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其绘画作品呈现出鲜明的艺术创作特征。本文简单分析了张大千绘画艺术风格的成因,并对其艺术创作特征进行探索,使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张大千的艺术创作。
  张大千是一位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其游历世界,学贯中西,见多识广,宣扬国粹,又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张大千的艺术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进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泼墨、泼彩的绘画风格,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为传统笔墨注入了现代风貌。张大千是一位全能型画家,在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作家画、宫廷画等都是其艺术创作的内容,不管是花鸟,还是人物,抑或是工笔等中国画可以说是无所不能、无一不精,同时书法、篆刻、诗词等艺术种类也可以说是无所不通。
  一、张大千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
  (一)对古人绘画技巧的学习和整理
  纵观历代画家,无一不是以临摹为绘画艺术创作的基础,张大千也不例外,其注重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仿作和临摹,以学习和整理古人的绘画技巧和绘画语言。在学习古人绘画笔墨章法时,他从勾摹开始,再通过临摹和背临的方式强化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他对于古画的学习和仿作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许多有名的画家对其仿作也难辨真假。张大千对于古人的学习从清代的世涛开始,先后对明代、宋代、唐代等时代的古人画迹进行大量临摹,在学习、继承和创新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笔墨和画风。
  (二)临摹内容的多样性
  背临是张大千学习历代绘画名家精品和典范的重要方式,是学习其笔墨和章法的重要形式,其提出了“博古通今,切记偏爱”的背临观点,意思就是指在观赏和手临时要注重临摹内容的多样性,切忌因为个人的喜好而一直临摹和学习一人,以免造成绘画技巧和绘画语言的单一性。他的这种“博古通今,切记偏爱”的观点为绘画初学者指明了方向,即不能按照自己个人的兴趣或者自己偏爱的笔路而选择学习对象,要广泛涉猎、综合发展,以免造成其绘画创作思维的局限性。张大千的临摹内容从石涛的画作开始,诸如宋元诸家、八大山人等的绘画作品都是其临摹和学习的内容,临摹内容的多样性也使得其能够兼收并蓄,其在绘画艺术创作具有开阔的笔路,绘画语言丰富多样,这为他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对于古人画迹内涵的体会和感悟
  在临摹和仿作方面,张大千几乎花费了毕生精力,然而,其并不是一味的机械模仿古人画迹,他认为在临摹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古人画迹中所蕴含的深厚内涵,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创作者的生平事迹、创作风格等多方面因素,在真正理解古人作品深厚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临习和仿作,汲取古人绘画创作的精髓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进而创作出具有自身鲜明艺术特色的绘画作品。张大千的临摹注重对于古人画迹内涵的体会和感悟,仿古不学古,在学习和继承中能够大胆创新,既能延续传统,又能突破传统,这为其形成自身独特的绘画风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张大千艺术创作的特征
  (一)阳刚大气
  张大千将泼墨泼彩的绘画技法融入山水画艺术创作中,绘画作品呈现出了雄劲大气、墨彩飞扬的艺术特色。因此,张大千的艺术创作也呈现出阳刚大气的风格特征,其阳刚大气的艺术创作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绘画作品尺寸角度的阳刚大气、题材选择的阳刚大气以及色彩装饰的阳刚大气三个方面。张大千在绘画艺术创作中注重作品尺寸、尺幅以及篇幅的阳刚大气,对于尺寸、尺幅以及篇幅较小的绘画作品的喜爱程度相对不高,同时其在绘画艺术创作中还强调叙事以及视野的大气,以更好地进行意境的营造。然而,有很多绘画作品虽然尺寸、尺幅等较小,却可以以小见大,画面意境十足,其同样具有阳刚大气之美。张大千具有阳刚的气概和开阔的艺术视野、宽广的心胸,其在艺术创作中也尤其喜爱选择阳刚大气的绘画题材,以创作出大气磅礴的绘画作品。
  众所周知,色彩具有装饰性功能,色彩的装饰性也提升了绘画作品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张大千在艺术创作中对于色彩的应用更加开放,使色彩对美的表现更加强烈,其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装饰也更加阳刚大气。他在诸如佛像画、仕女画等类型的绘画艺术创作中融入和应用了华丽、庄重的色彩,再加上流畅的线条与精细的工笔,使得其作品呈现出阳刚大气的风格。
  (二)独特新颖
  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不仅仅在于运用了多么高超的绘画技巧,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能够带给受众以美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张大千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对于美的追求是执着的,其注重绘画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因此,他的绘画艺术创作风格呈现出独特新颖的特征,其绘画作品也往往能够有效吸引受众的眼球,甚至可以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他的绘画作品自然也很容易在众多画作中脱颖而出。张大千注重临摹古人的绘画作品,在对古人画迹的临摹中汲取传统绘画艺术的精华,这为其绘画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张大千在对传统绘画艺术的临摹中既能走进来,又能走出去,学习古人又力争超越,其在临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艺术创新,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创作风格,创作出很多受世人推崇的、独特新颖的绘画作品,独特新颖也成为其绘画艺术创作风格的显著特征。
  (三)意境丰富
  张大千在绘画艺术创作实践中不断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形成了独特的绘画美学思想和理论,丰富的意境美也是其绘画艺术创作的一大目标追求。张大千独创的泼墨泼彩艺术,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在绘画艺术创作中注重意境的营造,强调以神为主,以形为辅,绘画作品气韵生动,呈现出丰富的意境美。張大千的绘画作品不仅阳刚大气、独特新颖,还形神兼备、具有丰富的意境,可以给受众留下无尽的回味,因此,其绘画艺术创作具有意境丰富的特征。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丰富意境的营造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和实现的,张大千在长期的临摹中掌握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再加上其丰富的阅历和长期的创作实践以及自身独特的绘画美学思想和理论,才使得其创作出具有丰富的意境之美的绘画艺术作品,才能使受众更好地感受到绘画艺术所具有的无限魅力。
  三、结语
  对于传统艺术的延续和创新是张大千艺术创作的追求,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为其绘画风格和绘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大千对于绘画艺术的执着与勤奋源于其对于绘画艺术的无限热爱,其毕生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探索和研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其创作的绘画作品包罗万象、造诣颇深,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创作特征,也展示着其独特的绘画理论和思想。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其他文献
不管是帝皇李煜,还是诗人李煜,对于其人生旅途来说都是短暂的,他的诗词成就颇高,特别是他的词既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其父李璟、南唐宰相冯延巳等的影响,冯李二人都突出地抒发了自我之情怀,突出创作的主体性,表现出或发人深思或感人至深的真情。亡国前的李煜应该说表现的并非婉约而是一种闲情逸致,用明快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表达一种情真实感,但风格鲜明,可以说李璟、李煜、冯延己开创了诗词创
期刊
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是以时代背景为基础,通过人物形象的设计、人物价值的选择以及人物细节的体现将整个事件串联起来,其中,人物形象的设定是作家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中,诸多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审美意蕴,人们能够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从而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人物形象的设计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核心要素,也是文学作品灵魂的展现。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
期刊
李叔德是具有全国影响的襄阳作家,迄今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余万字,有十卷本《李叔德选集》行世。他先后荣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世界反法西斯暨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华人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湖北文艺最高奖“屈原文艺奖”等多项文学大奖,数次荣获襄阳政府奖“孟浩然文艺创作奖”,堪称“襄阳文学界的领军人物、当代襄阳文学的高峰符号、襄阳市的文化名片”。  李叔德以小说创作见长。1982年其农村题材短篇小说《赔
期刊
沈从文的《边城》给人们展示了湘西世界和谐自然的生命形态,描绘了一段近乎理想化的生活和一段哀伤凄美的爱情故事。它不仅体现了淳厚的人性,更使美的意象深邃,令人慨叹之余有着深刻的现实感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优美的环境、和谐的自然、田园的情调、淳朴的民风、凄美的爱情、无期的希冀共同编织成湘西茶峒的桃源风情。沈从文正是通过《边城》给人们展示了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生形式更是体现了
期刊
这些年来,女性题材已渐渐成为方方笔下的一个独立视角,其作品常常以关注和思考女性命运为主,因此见解独特、思想深刻。以《何处是我家园》为代表,方方精心设计秋月的每一段人生,从她对不同阶段人生境遇的反应和转变来剖析、揭露她的内心。如此一来,以秋月为缩影映射的那个时代女性集体的“家园丧失”感便引起更多人的思考,特别是秋月与方方其他作品中失去家园的女性不同,她的人生与自我人格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而她对失
期刊
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文学方面推崇表达人的真情实感,这为“物哀”审美奠定了基础。日本文学先是用“哀”来表达人的情感,随着主观感情的不断加深,只用“哀”已经无法完整表达出文学中所蕴含的感情和审美理念,随后衍生出“物哀”,它是日本文学的精髓,也是日本民族精神的本质体现。  一、“物哀”内涵  日本文学的审美情趣以“物哀”为主,“物哀”审美情趣不仅包含在日本文学中,也与日本人的生活精神面貌有关。“物
期刊
《一地鸡毛》作为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宏观叙事退潮期的作品,在叙述中体现了选官制下的知识分子精英在权力和道德场域“士”的立场的退出。在理想消失后,知识分子精英显示出“唯物质主义”的倾向,在权力的规训和运行中,知识分子得到了资源分配。小说文本的断裂化叙述回避了社会问题的因果逻辑,消解了传统知识分子探索社会的深度和力度。  《一地鸡毛》是刘震云于1991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小林
期刊
自2016年上映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引起很大反响。有人说它达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最高水准。《大鱼海棠》这部电影画面唯美,令人心随神往,情节环环相扣,看完之后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很多影评人对此部电影的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了点评,也有很多学者从美学、伦理学以及女性主义视角对此电影加以分析。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即潜意识、性本能和人格三重结构这个新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并挖掘出隐藏在影像深
期刊
梵高作为后印象主义的先驱,是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星夜》、自画像系列以及向日葵系列等都是其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其所具有的色彩力量和蕴含的象征意义可以带给受众极大的震撼。梵高的绘画作品在色彩表现方面独树一帜,通过有效运用色彩语言,提升了绘画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增强了绘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梵高以独特的视角对自然与世界进行观察和感受,在对自然意象的表现方面通过色彩语言的运用
期刊
《狂人日记》主要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种封建礼教与家长制度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在数千年来一直荼毒国民思想,并形成为潜移默化的“真理”。狂人所代表的新思想者,就是要打破数千年来人们思想深处固认的“真理”,并在与封建坚守者的对抗之中,逐渐提出反封建的问题与挑战,启迪后世为之奋进。  文中提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思想一直在中国历史中延续,“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易牙因君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