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5年5月春秀路第一家店、同年7月搬移至第二家、9月第三家店开业到如今遍布全国9座城市14家餐厅……这家名为“七爷清汤腩”的港式快餐厅无论开在哪里,都会无一例外地掀起食客们排队等位的热潮。身为老板之一的香港明星陈小春首次跨界餐饮领域。在餐厅的香港情怀中,也正是由于“七爷”中有一位“古惑仔”山鸡哥——陈小春加盟的缘故,又多了一分江湖气。
其实“七爷”最早只有“六爷”,陈小春是直到其余“六爷”说要一起去看店铺选址时才知道,并且现场凑份子加入的。虽然其他几位“爺”均来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不同行业,有演员、有武术指导,还有造型师,但因陈小春在几人中的名气最大,因此可以称为“七爷”中的‘大爷’”。
复刻港式情怀的就餐空间
其实在七爷清汤腩经营前期陈小春甚为低调,本人的微博只在首店开业前发了一条视频,但并没有显露出自己的身份,一直到七爷清汤腩三里屯第二家店开张之后,他才以经营者的身份正式出现在大众视线里。但这前两家店能在餐厅“古惑仔”标签并不强烈的时候,就吸引八方食客来此觅食,其实力由此可窥见一斑。
七爷清汤腩创始人之一、餐厅的常驻经营者Stanley说:“其实第一家小店,一开始真的只是我们几个人为了填饱自己肚子来开的,有一点点玩票儿性质。”而由于大家都只出了一点点钱,所以首家店的选址在春秀路的一条小胡同里,30多平方的春秀路店空间狭小而局促,一排贴墙软座,窄窄的桌面,对面摆着无靠背的方凳,以便给过道的行人留出空间走动,成对的客人也可以相对而坐;另外一边长条桌紧贴着墙,高位的靠背椅供独自来的客人随意落座,燥热的初夏,食客们常常排队排到胡同口。七十多平的三里屯店位于二层,依然有贴墙软座的设置,还加设了香港茶餐厅的物理标配——卡座。卡座两边两个人背靠背,距离很近,但高椅背却避免了身体接触,并且分隔出相对独立私密的空间。但七爷的卡座都没有进行软包,这让落座空间更宽松。香港70年代进行市区重建,为改善市容和卫生,将不少大牌档牌照收回,部分大排档迁入小门脸店铺。而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酒吧区寸土寸金,七爷清汤腩的发展轨迹与香港高租金压力、高密度的餐饮业态不谋而合。
2015年9月七爷清汤腩入驻位于北京朝阳区的悠唐生活广场,虽然选入驻大商场的决定牺牲了原先小店的港味,但却对品牌的树立有着更多正面影响。新店准确复刻了港式快餐的外观,聘请来自香港本土的专业设计师装修设计,元素丰富夺目,装修风格极具港式情怀,变得更加港味儿十足。餐厅随处可见满满的港式情怀,令人仿佛身处港剧的场景里,从广东定制极具港味特色元素的餐具;用麻将铺就的透明桌面;经典香港电影海报;五彩绚烂的特色灯牌;蕴意为“和为贵”的中式牌匾;最有代表性的公鸡碗;甚至连桌子上摆的筷子筒均完全还原香港市井风貌。
核心爆款,还原港式味道
香港的很多知名小餐厅,都是以自家绝活的单品起家并闻名的,坤记竹升面以手制竹升获得米其林推荐,胜利牛丸面家则以手工制作牛肉丸驰名全港。七爷清汤腩店如其名,以清汤腩作为餐厅的核心单品,展示了几个香港人对最接地气的香港味道的苛求。清汤腩是道老牌的香港美食,因为清汤腩讲究原汁原味,不需要添加很多配料,功力稍微欠缺就会破坏口感,因此可以说清汤腩是否好吃是评判一个茶餐厅专业与否的标志。九记清汤腩号称清汤腩的首创,味道销魂蚀骨,是香港最有名的清汤腩但七爷清汤腩并不是因为有了谁家的秘方,而是几个“爷”们都热衷这款平民美食,于是依着对清汤腩的理解,一起打造了这款专属“七爷”的清汤腩。股东之一的阿Joe讲到:“我们大都是香港人,所以吃过很多香港不同店的牛腩面,每家都不一样,所以我们知道,这个味道应该是怎样才好吃。”在打造七爷清汤腩时,几个人回到香港也会再去品尝著名清汤腩店的味道,回来后再亲手调制,一起品判,清汤底采用了大量的新鲜牛筒骨、新鲜牛尾、鲜牛肉和部分药材慢火熬制10小时以上,火候考究。而为了实现正宗的香港味道,餐厅的关键食材及调料均从香港空运而来。餐厅采用广州第一竹升面,竹升面早在民国时期就流行于广州一带,和一般的面条制作不同,竹升面须在和面后取大毛竹一端固定,人坐在竹子另一端上下弹跳,利用人体自身重力反复挤压面团,这样做出的面条经过人体均匀的压制,薄而紧实,并且由于没有加碱,口感上更加爽脆、弹牙。牛腩则只选牛身上的爽腩和坑腩部分,“坑腩”是属于牛腩的一种,牛肉味最浓,是牛腩中靠近腰肋的部分,肥瘦相间,是牛腩中的上品;“爽腩”是牛肚皮的腩位,面积很小,由于有块薄软胶质,爽软不硬。所以七爷的清汤牛腩面总是有着一碗清香的清汤做底,再加上一团爽滑弹牙的幼面与几块软烂劲道的牛腩,几粒青翠剔透的西芹香葱。
从菜单设计上,七爷没有像茶餐厅一样面面俱到,清汤腩粉面36元,其他三十几元的粉面六七种,还有十余种鱼蛋、潮州手打牛肉丸、牛杂等净食,再加上各种港式汽水和奶茶,构成了七爷的整个菜单,产品风格明显,又有几种选择,品种也比较简单,选材和出品都易于把控。
淡化明星光环专注品牌专业化运作
“七爷清汤腩”从2015年5月春秀路第一家店,同年7月搬移至第二家,9月第三家店开业到如今遍布全国9座城市14家餐厅,未来还计划开设3-5家分店。对于一个走在迅速扩张之路的餐饮企业来说,制定系统完善运营标准与确立清晰的品牌定位至关重要。
七爷从去年开始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吸纳专业的人员来具体运营。因为七爷的营业时间为早10点至晚10点,期间都有人排队,所以提高翻台率变得至关重要。在服务环节,管理团队效仿把“效率”当作生命的香港茶餐厅,在如何节约点餐、制作、传菜、进餐、结账、桌面清理的每一个环节的时间上下大工夫,对员工进行标准化的系统培训,树立服务意识,通过争分夺秒的安排,翻台率与呷哺呷哺这样的快捷火锅店持平。
也许食客们最初大多都是怀着对明星光环的猎奇心理,走进七爷清汤腩,但最终往往都会被餐厅细节之处的诚意打动。而淡化明星餐厅的光环,专注出品与餐厅专业化运作,成长为一家最具香港味道清汤牛腩店,是七爷清汤腩2018年的深耕方向。
其实“七爷”最早只有“六爷”,陈小春是直到其余“六爷”说要一起去看店铺选址时才知道,并且现场凑份子加入的。虽然其他几位“爺”均来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不同行业,有演员、有武术指导,还有造型师,但因陈小春在几人中的名气最大,因此可以称为“七爷”中的‘大爷’”。
复刻港式情怀的就餐空间
其实在七爷清汤腩经营前期陈小春甚为低调,本人的微博只在首店开业前发了一条视频,但并没有显露出自己的身份,一直到七爷清汤腩三里屯第二家店开张之后,他才以经营者的身份正式出现在大众视线里。但这前两家店能在餐厅“古惑仔”标签并不强烈的时候,就吸引八方食客来此觅食,其实力由此可窥见一斑。
七爷清汤腩创始人之一、餐厅的常驻经营者Stanley说:“其实第一家小店,一开始真的只是我们几个人为了填饱自己肚子来开的,有一点点玩票儿性质。”而由于大家都只出了一点点钱,所以首家店的选址在春秀路的一条小胡同里,30多平方的春秀路店空间狭小而局促,一排贴墙软座,窄窄的桌面,对面摆着无靠背的方凳,以便给过道的行人留出空间走动,成对的客人也可以相对而坐;另外一边长条桌紧贴着墙,高位的靠背椅供独自来的客人随意落座,燥热的初夏,食客们常常排队排到胡同口。七十多平的三里屯店位于二层,依然有贴墙软座的设置,还加设了香港茶餐厅的物理标配——卡座。卡座两边两个人背靠背,距离很近,但高椅背却避免了身体接触,并且分隔出相对独立私密的空间。但七爷的卡座都没有进行软包,这让落座空间更宽松。香港70年代进行市区重建,为改善市容和卫生,将不少大牌档牌照收回,部分大排档迁入小门脸店铺。而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酒吧区寸土寸金,七爷清汤腩的发展轨迹与香港高租金压力、高密度的餐饮业态不谋而合。
2015年9月七爷清汤腩入驻位于北京朝阳区的悠唐生活广场,虽然选入驻大商场的决定牺牲了原先小店的港味,但却对品牌的树立有着更多正面影响。新店准确复刻了港式快餐的外观,聘请来自香港本土的专业设计师装修设计,元素丰富夺目,装修风格极具港式情怀,变得更加港味儿十足。餐厅随处可见满满的港式情怀,令人仿佛身处港剧的场景里,从广东定制极具港味特色元素的餐具;用麻将铺就的透明桌面;经典香港电影海报;五彩绚烂的特色灯牌;蕴意为“和为贵”的中式牌匾;最有代表性的公鸡碗;甚至连桌子上摆的筷子筒均完全还原香港市井风貌。
核心爆款,还原港式味道
香港的很多知名小餐厅,都是以自家绝活的单品起家并闻名的,坤记竹升面以手制竹升获得米其林推荐,胜利牛丸面家则以手工制作牛肉丸驰名全港。七爷清汤腩店如其名,以清汤腩作为餐厅的核心单品,展示了几个香港人对最接地气的香港味道的苛求。清汤腩是道老牌的香港美食,因为清汤腩讲究原汁原味,不需要添加很多配料,功力稍微欠缺就会破坏口感,因此可以说清汤腩是否好吃是评判一个茶餐厅专业与否的标志。九记清汤腩号称清汤腩的首创,味道销魂蚀骨,是香港最有名的清汤腩但七爷清汤腩并不是因为有了谁家的秘方,而是几个“爷”们都热衷这款平民美食,于是依着对清汤腩的理解,一起打造了这款专属“七爷”的清汤腩。股东之一的阿Joe讲到:“我们大都是香港人,所以吃过很多香港不同店的牛腩面,每家都不一样,所以我们知道,这个味道应该是怎样才好吃。”在打造七爷清汤腩时,几个人回到香港也会再去品尝著名清汤腩店的味道,回来后再亲手调制,一起品判,清汤底采用了大量的新鲜牛筒骨、新鲜牛尾、鲜牛肉和部分药材慢火熬制10小时以上,火候考究。而为了实现正宗的香港味道,餐厅的关键食材及调料均从香港空运而来。餐厅采用广州第一竹升面,竹升面早在民国时期就流行于广州一带,和一般的面条制作不同,竹升面须在和面后取大毛竹一端固定,人坐在竹子另一端上下弹跳,利用人体自身重力反复挤压面团,这样做出的面条经过人体均匀的压制,薄而紧实,并且由于没有加碱,口感上更加爽脆、弹牙。牛腩则只选牛身上的爽腩和坑腩部分,“坑腩”是属于牛腩的一种,牛肉味最浓,是牛腩中靠近腰肋的部分,肥瘦相间,是牛腩中的上品;“爽腩”是牛肚皮的腩位,面积很小,由于有块薄软胶质,爽软不硬。所以七爷的清汤牛腩面总是有着一碗清香的清汤做底,再加上一团爽滑弹牙的幼面与几块软烂劲道的牛腩,几粒青翠剔透的西芹香葱。
从菜单设计上,七爷没有像茶餐厅一样面面俱到,清汤腩粉面36元,其他三十几元的粉面六七种,还有十余种鱼蛋、潮州手打牛肉丸、牛杂等净食,再加上各种港式汽水和奶茶,构成了七爷的整个菜单,产品风格明显,又有几种选择,品种也比较简单,选材和出品都易于把控。
淡化明星光环专注品牌专业化运作
“七爷清汤腩”从2015年5月春秀路第一家店,同年7月搬移至第二家,9月第三家店开业到如今遍布全国9座城市14家餐厅,未来还计划开设3-5家分店。对于一个走在迅速扩张之路的餐饮企业来说,制定系统完善运营标准与确立清晰的品牌定位至关重要。
七爷从去年开始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吸纳专业的人员来具体运营。因为七爷的营业时间为早10点至晚10点,期间都有人排队,所以提高翻台率变得至关重要。在服务环节,管理团队效仿把“效率”当作生命的香港茶餐厅,在如何节约点餐、制作、传菜、进餐、结账、桌面清理的每一个环节的时间上下大工夫,对员工进行标准化的系统培训,树立服务意识,通过争分夺秒的安排,翻台率与呷哺呷哺这样的快捷火锅店持平。
也许食客们最初大多都是怀着对明星光环的猎奇心理,走进七爷清汤腩,但最终往往都会被餐厅细节之处的诚意打动。而淡化明星餐厅的光环,专注出品与餐厅专业化运作,成长为一家最具香港味道清汤牛腩店,是七爷清汤腩2018年的深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