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违约传闻,到延期兑付,再到“扶优限劣”的差别化监管,曾一路高歌猛进的信托行业,今年注定坎坷不平。
伴随着各种负面传闻,信托业开始新一轮的行业人事调整,近期,建信信托、平安信托、四川信托、江苏信托、华鑫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均被曝出公司高管发生变动。
2013年9月,金谷信托主要高层变动的事件就曾沸沸扬扬,其一线业务团队也出现了诸多变动。而信托公司中频繁变动的是手中有项目和资源的资深人士,这类人员的快速流动自然也会增加信托公司的项目风险。
信托专家孙飞则指出,年初发生高管职位调整和变动的信托公司,他们更多地可能是从股东变更、战略调整、业务拓展、转型升级、风险控制等需要进行的行业性人事变动,“但保持人才及团队的相对稳定性。”
高层密集大换血
对于平安信托来说,高管的更迭似乎更激烈。曾在2013年5月与上海家化的纷争中,代替葛文耀出任上海家化集团董事长的平安信托副总经理张礼庆,目前已经离职,与其同期离职的还有总经理助理韩晓。只不过韩晓或将调任至平安集团其他子公司,但张礼庆离职后的去向不明。
其实早在2013年1月,平安信托主管财富管理业务的副总经理何勇就曾因个人原因离职。而就在何勇出走前一个月,平安信托与平安银行的整合刚刚完成,因此,对于何勇的出走,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充分说明了老牌信托公司面临的业绩压力和瓶颈。
而除了平安信托,包括建信信托、四川信托、江苏信托、华鑫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的高管也都发生了变动。
其中,建信信托董事长和总裁分别由曾见泽更换为杜亚军,王宝魁接替程双起。官方的资料显示,履新建信信托前,新任董事长杜亚军任职建银(亚洲)董事会主席,还曾任建设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监;而新任总裁一职则为内部提拔,王宝魁此前任建信信托副总裁。
除此之外,四川信托去年底就请来了曾执掌深国投21年的信托教父级元老李南峰,其进驻后,在华润信托及平安信托的部分旧部也随其加入四川信托。而江苏信托总经理一职由副总经理胡军接替原总经理陆加芳;华鑫信托新任命的副总经理陶钧此前则为渤海信托副总,并曾任中信信托年金信托部总经理。
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信托公司就频繁发生密集换帅的情况:2012年9月起,一个月内先后有8家信托公司发生了高层变动,包括兴业信托、华融信托、华润信托、浙金信托、新时代信托、重庆信托、厦门信托以及安信信托。
而截至2013年,一项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信托公司曾发生过高管变动。对此,中建投信托研究员王苗军指出,“年初时企业管理人员发生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属于正常的人事变动,是信托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调整。”
行业竞争激烈
如果说2013年一举突破的10.91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已经让国内的信托业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那么目前的寒意已更深:来自用益信托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房地产集合信托计划发行规模较去年四季度下降超40%,成立规模下降50%。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各路机构对于信托的虎视眈眈。除了通道业务外,类房地产信托项目就是各家基金子公司做的最多的产品。
除了基金公司,包括银行、券商等也开始积极发力信托或类信托业务。
因此,在王苗军看来,加强人事调整某种程度上也是从公司的战略层面考虑,“比如四川信托,该公司长期以来董事长职位由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兼任,而现在却引进外部资深信托人士担任,因此从经营战略层面考虑,公司更加关注公司发展的专业性的意图较为明显。”
在已经公布的银行年报中,兴业国际信托、交银国际信托和建信信托的信托管理规模合计近1.17万亿元,但与此同时,盈利水平却表现平平。
一家北京信托公司的管理人员王伟(化名)指出,这是因为银行系的信托公司通道类业务占比较高,大多是被动业务,所以利润率偏低是正常的,“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兑付危机,就算背靠大树,这些银行系信托公司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升业绩”,这或许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兴业信托和建信信托进行的人事变动。
而在用益信托分析师帅国让看来,高管的变动充分说明了金融行业竞争的激烈,一方面人才流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也反映在“泛资管时代”的竞争以及利率市场化下,信托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所以,为了保障信托业的健康平稳向上发展,当高管出现人事调整时,对于基层员工可以采用多种激励留住人才。”帅国让如是说。
最好时候已然过去
事实上,在高管变动的大幕下,更多的信托从业人员也在发生越来越频繁的流动。
“最近一年,大家往往是见面时还在聊信托,但再见面时,有些人的名片就换成了银行、基金公司。”王伟说,这并不说是大家都在骑驴找马,而是“你架不住别人来挖你。”
实际上,尽管同属金融圈,但信托公司的人事变动特别是高管变动相对其他金融子行业来说更为频繁。“根本原因就是一方面,相对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信托的发展相对较晚,且处在高速成长期,导致了在信托公司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局部的管理人员的调整;另一方面,行业的高速发展又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管理人员岗位机会。”王苗军指出。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根据Wind的数据,在2013年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中,信托业赫然以48.2万元的平均年薪位居金融业平均年薪榜首,银行、证券和保险都在其后,而安信信托更是以75.19万元位居信托业平均年薪首位。
“虽然看起来收入不菲,但信托已经过了最好的时候了。”王伟说,随着现在不断规范营销渠道和监管,加上放缓的增速和兑付压力,一些直销能力弱的中小信托公司随时会倒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就跳到有实力的大信托公司,要么就去银行、券商这样的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公司遭遇挖角的其实主要是那些手上有项目、有资源的资深人士,但这类人员的快速流动无疑会成为信托公司项目风险的因素之一。
对此,王苗军表示,“能否有效地克服因人员流动给存续项目带来的潜在风险,关键在于行业及信托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管理和约束机制的建立。”同时,在信托项目的管理上,应要求信托公司把项目管理从对具体经办人员的依赖转变到对管理机制和流程的依赖上,对于前期市场上讨论的经办人员对经办项目的责任终生制,是一个方向,但不可盲目推出,需要相应配套机制的完善。
伴随着各种负面传闻,信托业开始新一轮的行业人事调整,近期,建信信托、平安信托、四川信托、江苏信托、华鑫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均被曝出公司高管发生变动。
2013年9月,金谷信托主要高层变动的事件就曾沸沸扬扬,其一线业务团队也出现了诸多变动。而信托公司中频繁变动的是手中有项目和资源的资深人士,这类人员的快速流动自然也会增加信托公司的项目风险。
信托专家孙飞则指出,年初发生高管职位调整和变动的信托公司,他们更多地可能是从股东变更、战略调整、业务拓展、转型升级、风险控制等需要进行的行业性人事变动,“但保持人才及团队的相对稳定性。”
高层密集大换血
对于平安信托来说,高管的更迭似乎更激烈。曾在2013年5月与上海家化的纷争中,代替葛文耀出任上海家化集团董事长的平安信托副总经理张礼庆,目前已经离职,与其同期离职的还有总经理助理韩晓。只不过韩晓或将调任至平安集团其他子公司,但张礼庆离职后的去向不明。
其实早在2013年1月,平安信托主管财富管理业务的副总经理何勇就曾因个人原因离职。而就在何勇出走前一个月,平安信托与平安银行的整合刚刚完成,因此,对于何勇的出走,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充分说明了老牌信托公司面临的业绩压力和瓶颈。
而除了平安信托,包括建信信托、四川信托、江苏信托、华鑫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的高管也都发生了变动。
其中,建信信托董事长和总裁分别由曾见泽更换为杜亚军,王宝魁接替程双起。官方的资料显示,履新建信信托前,新任董事长杜亚军任职建银(亚洲)董事会主席,还曾任建设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监;而新任总裁一职则为内部提拔,王宝魁此前任建信信托副总裁。
除此之外,四川信托去年底就请来了曾执掌深国投21年的信托教父级元老李南峰,其进驻后,在华润信托及平安信托的部分旧部也随其加入四川信托。而江苏信托总经理一职由副总经理胡军接替原总经理陆加芳;华鑫信托新任命的副总经理陶钧此前则为渤海信托副总,并曾任中信信托年金信托部总经理。
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信托公司就频繁发生密集换帅的情况:2012年9月起,一个月内先后有8家信托公司发生了高层变动,包括兴业信托、华融信托、华润信托、浙金信托、新时代信托、重庆信托、厦门信托以及安信信托。
而截至2013年,一项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信托公司曾发生过高管变动。对此,中建投信托研究员王苗军指出,“年初时企业管理人员发生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属于正常的人事变动,是信托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调整。”
行业竞争激烈
如果说2013年一举突破的10.91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已经让国内的信托业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那么目前的寒意已更深:来自用益信托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房地产集合信托计划发行规模较去年四季度下降超40%,成立规模下降50%。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各路机构对于信托的虎视眈眈。除了通道业务外,类房地产信托项目就是各家基金子公司做的最多的产品。
除了基金公司,包括银行、券商等也开始积极发力信托或类信托业务。
因此,在王苗军看来,加强人事调整某种程度上也是从公司的战略层面考虑,“比如四川信托,该公司长期以来董事长职位由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兼任,而现在却引进外部资深信托人士担任,因此从经营战略层面考虑,公司更加关注公司发展的专业性的意图较为明显。”
在已经公布的银行年报中,兴业国际信托、交银国际信托和建信信托的信托管理规模合计近1.17万亿元,但与此同时,盈利水平却表现平平。
一家北京信托公司的管理人员王伟(化名)指出,这是因为银行系的信托公司通道类业务占比较高,大多是被动业务,所以利润率偏低是正常的,“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兑付危机,就算背靠大树,这些银行系信托公司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升业绩”,这或许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兴业信托和建信信托进行的人事变动。
而在用益信托分析师帅国让看来,高管的变动充分说明了金融行业竞争的激烈,一方面人才流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也反映在“泛资管时代”的竞争以及利率市场化下,信托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所以,为了保障信托业的健康平稳向上发展,当高管出现人事调整时,对于基层员工可以采用多种激励留住人才。”帅国让如是说。
最好时候已然过去
事实上,在高管变动的大幕下,更多的信托从业人员也在发生越来越频繁的流动。
“最近一年,大家往往是见面时还在聊信托,但再见面时,有些人的名片就换成了银行、基金公司。”王伟说,这并不说是大家都在骑驴找马,而是“你架不住别人来挖你。”
实际上,尽管同属金融圈,但信托公司的人事变动特别是高管变动相对其他金融子行业来说更为频繁。“根本原因就是一方面,相对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信托的发展相对较晚,且处在高速成长期,导致了在信托公司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局部的管理人员的调整;另一方面,行业的高速发展又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管理人员岗位机会。”王苗军指出。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根据Wind的数据,在2013年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中,信托业赫然以48.2万元的平均年薪位居金融业平均年薪榜首,银行、证券和保险都在其后,而安信信托更是以75.19万元位居信托业平均年薪首位。
“虽然看起来收入不菲,但信托已经过了最好的时候了。”王伟说,随着现在不断规范营销渠道和监管,加上放缓的增速和兑付压力,一些直销能力弱的中小信托公司随时会倒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就跳到有实力的大信托公司,要么就去银行、券商这样的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公司遭遇挖角的其实主要是那些手上有项目、有资源的资深人士,但这类人员的快速流动无疑会成为信托公司项目风险的因素之一。
对此,王苗军表示,“能否有效地克服因人员流动给存续项目带来的潜在风险,关键在于行业及信托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管理和约束机制的建立。”同时,在信托项目的管理上,应要求信托公司把项目管理从对具体经办人员的依赖转变到对管理机制和流程的依赖上,对于前期市场上讨论的经办人员对经办项目的责任终生制,是一个方向,但不可盲目推出,需要相应配套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