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少年民族自强意识培养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_x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自强意识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精神构成要素,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自强意识被赋予新的内涵。只有从青少年的思想现状出发,着力在现有的思想教育体系下,渗透一带一路构想下的民族自强意识新内涵,才能全面提高民族自强意识培养的有效性,解决青少年思想成长的新问题。
  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人的民族自强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应当根据一带一路构想的新要求,创新青少年民族自强意识培养的新方式。
  一、建立起完善的主题教育活动机制
  为了在一带一路构想下培养中国青少年良好的民族意义,仅凭单一的理论教育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主题宣讲教育、实践参与展示教育、学生实践参与教育等新机制。只有形成关于一带一路的主题教育活动体系,才能在一带一路氛围下,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强精神。
  首先,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知识与个性特征差异,构建以小学、中学等教育机构为主体的一带一路构想下的民族自强意识宣讲机制。根据城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宣讲计划,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其次,注重发挥社会宣讲机制的辅助作用,着力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发挥宣讲引导的作用,并以社会街道等不同社会教育机构来提高一帶一路活动的鲜活性。要着力提高青少年了解一带一路内容的积极性,使青少年真切感知民族自强意识,达到端正青少年思想态度的目标。
  二、细化个性化服务引导与纠偏机制
  与固定的规模化教育引导机制相配套,在一带一路构想下开展民族自强意识的培养教育工作,还要设立个性化的辅导教育机制。着力运用一对一的方式解决青少年成长中的思想困惑,在完整的师生交流体系中达到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
  首先,结合青少年思想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情况,注重配合一带一路主题教育活动,细化以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一对一教育机制的辅助作用,并安排专职人员对青少年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引导活动。
  其次,发挥小团体的教育引导作用,着力在有关一带一路的具体活动团队、学生兴趣小组、学生项目创新活动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指导,从而在激发青少年兴趣的基础上,让青少年对民族自强意识有正确的解读,并及时调整青少年的心理情绪状态,结合青少年的心理诉求,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群团组织教师的引导作用。
  第三,还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着力在网络平台搭建一对一的互动教育引导机制,着力解决网络自媒体环境,围绕着社会热点事件对青少年进行全面引导。
  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强意识,应当构建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着力补充实践教育的不足。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应当体现民族自强教育的时代特色,着力丰富民族自强意识教育的新载体,全面提高青少年民族自强意识教育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我就像个猎人,窝在洞口,蜷缩身体,眼怔怔地盯着洞外。  每一个同样的时间,都会有一只灰兔,蹒跚着走过。  我就这样固执地守在洞口,守了八年。  最开始,灰兔的脚步轻快、欢乐,蹦蹦跳跳。后来,它的脚步渐次变得缓慢悠长,步伐拖沓。  偶尔的时候,会有白兔和它一起在我面前经过,它们的步伐紧凑一致,他们时不时交头接耳,时不时目光对视,笑意满怀。  每当这时,我都会扔出炸弹,炸弹会刚刚好地落在白兔身上,白兔
期刊
一、背景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兩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成人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不能吃亏——“奶奶说别人打我,我一定要打还的。”在“贴人”游戏过
期刊
学校文化是校园的魂,也是学校的根,是学校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精神内核。学校文化不仅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而且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经典美文是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和现当代的优秀的诗文。从经典美文入手,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配合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可从根本上优化校园文化,让校园更美好。  一、经典美文,营造清雅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它直
期刊
对学生进行经典古诗文的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以一种不露痕迹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经典古诗文就是像呼吸空气那样自然,伴随学生学习,不增加负担,不增加压力的情况下便可将传统教育中的诸多优势运用到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以弥补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经典古诗文的语言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并能积累一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但现在的学生,身边都充斥着电脑游戏、手机等电子产品,根本没有阅读课外书的自觉意识,因此导致了他们独立阅读能力比较差,阅读量明显不足。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我把课前演讲这一块“
期刊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近日,《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汉字听写大会》等赏寻文化基因的节目,在这片华夏土地上燃起了一场“国学热”。在泛娱乐化的时代,这些国学的盛宴无疑为我们带来了国学复兴的曙光。  何谓国学?经史子集中,那篇篇锦绣,字字珠璣,是谓国学。她徘徊于“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雁门关前,纵横于“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赤壁边上,游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总结出了用“三读三批”的阅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将课堂分成三步走。  一、“初读一批”,用喜欢的方式读文,初步尝试理解字词句  低年级的孩
期刊
古人云:“不食八珍,何以知味之奇?不为文学,何以知世之资?”意思是:不吃山珍,怎么会知道滋味的奇美?不去学习,凭什么来认识世界?为何古人用“吃山珍”这样的美事来引出“要学习”这样的劝说呢?我认为这其中自有深意。那就是,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仅仅是生存的方法,更是精神享受的需要!  当今社会,学习已大多沾染了浓重的功利色彩。大人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为了生存”但学习如果只是作为强迫,作为顺应潮流,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教学中,巧妙灵活地运用绘画手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 巧布剪贴画,绘美丽秋色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由三个部分组成,识字教学、拼音教学和课文教学。《秋天》是孩子们所学第一篇课文,意义非凡。这篇课文共55个
期刊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蛾,它傻吗?——题记  夜色朦胧,天上没有半颗星,周围一片漆黑,唯有面前那点微弱的烛光给房间带来了一丝光亮,一切都是那么宁静。  蛾,你风度翩翩地闯入了这片小天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你扇动着双翼,轻轻地向我舞来。  我惊恐,向一旁闪去,手中那本厚重的书落到地上。  “咣当”,伴随书落地的还有一声巨响,但是这声巨响并没有打乱你的舞步,不带一丝犹豫,你继续向我舞来。  我担心,担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