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社会生活表象,解读百年历史变迁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_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著名社会史学家严昌洪教授撰写的《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一书,可谓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一部力作。社会生活史是研究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尚及生活状态演变过程的专门史。作者从探究社会生活及变迁的视角出发,将全书分为12章,以专题的形式对20世纪百年来的服饰潮流、饮食文化、居住条件、交通设施、婚姻礼俗、两性观念、慈幼养老、丧祭制度、岁时节日、娱乐活动、社会保障、社会风俗等逐一解读诠释。其中既有对社会精英乃至宫廷贵族的描述,又有对普通大众生活百态的刻画,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变迁规律,从而勾勒出百年来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生活内容里中外风尚由冲突走向交融、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演变趋势和特点。综观全书。不难发现其具有如下突出特点或日突破。
  1,将20世纪百年来的中国社会生活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是本书的重要突破和主要特色。长期以来,史学研究中存在着治古代史或近代史、当代史者各说各话。互不介入的情形。延伸至社会生活史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关注点也多是集中于某一朝代或传统史学已划定的历史时期阐释其社会生活场景。而该书则挣脱了这种束缚,贯穿近代史与现当代史,“将清末至今天的社会生活演变史打通”。在探寻中国社会自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百年来历史发展进程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沧桑巨变,这是一项难能可贵的突破。20世纪风云变幻,历经数次转型,社会的剧烈变动势必波及到人们的生活层面,造成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年节习俗等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程度不同的变化。将整个20世纪的社会生活变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把零乱的、碎片似的历史片段联结起来,无疑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刚刚过去的百年历史的全面把握和了解。
  2,给予女性相当的关注。长久以来,女性在传统史学中一直处于“缺席”和“失语”的状态。而在本书中,严教授以相当的笔墨论述了百年来女性生活的实态,勾勒出一幅幅女性生活变迁的历史图景。其中详细阐述百年来女子服饰的变化。介绍清末民初女子的放足,回顾婚姻形式和婚姻观念的演变,解读两性观念的悄然趋变,梳理生育观念与习俗百年来的变迁等等,无一不体现了作者对于20世纪女性生命历程的关注。众所周知,女性同男性一样。同为创造历史的主体,当她们的主体身份更多地呈现在历史大舞台上时,历史才会更加丰富和多姿多彩。该书恰恰是因为关注到女性的命运,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百年来社会生活史的认识和理解,为读者开启了一扇厚重的门。
  3,述论结合的写作方式使社会生活变迁史的研究跃上一个新层面。述中有论,早已成为历史研究的应有之义,然而在以往的一些社会生活史著述中,多为简单描述。鲜有深入分析。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严教授不满足于对20世纪百年来社会生活及变迁历程的简单的故事性描述,而是要进一步揭示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中西交融、思想传承等的关系,剖析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在动因和历史根源,总结和归纳出社会生活变迁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使这部著述在理论分析等层面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为以后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和参考。
  4,图文并茂构成了本书的显著特色。为揭示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诸多面相,严教授曾精选800多幅照片;而到该书定稿时,出于书稿题材和内容的需要,遴选出200余幅作为插图配于书中。以史识图,以图证史,使文字难以描述清楚的历史场景或具体细节。通过一张张鲜活的老照片生动地表现出来,增强了感染力,达到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效果。更有助于人们理解和体悟已经逝去的历史的本来面貌。借助照片,满族妇女图案精细、制作繁琐的旗袍。凝重厚实、雕琢雅致的家具,气度恢弘、装饰瑰丽的厅堂等等。直接进入我们的眼帘,产生了非常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因此。该书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以图文互观的形式增强了可读性,雅俗共赏。
  当然。书中对人们的信仰生活关注不多;尽管书中给予了女性群体以应有的关注。但却没有以性别视角展开深入分析。性别意识略显不足。另外,作者在书中数次提到个人的经历以及亲友的回忆,这应该算作口述历史的一部分。然而,文中的写作方式是否符合口述历史的学术规范似乎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但瑕不掩瑜,这部集知识性、思想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学术著述,是有关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历史的一部好书,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品味。
  
  (责任编辑 张卫东)
其他文献
摘要: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传递着这样一种文化信息:佛教的世俗化其实就是佛教的人情化,只要是合乎“人情”的,总能够七弯八拐地符合“神意”。“神性”可以在世俗生活中溶解,世俗生活亦可以有“神性”的发现。如果说信仰就是对神性的敬畏,那么生活本身也可以起恭敬之念,生畏惧之想。恭敬的态度其实未必只对着神灵,恭敬是一种泛神的态度,一种过日子的态度,或许这也是汪老的《受戒》之道、立身之道和书写之道。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乡村农户无力抵御频发灾害的侵袭,旧政府(权)既不能有效救济灾民也不能领导他们自救。而共产党新政权在乡村政治重建基础之上形成的政权下乡与党团下乡、工作队下乡、宣传下乡、群众有组织的政治参与以及党-国家对生产的干预与扶助,使政府对灾民不但能实施直接性的救济措施,而且能积极领导、动员灾民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并取得显著成效。但运动式救灾并非完美无缺,其中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民间自由借贷死滞、灾民副业
期刊
物权法自纳入立法规划到正式通过历经了十余载,其稿数易、七次审议堪称建国以来立法史上之最。所以如此,皆源于物权法事关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每一个民众的切身利益,不同主体和利益集团对物权法有不同诉求,这导致了难以调和的物权立法争议。无疑,物权立法争议之大也是我国立法史上之最。在这一意义上,要正确理解、适用和完善物权法,必须把握物权立法的争议。由此,侯水平研究员主编的《物权法争点详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
期刊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取得极其伟大的成功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并取得极其伟大的成功的发展史。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史证明,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深刻性、广泛性、不间断性和有效性,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认真总结思想理论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期刊
摘要:老舍20世纪30年代创作鼎盛阶段的作品,可以划分为关注古国“老”民族精神蜕变,与关注都市社会下层“苦人们”悲惨命运两大主题。“启蒙”与“救亡”,这两项中国现代思想界暨文学界的基本任务,在老舍抗战期间的创作中被天衣无缝地协调起来。在老舍看来,旧有的中国文人文化优劣参差良莠互见,须做出辨别和扬弃。他主张文化人告别书斋生活,重塑刚劲的“猎人”文化性格,熔铸到全民的血火抗争中,建造中华新型文化人至美
期刊
2007年12月8日,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经所和政法所、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庆祝夏振坤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谭崇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张象枢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夏兴园教授等向夏振坤教授80华诞致电祝贺;著名经济学家林少宫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原校长史忠良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伍新木
期刊
摘要:为了避免重罪轻罚、有罪不罚,维护单位犯罪的基本理论以及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这一司法解释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法理念,契合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然而,一人公司在我国的合法化却使该解释无所适从。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引入刑法领域,构建单位犯罪主体人格否认制度,以正确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  关
期刊
摘要:政治修辞情景是政治主体需要证明其获得、维持和运行政治权力时所要求的合法性的环境。它是政治修辞的源泉和基础,或者说是政治修辞的动力所在,它表明政治修辞主体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修辞活动。政治修辞情景的一般特征主要包括:政治修辞情景具有修辞性;政治修辞情景要求合适的政治话语反应;政治修辞情景具有客观性;政治修辞情景产生后要么成熟,要么衰败。9·11事件是美国“反恐战争”政治修辞的情景,它也具有修辞性,
期刊
摘要:本文对行为经济学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影响做了分析。并进行了一项局部调研和一项实验。文章认为,尽管存在着看起来是“非理性”的种种行为,但并不否认人们的行为从趋势来看是理性的,以理性为基础建立经济学模型仍然是合适的和必要的。与此同时,理性的定义以及理性模型的构建也要做出调整,以更好地模拟现实经济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理性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行为经济学并没有改变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但是为现代
期刊
相对于城市经济史研究而言。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特别是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史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2007年,中华书局推出彭南生教授的新著《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通读全书。感触良多。  1 资料翔实,分析透彻。长期以来,由于乡村手工业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但对乡村手工业经济成分如何界定,大多各持观点,或一概以农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