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惑人心:日军“宣抚班”真相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n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打着“同文同种”“中日亲善”“大东亚共荣圈”的招牌,不择手段地对中国沦陷区百姓进行欺骗劝诱、恫吓威胁。手无寸铁的中国民众面对日军阴森森的刺刀,大都迫不得已地表示服从。
  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着攻陷中国大片国土,日本为了将占领区变成“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牢固基地,开始实施武装侵略和文化侵略齐头并进的策略,宣抚班大规模投入侵华战场,直接隶属日本各驻华派遣军总部。日军的《宣抚工作指南》明确:确保日军交通和通信线路安全完备;收抚民心,培养建设“新政权”之基础;尤其要“使民众由敬畏趋向融合,进而形成合作,以收到反共灭党之实效。”
  “德政”和奴化
  宣抚班实施奴化统治的方式是“以华制华”。宣抚班有专门编制,正副班长均由日军官兵充任,班内成员则统称为宣抚官。宣抚官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有的能写会画,有的巧言善辩,有的则懂得医疗治病。至于从汉奸群体中挑选中国人充当宣抚官,日军的条件则更为苛刻。他们希望网罗“德高望重”的中国人为自己服务。一旦经过宣抚班筛选后能为日本人效劳,即可出任各种伪职,捞到不少油水。日本作家小岛利八郎在其作品《宣抚官》中描写了一个“宣抚演讲”的场面:诸位,我们是日本军……请看,你们的皮肤和我们的皮肤有什么不一样吗?你们的眼睛和我们的眼睛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吗?诸位和我们日本人都是兄弟民族。你们和日本人流着相同的血液。我们日本人希望和你们中国手拉起手来。但是蒋介石一派却抵抗我们。我们没有办法才拿起武器惩罚他们……诸位现在必须和日本军队合作,这是你们的义务,也是你们的幸福……如果有人暗通敌军,日本军队会毫不犹豫地把铁锤砸在你们头上。怎么样?都听明白了吗?明白了就赶快行动吧!
  这个日军宣抚官的演讲就是一份最生動的“自供状”,他们打着“同文同种”“中日亲善”“大东亚共荣圈”的招牌,不择手段地对中国沦陷区百姓进行欺骗劝诱、恫吓威胁。手无寸铁的中国民众面对日军阴森森的刺刀,大都迫不得已地表示服从。而宣抚班就借此机会大做表面功夫,竭力宣扬日伪政权的“德政”,向他们灌输安分守己做“新民”的奴隶意识,利用沦陷区物质极端困难的情况向他们施以一点小恩小惠:比如给老人一支香烟,给妇女一盒火柴,给小孩一块牛奶糖……
  宣抚班拉拢人心的奴化手段很多,除了贴标语、宣传画,发表演讲等方式外,他们还利用沦陷区民众极少看到电影这种“新鲜事物”,走村入寨巡回放映以“宣抚”为目的的所谓“慰安电影”,这些电影以宣传日军“威武神勇”、日本国力强大为主题。日本宣抚官川夜濑不逢在《宣抚行》中就得意地记载:“我们拼命地费尽口舌,其效果也不及如此。”
  日军深知,“塑造顺民”应该从青少年的奴化教育抓起。1939年初,华北日寇开始“治安肃正建设”,强调“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宣抚,重点在于永远获得民众”。为此,日伪政权挑选“合格”的教师,选择“合适”的知识,培养反共亲日的一代“新人”。小岛利八郎在《宣抚官》中记述,宣抚班在江苏宿迁县成立了“宿迁县复兴小学校”,那是一所“日语学校”,由“宣抚官”任教,还培养中国教师作日语教师。小岛写道:“要真正地把日本的伟大精神植根于中国儿童心中,就必须首先牢牢把握与儿童接触最多的(中国)教师的心。”
  教科书作为文化控制的重要载体,也遭到日军的全面删改,沦陷后的东北所用课本都以日文为主体。在中小学校,教科书全部由“满洲国文教部”审定,内容全是“皇恩浩荡、王道精神”一类亡国教育。
  各地宣抚班大力开办日本控制的学校,对中国青少年进行强力“洗脑”。驻深圳日军的宣抚班不但设立日语学校,还以每人每周发三两米作诱饵,逼迫学生入学。当时许多人家饥寒交迫,只得把孩子送进了日语学校。河北省曲阳县的宣抚班则把一批饥饿的顽童少年组织起来,用日军吃剩的饭菜加以引诱,让他们为日军跑腿做事,称之为“少年吃饭队”,成员达到30多人。对于普通的劳苦大众,宣抚班则伙同“临时政府”和新民会等汉奸机构,发放一些农耕种子、提供粮食救济、实施医疗巡诊等方式笼络人心。
  但是,反抗无处不在。宣抚班经常临时雇用一些地痞、吸毒者充当密探,到各处刺探情报。这也给他们提供了假公济私、敲诈勒索的大好机会。他们到处搜捕反满抗日志士,随随便便就能把无辜百姓送入宪兵队。战后,据在山东担任过宣抚官的汉奸张成德回忆,日本人经常抓捕一些无辜百姓,以借口私通“八路”的罪名威逼其“进贡”,交不上来的格杀勿论。
  中日宣传拉锯战
  当时,八路军的四处游击,使得日军随时心惊肉跳。宣抚班最初的任务以攻击国民党为主,后来转成污蔑八路军,破坏抗日根据地建设。
  抗战初期,八路军的对敌宣传一度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对此,朱德率先使用“宣传战”这一概念,并明确提出必须“在文化运动和宣传战中战胜日本”。针对日寇总是“尽量利用艺术”并“特别注意用中国形式”的艺术进行宣传,朱德认为,既然敌人能“利用它作工具”,那么我们也“应当使它成为我们手中的武器。”调整宣传策略后的八路军开始占据上风,而“水土不服”的日军为此头痛不已。
  双方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宣传拉锯战”。日军宣抚班的任务之一就是到街头收集八路军的抗日宣传材料,并依此制定反宣传的策略。每占领了一个地方,他们就把八路军的标语和宣传画涂掉,或者撕下来,换上日军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但张贴标语这件事,日本人也输给了八路军。小池秋羊在《北支宣抚行》中描写道,日军宣抚班的传单很大,不便携带,张贴起来也特别费劲。由于纸张质量太好,无论抹多少糨糊,在砖墙上也不易粘合。糨糊一干,就被八路军轻而易举地揭下来扔掉。而八路军因为财政困难,使用的几乎都是粗劣的纸张,反而非常适合张贴。此外,八路军的宣传标语浅显易懂,还多配以生动的漫画,易于百姓接受。
  同样的,八路军宣传部门也在不断研究日军的战场心理。他们通过查看日军的信件、日记,与日军俘虏进行交流,发现大部分日军出身贫苦,来华作战多是受了欺骗或是被强制性驱使,天长日久逐渐产生了厌战、怠战情绪,情感也极其脆弱。八路军就会给他们送去樱花图片,上写“远海那边的故乡,樱花正盛开。家中亲人盼你生还,而不是挂着勋章的骨灰盒”的宣传词,日军许多士兵看后伤心落泪,思念家乡的情愫无法自抑。
  艺术家徐灵的木刻《日兵之家》则刻画了一位侵华日军士兵的母亲,望着家中的儿媳和孙儿默默祈祷。这是当时日本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母亲牵挂儿子、妻子思念丈夫,家中一片凄凉。八路军把《日兵之家》制成许多明信片,装入“慰问袋”中,通过各种渠道向日军广泛散发。结果,日本士兵不仅暗中传看,而且有些人还将其偷偷邮寄回国。
  油印宣传画也是八路军的一种宣传方式。其中的一幅油印画对日军的震撼很大:画中一轮明月,月亮中是一位日本妇女,月亮下是一座孤零零的碉堡。碉堡上有一个日本士兵在站岗,旁边写着一行日文:“你从月亮中可以望见心爱的娇妻,她也能从月亮中看到你。”这张宣传漫画令不少日本士兵喟然长叹。有一名日军中佐曾作诗一首,流露了明显的厌战情绪:“百万健儿驱壮马,野战攻城尸作履。愧我何颜见父老,回思未有几人还。”
  随着八路军“心理战”的加强,日军逃亡、自杀、投诚事件日益增多。1942年,日军向八路军自动投诚者占7%,到1943年已经上升到48%。日军高层对此十分恐慌,他们禁止日军士兵接触中国共产党散发的宣传画,但是收效甚微。在日军榆次师团司令部副官会议上,一位高级将领也承认:“因为华军的反战宣传,总觉得士兵的思想似乎在动摇,实在难以指挥。”
  可以说,日军宣抚班在侵华战场上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作为日军“笔部队”重要成员的作家杉山平助无奈地说,“中国人的自尊心强大到令人惊叹的地步,在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时候,从老妈子到下人仆从,尽管表面上恭顺,内心里谁也瞧不起日本人,即使等到黄河水变清的时候,指望支那人从内心里向日本人屈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水云间荐自《看历史》2015年8月号)
其他文献
常行善  推荐频率:每天  每周做5件好事,坚持6周,能明显提升施助者的快乐情绪,特别是一天内集中做好事的人。  记感恩日记  推荐频率:每周1次   经常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将会给身体和人际关系带来积极影响,让人觉得更健康和幸福。  看有意义的照片  推荐频率:每天1次  找到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对抗压力,改善整体健康,其通常来源于大自然、与他人的紧密联系等。记得经常拍摄一些有价值的照片,
期刊
近日,美国《纽约杂志》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做恶梦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反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该项研究证明,噩梦是由人们关于焦虑以及紧张情绪的记忆引起的,这种记忆被大脑二次加工成各种各样的恐怖故事,也就成為了我们所谓的“噩梦”。其实,这是大脑缓解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坏情绪的独特方式,它的运作有助于放松神经,舒缓身体紧张。所以可以说,做噩梦是天然的养生方式。  (环球网 2015.7.14)
期刊
测试一、记忆力  下列20个词让他默记60秒,然后再和他聊聊天或者做些别的事情,5分钟后你再让他重复刚才记下的词语,看他记住了多少。  图章、日历、假期、柜子、钢笔、电话、润肤霜、苹果、门、风、手提袋、官员、桥、眼睛、骆驼、闪电、快乐、小屋、鱼、自行车。  结果:记住的词汇17-20个生物年龄20岁;记住的词汇14-16个生物年龄30岁;记住的词汇11-13个生物年龄40岁;记住的词汇8-10个生
期刊
7月14日晚间,一则“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的短片在朋友圈和社交网络疯传。三里屯,这个北京夜生活主要场所之一的地方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这个当年因距内城三里而得名的地方,位于北京朝阳区中西部,北京东二环最繁华地段。因上世纪60-70年代,这里建起外交公寓群,三里屯一带逐渐成为驻华外交人员、外国人聚居、购物和外事活动的重要社区。  据统计,在三里屯周边3公里的范围内,“扎堆儿”着超过200家
期刊
我太忙了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繁忙是事实,但可怕的是我们整个人,包括身体、思想及灵魂都被束缚在每天的待办事项中,完全失去了欣赏生活美景的机会。花时间让自己放松能够收获健康及快乐。所以不要再以“我很忙”为借口,而失掉人生的很多风景。花时间和朋友家人相聚,感受人情温暖;花時间去旅游,放松身心……  太贵了 并不是说要把钱花在旅游、听演唱会或各种外出活动上,但倘若你的人生中有这样的机会,那么一定不
期刊
最近,有个“对视3分钟”的视频走红网络,很多明星也纷纷模仿。视频里,十几对或姐妹、或母子、或父女、或夫妻,两两相望,由开始几秒钟的尴尬一笑,到后面的默默含泪,深情相拥……从画面中传递出来的浓浓温情、感动与爱,一下子戳中了观众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二十几岁的儿子在3分钟里,看到的是妈妈眼角的皱纹,下垂的嘴角,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她年轻时的模样,从什么时候开始,风霜染白双鬓?也许昨天还在抱怨妈妈的唠叨和多
期刊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教授张结海率领课题组对数百名西方女性进行了调查采访,从中发现,西方女人对中国男人有很多误解,如阴茎短小等。  其实,在性方面,中国男性一点也不比国外男性差,甚至还有很多国外男性没有的优势,其中与性相关的有以下几大优势。  对待男女关系更严肃 曾经有过中国男朋友或中国丈夫的西方女人普遍认为,中国男人对待男女关系更加严肃,也更在乎爱人的忠诚。虽然“一夜情”的话题很火,但大部分男人
期刊
“孩子常对我们大呼小叫,有时甚至还动手,该怎么办?”“女儿已经一周没和我们说话了,每天独自一个人在房间里……”面对众多家长的困惑,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青少年最易患心理疾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闵宝权表示:“12岁之前,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比较脆弱,处于发育阶段,需要家长细心呵护,因此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家长比较认同和依赖。但是12岁以后,随着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他们的独立自主性,自
期刊
全国的生育率下降趋势大致比东北晚10年,也就是说中国其他地区将步东北后尘。人口危机将从东北到华北,到华中、西北,最后是西南蔓延。  日前,数据显示,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超低的出生率和年轻人越来越多地离去,使东北地区出现了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现象。  在此背景下,7月12日,国家卫计委针对全面放开二孩的呼吁,首次透露目前正在抓紧制定相关规定。由此看来,中国人口问题似乎已经走到悬崖之边,老龄化究竟
期刊
构建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同志式关系。曾几何时,一些人信奉“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好办事”,把人与人、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搞得庸俗低俗粗俗。平时得“送点”,节日得“打点”,或经常聚在一起吃点喝点、拉拉扯扯,或打牌搓麻、洗脚桑拿,或热衷搞什么“同学会”“战友圈”,甚至热衷“拜大哥”,等等。  构建规规矩矩、平平常常的上下级关系。有的人习惯看领导的脸色说话办事,吹吹拍拍会来事;有的甚至削尖脑袋攀高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