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中培育思维能力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序进性。如何才能创造“引发思考的情境”。唯有当思维活动产生之际,学习者才能拥有一种思维体验;构建初高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和言语活动发展共同体。
关键词:语言;思维;初高中;构建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将哲学规定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概言之,人的思维与人的语言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既是思维的外化呈现,也是其存在本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目标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使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语言是基础,也是核心。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理解與传承,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针对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异段语文教学中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序进性。因此我们都需要借助言语活动构建以思维发展为中心的课程。
一、构建路径之一——培养语感,调动思维
叶圣陶先生在《文心·语汇语感》中提出: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作为高中课标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语言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也表现了对语言知识的一个灵活蕴含和对语言快速反应的言语形成。在异段语感培养中不仅包括静态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包括动态的言语活动,静态的语言知识只有依附动态的言语活动才有生命力。
例如:李清照《声声慢》词起头连叠七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觅觅”是唇音,“冷冷”是舌音,其余是擦音和塞擦音,透过这些语言符号,我们读出的是时代家国乃民族的调式节拍。学生通过多诵读,将文字转化为饱含情感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容的分析和领悟,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二、构建路径之二——聚焦言语形式,发展思维
我们在教学中可在文本中找到合适的情境,抓住言语形式的关键点,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具体说来,言语形式的关键点,指的是言语形式的矛盾点、重复点和炼字点。
这里举一个矛盾点的例子: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故事开篇,并不是以主人公为线索,跟随主人公的行踪叙述事件,而是继续围绕茶峒的风俗人情展开。作者叙述到此地的民风时,用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莫不”,例如:“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当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词就是“全”“一律”,这些词都是“全称副词”,作者通过这些略带夸张的全称副词,表现的是一种人们的生活心理与生活方式的相通性。正因为心意相通,才会互相理解,关系才会融洽。只有在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的同时,也注意到言语形式的特殊之处,对文本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进而提升比较判断思维能力。
三、构建路径之三——课堂上的“留白艺术”,开拓思维
“留白”艺术应用在初高中语文教学中,就是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上为高中生留出独立思考与探究的机会,以“空白”保证高中生能够积极发散自己的学习思维,从教育心理学的实验中也表明:学生在一节课内,脑力工作节律是起伏变化的,有“兴奋波峰”,也有“疲劳低谷”的曲线。
从鲁迅《祝福》里面,引发学生对于“我”是怎么样一个人和祥林嫂为何会遭遇如此坎坷的一生等问题的思考,通过不断的问题思考和解疑过程对言语材料进行再创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步和提升,进而使高中语文教学达到极佳的课堂效果。
四、构建路径之四——建立语料系统,建模思维
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发现,初中学生学生的语言积累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被动”,不少学生往往是教师要求做笔记,他们才被动地懒懒地动笔;二是“散乱”,翻开学生的积累本,举目所见大多是随意散乱的,无章无法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注重学生内部的认知重组过程,认清事物之间的概念结构联系,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比掌握知识内容更重要。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教师要善于从不同文本的相似特征入手,进而总结规律重构知识系统,促进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迁移与运用。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进入高中后面对更为庞大的语言积累系统工程。才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五、构建路径之五——注重体验式学习,提升思维
教师、学生、文本、作者可以在探究、对话、交往中探索语言运用规律,成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语文课程也因此成为富有挑战、不断开放、具有活力的探讨、对话、反思和建构的过程。
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送别诗”时,把一系列“送别诗”综合起来,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帮助学生建构起对“送别诗”中的意象的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一种“横向勾连”。另一方面,学生在研读一首诗的时候,需要查阅资料,阅读关于诗歌背景、诗歌评论、诗歌意象解析等一系列支撑的文本,这就构成了一种“纵向勾连”。纵横交织,就构成了一个文本体系。学生通过语言的梳理与探究重构知识系统,进而变为学生个人化的知识,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
[2]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华东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语言;思维;初高中;构建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将哲学规定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概言之,人的思维与人的语言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既是思维的外化呈现,也是其存在本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目标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使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语言是基础,也是核心。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理解與传承,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针对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异段语文教学中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序进性。因此我们都需要借助言语活动构建以思维发展为中心的课程。
一、构建路径之一——培养语感,调动思维
叶圣陶先生在《文心·语汇语感》中提出: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作为高中课标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语言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也表现了对语言知识的一个灵活蕴含和对语言快速反应的言语形成。在异段语感培养中不仅包括静态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包括动态的言语活动,静态的语言知识只有依附动态的言语活动才有生命力。
例如:李清照《声声慢》词起头连叠七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觅觅”是唇音,“冷冷”是舌音,其余是擦音和塞擦音,透过这些语言符号,我们读出的是时代家国乃民族的调式节拍。学生通过多诵读,将文字转化为饱含情感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容的分析和领悟,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二、构建路径之二——聚焦言语形式,发展思维
我们在教学中可在文本中找到合适的情境,抓住言语形式的关键点,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具体说来,言语形式的关键点,指的是言语形式的矛盾点、重复点和炼字点。
这里举一个矛盾点的例子: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故事开篇,并不是以主人公为线索,跟随主人公的行踪叙述事件,而是继续围绕茶峒的风俗人情展开。作者叙述到此地的民风时,用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莫不”,例如:“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当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词就是“全”“一律”,这些词都是“全称副词”,作者通过这些略带夸张的全称副词,表现的是一种人们的生活心理与生活方式的相通性。正因为心意相通,才会互相理解,关系才会融洽。只有在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的同时,也注意到言语形式的特殊之处,对文本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进而提升比较判断思维能力。
三、构建路径之三——课堂上的“留白艺术”,开拓思维
“留白”艺术应用在初高中语文教学中,就是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上为高中生留出独立思考与探究的机会,以“空白”保证高中生能够积极发散自己的学习思维,从教育心理学的实验中也表明:学生在一节课内,脑力工作节律是起伏变化的,有“兴奋波峰”,也有“疲劳低谷”的曲线。
从鲁迅《祝福》里面,引发学生对于“我”是怎么样一个人和祥林嫂为何会遭遇如此坎坷的一生等问题的思考,通过不断的问题思考和解疑过程对言语材料进行再创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步和提升,进而使高中语文教学达到极佳的课堂效果。
四、构建路径之四——建立语料系统,建模思维
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发现,初中学生学生的语言积累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被动”,不少学生往往是教师要求做笔记,他们才被动地懒懒地动笔;二是“散乱”,翻开学生的积累本,举目所见大多是随意散乱的,无章无法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注重学生内部的认知重组过程,认清事物之间的概念结构联系,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比掌握知识内容更重要。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教师要善于从不同文本的相似特征入手,进而总结规律重构知识系统,促进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迁移与运用。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进入高中后面对更为庞大的语言积累系统工程。才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五、构建路径之五——注重体验式学习,提升思维
教师、学生、文本、作者可以在探究、对话、交往中探索语言运用规律,成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语文课程也因此成为富有挑战、不断开放、具有活力的探讨、对话、反思和建构的过程。
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送别诗”时,把一系列“送别诗”综合起来,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帮助学生建构起对“送别诗”中的意象的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一种“横向勾连”。另一方面,学生在研读一首诗的时候,需要查阅资料,阅读关于诗歌背景、诗歌评论、诗歌意象解析等一系列支撑的文本,这就构成了一种“纵向勾连”。纵横交织,就构成了一个文本体系。学生通过语言的梳理与探究重构知识系统,进而变为学生个人化的知识,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
[2]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华东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