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文化的苦行僧

来源 :新长征·党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長白蕴灵秀,松江毓文杰。雄浑壮美的白山松水赋予了吉林大地以生机和活力,积淀了多元融合、底蕴深厚、色彩斑斓的地域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关注、保护、传承的目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就是其中之一。
  40年来,曹保明以对家乡、对历史、对文化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不畏艰难,勤勉执着,严谨认真,在资料收集、遗产挖掘、文章撰写等方面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传播弘扬吉林地域文化理念,梳理总结吉林地域文化历史,提炼升华吉林地域文化精髓,使优秀的地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人们。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曹保明的文化,属于原生态文化,他本身就是中国文化人的原生态,传承也濒危了。”曹保明抢救和保护下来的遗产,包括查干淖尔冬捕遗产在内的许多遗产都是东北文化的源头记录,这些遗产具备人类文化遗产的赓续性、延展性和启示性。人类遗产的标准是在人类与自然和生活、生产的互动中不断地得到社区、村落、族群和人们的认同,并得以传承。他带领东北文化团队、专家文化团队、志愿者工作团队,始终站在时代文化前沿,彰显了一个文化学者的引领风范。

心中火热,逆旅天涯


  大年三十,鞭炮在寒风冷雪中隆隆作响,各家将饺子从锅里捞出来端上桌,团团围坐吃年夜饭,亲切和美的场景是那样的温馨祥和。可每每这时,曹保明却往往行走在文化保护的路上。
  他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行走之路充满艰辛。在网房子过年,在伐木工人的工棚“拉呱”,去追寻那些有代表性的老渔把头、老淘金者、老伐木工,记录他们的口述过往,然后让一代代的年轻人接手传统。他不断修复、丰富和完善文化遗产,包括长白山森林号子文化、松花江渔猎文化、闯关东习俗文化、东北老字号的故事……在他的努力下,这些曾经被人们忽视了、淡忘了的民俗传统和文化传承,再次得到了发扬和传承,并相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87年的春节,曹保明是在辉南县石棚沟金矿的工棚子里过的。那时,外面飞雪飘飘,屋里炉火通红。记录故事、整理故事已疲惫至极的曹保明不知不觉昏睡过去,红透的炭火产生了一氧化碳,多亏工人们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命。为了写《东北木帮史》,他多次深入长白山,到松花江、鸭绿江上去漂流放排,翔实地记录在老山里伐木的“木把”生涯,包括他们的隐语、行话、归宿,以及特有的宗教信奉和采伐习俗,这些木帮文化充分展示了东北久远的开发历史和科技发展史。然而这种采访活动处处伴随着危险,就在1994年的一次木排上的采访,他掉进鸭绿江中差点丧命。
  遗产的抢救和挖掘,需要毅力和品格,更需要识见和能力。在北方寒冷的大平原,在诸多人赶年的节点上,在人们奔往归家的路上,曹保明也在路上,但他却是在离开家的路上,奔走在抢救遗产的路上,成为一道独具风景的逆行!

笔耕不辍,硕果累累


  或许是对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的热爱带来的巨大动力,曹保明总是激情澎湃,笔耕不辍。收集到的故事,不理出架构,理清思路,取舍好内容,仿佛就觉得像是欠了一笔债,必欲完成而后快,于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他曾创造过凌晨2点写作,7点左右“刹车”,写空2支圆珠笔,完成2万余字的纪录。
  他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把心融入普通百姓中,汲取不竭的创作源泉。对每一个采访对象,他都跟他们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上睡觉,以一颗诚挚之心赢得人们的信任。他们对他毫无保留地倾诉着关东久远岁月里的故事,述说着逝去的文化和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曹保明听说一位老大娘当年从事过改造妓女的工作,而那些妓女从前与长白山早期的开发者、淘金汉、木帮、土匪、马贼、打猎人、挖参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大娘,经过再三地解释和恳求,终于获得了对方的信任,了解到大量素材,也和这位大娘成了知心朋友。
  他创办《民间故事》杂志,推动民协三套集成和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展。已出版《东北木帮史》《东北淘金史》《中国东北行帮》《东北民俗》《雪山罕王传》《东北文化源头记录》《东北马贼史》《世上最后一个懂鸟兽语言的人》等专著140余部,共计3000多万字,真实勾勒了沧桑岁月的历史纵深,鲜活展现了时代律动,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风云激荡的年代故事,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淳朴浓郁的文化民俗……他的著作具有历史性、区域性、民族性和民俗性的特点,如捕鱼文化、狩猎文化、淘金文化、森林文化,给人以走进的引力,体现出文化的张力,成为活的记忆,让人亲近。他三次获长白山文艺奖优秀作品奖,《乌拉手记》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二等奖。他在获奖感言中说:“留住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使命。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如果没有这些传承人和他们的文化遗产,如果没有这些传承人独特的生活角落,如果没有我走进的这些生活,就没有这些书。所以我的很多书实际上不是我的。看上去是落上了我的名字,但在书的背后是那些根本没有名、不为人所知的那些生动历程的传承者。他们才是我们应该敬仰、应该永远记住的主角。”


讲“老故事”,播新理念


  曹保明一直深入生活,扎根群众,把思想和文化奉献给人们,积极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鼓与呼,每年都会举办20多场公益报告会,为村落、社区、厂矿、电台、电视台、学校和机关送去知识和智慧。
  2004年,曹保明出任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申报委员会专家组组长。他带领团队成功地申报了吉林省1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先后百余次深入各地考察,行程1.8万多公里,几十次对从事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开展辅导讲座,以提高人们的遗产抢救和保护意识。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作为吉林省“祥云小屋”的发言人,带领大家向世界介绍吉林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吉林省被文化部和奥组委评为优秀团队奖。
  作为一名从事文化工作的政协委员,曹保明每年向政协提交的提案都被采纳和应用。《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保护身边的古村落的提案》《关于吉林省民间文化产业开发的提案》等10个提案都引起很大反响,对推动吉林省文化保护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筚路蓝缕,挖掘传承


  作为首届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杰出人物和年度贡献的获得者,他总是在考虑着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应如何保护、如何抢救,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己任,时刻关注着文化遗产的发现、价值,尤其是文化遗产的流失。
  他用140余部专著记录了许多行将消亡的民间文化遗产。他说:“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土地,认识自己所归属的民族,甚至重新认识了人类自己。这些年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我有一种非常深刻的感受。”吉林省长白山区曾经是清朝贡品的基地,其中一个贡鹰族,就是贡东北的鹰,让帝王们把鹰放在肩上展示威武,同时还用来狩猎。吉林市有一个鹰屯,在200年间专门为清朝廷驯鹰,在没有抢救之前,它是很普通的一个村屯,但是重新把这种鹰文化挖掘出来后,这个屯子就产生了大量捕鹰驯鹰的文化传承人,小屯子从此声名远播。现在人们到长白山,看完天池,游完林海,都想到鹰屯看看。这就是文化保护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曹保明激动地说:“我觉得要说价值的话,就是让人类重新认识了生存的价值——那里的人们会骄傲地说,这就是十一代为清朝廷捕鹰并被认可的家族,其捕鹰驯鹰的能力是重要的文化遗产。那里的人们自豪地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地方还有这么深度的文化,他们更深爱这片土地。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行者无疆,大道留痕


  “我觉得留住村落文化就是留住乡愁,乡愁是联想,是怀念。”曹保明以自己的行动,努力保护传统村落,成为真正的村落守望者。无论是民间文化、文化遗产、地域知识、文化创意、文化开拓、文化扶贫,还是民俗礼仪,只要是生活中需要的,群众需要的,就能见到曹保明为之奔波的身影。曹保明发自心底地感叹:“文化遗产,当你了解它、认识到它的价值的时候,你就会离不开它。”他和同行者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寻找着被人类遗忘的角落,鼓励他们走进一个又一个领域。
  获得“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称号之后,曹保明更增添了一种力量,因为这表明文化遗产保护本身形成了一个品牌。他深知获得这样一个称号的同时更肩负一种使命。面对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他心存隐忧:许多历史文化遗迹都不存在了,有的只剩下一个名字,有的甚至只剩下了一个遥远的传说。他认为城市中最难保护的文化就在于此,这也是所有城市共同的难题。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地名列为文化遗产。他说:“就像我省的南大营一样,很多城市都面临这种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在高楼大厦中,在快速的城市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城市的名、街区的名、历史纪念地的名、一些已逝去人的名。高楼大厦可以盖,街道可以更新改造,但是文化发生地的记忆不能丢。名字在,文化就在;文化在,人类的记忆就在;而记忆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当我们的子孙后代走到那片地方的时候,知道这个地方的名字,知道在那一段时间有这样一种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这就是留存的历史和文化。”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要让人们知道遗产是什么?保护的是什么?留住这些干什么?让人类、让社会、让未来、让历史有清醒的认识。”“文化遗产感动了我,同时也使我重新认识了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什么?是一个民族心底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奋进向上的力量!是一个民族从愚昧走向进步的力量!它传承着一个民族久远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文化遗产以其永久的风姿激励国人,感动社会,唤起人们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守望精神家园,传承华夏文明,创新人类文化。”
  2017年12月28日,在圣水湖畔查干湖渔场举行的“查干湖渔猎文化原生态、新生代保护发展论坛”上,曹保明呼吁:要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和文化作用,专家也要配合政府去实施主导文化的作用,通过密切贴近遗产去指導传承,不脱离生活指手画脚,不使遗产无序流失,不使遗产成为“遗憾”。他主张在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的过程中,专家要站在时代前沿去扶正这些遗产,指导并保护这些遗产,参与这些遗产在生活时代变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化,研究遗产在传承中的困惑,特别是传承人的心思、感受、传承情况,要时时掌握遗产规律。按照文化遗产标准去寻找遗产,挖掘遗产,认定遗产,保护遗产,传承遗产,这是文化人类学的保护方式,符合传统文化自身特征,能够被生活和社会延续。
  一次次旅程,一串串脚印,一个个村落,一遍遍追寻。
  他的专注,他的行走,他的故事,让人们看见了山,望见了水,留住了乡愁。(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其他文献
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利刃”。  坚持领导带头,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正人先正己。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勇于抛开面子、敢于“揭短亮丑”,率先把自己摆进去,将缺点和问题查摆出来,不泛泛而谈,不躲躲闪闪,真正触及灵魂,扫除思想“灰尘”。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同时还要善于指出他人的缺点,坚持指问题与提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施展抱负,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一、从“人才大战”说起  有专家分析,预测一个城市未来的潜力,要看今天人们脚步的去留。实践证明,制度创新一小步,人才发展一大步。特别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转变
期刊
他曾经是一颗被埋在泥土里的小石头,历经20年的雕琢、磨砺,如今成长为一颗闪耀着光芒的宝石。他从一名石材雕刻工人做起,现已发展成为一名拥有集石材开发、室内装饰、电子商务、综合教育及名人书画等多项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他就是吉林省小石头集团董事长石岩。以石为基,筑装饰产业大厦  石岩出生于辽宁省建平县与内蒙古喀喇沁旗交界的一个小山村,外婆是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蒙古族人。由于家境贫寒,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长远规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首要的是突出政治标准,紧盯干部“选育用”三个环节,把好干部培养出来并用起来,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干部支撑。  深入了解,选有德干部。“德”是为官从政的重要标尺,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知人善任。择一贤才则群贤必至,见贤思齐则蔚然成风。要深入工作单位,了解干部的职业道德;深入家庭成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所作出的这一重大政治判断。  历史意义: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毛泽东说过:“
期刊
党组视察重点工作机制是指党组所有成员集体深入重点工作一线视察,发现问题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现场解决。这是吉林市商务局在党委改为党组后,积极探索政府职能部门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也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等规定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创新。  吉林市商务局党组自去年初建立党组视察重点工作机制以来,靠前指挥、靠前组织、靠前
期刊
在乾安县让字镇珠字村,有一个人为了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盯住经济发展、环境改善、脱贫致富三大任务目标不放,克服村集体经济薄弱等不利因素,与村班子一起,带领村民全力脱贫攻坚。他就是松原市发改委选派的“第一书记”吴景新。  吴景新身材不高,面相淳朴,心里经常念着的是村子里的困难群众。在精准调研后,他确定了推动棚菜发展、调整种植结构,进一步强化村基础设施、文化设施、村屯环境建设的帮扶计划。  吴景新驻村
期刊
“王大娘家的情况跟去年比已经略有改善,张大爷家小儿子的病已经好些了……”这一天,长春市九台区人民法院的党员干部一改往日谈话常态,嘴里谈论的不再是各类案件案情,说不完道不尽的都是莽卡乡的55户贫困村民。  长春市九台区人民法院党总支将精准扶贫作为“主题党日”的实践阵地,组织5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莽卡乡张庄子村、松江村,对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帮助研究脱贫思路,制定脱贫措施。  一  在葛老汉家中,党总
期刊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应该从理论上准确把握十九大党章修正案的几处新亮点。  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灵魂,串联起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论述气势恢宏、豪情满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理解把握好“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领会好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把握准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髓,也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一、“四个伟大”是实践需求、时代产物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思想之源。“四个伟大”不是凭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