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脆弱”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有人觉得受伤害了,就要跳脚抗议。
比如,前一段时间网上很多人转发郑强教授的一段关于空姐的言论,是一段脱离了演讲主线的小杂感。他自己也知道不是很严肃,当不得真,所以在视频片段的开头,他特地嘱咐台下的一位王书记把这段掐了别播。大家转发那段视频,主要原因是说得挺好笑的,把老愤青郑强当段子手围观了。至于他说的,真没什么,有点像茶余饭后侃大山时的闲话,一说一乐,没必要太较真。
可是一所航空职业学院的女同学,也就是未来的空姐们不干了,她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声讨郑强对空姐的“歧视”,打出了“反对职业歧视,反对性别歧视”、“抗议郑强校长歧视空姐,道歉!”、“郑强下课”等上纲上线的标语。结果搞得郑强没办法,只好接受采访进行解释和道歉,说讲那番话的时候他还不是校长,他对空姐充满了尊重云云。
年轻空姐们的抗议不是偶然现象,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也发生着一些类似的事。这是一种已经兴起且正在蔓延的新的社会文化的表现。
典型的如女权议题。前段时间,演员包贝尔结婚,婚礼上的一个小视频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个伴郎想要把作为伴娘之一的柳岩扔到游泳池,另一个伴娘贾玲拦着,没扔成,后来几个伴郎自己跳水里玩了。当然,几分钟的视频只表现了前一半。结果,女权主义者不干了,说这是对柳岩的性骚扰,至于柳岩本人是否认为被性骚扰了,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认为是。女权主义者接连骂了好多天,把当事人逼着一个个出来道歉,事情才算平息了。
还有“狗粉”,有些爱狗人士也是惹不起的,他们爱狗,别人就不可以不爱狗。有一个高校的操场出现了一只不大友好的流浪狗,为了不致恶犬伤人,保安开着巡逻车把流浪狗撞倒抓住了。网上就又有狗粉抗议了,说这样太残忍了,怎么能如此不爱护人类的朋友呢?当然,跟动辄到高速公路上堵运狗车的比起来,网上抗议算是温和的了。
还有某些群体也是惹不得的,谁敢“歧视”谁就有大麻烦。我们也不敢惹这个麻烦,所以只能说“某些群体”,读者朋友们冰雪聪明,不用说破也知道的。
总之,我们的社会上忽然间就多出了很多“歧视”,多出了很多长着玻璃心的人们,他们很容易受伤,很容易感到被“歧视”了,然后就要抗议。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歧视”会越来越多,因为它是人为定义出来的,是基于主观感受的;相应地,抗议也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结果就是社会会有越来越多的禁区,不可触碰,因为有的人一触即跳。
注意,我不是主张大家都要“皮糙肉厚”,对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漠不关心,而是要指出一个现象:人们对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矛盾安之若素,甚至觉得自然而然,却对一些细枝末节无限上纲,这是不正常的,大概只能认为这是后现代社会的特点。
现实一点分析,这也是“社会凝聚力下降”的表现。以同事圈为例,如果有人总是开很过分的玩笑,那么这个人是不受欢迎的;但如果有人非常玻璃心,一点玩笑都开不起,那么TA也是不受欢迎的。这两类人无论哪种存在,同事群体都不能是个团结的集体。对社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至于导致了社会越来越敏感越来越脆弱的原因,我想大概有两个。其一,西方文化、尤其是“政治正确”标准的影响。女权议题、狗权议题都有相应的西方的标准和社会运动作为映衬,在他们那里是“政治正确”的,在我们这里也应该是——有些人是这么认为的。其二,主流价值观的统合力不够,亚文化兴起和兴盛,各亚文化群体的“主体意识”无限加强,互相看着不顺眼,太容易被对方“激怒”。
笼而统之地说,还是个社会“病”的问题。病了就要医治,治好的关键要看主流价值观的真正唱响。
比如,前一段时间网上很多人转发郑强教授的一段关于空姐的言论,是一段脱离了演讲主线的小杂感。他自己也知道不是很严肃,当不得真,所以在视频片段的开头,他特地嘱咐台下的一位王书记把这段掐了别播。大家转发那段视频,主要原因是说得挺好笑的,把老愤青郑强当段子手围观了。至于他说的,真没什么,有点像茶余饭后侃大山时的闲话,一说一乐,没必要太较真。
可是一所航空职业学院的女同学,也就是未来的空姐们不干了,她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声讨郑强对空姐的“歧视”,打出了“反对职业歧视,反对性别歧视”、“抗议郑强校长歧视空姐,道歉!”、“郑强下课”等上纲上线的标语。结果搞得郑强没办法,只好接受采访进行解释和道歉,说讲那番话的时候他还不是校长,他对空姐充满了尊重云云。
年轻空姐们的抗议不是偶然现象,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也发生着一些类似的事。这是一种已经兴起且正在蔓延的新的社会文化的表现。
典型的如女权议题。前段时间,演员包贝尔结婚,婚礼上的一个小视频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个伴郎想要把作为伴娘之一的柳岩扔到游泳池,另一个伴娘贾玲拦着,没扔成,后来几个伴郎自己跳水里玩了。当然,几分钟的视频只表现了前一半。结果,女权主义者不干了,说这是对柳岩的性骚扰,至于柳岩本人是否认为被性骚扰了,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认为是。女权主义者接连骂了好多天,把当事人逼着一个个出来道歉,事情才算平息了。
还有“狗粉”,有些爱狗人士也是惹不起的,他们爱狗,别人就不可以不爱狗。有一个高校的操场出现了一只不大友好的流浪狗,为了不致恶犬伤人,保安开着巡逻车把流浪狗撞倒抓住了。网上就又有狗粉抗议了,说这样太残忍了,怎么能如此不爱护人类的朋友呢?当然,跟动辄到高速公路上堵运狗车的比起来,网上抗议算是温和的了。
还有某些群体也是惹不得的,谁敢“歧视”谁就有大麻烦。我们也不敢惹这个麻烦,所以只能说“某些群体”,读者朋友们冰雪聪明,不用说破也知道的。
总之,我们的社会上忽然间就多出了很多“歧视”,多出了很多长着玻璃心的人们,他们很容易受伤,很容易感到被“歧视”了,然后就要抗议。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歧视”会越来越多,因为它是人为定义出来的,是基于主观感受的;相应地,抗议也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结果就是社会会有越来越多的禁区,不可触碰,因为有的人一触即跳。
注意,我不是主张大家都要“皮糙肉厚”,对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漠不关心,而是要指出一个现象:人们对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矛盾安之若素,甚至觉得自然而然,却对一些细枝末节无限上纲,这是不正常的,大概只能认为这是后现代社会的特点。
现实一点分析,这也是“社会凝聚力下降”的表现。以同事圈为例,如果有人总是开很过分的玩笑,那么这个人是不受欢迎的;但如果有人非常玻璃心,一点玩笑都开不起,那么TA也是不受欢迎的。这两类人无论哪种存在,同事群体都不能是个团结的集体。对社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至于导致了社会越来越敏感越来越脆弱的原因,我想大概有两个。其一,西方文化、尤其是“政治正确”标准的影响。女权议题、狗权议题都有相应的西方的标准和社会运动作为映衬,在他们那里是“政治正确”的,在我们这里也应该是——有些人是这么认为的。其二,主流价值观的统合力不够,亚文化兴起和兴盛,各亚文化群体的“主体意识”无限加强,互相看着不顺眼,太容易被对方“激怒”。
笼而统之地说,还是个社会“病”的问题。病了就要医治,治好的关键要看主流价值观的真正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