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节律机制包含静态框架与动态程序两个部分;而美国节律音系学所开创的节律模式,显然缺失了后一部分。本文论证了完整的音乐节律机制的构成,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以进一步形成音乐与语言共享新的节律饮系理论模式。
【关键词】节律;框架;程序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不但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把打开科学奥秘的钥匙。
1977年,美国学者利伯曼与波莱斯合作,发表了《论重音与语言节律》一文。该文借用简明而节律信息外显的音乐节律规律,成功揭示了复杂而相当“不透明”的英语节律规律。该文对音乐节律机制的解释要点是“自上而下;逐层二分;左重右轻”。跨学科研究证明,该模式在英语中具有“自洽性”。因而,该文的发表,被公认为代表“节律音系学”的正式诞生。[1]然而,在世界范围来里,“美国模式”遇到了来自“声调型语言”(如汉语)和印欧语系中的“音节计时型语言”(如法语)的挑战。那么,“美国模式”的问题何在呢?
二、析要
节律音系学开创的“以音乐节律揭示语言节律规律”的方法,应该代表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但是,它在世界范围内遇到的挑战,则说明该模式存在一定的、甚至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缺陷,需要在弥补的基础上进行模式优化。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rank Wilczek在其新专著《美丽的问题:发现大自然的深层设计》中指出“哪怕是最不可思议的量子观念都在应用我们大家都理解的普通原理。例如,描述原子和光的方程与描述乐器和声音的方程几乎是一样的”。这一观点,其实,自上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以来,已经逐渐成为物理数学界的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诸多机制中,音乐节律机制是最“透明”的;因而,音乐节律机制可以作为揭示上述机制的共性特征的突破口。换言之,优化“美国模式”的最佳途径,就是对音乐节律机制进行科学解析。
三、音乐节律机制解析
(一)音乐节律机制的构成
众所周知,音乐课程的启蒙,始于两项最基础的音乐常识的传授:1)关于音乐层次结构及配置规则的基本知识(“二进制”层次式结构框架);2)关于乐曲具体节律形态设计的基本解读知识(主要包括时速和拍型“×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拍”)。也就是说,人类对音乐节律的感知,起码需要掌握两项不可或缺的知识:1)乐律基本结构常识;2)具体乐曲节律形态设计(时速和拍型)常识。
这意味着,音乐节律机制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其一是音乐的“静态配置框架”,其二是乐曲的“动态节律形态”。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音乐的“静态配置框架”代表人类大脑中的“预结构机制”;乐曲的“动态节律形态”代表相应的“生成程序”。前者犹如胚胎孕育,后者犹如婴儿诞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下面,本文对两个部分进行具体描述:
(二)音乐节律的静态配置框架
音乐节律机制中的“静态配置框架”是一种二进制式层次结构机制。该机制总体结构是分层式的;该机制中各个层次的音符时值分派原则,与西蒙等早期人工智能专家所倡扬的“专家系统”相似——以“树形图”代表二进制式结构原则。其要点是:1)同层单位的时值一律相等;2)异层单位的时值则按“二进制”级差原理指派:即“自上而下,逐层二分(自下而上,则逐层二合”)。需要指出的是,“静态配置框架”只规定了的各个层次及单位的时值的配比关系;而没有具体的时值。因而,它只为乐曲的诞生打下基础,无法代表具体乐曲的生成。限于篇幅,此不赘述。[2]
(三)音乐节律的动态生成程序
音乐节律机制中的“动态生成程序”,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分音符为一拍”):确立“乐律基础单位”(单位拍),确定所有单位的拍数和时值。首先,按任意性原则选择某一层次,确定该层的单位为整首乐曲的“基本单位”——代表一个整拍的“标准音符”。其次,根据“静态配置框架”的二进制式层次结构特性,依次确定乐曲中所有音符的拍数。同时,由于乐曲都有规定的“速度”(如中速、快速、慢速等),因而,不难得出“标准音符”的时值;既而,可根据与“标准音符”的比值,乐曲中所有的音符也都有了确定的时值。第二步骤(“每小节×拍,左重右轻”):建立“乐律基本单位”(拍子/小节),确定其组构原则与二维特征。乐律基本单位——拍子(乐谱上表现为“小节”)的组构,以“单位拍”为基础。“乐律基本单位”的组构原则,包括水平方向的“(单位)拍数规则”和垂直方向的“轻重音指派规则”。乐曲“拍型”解读规则中的“每小节×拍”,即代表水平方向的“拍数规则”。乐曲读谱规则中的“首拍强于后拍”的规定,即代表垂直方向的“轻重音指派规则”。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步骤还暗含“取向”原则:以“单位拍(基本单位)”层为底界,遵循“自下而上”的方向,逐层组构各级乐曲单位——直至形式完整的乐章。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节律机制包含“静态配置框架”和“动态生成程序”两个部分。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音乐节律机制。对比音乐节律机制,可以发现:“美国模式”显然存在重要缺环——美国学者开创的节律模式,大体相当于音乐的“静态配置框架”,而在很大程度上“雪埋”了“动态生成程序”。
笔者认为,优化方案是:在美国模式的基础上补上动态的“生成程序”,形成完整的音乐节律模式。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语言和音乐共享的科学的节律理论模式。
参考文献
[1]何丹何燕.浅论音乐节律的时格配置与计算机编码的共享机制[J].音乐时空 . 2014.1.
作者简介:
何丹,副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学系,研究方向:普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
何燕,副教授;浙江女子专修学院;
【关键词】节律;框架;程序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不但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把打开科学奥秘的钥匙。
1977年,美国学者利伯曼与波莱斯合作,发表了《论重音与语言节律》一文。该文借用简明而节律信息外显的音乐节律规律,成功揭示了复杂而相当“不透明”的英语节律规律。该文对音乐节律机制的解释要点是“自上而下;逐层二分;左重右轻”。跨学科研究证明,该模式在英语中具有“自洽性”。因而,该文的发表,被公认为代表“节律音系学”的正式诞生。[1]然而,在世界范围来里,“美国模式”遇到了来自“声调型语言”(如汉语)和印欧语系中的“音节计时型语言”(如法语)的挑战。那么,“美国模式”的问题何在呢?
二、析要
节律音系学开创的“以音乐节律揭示语言节律规律”的方法,应该代表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但是,它在世界范围内遇到的挑战,则说明该模式存在一定的、甚至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缺陷,需要在弥补的基础上进行模式优化。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rank Wilczek在其新专著《美丽的问题:发现大自然的深层设计》中指出“哪怕是最不可思议的量子观念都在应用我们大家都理解的普通原理。例如,描述原子和光的方程与描述乐器和声音的方程几乎是一样的”。这一观点,其实,自上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以来,已经逐渐成为物理数学界的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诸多机制中,音乐节律机制是最“透明”的;因而,音乐节律机制可以作为揭示上述机制的共性特征的突破口。换言之,优化“美国模式”的最佳途径,就是对音乐节律机制进行科学解析。
三、音乐节律机制解析
(一)音乐节律机制的构成
众所周知,音乐课程的启蒙,始于两项最基础的音乐常识的传授:1)关于音乐层次结构及配置规则的基本知识(“二进制”层次式结构框架);2)关于乐曲具体节律形态设计的基本解读知识(主要包括时速和拍型“×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拍”)。也就是说,人类对音乐节律的感知,起码需要掌握两项不可或缺的知识:1)乐律基本结构常识;2)具体乐曲节律形态设计(时速和拍型)常识。
这意味着,音乐节律机制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其一是音乐的“静态配置框架”,其二是乐曲的“动态节律形态”。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音乐的“静态配置框架”代表人类大脑中的“预结构机制”;乐曲的“动态节律形态”代表相应的“生成程序”。前者犹如胚胎孕育,后者犹如婴儿诞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下面,本文对两个部分进行具体描述:
(二)音乐节律的静态配置框架
音乐节律机制中的“静态配置框架”是一种二进制式层次结构机制。该机制总体结构是分层式的;该机制中各个层次的音符时值分派原则,与西蒙等早期人工智能专家所倡扬的“专家系统”相似——以“树形图”代表二进制式结构原则。其要点是:1)同层单位的时值一律相等;2)异层单位的时值则按“二进制”级差原理指派:即“自上而下,逐层二分(自下而上,则逐层二合”)。需要指出的是,“静态配置框架”只规定了的各个层次及单位的时值的配比关系;而没有具体的时值。因而,它只为乐曲的诞生打下基础,无法代表具体乐曲的生成。限于篇幅,此不赘述。[2]
(三)音乐节律的动态生成程序
音乐节律机制中的“动态生成程序”,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分音符为一拍”):确立“乐律基础单位”(单位拍),确定所有单位的拍数和时值。首先,按任意性原则选择某一层次,确定该层的单位为整首乐曲的“基本单位”——代表一个整拍的“标准音符”。其次,根据“静态配置框架”的二进制式层次结构特性,依次确定乐曲中所有音符的拍数。同时,由于乐曲都有规定的“速度”(如中速、快速、慢速等),因而,不难得出“标准音符”的时值;既而,可根据与“标准音符”的比值,乐曲中所有的音符也都有了确定的时值。第二步骤(“每小节×拍,左重右轻”):建立“乐律基本单位”(拍子/小节),确定其组构原则与二维特征。乐律基本单位——拍子(乐谱上表现为“小节”)的组构,以“单位拍”为基础。“乐律基本单位”的组构原则,包括水平方向的“(单位)拍数规则”和垂直方向的“轻重音指派规则”。乐曲“拍型”解读规则中的“每小节×拍”,即代表水平方向的“拍数规则”。乐曲读谱规则中的“首拍强于后拍”的规定,即代表垂直方向的“轻重音指派规则”。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步骤还暗含“取向”原则:以“单位拍(基本单位)”层为底界,遵循“自下而上”的方向,逐层组构各级乐曲单位——直至形式完整的乐章。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节律机制包含“静态配置框架”和“动态生成程序”两个部分。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音乐节律机制。对比音乐节律机制,可以发现:“美国模式”显然存在重要缺环——美国学者开创的节律模式,大体相当于音乐的“静态配置框架”,而在很大程度上“雪埋”了“动态生成程序”。
笔者认为,优化方案是:在美国模式的基础上补上动态的“生成程序”,形成完整的音乐节律模式。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语言和音乐共享的科学的节律理论模式。
参考文献
[1]何丹何燕.浅论音乐节律的时格配置与计算机编码的共享机制[J].音乐时空 . 2014.1.
作者简介:
何丹,副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学系,研究方向:普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
何燕,副教授;浙江女子专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