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毕业于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具有昆虫学学士学位。我在靠近墨西哥边境的亚利桑那州的诺加利斯定居下来以后,重新开始了集邮。当时我为美国农业部工作,是一个植物检疫人员。
1956年,我发现有些邮票的图案是昆虫,于是我开始收集昆虫邮票。直到1957年底,我才知道有一个早在1949年就成立了的美国专题协会这样一个集邮组织。我于1958年加入了该协会,在那一年我还加入了生物学集邮研究小组。1958年我开始展出昆虫邮票。但是直到1984年以后,我才觉得我已经有了足够的蜜蜂素材,可以单独展出蜜蜂邮集了。
我的第一部展品编组得并不好,因为我没有读过《美国集邮协会评审手册》的第三版,这个第三版要求每部展品都要有纲要。人们告诉我,我的许多素材都很好,他们敦促我赶快编写一个纲要页。为了编写好纲要,我花了许多时间阅读有关蜜蜂的书籍。我有一个邻居是业余养蜂人,我从他那里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1985年我的《蜜蜂》展品获得了国家级银铜奖,1987年升为镀金奖,以后在美国国内屡获金奖,有几次获金奖加大奖或加保留大奖。1991年获得锦标赛级冠军。1992年起,《蜜蜂》展品开始参加国际邮展,在意大利’92获大镀金奖,新加坡’95获大镀金奖,加拿大’96获大镀金奖加特别奖,美国太平洋’97获大镀金奖。
在我参展次数多了以后,我在展场上认识的人也多起来,他们都给了我有益的建议。每一次参展,我都尝试修改展品。1990年,我购买了一台电脑,在更换贴片时,它给了我许多方便。
有人问我,对于我的展品屡获金奖的原因我是怎么想的。我觉得我的幸运之处在于,我选择了一个素材很丰富的专题。有早期邮品传世,例如我的展品中有一枚1787年的特兰西瓦尼亚信封,该封是用蜂蜡封口的。现代邮品方面就更多,仅1998年就有许多蜜蜂邮票发行。对于此专题,有邮票,也有邮政用品,还有趣味销票戳、图案销票戳、图案邮资机戳、蜜蜂或蜂蜜地名邮戳、漏色错体邮票、以及水印等等。有一个名称为APIMONDIA的国际养蜂人协会,该协会历届大会的主办国常常发行带有蜜蜂图案的纪念邮票,正如中国几年以前所做的那样。
我的展品原来有8框128页。为了参加在米兰举行的意大利’98邮展,我把它改为10框120页,因为那里的展框每框容纳12页。现在出示给读者的是改后的纲要和部分贴片。
《蜜蜂》展品纲要标题,纲要2页
1蜜蜂的世界45页11关系12外形13任务131蜂王132雄蜂133工蜂1331内勤蜂1332外勤蜂14蜜源植物15天敌2养蜂业42页21知识211公元前至19世纪21219世纪和20世纪22蜂巢类型221天然蜂巢222草或柳条制蜂巢223活框蜂箱23蜂产品231蜂蜡232蜂蜜233蜂王浆和蜂粮24养蜂组织3蜜蜂和蜂蜜的象征和符号应用31页31名称311地名312其它名称32宗教33储蓄34工业35象征女神36纹章37团结统一38奇趣总计120页译者附记美国施皮泽先生关于蜜蜂的这部专题展品,其标题原文为:BUZZ!意为蜂属昆虫嗡嗡叫的声音。通常这种展品可能就用《蜜蜂》(HONEYBEE)作为标题。事实上在美国还有另一个蜜蜂专题集邮者,他的展品就叫《蜜蜂》。施皮泽先生为了避免重复,同时也为了使展品标题简短有新意,遂使用了“BUZZ!”这个标题。如何把它译成汉语,曾使我颇费推敲,显然不能译成《嗡嗡叫》。原题中那个惊叹号是起点睛作用的,使整个标题相当于当有蜂属昆虫在我们的头上嗡嗡地飞旋时,我们惊呼的“呀!蜂子!”。可以用这个惊叹句作为该标题的汉译,但我觉得还是译成《蜜蜂》为好。
从前面施皮泽先生的文章、他的纲要和部分贴片(图①至图⑨见插页,图10见文中黑白图),我们能学到什么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要编组一部有竞争力的专题展品,选准专题很重要。专题的选取要考虑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就是展品作者本人对所选专题比较熟悉。施皮泽先生学的是昆虫专业,职业是植物检疫人员,对昆虫比较熟悉,所以他从收集昆虫邮票开始。专题的客观条件是属于该专题的邮品要比较丰富。丰富的意思不仅指数量多,还要品种全,不单要有邮票,还要有其它邮品。我们看到在作者的展品中,有带图案或文字的邮资机戳(图②、④、⑤、⑧和瑏瑠)、有蜜蜂形趣味销票戳(图④和⑨)、有带蜜蜂图案的特种销票戳(图②、④和瑏瑠),还有邮资明信片(图⑦)和广告明信片(图瑏瑠)。邮品丰富的另一层含义是邮品的时间跨度大,不能仅有近期邮品,还要有中期和早期邮品。作者称他的展品中有200多年前即1787年用蜂蜡封口的邮票史前封。在展品的标题页上,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个1840年英国发行的邮资为1便士的马尔雷迪邮资邮简(图①上部),该邮简的背面被当时的一个文具、出版商加印了书籍广告(图①右下缩小复印件),其中有一种书为《昆虫学》,它的一个分册为《蜜蜂》(图①左下复印件局部)。贴片上的文字说,加印《昆虫学》广告的1便士马尔雷迪邮简,已知仅此一件。作者把如此珍罕而又贴切的邮品用于标题页,当然做到了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提高了展品的身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当时的德意志帝国,曾把它的5芬尼和10芬尼普票用带广告附票的小本票的形式发行过。1911年,有三家蜂蜜供应商在这种附票上试验过5种不同的蜂蜜广告。现在这些带广告附票的小本票,每种的目录价都在500美元左右。令人羡慕的是,作者的展品中这5种蜂蜜广告都具备。还有一枚贴这种广告邮票的实寄明信片(图⑧)。图⑥贴片上部是几种埃及、法国和英国发行的以古埃及文物为图案的邮票,粗看起来似乎与蜜蜂专题无关。但是细心的作者在邮票背景图案中,发现了蜜蜂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作者用这一信息说明,早在公元前人类就已经认识了蜜蜂。由此可见,邮品丰富与否虽然是客观条件,但也要靠展品作者主观上认真去挖掘。
2在展品编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精益求精。最好参加一个集邮组织,扩大交往范围。多参观集邮展览,吸取优秀展品的长处。作者谈到,他把各级邮展评审员、竞争对手以及邮商都当作了学习对象,甚至向业余养蜂人求教。不妄自尊大,不固执己见,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充实展品。从而使自己的展品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从获得国家级银铜奖,一步一个台阶,最后登上了世界邮展大镀金奖的高位。
3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务使展品有新意。如果以昆虫为专题,编组一部能参加国际邮展的展品并不太难,因为素材很丰富。如果以整个昆虫纲里一个小小的蜜蜂属为专题,编组一部展品,则范围大大缩小,势必逼迫作者向专题的深入的方向拓展。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作者把古典的、现代的各种素材都动用起来,甚至连以野蜂(BumbleBee,图③)、蜂翅膀(Beeswing,图④)、蜂场(Apiary,图⑦)、蜜蜂(Honeybee,图⑨)和蜂(Bee,图⑨)的邮戳,都编入到展品中。即使这样,如果仅仅停留在蜜蜂和蜂产品的范围内,也难以把展品拓展成8框128页的程度。而且这样的展品难逃学科性、资料性之嫌。作者的聪明之处在于向专题的广泛的方向进军。纲要中增加的第3章:蜜蜂和蜂蜜的象征和符号应用,使展品不仅保持了科学和经济的底蕴,又增加了社会和文化的内涵。不仅使展品具有新意,又使展品的可用素材大大增加。
1956年,我发现有些邮票的图案是昆虫,于是我开始收集昆虫邮票。直到1957年底,我才知道有一个早在1949年就成立了的美国专题协会这样一个集邮组织。我于1958年加入了该协会,在那一年我还加入了生物学集邮研究小组。1958年我开始展出昆虫邮票。但是直到1984年以后,我才觉得我已经有了足够的蜜蜂素材,可以单独展出蜜蜂邮集了。
我的第一部展品编组得并不好,因为我没有读过《美国集邮协会评审手册》的第三版,这个第三版要求每部展品都要有纲要。人们告诉我,我的许多素材都很好,他们敦促我赶快编写一个纲要页。为了编写好纲要,我花了许多时间阅读有关蜜蜂的书籍。我有一个邻居是业余养蜂人,我从他那里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1985年我的《蜜蜂》展品获得了国家级银铜奖,1987年升为镀金奖,以后在美国国内屡获金奖,有几次获金奖加大奖或加保留大奖。1991年获得锦标赛级冠军。1992年起,《蜜蜂》展品开始参加国际邮展,在意大利’92获大镀金奖,新加坡’95获大镀金奖,加拿大’96获大镀金奖加特别奖,美国太平洋’97获大镀金奖。
在我参展次数多了以后,我在展场上认识的人也多起来,他们都给了我有益的建议。每一次参展,我都尝试修改展品。1990年,我购买了一台电脑,在更换贴片时,它给了我许多方便。
有人问我,对于我的展品屡获金奖的原因我是怎么想的。我觉得我的幸运之处在于,我选择了一个素材很丰富的专题。有早期邮品传世,例如我的展品中有一枚1787年的特兰西瓦尼亚信封,该封是用蜂蜡封口的。现代邮品方面就更多,仅1998年就有许多蜜蜂邮票发行。对于此专题,有邮票,也有邮政用品,还有趣味销票戳、图案销票戳、图案邮资机戳、蜜蜂或蜂蜜地名邮戳、漏色错体邮票、以及水印等等。有一个名称为APIMONDIA的国际养蜂人协会,该协会历届大会的主办国常常发行带有蜜蜂图案的纪念邮票,正如中国几年以前所做的那样。
我的展品原来有8框128页。为了参加在米兰举行的意大利’98邮展,我把它改为10框120页,因为那里的展框每框容纳12页。现在出示给读者的是改后的纲要和部分贴片。
《蜜蜂》展品纲要标题,纲要2页
1蜜蜂的世界45页11关系12外形13任务131蜂王132雄蜂133工蜂1331内勤蜂1332外勤蜂14蜜源植物15天敌2养蜂业42页21知识211公元前至19世纪21219世纪和20世纪22蜂巢类型221天然蜂巢222草或柳条制蜂巢223活框蜂箱23蜂产品231蜂蜡232蜂蜜233蜂王浆和蜂粮24养蜂组织3蜜蜂和蜂蜜的象征和符号应用31页31名称311地名312其它名称32宗教33储蓄34工业35象征女神36纹章37团结统一38奇趣总计120页译者附记美国施皮泽先生关于蜜蜂的这部专题展品,其标题原文为:BUZZ!意为蜂属昆虫嗡嗡叫的声音。通常这种展品可能就用《蜜蜂》(HONEYBEE)作为标题。事实上在美国还有另一个蜜蜂专题集邮者,他的展品就叫《蜜蜂》。施皮泽先生为了避免重复,同时也为了使展品标题简短有新意,遂使用了“BUZZ!”这个标题。如何把它译成汉语,曾使我颇费推敲,显然不能译成《嗡嗡叫》。原题中那个惊叹号是起点睛作用的,使整个标题相当于当有蜂属昆虫在我们的头上嗡嗡地飞旋时,我们惊呼的“呀!蜂子!”。可以用这个惊叹句作为该标题的汉译,但我觉得还是译成《蜜蜂》为好。
从前面施皮泽先生的文章、他的纲要和部分贴片(图①至图⑨见插页,图10见文中黑白图),我们能学到什么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要编组一部有竞争力的专题展品,选准专题很重要。专题的选取要考虑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就是展品作者本人对所选专题比较熟悉。施皮泽先生学的是昆虫专业,职业是植物检疫人员,对昆虫比较熟悉,所以他从收集昆虫邮票开始。专题的客观条件是属于该专题的邮品要比较丰富。丰富的意思不仅指数量多,还要品种全,不单要有邮票,还要有其它邮品。我们看到在作者的展品中,有带图案或文字的邮资机戳(图②、④、⑤、⑧和瑏瑠)、有蜜蜂形趣味销票戳(图④和⑨)、有带蜜蜂图案的特种销票戳(图②、④和瑏瑠),还有邮资明信片(图⑦)和广告明信片(图瑏瑠)。邮品丰富的另一层含义是邮品的时间跨度大,不能仅有近期邮品,还要有中期和早期邮品。作者称他的展品中有200多年前即1787年用蜂蜡封口的邮票史前封。在展品的标题页上,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个1840年英国发行的邮资为1便士的马尔雷迪邮资邮简(图①上部),该邮简的背面被当时的一个文具、出版商加印了书籍广告(图①右下缩小复印件),其中有一种书为《昆虫学》,它的一个分册为《蜜蜂》(图①左下复印件局部)。贴片上的文字说,加印《昆虫学》广告的1便士马尔雷迪邮简,已知仅此一件。作者把如此珍罕而又贴切的邮品用于标题页,当然做到了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提高了展品的身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当时的德意志帝国,曾把它的5芬尼和10芬尼普票用带广告附票的小本票的形式发行过。1911年,有三家蜂蜜供应商在这种附票上试验过5种不同的蜂蜜广告。现在这些带广告附票的小本票,每种的目录价都在500美元左右。令人羡慕的是,作者的展品中这5种蜂蜜广告都具备。还有一枚贴这种广告邮票的实寄明信片(图⑧)。图⑥贴片上部是几种埃及、法国和英国发行的以古埃及文物为图案的邮票,粗看起来似乎与蜜蜂专题无关。但是细心的作者在邮票背景图案中,发现了蜜蜂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作者用这一信息说明,早在公元前人类就已经认识了蜜蜂。由此可见,邮品丰富与否虽然是客观条件,但也要靠展品作者主观上认真去挖掘。
2在展品编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精益求精。最好参加一个集邮组织,扩大交往范围。多参观集邮展览,吸取优秀展品的长处。作者谈到,他把各级邮展评审员、竞争对手以及邮商都当作了学习对象,甚至向业余养蜂人求教。不妄自尊大,不固执己见,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充实展品。从而使自己的展品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从获得国家级银铜奖,一步一个台阶,最后登上了世界邮展大镀金奖的高位。
3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务使展品有新意。如果以昆虫为专题,编组一部能参加国际邮展的展品并不太难,因为素材很丰富。如果以整个昆虫纲里一个小小的蜜蜂属为专题,编组一部展品,则范围大大缩小,势必逼迫作者向专题的深入的方向拓展。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作者把古典的、现代的各种素材都动用起来,甚至连以野蜂(BumbleBee,图③)、蜂翅膀(Beeswing,图④)、蜂场(Apiary,图⑦)、蜜蜂(Honeybee,图⑨)和蜂(Bee,图⑨)的邮戳,都编入到展品中。即使这样,如果仅仅停留在蜜蜂和蜂产品的范围内,也难以把展品拓展成8框128页的程度。而且这样的展品难逃学科性、资料性之嫌。作者的聪明之处在于向专题的广泛的方向进军。纲要中增加的第3章:蜜蜂和蜂蜜的象征和符号应用,使展品不仅保持了科学和经济的底蕴,又增加了社会和文化的内涵。不仅使展品具有新意,又使展品的可用素材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