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美女经济”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a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是“美女年”,世界著名选美赛事总决赛落户中国,各地各类选美层出不穷,“人造美女”如雨后春笋,大量女性“勇敢”地躺上手术台,不惜巨款,不顾疼痛和风险,依靠手术刀将自己“雕刻”出另外一副面目。各类商品依靠美女宣传,小到一瓶酒大到一幢楼,卖床的让美女模拟“床上运动”,卖浴具的让美女当街沐浴,于是有人提出了“美女经济”的术语。
  时间转到了2004年,各项全“美女”行动愈演愈烈,世界著名三大选美赛事今天依然对中国青眼有加,各地选美大赛有增无减,成批女性成蜂涌状扑向整形手术台。2004环球洲际小姐北京赛区闹出纷争,“人造美女”被拒门外,为选美对簿公堂,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件“选美案”,并由此引发中国首届“人造美女”大赛。一时间,所有眼球聚焦“美女”,无论是叫好的、责备的、痛骂的、鄙视的、忧虑的,各种情绪提出了相同的理由:美女在创造经济。
  美女经济究竟“经济”了谁?“经济”的是什么?有多少效益?是谁特别在意?它所创造的利益和效应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牢固的还是脆弱的?其本质究竟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展开了调查。
其他文献
最近,一个读者向本刊记者诉苦,说她12岁的女儿“结婚”了,而且不“结”则已,一“结”就“结”了两个“丈夫”,目前正准备“结”第三个。这个“婚”虽说是在网上“结”的,不能算是真的,但做妈的在偷听了几次女儿给好朋友的电话后,女儿在“结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状况”令她非常忧虑。  女儿在和好朋友的电话中经常讨论的话题是“哪个老公比较有钱”、“到底跟谁生孩子得看谁的实力最强”、“离婚的时候怎么卷走财
期刊
“爱滋病在爆发的边缘!”今年,国家正式提出,爱滋病在中国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如何有效地在全民范围内预防爱滋病,仅仅依靠一两次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领风气之先的上海再一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上海市中心的静安区,将免费发放的安全套推进了住宅小区和高档写字楼。为了弄清人们的反应和现场的情况,记者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走访了放置免费安全套的这些场所。    小区:没结婚的就不给    一走进静安区昌平路6
期刊
猴年马月  文/叶倾城    许多年前,我刚上大学。同学中有一位是少数民族,汉语很不灵光,说起话来经常是“我们跳舞——都去吧”或者“我和炒粉一起吃同学”,偏偏他却狂热地爱着诗歌,并且说他要出一本诗集。我听后,忍俊不禁,刻薄道:“就你那汉语水平,出诗集,等猴年马月吧。”他立刻问我:“猴年马月是什么意思?”一脸的迷惑。我懒洋洋地回答:“那是一个专发生不可能事情的月份。”他一怔,良久忽然若有所悟,神色豁
期刊
胡丽鹃很爱笑,笑起来连粉红的牙肉和有点暗黄的四环素牙一起暴露于人眼前。但她的好心情,自打婆婆公公来了以后,骤然转阴。她的厄运也从此开始了。    1    公婆来以前,丈夫亚平说:“爸妈想过来帮我们点儿忙。这新房子,从他们支援了首期以后,还没来看过呢!”  丽鹃说:“好啊来吧,家里有人看门,上班放心些。你就说欢迎!”  亚平说:“早就跟他们说了,丽鹃都盼他们来呢!这不,他们明天下午就到了。”   
期刊
八十年代出生的他们,在地理上、文化上、生活和思维方式上,都是飘摇或漂泊得更远的一代……  有人说“80后”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我。然而面对“你自信么?”这个问题时,所得到的答案却有点出人意料。     眼下的时尚潮流是曾经被人称为“男人做女人的事情,女人做男人的事情”的“倒错”型潮流。这是人们想体验异性角色行为的好奇与冲动所致,有趣的是,“80后”是这种实践的力行者。  “80后”是时尚先锋,这个已经
期刊
诱 饵  老李一家人去逛动物园,大家都想看猴子。很不凑巧,由于正值交配季节,猴子都进小屋里去了。  “给它们花生,它们会出来吗?”老李问动物管理员。  “如果是你,你会出来吗?”管理员反问。    买房子送家具  一房地产商为推销房屋,打出“买房子送家具”的广告。  某人买了一套新房,装饰一新后去领家具。  房地产商问:“你的家具在哪里?我们帮你送。”    活学活用  美国一所法律学校,有一天
期刊
“我要去罗马了。”   “真的?那你一定要去许愿池投下一枚硬币许上一个心愿!”   说来奇怪,朋友们对许愿池的关注似乎超出了闻名于世的竞技场以及那些诉说着昔日罗马帝国之辉煌的残破古迹。漏掉了哪处景点不打紧,许上一个再来罗马的心愿,遗憾也就变成了下一个期待的理由。   6月19号,艳阳高照的一天,我如愿地来到了伟大的罗马城,或许是受到太多电影的潜在指引,旅程的第一站就直奔“许愿池”。
期刊
2004年9月,又将有400万学生走进大学校园。  从1977年“文革”后恢复高考至今已经有整整27年。这27年,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变换,27年,一个婴儿成为了父亲,一粒种子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这无数的变迁有崇高伟大,有从容平淡,有峰会路转,有高歌猛进。  在这变迁中,有过呐喊,有过交锋,有过沉浮,有过徘徊,也有着冲动、激情和腾飞。  这一切无一不在大学
期刊
  
期刊
大菜:菜肴中的外来妹    吃西餐,上了点年纪的上海人都唤作“吃大菜”。  我想,这“大”倒未必完全是指规模大、排场大。一个人吃,也叫“吃大菜”。要讲大,它怎么可能与“满汉全席”相提并论呢?中国人请客吃饭,历来讲究场面大、规格高、花费多,这才叫有面子。  其实,这“大”应该是指麻烦大。  吃大菜,必须“大张旗鼓”地“煞有介事”地把它当一回事——“像真的一样”。  当西餐刚刚登陆上海时,当时有一部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