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的生命意蕴,让语文教学更生动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能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是能激发学习兴趣,师生情感互动,达到心灵触动、滋润精神,使学生发现语言的美好,感觉到语言的魅力,用语言流畅的甚至诗意的表达生命与生活.作为语文老师要挖掘文本的生命意蕴,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语文教学更生动。
  一、挖掘文本生命意蕴,拓宽与生命对话的维度,让语文课堂充盈沛然生命之气。
  教师要努力挖掘文本的生命意蕴,作为教育的契机和资源,引导学生正视自我,从生命中学习,通过反求诸己、反身而诚来获得人生的真理与智慧。
  1、语文教师,要捕捉教材中情感因素,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特征在于形象性和情感性。正是情感这个因素,使文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挖掘情感因素,把握感情脉搏,以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使其升华为一种思想力量。如《钱塘湖春行》有意识地让学生细读诵读品味,学生就一定会感受到钱塘湖初春的生机勃勃,从而迸发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达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目的。
  2、挖掘和品味教材中的警句以及闪光语言,让学生从中汲取思想养料。
  比如警句,是作者在运用正确的观点以及深入地观察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把从中领会到的思想压缩在凝练的语句里,从而使其显得简洁、生动、含蓄和富有哲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挖掘警句、闪光语言,不仅能启迪学生理解词句、学习语言、分析人物,而且能使学生从中汲取思想养料,获得精神上的自我提高。
  3、把握教材的比较点,拓展教材的思想内涵
  比较是教学的一个原则。单篇教学,单元教学,专项或综合复习,都需要运用对照来分析、来比较异同,从比较中深化教材的思想内涵,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语文教材中可比点很多,同类文体可进行比较,同一思想内容的不同文体也可进行比较。如:教学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可联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通过比较两首词,让学生感悟到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写作背景与词人经历不同,“梅”的形象一寂寞饱受摧残一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同样借咏梅抒发的情感不同:陆游低沉孤高,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在比较中,激发学生把握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同时,汲取面对挫折的积极力量。
  二、发现生命之光,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学生一起进行精神建构,让课堂荡漾浩然正气。
  校园生活的主要部分是课堂生活,课堂生活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有活力的语文教育强调创造安全、尊重、激励与理智挑战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动,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使语文课堂成为温暖的、开放的、分享的精神场域。
  1、引导学生与语言对话
  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与语言对话,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敏感度,以及欣赏力、语言审美力。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1)在讀中感受自然美。我国地大物博,要让学生在短时期内感受到这一点,唯有通过文字加上他们丰富的想象来实现。如读“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时,只要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鼓励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展开充分的想象,学生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天然美景。进一步的朗读则会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把自身融入其中,既可在书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
  (2)在读中体会形象美。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在读中品味语言美。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将漓江水的三种不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相似而整齐的句式娓娓道来,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怎能不体味出美的韵味来呢?
  (4)在读中追求创造美。我们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可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文字描述进行语言表达,在朗读中由形象思维逐渐向象思维转化,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创造美的境界。因此,朗读成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桥梁,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创造美。
  2、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知人论世
  语文的生命是情感,“情”是语文的灵魂。要在短短45分钟之内,让学生感动着真善美,憎恶着假恶丑,体味着伟大与崇高,又唾弃着卑劣与渺小,需要教师字字句句弥散着浓郁的情感,使学生沉醉于中,焕发出其他学科无法具有的丰盈诱人的魅力。
  比如,在诗词教学中抓住了情感,任务便已大半完成。我在教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先感情投入地介绍杜甫的生平,然后小结导入课题: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贫困潦倒,却时时处处忧国忧民,写出许多爱国诗篇。作为一名爱国诗人,最后的结局竟是贫病交加,死于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尸骨在四十年后才被其亲人送回故乡安葬。他凄惨地离开人世,而他的诗作和他的精神却永存后人心中。今天,就让我们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来作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悼念吧!(并随手板书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我明显感到自己在讲述时视线变得模糊,学生也被老师的情绪感染,教室里静寂无声。接下来的朗读非常整齐而沉郁,再加上感情朗读的指导,学生已把握了此诗传达的思想感情,名言佳句的领悟更是在学生发表感受时不点自明了。注重情感的先导省却了众多教师逐句译析的烦琐(且学生因烦琐无所侧重而无法领会以传情达意为主的诗之主旨),课余与学生交谈时,学生都说课堂上看到了老师眼中之泪,悟到了诗中之情。这节课心情挺沉重的,但对诗意的理解把握却异常的轻松到位。   教學经验告诉我,教师须有丰富的情感,且情要真,遇假丑恶而怨憎怒,遇真善美而求怜爱,以此感化学生。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领会课文中作者蕴含的情感,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情感和课文的情感有机结合,真诚地释放出来,一定会深深感染学生,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主题。
  3、引导学生与自我对话,培养语言的刚健
  (1)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教师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窜”字既显示了速度快,又显示来得突然;再如“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这两个词既形象又贴切,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琢磨,从而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春》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把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特点描绘的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意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的唤醒,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把人身上所具有的真善美特质召唤出来。基于生命意识培养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努力挖掘文本的生命意蕴,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让语文教学更生动。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小学阶段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好语文知识,对于他们日后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知识内容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转变学生对于语文课堂学习的认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速,英语学科在我国众多学科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直至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已然成为了当前我国众多学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关乎着我国的人才培养,同时更对学生日后的就业起着间接的决定因素。所以,作为基础英语教学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便具备了重要的意义。而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效提高,如何将教学的意义发挥到最大限度,这便需要英语教师给予高度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汹涌浪潮之下,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怎样的课堂构建才能让教学效率变得高效呢,此时我们就应该着眼于目前的教学现状,对于不足的地方进行总结,针对不同的劣势进行个性化的改进,推进高效课堂的发展。就目前的教学状况看来,几乎所有的科目教学都要遵循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只看名字其中的“核心”就能大概体会到它的重要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完一门课程后所掌握的知识,并且对所掌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逐渐涌现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为了落实教育发展理念,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永不停歇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脚步,致力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使英语教学逐渐由浅层向深度教学过渡。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形象、高效的方法,目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视角,阐述了思维导图所发
期刊
摘要: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我国数学教育不应当局限于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应当培养好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包括学生的应变能力、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等各方面,也就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数学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提高。尤其是农村的小学数学教育,本身相比与城市就较为落后,因此更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本文认为生活化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
期刊
摘要:幼儿园卫生教育是幼儿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在开展幼儿园卫生管理工作时,需要幼儿教育管理者及教师的高度重视,以此有效开展幼儿园卫生管理工作,提升幼儿的卫生教育效果,增强幼儿的卫生观念,并在强化幼儿的日常卫生习惯时,增强幼儿卫生管理工作的强度。同时在不断进行卫生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完善卫生管理工作的制度,才能有效提高卫生管理的标准率以及优秀率。本文主要幼儿园卫生管理工作有
期刊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晚霞才刚刚溜下山脚,勤劳温柔的月亮姑娘就露出了迷人的微笑。她急忙把刚刚织好的一件件漂亮的银色纱裙洒向大地,世间万物听话的像一个个小婴儿,任凭月亮姑娘给他们装扮。看,他们认真打扮的样子多么可爱,似乎他们晚上要去参加一场隆重而盛大的晚会。当世间万物都换上了月亮姑娘精心编织的纱裙后,夜幕降临,星星调皮地露出了他们的小脑袋,大大的眼睛闪闪发光。有了星光的夜晚,月亮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创新,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涯中,语文学科主要以基础性知识为主,阅读占据语文学科不可动摇的地位,能够体现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将教学目光只投放在教材之中,这样对学生的知识面、思维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一定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方式,与其他科目的学习不同,音乐科目的学习更注重的是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兴趣。学生通过对乐曲演奏和鉴赏的学习,增强自身对于艺术的欣赏水平,同时锻炼创造力和想象力。情境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因此更适用于音乐课程的教学。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的学生发展的心理特征,总结情境教学方法的优势,探索该方法的应用路径,以期完善当前音乐课程教学体系,推
期刊
摘要:初高中数学在学习的难度以及深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能够在这两个阶段实现高效过渡,将需要从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特点等方面优化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质量,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提升整体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本文将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初高中数学有效衔接工作开展的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高中;数学;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