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歌曲演唱作為一种歌唱表演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是由歌唱者通过技巧运用、感情抒发、形体表演以及现场发挥等方面的相互配合来完成。这是歌唱演者将声乐作品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进行艺术表演的一个过程,是赋予声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性为。作为一名歌唱者应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原来的声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歌曲;演唱;艺术;处理
歌唱表演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统一的一门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要靠表演来体现。歌唱演员的舞台动作和表演给观众带来视觉的享受,歌唱演员嗓音的控制和使用给观众带来听觉的享受。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最终才能取得声情并茂,拟形传神,慑服人心的艺术效果。但是歌唱表演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除了要求歌唱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之外还要有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和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能力。
一、充分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充分理解和分析声乐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在声乐教学和歌曲演唱的过程中,有些歌唱者往往一拿到谱子,背下旋律和歌词就凭着感觉去唱,而没有通过对声乐作品内涵的充分理解,这就会使演唱失去最本质的东西,使演唱大打折扣。所以拿到声乐作品时,首先将歌词反复读几遍,从歌词中或通过其他的途径去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的特点、性格和思想感情。
二、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充分的理解声乐作品内涵之后,歌唱者将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声乐作品本身,是创作者写词谱曲,对歌唱者来说,这只是个前期的创作,而歌唱者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是歌唱者将声乐作品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进行艺术表演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称为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赋予声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性行为。它不仅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表演,对原作给予补充和丰富,使声乐作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歌唱中的“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处理
1.歌曲演唱的声音色彩处理
人声的色彩含有不同的情感因素。兴高采烈时,音色就显得明亮圆润;怒不可遏的时候,音色则变得音促上扬;悲痛欲绝时,音色又显得灰暗沉闷;深情赞美时,音色又变得柔和轻快等,随情感的转移和旋律的起伏而发生变化。在歌唱中声音的色彩地运用则更丰富了许多。因此歌唱演员要根据歌曲的内涵和情感来选择怎样的音色来演唱。
2.歌曲演唱的语言处理
声乐艺术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形式,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产生的,语言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感情和思想感受,相对来说乐器的音乐语言比较抽象,声乐确切的文字语言,是任何其它音乐形式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因此,无论我们训练的声音有多么的响亮优美,声乐技巧多么的高超,如果离开了语言,那就是毫无意义的,也构不成歌唱艺术。语言对歌唱如此之重要,在歌曲演唱的时候对语言的处理是必不可少。
3.歌曲演唱中的投情
声乐艺术通过以声传意(内容)、以声传情(情感)与审美主体交流,达到沟通心灵、净化思想、振奋精神的效应。古人云“一声歌唱到融情处,毛骨萧然六月寒”,即指动情的歌唱所产生的巨大精神作用。
那么,在歌唱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投情呢?在我看来,首先是歌唱者必须正确领悟与体验乐曲的情感内涵,在深刻把握乐曲情感基调的同时,还要细致体会乐曲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色彩变化。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形象的比喻说:“我的工作有点想交通警。对应于交通警来说,只需要掌握红、黄、绿三种颜色,对我来讲却有更多的色彩。举例来说,总谱上的标志是忧伤的,但是有几分忧伤呢?内在的、暗淡的,或者仅仅是愁眉不展的?作曲家没有说明,只有自己去做出判断,这就是我的专业。”
4.歌唱的舞台形体动作美
歌唱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歌唱,同时还要进行“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如果一个歌唱演员站在舞台上从头到尾没有丝毫地动作,只是唱歌,这种演唱就会显得呆板木讷而缺乏生动感。
(1)手势是感情表达的“无声的语言”。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进行演唱,手势的表演必不可少。因为手势作为人类的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不仅能帮助情感表达渲染气势,而且能够为形体造型。我国戏剧最讲究“架势”,唱歌也是如此,但是歌唱的“架势”不同于戏剧。歌唱是以唱歌为主,手势动作为辅,不可喧宾夺主,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2)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任何时候人的各种复杂或细微的感情,都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京剧大师侯喜瑞对舞台表演中眼睛的表现方法的论述中有这样一句:“‘眼是心中苗’虽然是句俗话,但可以说明眼睛对表演的重要性,因为人物的一切感情都是要通过它来看出。所以说,手、步、身、口都对了,眼睛不精,不拢神,‘眼睛没戏’,也没办法抓观众。”
(3)歌唱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们内心世界通向外界最敞亮的一扇灵魂窗口,它永远是内心感情最直接、最鲜明、最形象的表现者。人们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一切细腻的内心情绪,即使他有意识地加以掩饰,也会在富于表情的面部和动作姿态中,透出或明或暗、或浓或淡的影子。一般说来,生活中的表情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然外现和生活交际的手段,但是作为表演艺术中的表情,更有其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它已不是只作为内心情感自然外现和交际手段,而是艺术创造的工具和表演技巧。
四、结语
在声乐教学和歌唱表演过程中,很多人往往忽略了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歌唱表演。以致在歌曲演唱中没能够充分的将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因此,要使歌唱表演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就要深度的挖掘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这是歌唱之前必不可少的功课。接着还要从“声情并茂,形神兼备”这几个方面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和艺术处理。经过反复的揣摩和训练,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艺术品”拿到台上给观众欣赏。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M].1998年10月.第一版.
[2]邹本初著.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R].2000年11月.第1版.
[3]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M].2001年11 月.第一版.
[4]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M].2005年10月北京第一版.
关键词:歌曲;演唱;艺术;处理
歌唱表演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统一的一门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要靠表演来体现。歌唱演员的舞台动作和表演给观众带来视觉的享受,歌唱演员嗓音的控制和使用给观众带来听觉的享受。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最终才能取得声情并茂,拟形传神,慑服人心的艺术效果。但是歌唱表演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除了要求歌唱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之外还要有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和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能力。
一、充分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充分理解和分析声乐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在声乐教学和歌曲演唱的过程中,有些歌唱者往往一拿到谱子,背下旋律和歌词就凭着感觉去唱,而没有通过对声乐作品内涵的充分理解,这就会使演唱失去最本质的东西,使演唱大打折扣。所以拿到声乐作品时,首先将歌词反复读几遍,从歌词中或通过其他的途径去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的特点、性格和思想感情。
二、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充分的理解声乐作品内涵之后,歌唱者将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声乐作品本身,是创作者写词谱曲,对歌唱者来说,这只是个前期的创作,而歌唱者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是歌唱者将声乐作品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进行艺术表演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称为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赋予声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性行为。它不仅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表演,对原作给予补充和丰富,使声乐作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歌唱中的“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处理
1.歌曲演唱的声音色彩处理
人声的色彩含有不同的情感因素。兴高采烈时,音色就显得明亮圆润;怒不可遏的时候,音色则变得音促上扬;悲痛欲绝时,音色又显得灰暗沉闷;深情赞美时,音色又变得柔和轻快等,随情感的转移和旋律的起伏而发生变化。在歌唱中声音的色彩地运用则更丰富了许多。因此歌唱演员要根据歌曲的内涵和情感来选择怎样的音色来演唱。
2.歌曲演唱的语言处理
声乐艺术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形式,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产生的,语言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感情和思想感受,相对来说乐器的音乐语言比较抽象,声乐确切的文字语言,是任何其它音乐形式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因此,无论我们训练的声音有多么的响亮优美,声乐技巧多么的高超,如果离开了语言,那就是毫无意义的,也构不成歌唱艺术。语言对歌唱如此之重要,在歌曲演唱的时候对语言的处理是必不可少。
3.歌曲演唱中的投情
声乐艺术通过以声传意(内容)、以声传情(情感)与审美主体交流,达到沟通心灵、净化思想、振奋精神的效应。古人云“一声歌唱到融情处,毛骨萧然六月寒”,即指动情的歌唱所产生的巨大精神作用。
那么,在歌唱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投情呢?在我看来,首先是歌唱者必须正确领悟与体验乐曲的情感内涵,在深刻把握乐曲情感基调的同时,还要细致体会乐曲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色彩变化。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形象的比喻说:“我的工作有点想交通警。对应于交通警来说,只需要掌握红、黄、绿三种颜色,对我来讲却有更多的色彩。举例来说,总谱上的标志是忧伤的,但是有几分忧伤呢?内在的、暗淡的,或者仅仅是愁眉不展的?作曲家没有说明,只有自己去做出判断,这就是我的专业。”
4.歌唱的舞台形体动作美
歌唱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歌唱,同时还要进行“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如果一个歌唱演员站在舞台上从头到尾没有丝毫地动作,只是唱歌,这种演唱就会显得呆板木讷而缺乏生动感。
(1)手势是感情表达的“无声的语言”。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进行演唱,手势的表演必不可少。因为手势作为人类的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不仅能帮助情感表达渲染气势,而且能够为形体造型。我国戏剧最讲究“架势”,唱歌也是如此,但是歌唱的“架势”不同于戏剧。歌唱是以唱歌为主,手势动作为辅,不可喧宾夺主,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2)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任何时候人的各种复杂或细微的感情,都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京剧大师侯喜瑞对舞台表演中眼睛的表现方法的论述中有这样一句:“‘眼是心中苗’虽然是句俗话,但可以说明眼睛对表演的重要性,因为人物的一切感情都是要通过它来看出。所以说,手、步、身、口都对了,眼睛不精,不拢神,‘眼睛没戏’,也没办法抓观众。”
(3)歌唱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们内心世界通向外界最敞亮的一扇灵魂窗口,它永远是内心感情最直接、最鲜明、最形象的表现者。人们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一切细腻的内心情绪,即使他有意识地加以掩饰,也会在富于表情的面部和动作姿态中,透出或明或暗、或浓或淡的影子。一般说来,生活中的表情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然外现和生活交际的手段,但是作为表演艺术中的表情,更有其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它已不是只作为内心情感自然外现和交际手段,而是艺术创造的工具和表演技巧。
四、结语
在声乐教学和歌唱表演过程中,很多人往往忽略了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歌唱表演。以致在歌曲演唱中没能够充分的将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因此,要使歌唱表演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就要深度的挖掘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这是歌唱之前必不可少的功课。接着还要从“声情并茂,形神兼备”这几个方面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和艺术处理。经过反复的揣摩和训练,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艺术品”拿到台上给观众欣赏。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M].1998年10月.第一版.
[2]邹本初著.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R].2000年11月.第1版.
[3]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M].2001年11 月.第一版.
[4]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M].2005年10月北京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