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网络环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k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英语课堂的迅速发展,高职英语也进行了改革,高职英语的网络多媒体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也是大环境下的必然趋势。文章对网络环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详尽的解决措施,旨在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促进网络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职英语 教学模式 构建 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12-01
  1.网络环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1.1提倡自主学习,加强在线指导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方法主要就是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将网络中的音频、视频等结合到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丰富的视听盛宴,使学生处在外语大环境中进行学习,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律能力较差,因此除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外,老师还需对学生进行一定力度的监督及督促,通过建立一些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测,为他们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并且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方便指导学生学习,为其答疑解惑。
  1.2建立学习小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现如今高职学校的英语课堂一般人数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于管理,不利于对学生施行因材施教。学习小组的建立可以解决这些大班授课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达到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效果。网络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便利,而且对教师的教学资源整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可以直接结合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进行讲解,而且还可以完成远程授课。
  2.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
  我国的高职院校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有些学校处在边远山区,学校的硬件设施缺乏,网络平台建设不够完善,网络速度也达不到基本的要求,不能达到互联网充分使用的条件,而且熟练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教师也比较匮乏,有一些學生不会使用互联网,导致网络教学受到阻碍。另外我国的教师队伍由于年龄差距较大,有部分年龄稍长的教师对互联网技术的掌握力度不够,不能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导致其教学质量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不利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
  2.2网络教学过于形式化
  当前部分教师仍然不支持采用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一贯保持学生听,老师讲的风格,只重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忽略学生的语境培养。更有许多教师虽然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授课,但过于形式化,对网络授课模式的认识不到位,仍然保持填鸭式教学风格,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些教学模式都使网络教学变得毫无意义。
  2.3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监督管理不到位
  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为薄弱,自律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一些学校虽然采取了打卡,要求学习时长等强制手段,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学生在打开教学平台时并没有做到认真地学习,只是为完成学校的要求进行空挂。学校对学生的监督管理还不够到位,缺乏对学生的阶段性测评,使得互联网教学形同虚设。
  3.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3.1加大经费投入,进行教师的信息化培训
  国家低于高职院校网络课堂的建立应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硬件及软件设施的使用,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源库等,并且建设专门的英语语音教室,并对互联网学习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加大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力度,帮助其学习网络教学的使用技术,对网络教学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教师运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教学软件的学习。学校对学生的信息化水平也应该进行专门的培训,帮助其顺利开展网络英语的学习。
  3.2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质量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模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转变其教学理念,灌输提高学生主动性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仅要改变自身教学方法,更加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提高教学质量。
  3.3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监管力度
  在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不能放任学生完全自主的学习,定时进行测评,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建立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整体的规划,并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进行信息反馈与互动,强化学生对自身情况的了解,增加学习的信心,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结束语:高职学校的网络英语教学是必然的趋势,不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对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怡.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2(17):96-97.
  [2]高巍,薛阳.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4):106.
其他文献
【摘要】根據《数学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学应体现数学发现的过程,一是要正确选取数学知识,连同思维方法,介绍给学生;二是创设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三是创设发现情境,诱发学生的发现活动。  【关键词】创设发现情境 发现思维 发现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30-01
期刊
【摘要】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在方程教学中,我们总发现学生或多或少对方程有一种“抗拒”的心理。本文通过习题的改编、创编以及解方程技巧等方面来谈谈如何通过习题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列方程 举一反三 创编习题 解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33-01  列方程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三是学生的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即将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培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上述实际状况,浅显论述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  【关键词】中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90-02  众所周知,相比于普通高
期刊
【摘要】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而在翻转课堂中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成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通过师生互动进行答疑解惑,灵活的运用知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效率。本文就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行为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翻转课堂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434;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82-02  课后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具有巩固课堂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技能、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等诸多功能。但是我校高三复习的课后作业几乎被“教辅”替代,教师很少自行设计作业,作业存在形式单一、乏味重复、答案绝对、作业量大的问题,对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和挑战性,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敷衍应付,课后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边远贫困地区初中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边远贫困地区初中后进生形成原因为主要依据,从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的兴趣、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体系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其目的在于增强初中后进生的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边远贫困地区教育 后进生 成因及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83-02  化学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总量相对于普通学校的教科书有所减少,总体要求与难度有所降低,删除了一些不适合盲校学生的复杂繁琐的内容,教科书设计多处体现了对于盲校的个别化差异。  盲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是以提高盲校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就是以此主
期刊
【摘要】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激励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教育方式,与中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行为特点有着较高的契合性。本文将结合中职学生的管理实践,探讨激励教育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以此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整体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管理 激励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85-01  中职阶
期刊
【摘要】初中生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赏识教育适应了初中生的这一心理需求。班主任在运用赏识教育的时候,首先要有真诚的态度,其次要有掌握时机的智慧,第三要有赏识每一个学生,第四要表扬和批评共用。如此才有可能达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引导学生朝着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健康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赏识教育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中华文明,震烁古今。中华礼仪,彰显了我们民族的友善、和谐与典雅,更是久享盛誉。参加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人文素质教育专委会举办的首届全国职业院校师生礼仪大赛后,大赛精心策划的赛程以及公平的比赛方案让我备受感触。  【关键词】职业院校 师生礼仪大赛 感想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89-01  中华文明,震烁古今。中华礼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