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外研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模块6第一单元“Were you at home yesterday?”为例,从教前、教中、教后三个时间点分析教师的反思方法,并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兴趣点没有被激活等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A-0111-02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专业化成长公式为“成长 = 经验+反思”。英语教师如果只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而不反思教学问题,就难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2017年南宁市青秀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小学英语)”中,笔者深切感受到了反思带来的力量,并认为研究课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前反思(Before teaching)
教前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为什么要选这一课?教学设计应该如何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到底是应更倾向于信息技术还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短板是什么?
笔者以外研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模块6第一单元“Were you at home yesterday? ”为例,介绍实践教学反思的方法。教前反思包括教材地位和自身短板两方面。首先,小学英语四年级已学习过去式语法,而本册书里的Module 6 承接Module 5的学习内容,学习过去式语法。过去式语法在Module 6 中以一般疑问句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学习“Was/Were you+状语”的句型,及其用Yes 和No回答问题。
本课学习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分量重,这也是笔者最终决定选择这一课进行反思的原因之一。另外,笔者还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融合到希沃白板5等一系列多媒体应用技术中进行教学。
二、教中反思(While teaching)
教師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同时也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与此同时,教师还是把课堂引向社会的开放者。笔者为了扮演好促进者、培养者、引路者、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开放者的角色,在赛前精心备课,前后试教七次,历时两个多月。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以上教学设计是对五个教学步骤的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编排。笔者将第一次与第七次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后可知:
第一,教学内容的变化虽然少了,但教学结构更加清晰,各部分联系更为紧密,过渡更为自然。在教学导入部分,第一次教学设计只有一点,而第七次教学设计中有三点。教学设计的调整就是为了使导入部分的设计更巧妙,找准时间点切入到下一个听音回答问题的教学环节。调整前,教师的导入略显生硬,前两次试教,学生在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时,是为了学习第一部分内容而创编歌谣,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创编出来的歌谣有种生搬硬套的感觉,整体学习效果欠佳。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设计了两个free talk的环节,先谈论日历,引出yesterday这一新词的学习,然后再谈论天气,对比学习了现在时和过去时的提问方式和回答方式,让学生在后面课文的学习中先提前感知这一知识点,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隐性语法点的教学。调整后,教师跟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拉近了跟学生的距离,并且捕捉到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调整前明显高了许多。
第二,教学策略行之有效。在听说课的教学中,笔者在学习课文前设计了两次文本听力活动。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最大化地获取有效信息。在每次听力活动中,都会设计一至两个问题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一般而言,第一次听力活动设计的问题对“陈述性知识”进行提问,第二次听力活动设计的问题会对“程序性知识”进行提问。调整前,教学设计只有一次听力活动,而且问题是对“程序性知识”进行提问,两个问题是“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London?”和“Where is grandma?”特殊疑问句问题的设计拔高了教学活动的难度,能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的学生也只占少数,前几次试教时,学生在这个环节举手人数不多,学生不敢举手的原因是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比较难。调整后,教学设计了两次听力活动,第一次听力活动设计的是一般疑问句的问题,对“陈述性知识”进行提问,第二次听力活动的设计针对特殊疑问句,是对“程序性知识”进行提问,两个问题是“Was grandma at home yesterday?”和“Where was grandma?”问题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这种“小步子、多台阶”的教学设计促进了老师顺利地完成这一步教学任务,学生愿意去思考并举手回答这些问题,课堂参与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第三,在教学设计的情感目标升华和总结部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成为本节课的两大亮点,而且拓展部分的调整设计为情感升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有一条隐形的情感主线,即展现祖孙两辈的互相关心、互相关爱之情,当本节课接近结束时,“引出”这条感情线烘托气氛,不仅使情感目标得以升华,德育目标也得以渗透。调整前,笔者在拓展部分只设计了一个group work,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境里六选一进行对话练习。试教时,这部分的有意义操练虽然有真实的情境,但是过渡到情感升华的环节时显得比较生硬,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学习的是一般过去时,但仅涉及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如果让学生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本节课的拓展部分就应该让学生拓展到第三人称的运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实现“跳一跳,摘桃子”。笔者在调整后的总结部分设计了一个名为《Was和Were在一般疑问句中的用法》的微课,为学生们在以后学习Was和Were在一般疑问句中的用法做了铺垫,也为后面过渡到情感升华的部分奠定了第三人称的基础。在最后一次上课时,学生能在微课中了解Was和Were两个词在一般疑问句中的用法,当提到奶奶“Were your grandma at home at the weekend?”的问题时,教学很自然的就过渡到情感生活部分,最后引出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Company is the best present”。
三、课后反思(After teaching)
教师在课后,应根据教学体会以及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反思,思考教法是否有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是否有特点、课堂提问是否到位等,并进行再教设计。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包括学生说了什么、学习的兴趣点在哪、学生总体的学习表现等,这些都是修改教案的实用依据。比如,在呈现环节的最后一步,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Can you help the policeman?”,这个活动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实际生活中只有警察才会经常在调查案件时使用“Were you at ... yesterday?”句型以询问嫌疑人的行踪……这种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还能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这个活动的教学效果比较突出,为课文的学习搭好了桥梁。
在前后七次的试课中,笔者都会被激活灵感而冒出新的教学想法,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结构……每一次评课都丰富了“教学经验库”,扩充了“教学错题本”。
教学反思对一个老师的成长十分重要,写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实践中需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努力做一位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教师。
(责编 周伟琳)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A-0111-02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专业化成长公式为“成长 = 经验+反思”。英语教师如果只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而不反思教学问题,就难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2017年南宁市青秀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小学英语)”中,笔者深切感受到了反思带来的力量,并认为研究课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前反思(Before teaching)
教前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为什么要选这一课?教学设计应该如何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到底是应更倾向于信息技术还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短板是什么?
笔者以外研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模块6第一单元“Were you at home yesterday? ”为例,介绍实践教学反思的方法。教前反思包括教材地位和自身短板两方面。首先,小学英语四年级已学习过去式语法,而本册书里的Module 6 承接Module 5的学习内容,学习过去式语法。过去式语法在Module 6 中以一般疑问句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学习“Was/Were you+状语”的句型,及其用Yes 和No回答问题。
本课学习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分量重,这也是笔者最终决定选择这一课进行反思的原因之一。另外,笔者还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融合到希沃白板5等一系列多媒体应用技术中进行教学。
二、教中反思(While teaching)
教師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同时也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与此同时,教师还是把课堂引向社会的开放者。笔者为了扮演好促进者、培养者、引路者、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开放者的角色,在赛前精心备课,前后试教七次,历时两个多月。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以上教学设计是对五个教学步骤的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编排。笔者将第一次与第七次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后可知:
第一,教学内容的变化虽然少了,但教学结构更加清晰,各部分联系更为紧密,过渡更为自然。在教学导入部分,第一次教学设计只有一点,而第七次教学设计中有三点。教学设计的调整就是为了使导入部分的设计更巧妙,找准时间点切入到下一个听音回答问题的教学环节。调整前,教师的导入略显生硬,前两次试教,学生在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时,是为了学习第一部分内容而创编歌谣,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创编出来的歌谣有种生搬硬套的感觉,整体学习效果欠佳。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设计了两个free talk的环节,先谈论日历,引出yesterday这一新词的学习,然后再谈论天气,对比学习了现在时和过去时的提问方式和回答方式,让学生在后面课文的学习中先提前感知这一知识点,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隐性语法点的教学。调整后,教师跟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拉近了跟学生的距离,并且捕捉到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调整前明显高了许多。
第二,教学策略行之有效。在听说课的教学中,笔者在学习课文前设计了两次文本听力活动。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最大化地获取有效信息。在每次听力活动中,都会设计一至两个问题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一般而言,第一次听力活动设计的问题对“陈述性知识”进行提问,第二次听力活动设计的问题会对“程序性知识”进行提问。调整前,教学设计只有一次听力活动,而且问题是对“程序性知识”进行提问,两个问题是“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London?”和“Where is grandma?”特殊疑问句问题的设计拔高了教学活动的难度,能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的学生也只占少数,前几次试教时,学生在这个环节举手人数不多,学生不敢举手的原因是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比较难。调整后,教学设计了两次听力活动,第一次听力活动设计的是一般疑问句的问题,对“陈述性知识”进行提问,第二次听力活动的设计针对特殊疑问句,是对“程序性知识”进行提问,两个问题是“Was grandma at home yesterday?”和“Where was grandma?”问题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这种“小步子、多台阶”的教学设计促进了老师顺利地完成这一步教学任务,学生愿意去思考并举手回答这些问题,课堂参与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第三,在教学设计的情感目标升华和总结部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成为本节课的两大亮点,而且拓展部分的调整设计为情感升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有一条隐形的情感主线,即展现祖孙两辈的互相关心、互相关爱之情,当本节课接近结束时,“引出”这条感情线烘托气氛,不仅使情感目标得以升华,德育目标也得以渗透。调整前,笔者在拓展部分只设计了一个group work,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境里六选一进行对话练习。试教时,这部分的有意义操练虽然有真实的情境,但是过渡到情感升华的环节时显得比较生硬,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学习的是一般过去时,但仅涉及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如果让学生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本节课的拓展部分就应该让学生拓展到第三人称的运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实现“跳一跳,摘桃子”。笔者在调整后的总结部分设计了一个名为《Was和Were在一般疑问句中的用法》的微课,为学生们在以后学习Was和Were在一般疑问句中的用法做了铺垫,也为后面过渡到情感升华的部分奠定了第三人称的基础。在最后一次上课时,学生能在微课中了解Was和Were两个词在一般疑问句中的用法,当提到奶奶“Were your grandma at home at the weekend?”的问题时,教学很自然的就过渡到情感生活部分,最后引出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Company is the best present”。
三、课后反思(After teaching)
教师在课后,应根据教学体会以及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反思,思考教法是否有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是否有特点、课堂提问是否到位等,并进行再教设计。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包括学生说了什么、学习的兴趣点在哪、学生总体的学习表现等,这些都是修改教案的实用依据。比如,在呈现环节的最后一步,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Can you help the policeman?”,这个活动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实际生活中只有警察才会经常在调查案件时使用“Were you at ... yesterday?”句型以询问嫌疑人的行踪……这种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还能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这个活动的教学效果比较突出,为课文的学习搭好了桥梁。
在前后七次的试课中,笔者都会被激活灵感而冒出新的教学想法,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结构……每一次评课都丰富了“教学经验库”,扩充了“教学错题本”。
教学反思对一个老师的成长十分重要,写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实践中需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努力做一位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教师。
(责编 周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