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练习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i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朝伟夫妇在娱乐圈人脉好,王菲经常和其他明星到他们家里去玩。无论谁去,梁朝伟总是让刘嘉玲陪着他们玩,他却躲在书房看电影或读书。
  间或,梁朝伟会给大家送些点心和饮料。每次他出现时,王菲总喜欢问他:“最近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电影?”梁朝伟回答:“最近在看《一代宗师》。”
  王菲连着三次问了同样的问题,梁朝伟都回答在看《一代宗师》。王菲和其他明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要看那么多遍?”梁朝伟笑着答:“第一次的时候会看删掉那些,因为這样才会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第二次还是看自己,如果哪里演得不好,下次拍戏时才能改进。第三次看别人,如果别人比我演得好,一定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第四次看故事的架构,知道这些才能把人物的灵魂表演出来。第五次看灯光那些细节,知道这些能够掌控到电影的精髓。”
  在一次次学习中,梁朝伟的演技也在不断提升。正是他精益求精的思维方式,才让他在演艺道路上成为耀眼的明星。
  (田龙华摘自《哲思》)
其他文献
初识杨绛,是在《我们仨》中。  在现代生活中,科技越来越发达,即使在大洋彼岸,亲人间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面对面地交谈,可是你是否想过,其实你面对的只是那冰冷的屏幕,你无法感受到屏幕后面那个人的温度,你无法触摸到他的脸颊,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你是否忽略了家人之间最简单的爱?  而这种爱,杨绛却拥有过。  我喜欢书中钟书与圆圆之间那开不尽的小玩笑,他们就是以最平凡的方式生活着,他们仨之间永远都是心贴着心,
期刊
《我们仨》简介: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一部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錢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爱女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的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写成了这部《我们仨》。“现在我们三个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书中前两部分写的是梦境,第
期刊
《我们仨》,正如书名那样的朴实无华,然而却又句句真情,感人至深。时光带走了一切,故事中原有的辛酸与苦楚也随之淡去,剩下的仅仅是人生到头回望的幸福。  我相信很多时候,我们的梦是有着真实、深刻的寓意的。在作者的梦里,“我们仨”在古驿道上相聚,不久又分开。梦中客栈与船的漂泊,像是三人在人生的动荡中前行。而杨先生目送著自己的伴侣和孩子渐渐走上归途,  家,对于杨先生而言,又何尝不是个客栈?灵魂在此栖息,
期刊
2018年8月18日,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在推特上公布了一则消息:“我们哀悼失去了一位伟人、一位领导者、一位有远见的人。”他就是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他被称为“加纳的英雄”“世界的总统”,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英迪拉·甘地和平奖、孔子和平奖等无数奖项……这位对外柔和、实则人格坚定的外交家,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做出了无数明智善举,让无数人民受益。安南在瑞士因病去世,走完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外交
期刊
当我到了美国,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激活我的眼球。一样的霓虹闪烁、烟柳人家,要不是街道两旁醒目的英文标牌提醒,真以为自己还在上海。  回国前的最后一天,向导坚持带我们来到他的家乡——瓦维克小镇过夜。刚听到这个名字,我误解成“wall weak”,薄弱的墙?这么非主流!  傍晚,车缓缓驶入镇中心。向导带我们来到他家,迎接我们的是他的母亲,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太太,头发银亮亮的,虽然说的是略带口音的英文,却感
期刊
最近在读龙应台的新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读着读着瞬间理解了她放弃城市生活,毅然移居屏东潮洲镇陪伴失智母亲的决定。她的母亲,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美君。寂静的乡村适合安放躁动的灵魂,作家开始一边照顾美君,一边给美君写信。那个曾经扎着两条粗辫子的美君,那个身穿阴丹士林旗袍的美君,那个雨夜拎着铁锤为孩子搭建棚屋的美君,那个在寒冬的清晨蹑手蹑脚做四盒便当的美君,那个坚定地对丈夫宣布“我的女儿一定要上
期刊
喜欢的事就会一直放在心里,想一直做,不用靠坚持。  23岁那年,我在NBA做驻队记者。有一天,一场冷门比赛激战正酣的时候,球员失手,篮球飞进观众席,一个十二三岁的金发小男孩惨叫倒地。  球赛中止,全场观众齐声惊呼,一片混乱里,一道消瘦的身影比队医更先上了去。  他蹲在伤者身旁,镇定自若,手法娴熟地展开施救。队医带着担架赶来,我远远看他们握手、拍背。队医又认可又感谢,他们一起消失在连接球场和外界的通
期刊
在《有故事的书法》一书中,收录了作者周锐书写的 71幅书法、书画作品。这本书和书法有关,但并不是专业技法的指导,这些书法作品完全融入了作者个人的理解和创新,以及他的深厚情感,与我们分享了汉字的雅致,书法的魅力。  书中以故事结合妙趣书法的创意,令人耳目一新。每幅字背后包含了作家和受赠人之间的交往故事,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人至深,也有的出其不意。比如,周锐给朋友彭懿题词“雪山恋人”,因为后者对荒野摄
期刊
许多年前,德鲁·达德利在位于加拿大东部塞克威尔镇的蒙特爱立森大学上学。他待在这所学校的最后一天,有个女孩来找他。女孩递给德鲁一张结婚请柬,德鲁惊讶地说:“请问我认识你吗?”  女孩说:“或许你不记得我了,但我一直记得你!四年前,我刚到这所学校报到。之前的一天,我和父母待在酒店。那时我感到很害怕,这个环境对我来说太陌生了。我难过地掉泪。父母对我说:‘我们明天先去一天,如果一天之后你还是没有做好长期待
期刊
远方的光亮是什么呢?是一种“未来我的人生要像这样”的模糊感覺。  我在学业上一直有远方的光亮。我的语文老师曾向我们推荐了《火与冰》,他鼓励我们自由写作。那时,我野心勃勃地想出版一本畅销书,但后来一系列的阅读让我无法提笔。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让我惊呆了:怎么还能有人写得这么好!从那时起,我的写作就谦卑多了,我的全部愿望变成能写一些和我偶像的作品相提并论的作品。  这是我文学上的远方的光。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