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考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s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乃至东亚各国,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被民俗学者誉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这个故事是如此动人,又是如此久远,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个故事把人间的悲欢离合和天上的星象联系起来,透露出一种其他民间故事所没有的神秘气息和传奇色彩。
  近来因为受西方情人节的影响,有一班忧国忧民的民俗学者和一些心思活络的商人,也开始打起中国情人节的主意,因为背后有牛郎织女悱恻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依托,因此,七夕就被那些人一眼看中,文人的鼓噪加上商人的炒作,近年来七夕这个久已被国人冷落的节日好像突然热闹起来。一年当中,多过几个情人节,自然不是坏事。因此,把七夕当成情人节来过,没有人会愚蠢地表示反对。但是,把七夕当成情人节来过是一回事,本来的七夕究竟是不是情人节则是另一回事,在当下的情势之下,七夕的来历,真还是一个迫切需要追问的学术问题。
  织女七月之星,指引时令
  牛郎织女的名字,《诗经》时代的诗人们就已经形诸歌吟。只是那时候的牛郎,还不叫牛郎,而叫牵牛,《诗经·小雅·大东》,一口气给我们报出了六个星星的名字: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诗中的汉即银河,而织女、牵牛、启明、长庚、天毕、箕、斗都是星名。可见早在西周时期,那两颗星星就获得了织女和牵牛的名目了。而且,诗称织女“不成报章”,又谓牵牛“不以服箱”,可见当时民间已把织女星想象成了一个纺线织布的女子,牵牛星想象成为一个牵牛拉车的牵牛郎,而且,织女和牵牛并举,也隐隐流露出两者之间脉脉相望的关系。可以想象,在这首诗歌被形诸笔墨之前,可能早就有关于牵牛织女的故事流传民间了。
  但从这首诗中,我们无法找到牵牛和织女与七月七关联的线索。七月七是一个时间概念,而古人对星象的关注,也主要是源自星象对于时令的标示作用。
  古人务农,甚重农时,《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一篇最古老的华夏时间知识文献,其中系统记载了古人的农时知识,详细叙述了夏历一年十二个月中的农事活动以及与不同时令对应的物候、气象和星象。在《夏小正》的七月和十月记事中都提到织女星,十月与我们的话题无关,撇开不谈,且看其七月怎么说:
  七月,秀雚苇。狸子肇肆。湟潦生苹。爽死。荓秀。汉案户。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向。时有霖雨。灌荼。斗柄悬在下,则旦。
  其中,“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向”、“斗柄悬在下,则旦”则言星象。
  “汉案户”,汉谓银河,银河的下端正好对着门户的时候,古人就知道,到了七月了,该是夏去秋来的时候了。
  “斗柄悬在下”,由于地球的公转,一年当中,斗柄随季节的轮回而指向夜空的不同方向,因此,在夜晚的仰观斗柄指向,可以判断季节。随着地球的自转,斗柄在一夜当中也随时辰的流逝而回旋,观察斗柄的指向可以判定时辰,“斗柄悬在下,则旦”意味到了七月,夜里只要看到北极的斗柄垂下来指向北方(下),就知道天该亮了。或者反过来说,如果在拂晓前看到北斗的斗柄垂向北方,就知道该是初秋的七月了。
  《夏小正》的作者对于七月的天象言之特详,除了银河的走向和北斗的指向之外,又刻意提到织女星象,而正是这条关于织女星的记载,再清晰不过地向我们透露出牛郎织女与七夕之间关系的消息。根据天文学者的推算,《夏小正》时代七月份的黄昏,织女星恰恰升到了一年当中的最高点,即到了夜空靠近天顶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这颗皎洁的明星,正处在人们的头顶上。“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每当黄昏之后,农人们仰望头顶的夜空,总会看到明亮的织女星最先出现在深邃的天幕上,散发着柔和的星光,旁边有四颗星星构成一个小菱形,传说是织女织布用的梭子,其开口朝向正东,便知道七月到了。
  织女星朝向东方,东方是什么呢?古时候的人们只要抬头看去,就会一目了然,黄昏的夜空,在织女的东方稍偏南的地方,在“河汉清且浅”的东岸,不是别的,就是那颗让织女朝思暮想,只能在七夕一会的牵牛星。牵牛和织女分居银河两岸,到了初秋夜晚,由于银河正好转到正南北的方向,直直地穿越头顶的夜空,因此,这个时候,分居河两岸的牵牛和织女正好一东一西,隔着银河,遥遥相望。说到这里,牛郎织女的故事不是呼之欲出了吗?七月黄昏,夜空中这种银河直贯南北、织女高悬天顶、牛女相映成辉的的景观肯定给古人留下深深的印象,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意象自然就是从这种天象演绎而来。
  但故事还没有到此为止。上面的这一番分析,只说明古人为什么会在七月关注牵牛和织女,足以把牵牛织女的故事和七夕联系起来。但是,在满天繁星中,织女和牵牛同其他星星一样,那么,古人为什么单单对这两个星象情有独钟,替它们命名,赋予它们人格和故事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他们要把其中的一颗想象为纺织娘并命名为织女,把另一颗想象成牵牛郎并命名为牵牛?
  织女正东向,七月飞梭织布时
  如上所述,在《夏小正》中,“织女正东向”,和牵牛隔河相望,是七月到来的标志。七月处夏秋之交,一入此月,则暑气渐消,凉风乍起,天气开始变凉,这个时候,女人就要开始忙碌了,纺线织布,准备寒衣,迎接即将到来的肃秋和严冬。《诗经·豳风·七月》开篇就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就道出了此意:“七月流火”,黄昏时候,大火星开始向西方地平线坠去,表明秋天开始了,“九月授衣”,九月已是万物萧杀的晚秋,该是穿寒衣的时候了。九月授衣,则必须八月裁制,那么,七月,就该是纺织娘们飞梭织布的时候了——《七月》通篇皆言时令,并谆谆告诫,“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表明这首诗就是一首流传于纺织娘之口的歌谣。讴歌的主要是女子一年到头的劳作和悲欢。诗的前三章,都是以“七月流火”起兴,表明这首歌很有可能就是古时候的织妇们在七月萤火明灭的夜晚,在灿烂的星光下,一边摇动纺车织布,一边反复吟唱的。天上,织女星光璀璨,地上,纺织娘浅唱低吟,人间天上,相映成辉,那颗照耀着人间纺织娘劳作的明星,因此就被赋予了织女的名称,成了人间织女的守护神。   七夕风俗与星象有关
  说到这里,有人或许会问,我们谈的原是七夕,而上面谈论的却只是七月,这一切,又与七月七这个特殊的时日何干?其实,七夕和织女的关系,表明它原本只是一个标志秋季开启、女工伊始的日子。以织女作为七月星象的习俗可以追溯到距离现在五六千年之前,也许那个时候的华夏先民就已经在讲述着牵牛织女的故事了。这个时期,既然没有成文历法,因此,也不可能给这一天规定一个确切的日期,而只能在每一年夏秋之交根据天象和物候大致确定,因此,这个时候肯定不会有七月七这样一个日期,也不会有七夕的概念。后来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和历术的成熟,有了成文历法,才可以用数字明确地标定日期,这个节日才可能在历书中被固定在一个确切的日期。直到这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诗意才会和七月七这个特殊的日子建立起扯连不断的因缘。现存的史料也表明,七月七的字样只有在东汉之后的文献中才屡屡出现,而七夕故事和诗歌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才丰满起来。
  七夕节乞巧风俗,显然就是源于其与入秋夜绩、女红劳作之间的关联。晋人葛洪《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七夕之后,妇女开始纺绩裁衣,因此在这一天陈设针线,祈求心灵手巧,既是一种郑重其事的仪式,也是一种劳作季节开始前的心理准备。正是凭借着这种年复一年的乞巧仪式,牛郎织女的故事才代代相传,流传人间。
  《荆楚岁时记》说七夕乞巧时要“陈果瓜于庭中以乞巧”,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等皆记载有七夕乞巧陈设果瓜祭献牵牛织女的习俗。七夕何以必须陈设瓜果?有学者从瓜果联想到“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的诗句,说这种活动象征女性崇拜或生殖崇拜,这未免太“即空见色”,想入非非。其实,这种习俗并无什么神秘意味或象征意味。七夕之所以刻意陈设瓜果,不过是因为七月之时,正是瓜果成熟的时候,《七月》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壶”通“瓠”,即葫芦。七月之后,瓜果飘香,因此,妇女们于七夕聚会之际,陈设瓜果,作为祭祀牛、女的应时之物。其实,这些瓜果名义上是供神,最后终究还是被聚会的人间儿女们自己享用了。
  正因为七夕与瓜果之间的时令关联,因此,汉代纬书《春秋合诚图》说:“织女,天女也,主瓜果。”(《开元占经》引)则在古人心目中,织女俨然成了瓜果的象征。中国传统星象图中,在织女的东边,牵牛星附近,有一组星的名字叫瓠瓜,瓠瓜边上还有一组更暗的星叫败瓜,显然也是古人用为瓜果成熟时节的时间标志的,古人当黄昏之际看到这个星象出现在头顶时,就知道该是断瓠剥枣的时候了,而败瓜的意思大概是说,如果不及时采摘,瓜果就会颓败腐烂。
  牵牛,八月之星,起源初探
  在七夕故事中,织女和牵牛是密不可分的,以上我们说明了织女一名的来历,那么,牵牛星又是由何取义,有何来历呢?
  牵牛,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河鼓,《史记·天官书》说:“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其所谓牵牛,指二十八宿中的牵牛,而其所谓河鼓,才是银河边的牵牛,故《史记索隐》引《尔雅》说:“河鼓谓之牵牛。”银河边的牵牛何以一星而二名,既谓之牵牛,又谓之河鼓,而牵牛之名又何以一名而二星,既指银河边的河鼓,又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这实在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尽管各家对此现象的解释各有千秋,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银河边的牵牛(即河鼓)才是真正的牵牛、最早的牵牛,先民们最早所关注的是这个牵牛。牵牛所处的位置,近于星官图三垣之一的天市垣,背靠天市左垣(城墙),前临浩渺银河(护城河),正处于扼守河津、护卫天市的要塞重地,因此,就被视为守护天上城池的天兵将领,故名之为河鼓。《史记·天官书》言之甚明,“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
  先民们对于星空的关注,首先为了观象授时,因此,体现授时意义的星名肯定早于此类政治星官名称,明乎此,可以推断,河鼓之名肯定为后起,是战国星官体系建立之后所改,牵牛才是其固有之名。
  那么,银河边的这颗星何以被命名为牵牛呢?《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意为牵牛象征牺牲,牺牲指诸如牛、羊之类在祭典上宰杀献神的牲畜。《月令》就提示出牵牛之得名与牺牲之间的时间因缘:春天,牲畜繁育,暮春三月,需要统计幼畜的数量,“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六月,夏秋之交,草木丰茂,刍秣收割,故“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令臣民贡献牧草以为养牲之饲料;八月,仲秋之月,正是动物膘肥毛丰的时候,于是天子巡视牺牲,察其体量毛色,合规中度的牲畜才能用为牺牲。到了腊月岁末,就该是宰牲祀神,举行一年一度的郊天大典的时候了。八月“循行牺牲”,载于《月令》,表明其被古人视为牺牲饲养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点,而此时昏见南方的中星,作为视牲之月的时间标志,被命名为牵牛,可谓顺理成章。
  按照上文的分析,织女为七月之星,被作为秋天到来和女工伊始的标志,而牵牛为八月之星,被作为视牲和祭献的标志,两者时间不同,事义亦别,似乎毫不相干?其实,当七月织女星升上天顶并垂顾人间织妇之时,牵牛星就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牵牛与织女之间,盈盈一水,原本相去不远。七月过后,当一度高悬天顶的织女离开天顶向西倾斜时,牵牛星就后来居上,升上了最高点了,岁序也随之进入仲秋八月。多情的牵牛就是这样在织女身后紧追不舍,然而天命难违,这对生死冤家之间永远间隔着那段咫尺天涯的时空距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七夕初始与爱情无关
  综上所述,可见七夕故事和民俗的各个主要环节,都可以由其与岁时的关系得以解释:织女之名织女,因其为纺绩之月的标志;牵牛之名牵牛,则因其为视牲之月即八月的标志;当此夏秋之交,织女星和牵牛星先后双双升上中天,隔河相望,牛女七夕会银河的故事即由此而来;七夕穿针乞巧,不过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纺织季;乞巧之时陈设瓜枣,则是因为此时正是瓜枣成熟的季节。至于民间传说中,因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后,分手之际,织女都会伤心落泪,因此,每到七月七,天上就会飘下一阵绵绵细雨。七夕的雨水自然不是织女的泪水,七夕之所以多雨,不过是因为初秋七月,正是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导致华北连绵秋雨季节开始的时候。总之,七夕故事的每一个关目都能在古人的时间感中找到源头,天上的星星、人间的织女、初秋的阴雨以及成熟的瓜果,都因其在时序中的同时呈现而被联系起来,被赋予相同的时序意义,被编织于同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七夕故事和风俗的时间性,表明它原本只是一个秋天的节日,七夕故事所蕴含的意义,也不过是时令转换、秋天开始的消息。尽管有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但七夕最初与爱情无关。七夕,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日,拉开了秋天的序幕,而秋天永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秋风起兮,繁华落尽,万物萧条,令人黯然神伤。因此,七夕与其说是情人的节日,不如说是一个伤情的日子,与其说是一个令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日子,不如说是一个自古多情伤离别的日子。七夕非爱情的季节,因此,在古人的观念中,七夕对于婚嫁,并非一个吉利的日子,牛郎织女的爱情,也并没有花好月圆的意味。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占卜简书《日书甲种》就有以牛郎织女为占的条目,一条说:“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另一条说:“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可见,在古人心目中,七夕故事,对于爱情和婚嫁而言,原本是凶多吉少的“下下签”,是抽不得的。
  时下国人炒作七夕情人节概念,原因之一是为了和西方的情人节抗衡,用心可谓良苦,然而,把七夕当成情人节,可谓数典忘祖。本土意识为了回应外来冲击而“复兴”传统,却不得不参照外来文化而对传统进行重新阐释,因此反倒使“传统”成了外来文化的拙劣模仿。其实,中国原本是有自己的情人节的,它和西方的圣瓦伦丁节一样,不在秋天,而在春天。在古代,包括春分、花朝、春社、清明、上巳等等在内的春天节日,除了其特有的与农事、祭祀有关的仪式内容之外,无一不是风情摇曳的爱情节日,翻翻宋明话本、元人戏文,那些多情的才子佳人们几乎无一不是在清明上巳、踏青游春的游戏场上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的。说到底,万物盛开、摇荡性灵的春天才是滋生爱情的季节。(本文略有删减)
其他文献
罗田县位于湖北省东部、是大别山主峰所在地,面积2144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  连绵的山脉、纵横的沟壑,形成了它独特的自然景观;森林覆盖率高达71%,  四季分明,奇松怪石、流泉飞瀑掩映在绿海之中。  罗田境内群山环抱,重峦叠嶂。雄伟的高山之下,河流蜿蜒曲折,山水和谐交融,一派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而隐秘在山水间的古镇九资河,竟是26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鸠鹚国”,向人们静静述说着往事……
期刊
由武汉上武英高速,过新洲,入浠水,青山渐欲迷人眼,车行一小时后抵罗田县境,道路两旁,山渐多、渐聚、渐高峻、渐跌宕、渐延绵,八百里大别山山野之风,扑面而来!  大别山名,据传源自西汉。昔年汉武帝刘彻封禅天柱,途经此境,月余未出此山,不禁深为感慨:“此山之大,别于天下。”大别之名,由是而出。它横跨鄂豫皖三省、绵延数十县,而其主峰之一的罗田天堂寨,以前并不叫“天堂寨”,因其高耸于天,云雾缭绕,唐宋年间名
期刊
[摘 要]戏剧舞台艺术是集体性艺术,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艺术创造出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并传递给观众,而这种艺术形象的创造和传递必须是真实的和鲜活生动的。当一个演员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准确细腻的分析理解把握住人物内心世界并找到恰当有效的外部表现手段,真实可信的将角色人物形象展现出来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剧本分析 理解与感受 想象 真实与信念感  一、分析剧本  剧本分析和演员的人物形象树立有着密不可分
期刊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加深发展,人民大众物质生活不断丰足,便逐渐开始关注精神文明生活。舞蹈作为艺术门类,其发展速度及广度也得到了加快和加深。从小众艺术逐步走进大众日常生活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走进舞蹈艺术,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感受舞蹈对自我身心及外在体态的调解,感受舞蹈之美。然而,当人们更进一步接触舞蹈训练时,才真实感受到舞蹈训练的痛苦,非一般人能够坚持的,需要付出疼痛和汗水。  一、中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应拓宽视野,以人为本,从关心民生、关爱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艺术教育入手,准确定位,突显新时期文化馆公益性特征,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地位,未来群众文化发展的公益事业道路方能越走越宽。  [关键词]贫困家庭 未成年人 免费艺术培训 公益性  最早让我有“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这一概念的是在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代表珠海市文化馆拜访广州市文化馆,时任馆
期刊
[摘 要]随着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始兴县图书馆需要考虑如何为手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本文阐述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意义,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实现模式,以及移动图书馆服务在我县图书馆服务的机遇及挑战。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 互联网 馆藏资源 读者服务  一、始兴县移动图书的创建  移动图书馆,顾名思义,就是移动中的图书馆。这首先离不开移动阅读的出现与发展。始兴县图书馆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期刊
[摘 要]民族的审美意识来源于人们对生活实践的积累和认识的升华,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不断发展,服饰的形式、风格等诸多方面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都发了相应的变法,反映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关键词]服饰 色彩 审美意识  衣冠服饰,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它除了满足人们生理需要之外还要满足人们对于美的需求。而后者已经远远超过前者基本需求,成为人类精神文化外在的表现。可以说
期刊
水上红叶是罗田最让人心醉的美景,除了凤山镇,罗田的九资河镇也是欣赏红叶的好去处。九资河镇的红叶集中分布在圣人堂村,在村子的田间地头、村舍屋旁、河畔山野,都种植有乌桕树,每到深秋,整个村庄宛如一片红色的海洋,蔚为壮观。  绚丽的红叶,蜿蜒流淌的九资河,再加上大别山的衬托,营造出古镇诗意般的田园风光。不过,除了风景迷人,九资河镇还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民情。  九资河镇位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
期刊
八月十五的晚上,月亮离得那么近,看得那么清……  在我国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有许多别具一格的,与月亮有关的习俗,有趣且诗情画意。  蒙古族“追月”  蒙古族,我国的传统游牧民族。每到中秋之夜,蒙古包前便点起一盏盏竹扎的灯笼,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品马奶酒吃烤全羊,弹着马头琴,唱起古老的民歌,悠长而高亢。伴随着这激昂的曲调,蒙古族的骑手们开启了这个夜晚的高潮——“追月”。身着华丽彩衣,头束红、绿绸飘带的骑
期刊
以窑洞为住所的陕北地区,在新窑洞主体工程告竣时要“合龙口”,一则宅主费时、费工、费钱、费粮,经过艰苦努力,“基业”终于告竣,值得庆祝;二则求吉利,保家宅平安。所以,新竣工窑洞的合龙口与木构架房舍主体竣工上梁一样,是一件大喜事。此俗在修造窑洞中甚为隆重,其程序亦甚为繁复,但多是喜气、健康的。合龙口中的必备物料,特别是十二“精药”,七种“名香”、“六精药”等,把防病、治病与窑洞的辟邪以某种形式联系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