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东方来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18世纪欧洲流行一种中国式的装饰艺术风格——“中国风”(Chinoiserie),源于对中国文化的膜拜。东西方远隔数万里,贸易路线曲折漫长,自战国秦汉起,亚欧之间时断时续、辗转交换着贸易货物。历史上不同时期,我国的漆器,同丝织品、黄金、瓷器、茶叶等货物陆续传入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及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然后再由这些中间商传入欧洲。其中由长安(今西安)作为起点经陆路的贸易路线即闻名海内外的“丝绸之路”(图一)。16世纪起,较之以往,中国漆器和瓷器大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并在欧洲引起巨大的社会风尚潮流,这股“中国风”从17世纪晚期一直延续至18世纪晚期。
  根据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资料,当时瓷器是出口的大宗商品,每年至少有三百万件被运往欧洲,瓷器的地位举足轻重。相比之下漆器的订单只占很小一部分,来自中国或者是日本的漆制小瓶、茶托和首饰盒,风靡过一段时间,虽没有形成规模,但影响持续时间较长。
  一、欧洲“中国风”的主体
  元素来源于中国漆器和瓷器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与传播,中国漆器和瓷器表现出的各种元素,渗透到欧洲贵族阶层的日常器物中。在东印度公司账目中显示的小件漆器订单较少,但可能大型漆家具的订货方式有别于瓷器和小件器物,在欧洲绘画中我们反而感受到漆家具的热销。这副水彩画(图二)的画面铺陈了各式瓷瓶和漆家具,商贾贵妇们正在进行交易,表现的是正在售卖东方进口的货物——漆桌子、箱子、高脚柜、屏风,等等。中国漆家具和模仿中国的日本漆家具,对欧洲室内装饰的影响很大。极少数的皇室贵族,将东方来的原产漆器家具搭配了同样来自远方的精美瓷器,装饰了宫廷中的一问特别的“瓷器室”(或“珍宝室”)(图三)。大量的宫殿则使用了欧洲本土生产的替代品。德国柏林的宫殿夏洛滕堡的瓷器室中,支撑瓷器的墙面装饰彩绘木雕是著名漆艺家达格利(Gerhard Dagly,活动期为1680-1714年)工作室的作品(图四)。他是第一个掌握欧洲漆技术的德国人,他创造性地运用了新技术模仿大漆,并将其运用到柜类、桌、箱、钢琴、烛台等器具上。他除了采用在黑底色上撒上金银粉或其他金属颜料的手法外,还在浅奶油色的底色上使用红、绿、蓝等彩色,将家具装饰成瓷器一样。这种装饰手法非常适合于表现巴洛克的华丽气质,成品往往美轮美奂、富丽堂皇。
  更多的欧洲人多次将天然漆运回欧洲,但这些努力都失败后,开始尝试使用天然树脂来代替原产中国的天然漆来制作模仿东方风格的漆家具。基于欧洲擅长木板繪画的优良传统,这种模仿迅速风靡起来。欧洲仿漆家具的成熟制作,要比1708年德国迈森(Meissen)的化学家成功制造瓷器早了几十年。16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等地已经开始制作漆器,后以都灵玛莎(Pietro Massa)工作室产量最大最为出名,为宫廷制作了很多室内装饰(图五)。金碧辉煌的欧洲描金仿漆家具(图六)、白底青花的中国瓷器以及来自中国或由欧洲仿制的想象中的中国风格的墙纸,共同构成了欧洲宫廷“中国风”装饰的主要内容和直观感受(图七)。这两种材质,瓷器与漆器,引起了延续一百多年的“瓷器热”(Porcelain Craze)和“漆器热”(Lacquer Craze)。在欧洲,除了这两种材质的器物引起过人们的争相抢购,其他器物均没有达到“疯狂”的程度。可见,代表东方的瓷器和漆器,是多么深受欧洲贵族和富裕阶层的青睐。
  二、欧洲“中国风”流行纹饰源自对中国传统纹饰的模仿
  欧洲对中国传统纹饰的模仿,直接影响着同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和当时社会的流行与风尚,反映出时代的风格与倾向。同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品,总是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趣味,而烙上鲜明的时代气息。流行的纹饰会占据各类材质器物的装饰主题,使当时这种流行成为一种视觉图像的典范。作为同时期生产的工艺品,漆器与瓷器在造型、纹饰上有着共同来源。而这种来源,往往并非直接来自中国图案,而是经过欧洲汉学家和艺术家的模仿与创造。
  1688年英国漆艺家斯托克(John Stalker)和帕克(George Parker)出版了《A Treatise on Japanningand Varnishing》(《论髹漆》)一书(图八),此书是第一本总结欧洲漆器工艺的著作,同时书后附有多幅当时最流行的“中国风”图例(图九),堪称手工艺者的教科书。此书影响深远,无数作坊参考了这本工具书,它不但促进了18世纪漆工艺在欧洲的迅速发展,也成为研究“中国风”的一手资料。
  比如这件由安特卫普(时属荷兰)漆作坊制作的富有中国风的高足柜(图十),白木制成,黑漆,中国样式的金色纹饰,绘有帆船、塔、凤凰等珍禽异兽,面板和边角使用螺钿镶嵌,细腻精美,是一件模仿中国髹漆描金螺钿镶嵌等工艺结合的家具。家具上的帆船,与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在中国景德镇定制的清康熙青花帆船图花口盘(图十一)中间的帆船,均是荷兰黄金时代称霸海上的三桅帆。家具上帆船周围围绕的纹饰,都是中国风式样的禽鸟图,和《论髹漆》中的鸟类插图(图十二)十分类似,借鉴的情况十分明显。图像中禽鸟们欢呼雀跃,画面热烈非凡。
  欧洲瓷器和欧洲漆器的中国风图像来源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点头僧”(Nodding Pagod)。点头僧原型是中国喜闻乐见的弥勒菩萨的化身布袋和尚,比如这件德化窑瓷塑作品(图十三),经著名的荷兰汉学家、探险家、作家约翰·纽霍夫(JohanNieuhof,1618-1672)在1655-1657年对中国进行考察时的记录并绘制成版画(图十四)后,在欧洲得以流行。笑面和尚、大肚、口袋等元素,成为欧洲的瓷器厂和漆器作坊竞相模仿的内容。特别的是,作品头部可动,而且舌头可以伸出来的这种“点头僧”,其宗教意义在传播过程中完全消失了,成为中国风的一个标志。它能将贵族家庭装饰显得异国情调十足(图十五),无论是漆制点头僧(图十六)抑或是瓷制点头僧(图十七),都能为书桌增添趣味。今天我们在拍卖市场上依然能看到年代较晚的点头僧作品(图十八),价格在20万元人民币左右。   三、欧洲“中国风”的模仿与再创造
  当一种工艺成熟的标志,也即工艺技巧的极大提高后,其特征就是能随意模仿另一种材质的工艺。这种炫技式的工艺,如同中国乾隆时期御窑生产的仿生瓷。在中國风盛行的欧洲,漆器直接模仿瓷器,瓷器直接模仿漆器,让人一时难以分辨,由此彰显技艺高超和增添文化趣味。其中具有代表性、工艺水平最高的是当时法国的漆艺家工作室和德国迈森瓷厂。
  法国洛可可漆器装饰家具的代表是“漆马丁”(VemiS Martill)皇家漆艺工作室,即由马丁兄弟制作于18世纪中叶生产的最高品质的漆器。他们既能修复东方漆器,又能制作模仿品,同时将这种模仿发展成具有本土风格的法国样式。他们借助虫胶和植物胶与松香的混合物,借用了蛋彩画、矿物颜料(有时是树脂混合矿物颜料)的材料来绘制纹饰。虽然这样的绘画是模仿漆的效果,但最后一步是上清漆。同样,所谓的欧洲金漆大部分情况是金箔或者金粉(有时并非金或银,只是染色的金属箔和粉末),上于漆器的表面,然后再上一层透明漆或黄漆。
  受到当时瓷器风尚的影响,马丁漆工作室生产了一些饶有趣味的漆器来模仿瓷器。例如一件模仿中国青瓷开片纹的蜜饯盒(图十九),这件纸胎漆盒使用黑漆、绿漆绘制出青瓷开片的裂纹,成功模仿了中国青瓷的效果,迎合欧洲贵族对中国青瓷的喜好。而这种模仿的方式,正是今天我们某种修复瓷器方法的开端。这是一件明显的漆器直接模仿瓷器的器物。
  欧洲瓷器模仿漆器的特别例子要数18世纪德国迈森瓷厂生产的模仿明代雕漆碗的瓷碗(图二十、图二十一)。在1700年前后几十年是中国风最流行的时期(heyday of chinoiserie),重点是模仿中国的瓷器和漆器。这种从器型到纹饰的直接模仿,完全体现出迈森瓷厂技术上的成熟。之后由于中国的闭关政策和日本的瓷器、漆器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与中国竞争得势,因此欧洲开始更多地模仿日本器物的技术和主题纹饰,乃至产生了一些东方元素大杂烩的情况。
  18世纪起,欧洲“中国风”产生了一种新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器物上,就是由一种绝对的器物崇拜,转而对东方器物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可以说是“画蛇添足”,也可以说是再创造。漆器工艺和金属工艺开始大量出现在东方来的瓷器上,这种工艺上的再创造,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思。
  这件明代德化窑八角杯(17世纪下半叶)(图二十二)是当时中国出口的常见瓷器,其白色被誉为“中国白”(Blanc de Chine),是欧洲人想努力学习追赶的瓷器的白度。而在18世纪上半叶,这件器物可能由法国尚特利(Chantilly)漆工作室在杯子上增绘了具有中国风的金漆装饰;在更晚一些的1780年,法国某金属工作室又为它箍上了镀金底座。这件纹饰逐渐累加而变得繁缛的杯子,被用作葡萄酒杯,其记载明确,呈现了欧洲文化对中国器物的改造过程。
  另外有不少以欧洲的审美来改造中国瓷器的例子,如在瓷器上使用欧洲漆进行纹饰绘制,金漆或彩漆的绘制,有时是增加了器物的纹饰,有时则是直接掩盖了原来器物的纹饰(图二十三至图二十五)。与金属工艺对瓷器进行包口镶嵌一样,这种改变应当是增加了器物的价值,但同时也是对原有器物所表现的文化特征的改造。总之,器物的外观极大地改变了。
  风从东方来,17-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中国风”,对西方产生过重要的文化影响,漆器与瓷器作为不同材质的物质文化,所表现出的共同纹饰来源,或者是互相模仿,乃至在中国瓷器上使用漆工艺进行欧式装饰的再创造,可以一窥欧洲瓷工艺和漆工艺的进步发展,乃至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的过程。这种进步,其来源就是东方(主要是中国)贸易而来的具有绝对优势产品地位的漆器和瓷器。而当技术进步到可以完全将舶来品取而代之的地步之后,这股“中国风”风尚中的若干元素也就融入了当地文化之中,成为新装饰形式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古代墓志起源很早,但真正定型则是在南北朝时期。志砖是墓志的最早形式,并在以后广泛使用。北魏时期使用志砖者多为下层人,中高级官吏基本上都用石质墓志,并且在洛阳地区大体形成一定的等级规范。边镇地区像负标这样身居刺史一级的高官,仍然使用砖质墓志,却是极为罕见。本文精选固原地区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志碑刻略作简述,供大家参考及书法爱好者研习。  前秦石刻梁阿广墓表  2002年出土于彭陽县新集乡,砂岩石质
期刊
固原位于宁夏南部,是中国古代西北重镇,亦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在众多的考古发现中,1981年在固原西郊雷祖庙村北魏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漆棺画(图一)尤其引人注目,是近年来北朝画迹的重大发现之一,为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具有代表性的北朝绘画史料。  北魏漆棺画墓由封土、墓道、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为夫妇合葬墓。男主人棺木为漆棺,绘有精美的漆画,但由于墓室早年进水,致使
期刊
佛教产生后,经中亚一带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到了北魏时期,在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的大力倡导下,其统治区域内佛教十分兴盛。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固原在北魏时期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镇,佛教广为传播。这一时期,固原地区大量雕刻佛造像,开凿石窟寺,形成了区域性的佛教文化。据统计,固原境内现存的北魏石佛造像遗址有十多处,其中以彭阳新集石佛造像窖藏和红河的石佛造像窖藏最具代表性。本文选取几件精美的北魏石佛造像介绍
期刊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笔者从事玉器行业工作近30年了,设计、制作了不同风格的玉雕作品,回顾走过的路程,感悟和收获良多。  佛像造型  佛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佛教传人中国后与中华文化融合,与儒、道共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像造型是传统玉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笔者在传统佛像造型艺术的基础上,在吸收、融合藏传佛教壁画、唐卡艺术绘画技巧的同时,以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宫廷玉
期刊
2018年元旦,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节目以翔实的历史文物资料,生动的想象力和精彩的解说征服了观众,广受好评。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文物资源作用,让文物活起来”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文化成果,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推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策划制作播出。中国文物报社参与协助拍摄。  摄制组从国内文博单位的百万件藏品中精选100件国宝,“以
期刊
固原地处宁夏南部山区(辖原州、西吉、隆德、泾原、彭阳一区四县),曾是古代中国西北重镇之一,又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古人以“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来形容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古代历史上,中原农耕民族、草原游牧民族以及西域各族在这里曾有着频繁的交往,各种文化互相碰撞、融合,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一、博物馆基本情况  宁夏固原博物館1988年落成开放,是一座以收藏历史文物
期刊
1977年彭阳县古城大队一位姓郑的妇女修挖水渠时偶然发现一尊铜鼎(图一):高23.3、口径17.5、腹径23.5、腹深13.2厘米。敛口,附耳,兽蹄足。素面,腹部有一周凸弦纹,底为弧状。器身上錾刻三段铭文:第一段是“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第二段是“今二斗一升,乌氏”;第三段为“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  从器型和构造特点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汉鼎无疑。此鼎铭文中的“第二十
期刊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一些有关古代珠子制作的传奇经历。这篇文字并非严谨的学术论文,不过还是期待能给读者带来一些科学性的启发。  珠子制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一些专业技巧,这其中的劳动分工可以追溯至神秘而久远的印度河谷文明时期。对于任意一位工匠而言,都无法独立完成制珠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制作一颗珠子的步骤包括:选取原材料、制作珠坯雏形、切割、抛光和钻孔。  有时候以上五个步骤是完全分工进行的。不过,根据地点
期刊
1983年9月至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和固原县文物工作站联合对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的一座古墓进行了发掘,被确认为北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李贤夫妇合葬墓。该墓虽经严重盗扰,但仍出土了金、银、铜、铁、陶、玉等各种质地的随葬品300余件。在墓道和墓室内还绘有壁画多幅。这座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中外交通、文化艺术等均有重要的意义。墓中出土金银器共10件,本文介绍其中的一件代表性精品。  鎏金银壶(
期刊
译者注:  本文是1933年英国著名考古学家贝克先生在经过广泛调查和研究后,对蚀花古珠写下的一篇综述性文章。论文首先从科学角度通过对一些出土的蚀花珠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化学分析,将常见的蚀花肉红石髓珠分为“型一”和“型二”两类,型一珠为用碱蚀法在矿石的天然表面绘制白色图案;型二珠首先用碱蚀法对矿石表面整体染成白色,再用金属硝酸盐在白色底色上绘制黑色图案。之后论文对当时世界范围内出土的蚀花珠分地区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