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美丽的教育梦想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想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更是一种无穷的力量。“中国梦”响彻了中华大地,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更有一个难以释怀的教育梦想:就是让每个学生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为孩子们的人生出彩汇聚正能量。我也正在自己的岗位上与同行一道走近自己的梦想。
  一、丰富课程,回归教育本质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教师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只有采用多样化的课程,也就是说,只有确立不同的课程目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课程组织方法和课程评价方法,才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课程多样化有利于生本教育的逐步落实,彰显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更好地“成为人、发展人、完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唯一的,每个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也极具个性。教育必须为每个学生提供尊重其个性的、能够使其更好发展的针对性教育服务,多样化课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生本教育除了尊重学生个性以外,还需把为学生的终身成长负责作为最终目标。学生的成长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无论是心性,还是智力等,都时时变化。丰富多样的课程能“保证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定了宽厚的基础。
  课程的多样化也是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未来新的职业不断出现,旧的一些传统的职业将逐步消失,如果不能让学生及时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就不可能实现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的发展。
  二、引领教师,成就教育梦想
  教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以教师的发展成就学生的发展。多样化课程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地“重新布局”并得以彻底落实,依赖于教师的发展。
  修炼德行。如今,人们对教育的期望不怕攀升,直接转化为对教师的更多关注和更高要求,期待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优化知识结构。作为教师应首先“养德”,“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让不以职权谋私利、敬业、诚实、公平、有爱心这些好品行与我们相伴,保持乐观心态,让自己幸福;善待学生,让孩子幸福。让我们用良心,用真心,用佛心去做好教师这份事业。
  丰厚底蕴。我们处在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很多,他们从老师那儿获取知识只是众多渠道之一,学生对老师“需仰视才见”的态度也已有所变化,他们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努力跑在学生前头,不断地学习,书籍是智慧的源头,读书会让我们更有底气地面对课堂上孩子们活跃的思维和意想不到的生成。我们要读教育名著和专业书籍,在不断反思和感悟中逐步提高专业素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增加内涵,丰厚底蕴。
  三、改变课堂,绽放生命精彩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成长,课堂便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热情的行程。”理想的课堂应该以“人本”为核心,教学关系体现“学本”,师生关系体现“生本”。孩子们在这里欢乐探索,进步向上,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然而,我们现实的课堂,却一直沿袭着“讲授+训练”这种低效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何构建轻负担、高效益的课堂成为我们永远要研究的课题。
  “生本课堂”承载着“生命发展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追求教学的真正价值,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愿望、自主学习能力的生动、活泼发展的人。关注学生兴趣,关注学生习惯,关注学生质疑,一切以孩子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一切以促进学生生命的智慧愉悦发展为教育的实践基点,这将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我们要本着突出“一个中心”:即要始终围绕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强化“两项工作”:即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强化校本教研。落实“三种思想”:即从各年级、各学科抓起,从最后一个孩子抓起,从每个学生抓起的工作思路,不搞一刀切,模式上多一些允许,不搞一个样,进度上多一些引导,务求实效。
  课堂上要真正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
  当然,课堂教学改革绝不仅仅是观念、模式、方式、行为的变革,它首先而且主要是课堂文化的重建。积极、开放、阳光、向上的文化特质,是课堂改革最终成功的保障。我们要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对师生进行文化引领,创建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课堂文化,形成我校特有的“宽容大气、合作共进”的学习文化、教学文化,努力彰显 “为精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实现教学与教育的有机融合,真正促进师生成长。
  教育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需要我们用生命来拥抱。有梦想,就会有收获;有激情,就会有快乐。让我们倾心倾力,切实履行我们肩上的神圣职责吧!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方向。要落实素质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而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人才这个问题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并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和国民素质。多年来,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走入了误区,教师照本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二学段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能准确全面地整体感知,能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主旨。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  许多教师都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部分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思维能力水平低,再加上课外阅读量少,导致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回答问题时往往是支支吾吾,或辞不达意,或偏离了主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式的课堂教学。那么开放式课堂教学有哪些内容,又可以怎样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践。  “个性化、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呈现为:引导质疑形成学习准备 →自主阅读个性化求解→交流成果个体感悟体验→进行深入活动实现创新。   它强调让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经过个体或个
期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而是一个在认识实践中主动建构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老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的组织者。根据这一理论,本人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着意创设一定思维形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从中领悟和掌握探究的策略,不断地培养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那么,实验教学中的自悟探究策略有哪些呢?  一、学会观察,从观察中掌握探究方法  心理
期刊
高等学校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和教育青年人才的神圣使命。积极发展高校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青年学生个人成长发展、对于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对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体系不尽健全  近年来,在中央宏观政策的指导下,高校学生党员数量保持适度规模,质量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目
期刊
就业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前提和基本保证,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现代意义上的就业,指的是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人,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就业的公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活水平,在社会公平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公平的含义  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到国家层面,从公平一词被提及的频率可以看
期刊
教育之本质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结果是对人行为思想产生的远期有益效用,对个人有益,对社会有益。这个有益的效用在进行教育的当时都不会显现出来。由于,受教育的多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青春心理逆反期,接受教育并不是一件顺利的事情,搞不好会适得其反,更不用说产生远期有益效用了。因此,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给学生身心以正确的影响,而且要注意从心灵深处赢得学生。这正如绣花一样,它需要我们时时留心,处处显示
期刊
技工学校是以为社会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技校的教育宗旨是为企业技术队伍输送合格的技术工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技校教师尤其是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钳工实习指导教师,根据自己20多年的生产经验和实习教学积累,总结出在实习教学中采用模块套式教学的方法,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使用模块套式实习教学方法针对钳工基本功训练,能充分体现出节俭、高效、快速的训
期刊
双语教学在我校已经推行了近五年的时间了,在这五年的实践中我们所有的老师们都有过各种尝试,在双语教学中也取得一些可取的经验。在我参与的三年的双语教学工作中,对于双语教学工作,我也有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一、双语教学工作更需要团队合作  我所从教的学校是一所民汉合校,近年来我校的民族学生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比例也在不断的攀升,我校的双语教学的脚步也在不断的加快。2011年我担任学校一年级的班主任兼数学
期刊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没有文化,也没有进过幼儿园或学前班。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刚发蒙读小学的第一天,走进教室,语文老师就叫我们拿出语文课本开始领我们读课文,一遍,两遍……直到我们会读为止。然后是齐读,分组读,单个学生读……有感情地朗读。很多课文还要能背诵。以后,在每天的早读课上,我们就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的读着课文。整个校园常常沉浸在朗朗书声中,整个幽静的山村也因书声而沸腾。那时候,每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