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创新性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三物理总复习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总复习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知识进行回顾与整合,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构建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的知识体系,以此提高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最好的姿态面对高考。高三的时间既短暂又紧张,高中物理知识既繁琐又复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最大化的吸收和内化高中物理知识,开展高效的物理总复习活动,是高三物理教师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436
  引言
  “复习”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反复学习,即对已学知识再次学习,所以很多物理教师在开展复习教学时通常采用二次讲解和题海战术两种方式,但是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很难取得出色复习效果。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教师对“复习”存在误解,复习并不仅仅是对原来知识的再次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已学知识的二次探究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使知识结构更为系统,从而做到灵活应用。基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复习教学时需要对复习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高中生在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物理水平。
  一、知识复习问题化
  高三物理复习的内容都是学生们之前学习并练习过的,如果物理教师采用二次讲解的方式无疑会让学生产生“炒冷饭”的感觉,极大削弱学生对复习的热情,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甚至连最基本的夯实基础的目的都达不到。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领导学生进行总复习时,应当尽可能避免对知识的重复与单一练习,教师要从全新的角度、以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使学生自主将新旧知识进行关联。通过提问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同时学生还学会了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物理思维也能够得以发展[1]。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复习有关“万有引力”的知识时,如果直接引导学生复习基础知识是很难使学生感受到复习的魅力的,更难以达到复习的目的。因此,物理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将重难点知识融于其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更加准确。如:嫦娥二号卫星在通过降轨后成功进入到了高度为100千米的圆轨道中,在圆轨道运行平稳后嫦娥二号卫星需要由A点进入椭圆形轨道进行图像拍摄,图一为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行轨道,请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嫦娥二号在经过B点的速率比经过A点时要大。2.嫦娥二号在圆轨道的运行周期比椭圆轨道小。3.嫦娥二号在经过A点和B点时加速度相同。4.嫦娥二号在经过A点和B点时机械能相同。
  第一个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圆周运动、近心运动等内容的掌握;第二个问题考察的内容是开普勒定律;第三个问题考察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相关内容;第四个问题考察了能量守恒定律。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中贯穿着诸多重难点知识,学生通过一个问题便能够对多个问题进行复习和思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掌握。
  二、规律复习结构化
  想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物理教师就要重视学生对物理知识结构的掌握。物理结构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就如同人体骨骼支撑人体运动一般,只有掌握物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知识结构,才能够做到灵活应用,在物理思考运算中才能够以较短时间以较高效率和质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2]。在复习物理规律时,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图形的方式进行,图形可以直观呈现物理结构体系,学生在复习时可以更加明确了解知识关系,发现问题的本质。
  通過这样的形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发现多个物理知识点和公式之间的具体联系,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准确也更加灵活。
  三、纠正错误常态化
  高三物理知识的复习,一方面是对已学知识的再次探究与整合,另一方面便是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改正。高中物理知识的复杂性造成学生在应用和学习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在这些问题中,有的问题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而有的问题则由于学生层次不同而具有一定差异。在复习过程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生们的这些问题,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指出并纠正,以防对今后的复习造成阻碍。
  很多物理教师都会教学存在一个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只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丰富学生解题经验,学生便能够准确掌握所学,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出现错误。其实,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尝试、不断犯错并不断改正的过程,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物理教师应当认识到只有学生经常犯错、勇于犯错,才能在犯错和改错的过程中快速成长,从而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高三物理复习中,物理教师应当观察和研究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学生以最高效率发现和改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
  结束语:在高三物理总复习中,物理教师应当对传统复习方法加以完善和创新,使学生在感受到复习意义和乐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促进复习效率的提升。物理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复习模式,致力于为学生构建一个新颖、高效的物理复习课堂,实现学生物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淑婷. 加强高三物理复习教学的策略探寻[J]. 数码设计.CG WORLD, 2019, 008(007):P.204-204.
  [2]杨立志. 高三物理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科普童话, 2019, 000(037):P.171-171.
其他文献
中圖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438
期刊
摘要:新时代赋予教师新使命。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使命光荣,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专业本领。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英语教师在个人专业成长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如何提升个人专业能力的具体策略,从而帮助高中英语教师不断的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好的服务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师;提升;个人专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阅读中,教师重“量”轻“质”,重“读”轻“用”,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没有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我们小学英语教师要立足生本,灵活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语言思维,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英语深度阅读;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408  引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阅读活动能激发学
期刊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圆锥曲线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高考中也非常重视圆锥曲线的考核,因此教师要加强圆锥曲线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详细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并积极对其进行推广应用,使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学习更加积极有效,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圆锥曲线的性质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其推广应用进行有效的探讨,促进圆锥曲线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
期刊
摘要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职业学校办学思路也在不断拓展,随着全国高职院校扩招的步伐,我校鼓励高考班学生积极参加单考单招。在这一背景,本人积极探索精准教学理念下的中职学校四细教学模式新探,充分发挥高职考学生这一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借助课堂老师和社团导师双元驱动的四细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进阶式成长,最终实现育人目标,助力学生圆大学梦。  关键词:精准教学; 双元驱动;四细教学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本文从2021年全国乙卷文科综合地理卷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及考查的主干知识分析入手,并进一步找出该试卷的七大亮点。为2022年的地理高考备考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课程标准;地理主干知识;地理试题亮点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454  2021年河南省高考采用的是全国乙卷,面对新一轮的高三即将进入备考阶段,我们要认真的研究2021年的全国乙卷中文科综
期刊
摘要:围绕“使学生的身心发生积极、健康的变化”这一根本落脚点,结合“STSE”的教育理念,基于循环递进式探究教学策略,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和知识迁移等教学手段,以求在“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的教学中全面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循环递进式;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459  【教材分析】  牛顿第一
期刊
摘要:类比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手段常常可以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应用。通过类比,学生可以在两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知识点中发现不同之处,从而更加便于深刻地记忆与理解相似的知识内容。而初中地理学科由于其很多内容具备很强的相似性,因此十分利于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本文就将以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类比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本人教学经验为依托展开相关教学讨论以供各位教育界同仁们参考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类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460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生物学科学习而获得,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生命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思维和科学探究;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和内涵;在形成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最终形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教学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既具有职业化教学的内容,还有一部分基础学科的教学内容。其中作为大思政课内容之一的中职历史课程,肩负着家国情怀培养的重任。从历史学科来看,本身的特色性、资源的优势性都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如何基于这些深厚的“基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中职历史教师深入的进行研究。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各位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职历史;思政教育;家国情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