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枣树与向日葵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王有勇
  文:[阿联酋]萨拉·努瓦菲
  
  萨拉·努瓦菲,阿联酋短篇小说家,阿联酋作家和文学家协会会员,阿联酋女文学家协会会员。1996年,曾荣获拉希德·本·哈米德小说奖。她的多部小说由彼特·克拉克博士(曾任大马士革英国文化委员会主席)译成英语,于1991~1994年在英国的《Passport to Arabia》杂志上相继发表。此外,她的多部小说也经瑞典教授吉勒·拉姆齐之手于1998年译成瑞典文。
  
  站在别墅门口,她注视着天空和正午的骄阳。阳光炙烤着大地,大地渐渐干涸龟裂。她看着自家的花园,园中漂亮的绿草已经变黄,矮小的玫瑰树也已渐渐干枯、萎缩、弯曲,寻找着庇护的阴影。园中所有的树木仿佛都在寻找大地的庇护,惟有向日葵例外。尽管它很寻常,却与众不同,始终高昂着头,追寻着阳光,像完成伟业的巨人昂着头,面向大众,满心自豪地频频示意。面对这一情景,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母亲走到她的面前,问道:“女儿!你怎么啦?又在想什么呢?”
  她说:“没什么,妈妈!没什么。”忧伤就好比余音在她的话语中回荡。
  母亲看着女儿,看到她痛苦的样子,觉察到女儿眼中的忧郁,感到了一种被压抑的伤感,一种连大山都无力承载的伤感,正折磨着女儿的心灵和肉体。而她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不愿显露悲伤的痕迹。
  “女儿!”母亲主动说道,“难道所有这些迷茫和忧伤还不够吗?你哥哥只是说你的丈夫缺乏思想而已,希望你不要为此而伤心。”
  她看着母亲,说道:“妈妈,悲伤不是我想穿就穿、想脱就脱的外衣。如果悲伤是我身体中可感觉到的一部分,那我就会把它切掉。可是,它已占据了我的血脉和大脑。”
  母亲几乎感到绝望,她无法让女儿摆脱困境,便无奈地说:“女儿!一切全凭真主掌握,不要对他的仁慈感到绝望!”
  孙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奶奶,奶奶,爸爸想拔掉那棵大椰枣树,就是墙角的那棵。”
  母亲愤怒地说:“你爸爸是不是疯了?他肯定是疯了才想拔掉那棵树。”
  孙子跑回原地。母亲一边加快脚步,朝着孙子所指的地方走去,以便在事情发生之前赶到,一边大声喊道:
  “阿里,阿里,你在那儿干什么?”
  阿里对母亲的到来感到很突然。正觉着纳闷,母亲已经站在他的面前。他拿着一把铁锹,已经挖掉了椰枣树下的一些泥土。他能说什么呢?又能做什么呢?母亲愤怒地看着他,而他只能对母亲苦笑一下,转身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示意他会受到惩罚。他不知道该如何向母亲说明情况,心中想好了许多话,刚想开口,却语无伦次。玛利亚也朝着这个方向走来,站在不远的地方,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母亲在生气,阿里正面临着自己不愿见到的处境,孙子们则等待着他们的父亲受到惩罚,正如他们的父亲惩罚他们一样。
  “你这是在干什么?”
  “我想……我想……”
  “你想什么?说出来听听!”
  “我想……我想拔掉这棵椰枣树。”他犹豫了片刻,如释重负地说出了这番话。
  “你干吗要拔掉它?”
  他回答道:“因为它……因为它……”
  母亲打断了他的话,“因为它什么?它让你讨厌吗?它在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方吗?你看看!它只是占据花园的一个角落。”
  他仿佛鼓足了勇气,对母亲说道:“妈妈,它已毫无用处了。”
  母亲问道:“难道我们栽它是为了派什么用场吗?”
  “妈妈,请您冷静地听我说,让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这棵椰枣树已经栽多久了?”
  母亲没有作答,显得有点烦躁。他接着又问:“妈妈,它已经栽多久了?”
  母亲考虑了一会儿,说:“这棵椰枣树是你父亲栽的,当时,你弟弟阿玛尔才九岁。”
  他接过话茬:“对啊!那我弟弟现在多大了?”
  “我不知道。你们都长大成人了,我也不再计算你们的年龄。对于你们的事,我已一无所知了。”
  他好像没听懂母亲的最后一句话,说道:“那我就告诉您吧。弟弟今年二十五岁,也就是说,这棵椰枣树已经栽了十六年。”
  母亲气愤地说:“难道树龄令你不安吗?就算是一百年又怎么样呢?”
  阿里补充说:“妈妈,不是树龄的问题。请您听我说!这棵椰枣树,我们已经栽了十六年,您吃过一粒椰枣吗?当然没有。那么,为什么没有呢?请您告诉我!”
  母亲说:“因为它结不出果实。”
  “这是您亲口说的,它结不出果实。除了这棵椰枣树,其他所有的椰枣树都结出果实了。”
  母亲反驳道:“儿啊,我知道这一点,可它却是最好的品种之一。”
  阿里说:“不管它是什么品种,如果结不出果实,那还有什么用呢?”
  母亲好像有点屈服,说道:“但它是为了纪念你的父亲。儿啊,就让它去吧。说不定,它哪天会结出果实来。”
  阿里仿佛是在宣告他的胜利,说道:“如果它能结出果实的话,早就结了。妈,它一点用处也没有,就让我把它拔了吧!栽上一棵可以结出果实的椰枣树,或无花果树,哪怕向日葵也行。”
  他注视着母亲,满怀激情地说:“就让我做完我的工作吧!那棵结不出果实的椰枣树已经毫无用处,我们就把它扔了吧。”
  母亲烦躁不安地走了。阿里用尽全力地挖土。一锹,两锹,阿里扬着铁锹,不停地挖着土。突然,他看到妹妹玛利亚站在自己的面前,便对她说道:
  “我不知道你也在这儿,我以为你睡了。”
  玛利亚注视着他,眼中充满了痛苦、悲伤和不幸,对他所说的话感到非常突然。阿里犹豫不决地问道:
   “亲爱的,你怎么啦?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一种无助令她缄默不语。她想要说的一切都已化作海水一样咸咸的泪水,如同生活的苦涩、大地的干涸、无雨的乌云,被火一样的阳光遮蔽着。她孤独地置身于自己广袤的沙漠之中。可是,在她的沙漠中,有谁愿意接受她呢?如今,站在哥哥的面前,她就像那株他想砍掉的椰枣树。她想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可是……声音中的哽咽却使她的话语让人无法理解。
  她面对着哥哥,仿佛身体的每个部分都在说:“那棵椰枣树有什么办法呢?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没等哥哥明白她所说的话,她就丢下他,朝着房子走去。母亲愤怒地瞪了他一眼,跟随在女儿的后面。
  阿里很茫然,不知出了什么事。忽然间,他幡然醒悟,狠狠地咬着自己的舌头,恨不得将它咬断,大声地自语道:
  “我的天啊,我这是在说什么呀?”
  他把铁锹扔在了地上,一边朝着妹妹奔去,一边喊道:“玛利亚,你等一等。我指的是椰枣树,确实是指那棵椰枣树。那是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
其他文献
译:邬海静  文:[美] 玛丽安·丰塔纳(Marian Fontana)    当天是她的结婚纪念日。她将儿子送到幼儿园,他五岁,入园才两天。十分钟后她将与丈夫戴夫在当地咖啡店里碰面,他是布鲁克林的消防员,刚结束轮班。那是2001年9月11日的早晨……四年之后,在玛丽安·丰塔纳新创作的惊人的回忆录选摘中,她讲述了那个早晨之后的数小时和数周后的经历,以及她陌生的新身份,这身份已成了痛苦的象征。   
期刊
(1995)  文:【英】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和戴安娜·维邦(Dianne Vipond)  译:徐慧玲    戴安娜· 维邦:您把它称为一次“过分的盘问”,如此详尽地回答我的问题,您是否不太乐意?  约翰· 福尔斯:和一个拒从者否定盖世太保(德国纳粹时期的秘密警察)的讯问,或者一个无神论者拒绝(天主教镇压异教徒的)宗教法庭的审问一样。小说的创作过程,好比昔日风流韵事,即使算不上
期刊
文:[美] 迈克·雷尼克(Mike Resnick) 译:陈 灼    这是荣获2005年度雨果最佳短篇小说奖的作品。雨果奖(Hugo Award),是世界科幻小说界最重要的奖项,其名称来源于著名科幻杂志编辑,提携过整整一代科幻作家的雨果·根思巴克(Hugo Gernsback)。首届雨果奖于1953年举办,由世界科幻协会(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负责评选,在每
期刊
译:胡岳  文:[巴林]艾妮莎·泽雅妮    艾妮莎·阿卜杜·拉赫曼·拉希德·泽雅妮,巴林女作家,生于穆哈拉格(Al-Muharraq),1976年获科威特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巴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1976年曾在《今日巴林》杂志从事新闻工作;1977年进入教育部教授阿拉伯语。1996年荣获拉希德·本·哈米德短篇小说一等奖。2001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烈火的堑壕》。  
期刊
译:王有勇  文:[阿曼]雷玛娅·哈拉绥    雷玛娅·哈拉绥,阿曼女作家,1982年3月生于阿曼苏丹国的苏哈尔。    “这是什么东西?小姐!你把这也称作月度报告吗?”  “有什么错吗?先生!”  “错就在你!你反应太慢了!”  她闷闷不乐地看着他,愤怒的情绪涌到了喉头,清晰地显现在她纤弱的脸上,内心愤愤地说着:“他真是利令智昏、骄傲自大的蠢蛋!”她狠狠地瞪着他,而他却不停地批评她,对她报告中大
期刊
译:胡岳  文:[沙特阿拉伯]蕾姆·穆哈娜    蕾姆·穆哈娜,沙特阿拉伯女作家,生于1974年,获文学和教育学学士学位,曾在多家文化论坛上发表短篇小说。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墙壁的其他梦想》即将发行。    我离开自己的房间,神情恍惚,双颊红肿,步履沉重,差点撞到了房子对面的墙角上。我环顾四周,自言自语道:“与我同住的人在哪里?”  奇怪的是,我并不习惯这种安静,总是像阿尔卑斯山一样歪斜着身子。突
期刊
是的,谁都有秘密,有的现于行为,有的存在心里。你在知晓了别人的秘密之后,会作何反应?  韩国影片《老男孩》(Old Boy/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韩国政府文化勋章),堪称电影史上最另类、诡异、血腥的复仇片,里面的吴大修,因为窥探到了一对姐弟的不伦之恋,并无意中向同学泄露,引发了毁灭性的悲剧和残酷变态的复仇,而他自己却一无所知。影片中有一句让我心里一凛的台词:“沙子和石头一样会沉”。  法国影片《
期刊
译:王有勇  文:[卡塔尔]希莎·葛哈唐尼    希莎·葛哈唐尼,卡塔尔女大学生,女作家。    我与他的双手握在了一起,但我的眼中却流露出惊恐。对此,我毫无责任,因为我与他互不相识,就被命运绑在了一起。不知不觉中,事情就匆匆地结束了,婚姻的纽带将我和他绑在了一起。他的母亲曾到我家来造访,没隔多久,我就订婚了,没有任何先兆。从此,我就好像掉进了黑暗的深渊,不知会有怎样的命运等待着我。  我被迫接受
期刊
初读贝克特的作品,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因为他的剧作大多晦涩费解,难以捉摸,读起来让人大伤脑筋;可读罢细细品味,又有些愉悦,这不仅仅是因为作品本身流露出的幽默,更是因为它给予了读者无限想象、猜度和回味的空间。读着这些谜一般的作品,不禁让人对剧作家本人充满好奇:贝克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经历,才会创作出如此具有神秘色彩的戏剧呢?  贝克特的戏剧探讨了人类生存的困境,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经他剥
期刊
从《斜睨》开始    这是1948年的巴黎街头,该是深秋,男人礼帽西装袭人字呢大衣,女人则大衣手套蝴蝶结式帽子,男人挽着女人,在一间橱窗前驻足,女人手势生动,眼神集中于眼前画框,是什么图景使女人激动?男人却是心不在焉的,目光直愣愣地射向侧面一幅画:丰润的裸女背影,胳膊支在巴洛克式样的几案一角,一个大S形,深色长统靴的挑逗感欲盖弥彰,此时此刻在女人身边的男人,严板的大衣内裹着的是一个享受片刻荡漾的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