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迷人的张家界》文本解读
1、《迷人的张家界》是浙教版四上册选学课文。本册第五单元课文都在介绍我国的“世界遗产”。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我国有29处景观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湖南张家界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就属于自然遗产。
2、这篇课文在写作结构上十分有特点,总体上属于总分总结构,课文又从山、水、动植物这几方面来介绍张家界,其中还有一句话都写到了这三个方面;写山的部分(2、3、4段)属于概括具体的写法,同样是写山,第2段是对山进行了总体概括地描述,而3、4两段着重选择了“金鞭岩”和“黄狮寨”这两座有代表性的山峰;再看第2段内部结构,也是总分总来写的,分述部分写得极为讲究,作者把山比作“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和“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比作“摩天大楼”和“中世纪城堡”,比作“两根尖尖的竹笋”和“一支长长的利剑”等,把两种感觉截然不同的山放在一起作为一组对比着写,别有用意,而且句式上也给人特别工整有序的感觉。很值得学生仿写。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
3、学习写景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进行仿写。
三、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出整篇文章结构
1、初读课文,梳理内容:课文写了张家界的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山多,山高,山千姿百态;金鞭岩; 黄狮寨; 金鞭溪;植物;动物……
2、引导学生发现文中一句涵盖所有内容的句子。指引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发现善于抓住这样的关键句,就能很快地理清文章的结构。
3、读开头和结尾,通过朗读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4、小结:阅读时若能理清整篇文章的结构框架,有助于理清创作的思路。
(二)读2、3、4段课文,梳理结构
1、默读2、3、4段,思考:同是写山,这三段的写法一样吗?
2、交流看法。
3、小结:看来我们已经达成共识,这几段同是写山,第二自然段对山进行了总体的概括地描述,而3、4两个自然段着重选择了“最使人难忘的金鞭岩”和“最高的黄狮寨”这两座有代表性的山峰。在写景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先总体概括地写,再具体举例子,好比摄影师先拍摄整体镜头,再聚焦到局部,使我们印象深刻。
(三)读第2段,梳理内部结构
1、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语言的特点。
2、交流。
3、体会作者写分述部分时语言的规整和精妙。
(1)讨论:可否将几组比喻交换位置吗?
(2)想象: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那会是怎么的一座山?摩天大楼的山,应该是?而像中世纪城堡的,又应该是?
小结:看来,作者把两种感觉截然不同的山放在一起作为一组对比着写,别有用意啊。而且这样的句式给人特别工整有序的感觉,我们不妨来读读看,老师读每一组的第一个有的,你们读第二个有的。(师生对读)这时,我们不难发现,(点板书)后边着重写到了金鞭岩可能就像这儿的写到——(摩天大楼),黄狮寨可能就像这儿的——(中世纪城堡)。看来,文中具体列举到的事物其实在概括部分早已经涵盖了
(四)学习仿写
1、看一组黄山奇石的照片。
2、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总的概括地来写黄山的怪石,最好用上工整有序的句式;也可以模仿3、4地然段,选择其中一座有代表性的山峰进行具体描述。
附:小练笔
(1)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请总的概括地写黄山的怪石。
黄山的山石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有的像( );有的像(),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它们纷纷排列在你的面前,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
(2)选择有代表性的山峰进行具体描述。
在黄山处处可见的山石之中,最使人难忘的要数( )。
四、教学反思
1、关注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学
王尚荣先在《阅读教学的两个转向》中指出我们应“从关注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从关注教的活动到关注学的活动。”
的确,我们在备课时最应该想清楚的是: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因为我们只有想清楚了这篇课文到底要“教什么”的问题,才算是把握了正确的方向。任何的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都是以教学内容的正确、科学为前提的。《迷人的张家界》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文章,对文本的解读可谓是“一百个读者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同一篇文章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解读可以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有的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有的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有感情朗读”上;我则从写作本位出发,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文章结构,进行仿写。”在想清楚、想明白之后,教可教的。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学。真正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是很有弹性的,任何教学预设的流程仅仅是一种预设,他们会根据学生的状况作出积极地调整和反馈。而当我们还在费尽心思花很多时间背诵一段精彩的过渡语,当我们总是力求完美想把教学环节设计得“滴水不漏”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离开学生很远了,我们过多地关注了自身的教,过少地关注了学生的学。试着将《迷人的张家界》的课堂实录反复观察,不看教师的教,只看学生的学,感觉整个教学中,学生学得比较紧凑、有效。
2、运用随文练笔,进行方法迁移
《迷人的张家界》的教学是以写作为本位的,因此,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课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谋篇布局上很有特点,无论从整体的结构,还是2、3、4段的结构,以及第2段分述部分的结构,都很有借鉴的价值。因此,梳理内容、梳理结构的环节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方法的学习和铺垫。
最后练笔环节,在选择写的内容上也是进行反复斟酌的:一试,写“毛三斢市场”;二试,写写《飞向蓝天的恐龙》中的鸟类大家族。前面两次试教发现,对于学生而言内容和写法都要顾及,有一定难度。三试,写黄山奇石。教师出示黄山的几幅图片,用定格的方法,要求学生图名结合的观察方法来欣赏黄山奇石。学生可以总的概括地写黄山的怪石, 也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山峰进行具体描述。第三次试教,降低了难度,张家界和黄山的山有很多相似之处,写作内容上比较接近,学生的练笔质量比较好。
在教学中,我们也许有这样那样的疑惑,只要谨记“让我们努力教可教的,让学生努力学可学的”,静心审视教学得失,选择正确的方向,且行且思,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