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在师范生提问技能训练中的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培养高师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有价值的引领和同伴的有效互助等问题。“同课异构”训练模式能有效针对课堂教学技能之一的提问技能达成有效共识,提高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同课异构;师范生;提问技能;作用
  我国正处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过程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了引人关注的焦点问题。新课程给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也为教师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只有接受专业化训练,有较高专业素养的语文教师,才具备语文学科的专门知识,才具备语文教学的能力。
  在以往师范生的试讲中,许多师范生也都知道运用提问这一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没有把握提问技能的重要性,没有能真正掌握提问这一教学环节及方法,在试讲的教学中,致使提问出现了以下一些现象:
  一、 不明确自己提问的目的,没有把握问题的价值性
  试讲时的提问是从教学参考书、作品分析的文章中搬下来的,根本不考虑问题的价值与否,为提问而提问,比如有讲《鲁提辖拳打镇郑关西》一文,问题有:“鲁达听到有人哭泣,为什么发火?”,“听完述说后,鲁达到哪去了?”,“鲁达打镇关西,打了几拳?打在什么地方?”……这样的问题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回答出来,没有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 所提问题太大、太复杂,没有把握问题的核心性
  如教《胡同文化》问:“同学们,你们读《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它文章比较,它在语言上、构思上、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四个问题组成的,学生很难一下子组织好语言来回答。也很难听清记清,更无法准确回答,这种提问就是无效的,所以提问时,每个问题应该集中于一点,使用尽量少的字眼来表述清楚准确,最好一问一答。
  三、 所提问题不是一个真问题,没有把握问题的可比性
  如《项链》问:“玛蒂尔德丢失项链这件事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根本就没必要去问。《我与地坛》问:“文中作者说‘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他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实际上,没有哪位子女会希望自己的父母不长寿。所以,提问时应该先考虑一下自己的问题是不是一个真问题,不要无疑而问。
  四、 所提问题指向不明,没有把握问题的具体性
  如《项链》备课中,要把握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的现实意义,试讲时问:“路瓦栽夫人是怎样一个人?”这问题就可以从多角度理解,从性别看,她是一个女人;从职业角度看,她是家庭主妇;从性格特点看,她既有虚荣的一面,也有正直诚实的一面等,对此没有具体的表述。
  笔者认为利用“同课异构”的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增强试讲训练的实效性。
  所谓师范生试讲训练的“同课异构”模式,就是师范生在试讲训练初期,同一个训练小组,一般以3至4人为宜(成员过多容易造成成员情绪上的疲劳,成员太少形不成研究的氛围),在同一位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同一试讲课文,选择的范围是中小学现行教材中的某篇,同一小组学生备课时,就共同讨论,首先明确自己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思考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根据这一点就要明白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有意义、有启迪性。问题是支持教学过程的工具,提问时应当明确自己在教什么内容,是问识记、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可以直接出自文本的封闭性问题,还是问分析、综合和评价层次的通过文本拓展或加以改造的开放性问题,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问题问什么,这是提好问题的关键。
  目的明确了,指导教师参与,小组成员共同进行课标分析、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的研究,在熟悉、内化课文的基础上,就课文中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设计形成共识:设计提问时,首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纵深发展。其次,提问要有启发性,在对同一知识点或共同讲读内容所设计问题的角度、梯度、难度、明确度方面做到有效提问。
  然后,指导教师和本组所有学生共同评议、讨论,在“异构———交流———实践———研讨———反思”进程中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找到改进提问教学技能的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师范生的提问教学设计的实践能力。而“同课异构”能触发师范生共同参与“同一课题”的教学与研究,大家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这样,师范生们一改以前的备课态度,都意识到能否上一堂好课跟自己有直接的关系,于是努力备课,积极思索,竭力找出与其他师范生试讲的不同,来突出自己教学的特点。
  通过这样的“同课异构”式的训练,师范生明白问题设计是教师备课时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只有在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将要提出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问题,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而言之,就目前的同课异构活动而言,我们的认识可能还不到位,所组织的活动还有很大的不足,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同课异构的巨大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不断深入认识这一活动的价值,并且不断改善和利用同课异构活动的优势,以期取得更加圆满的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智强.国际视角下的数学教育研究规范[J].福建中学数学
  [2]陆雪玲.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同课异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3]朱玉金.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同课异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4]孙艳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现代阅读(教育版)
  [5]王延歌.浅谈语文课课堂提问的技巧[J].现代阅读(教育版)
  作者简介:方丽(1967-),女,四川人,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喀什师范学院中国西部语文教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其他文献
随着近几年我国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超载运输的经济利润模型.
行政审批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项核心内容,具有价值分配、行为监督、利益协调等重要功能。历览数次改革不难发现改革成效甚微,其原因是存在将优化行政审批简单等同于权力下放、取消
高速公路ETC联网促进了我国交通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高速公路ETC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ETC用户也逐渐增加,改善了以往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问题,智能化管理水平也得到了
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心灵的钥匙。深厚的师生感情会使班级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促进学生精力饱满、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提高,从而为形成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爱心,去打开学生的心窗。  一、播散一份关爱,收获一片天空  教育本身,就是爱的教育,心的教育。以心换心,多给学生以关爱,这样才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记得自己刚刚从事班主任工作
【摘要】以小组形式开展的阅读活动注重幼儿形成的自主阅读技能,注重幼儿通过小组形式获取到的阅读经验来促进其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组形式 自主阅读技能 自主阅读能力  我园以分享阅读为载体,开展了“以小组形式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一系列的实践研究工作。相关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个时期的儿童与书对话的能力、在阅读中延伸思维的能力,都是需要一定的学习才能得到
摘 要:在当前的医疗机构中,医用液态氧中心供氧系统是常见的设备之一,但是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合理的使用、及时的维护。对此,本文将阐述医用液态氧中心供氧系统的流程,分析其使用、维护的具体方式。在这一基础上,笔者深入探究医用液态氧中心供氧系统故障的处理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规避液氧对人体的伤害。  关键词:医用液态氧;供氧系统;系统维护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准确把握古诗词思想内容的方法除要关注诗句本事外,还要关注与诗词有关的一些内容:一、古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二、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三、注释部分,四、思想感情的复杂性,五、作者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词】古诗词 思想内容 把握时代风貌 创作风格  古诗词的学习,无非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写什么,即思想内容;第二,怎么写,即写作手法。怎样准确把握和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呢,
【摘 要】本文主要是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主题图。  【关键词】主题图 呈现方式 有效使用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从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上都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其中以主题图表现的最为明显,生动有趣的图片,形象逼真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用好主题图,可以给单调、枯燥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比在体力上的差异低,教师的责任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所以在评价学生时,我们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因此
【摘 要】上古汉语中表示“层次”义的量词有“成”“层”“重”“辟”“袭”“增”“絫”七个,其用法各有特色,但在其语法化历程中只有“重”“层”两个沿用至今,这是由其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滞留原则所决定的。  【关键词】出土文献 层次 量词 兴替  综合考察先秦两汉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量词使用情况来看,上古汉语中表示“层次”义的量词主要有“成”“层”“重”“辟”“袭”“增”“絫”七个,其中“成”用作量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