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祀典

来源 :文化月刊·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soft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
  
  文庙祀典溯源
  祭祀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国家吉礼中,祭孔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因明清时把祭祀孔子的庙宇称作文庙,故祭孔的礼仪又被称作文庙祀典。
  文庙祀典最早就是国立学校的祭祀。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祭祀礼仪是周时的学校祭祀,“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
  早期祭孔祀典比较简单。东汉时,国立最高学府祭祀孔子用太牢,有牛、羊、猪三牲和鸡等祭品,由孔子嫡孙主持祭祀,地方国立学校祭祀用狗作祭品,由政府官员主持。魏晋时,国家最高学府的祭祀由主管国家祭祀的太常主持。南朝时,齐永明三年(485年)朝廷决议祭祀孔子“设轩县之乐,六佾之舞,牲牢器用皆依上公”,确定了祭祀孔子的礼仪。北朝也规定,祭祀孔子“列轩县乐,六佾舞,行三献礼”。
  孔子祀典定型于唐代。《唐开元礼》中有皇帝视学、皇太子释奠、国子监释奠、诸州释奠和诸县祀典五个礼仪规范,包括祭品、陈设、官员服饰、祭祀仪注、音乐、舞蹈等详细的祭祀礼仪。
  唐以后,历朝历代都制定了专门的孔子祀典,留存到现在的文庙祀典遗产非常丰富。唐代以来历代的礼仪规范,南朝梁和隋朝以来历代的祭祀歌词,宋代以来的历代乐谱,明、清和民国初年的舞谱,现在都还完整地保存着。
  文庙祀典的内容也很多,包括文庙的建筑制度、奉祀制度和祭祀制度等等。
  文庙祀典的建筑制度
  东晋以前,“扫坛为殿,悬幕为宫”,祭孔是在学校内临时搭设的帐篷内进行的。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在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内建造了专门祭祀孔子的庙宇——夫子堂。大约在北齐天保元年(550年),文宣帝高洋令郡国学校建造孔子庙,将孔子庙推广到地方郡学校。唐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下令全国各地州县学校一律建造孔子庙,那时越南北部和朝鲜北部都在中国版图之内,孔子庙因之遍布国外。
  孔子庙历经唐、宋、明代的发展,到清代达到鼎盛,仅列入国家祀典、建造在各级国立学校内的孔子庙就有1740多座。此外还有众多的没有列入国家祀典的书院孔子庙、纪念孔子庙和孔子后裔建造的孔氏家庙。
  孔子庙建造在学校内,因学设庙,但孔子庙的建筑等级和建筑规模都远远超过了学校。东晋时国学是右庙左学,后来出现过左庙右学、前庙后学的等布局方式。
  文庙一般设三进庭院。庙前一般设置照壁,刻立下马碑,有的庙前路上还建造跨街的牌坊或牌楼。设置的正门一般名棂星门,但没有出过状元的文庙不能开设正门。不论是否开设正门,由于正门不是人们可以随意出入的,两侧一定设置侧门。侧门大多是牌坊,个别是牌楼,很少是门屋。庙门内设置泮池,池上一般建桥。第一进庭院内主要是附属建筑,一般设置名宦祠、乡贤祠、更衣厅,个别还建造忠义祠、节孝祠、土地祠。第二进庭院是文庙的主体,供奉孔子和附享人物,一般只有主殿大成殿和东西两庑。第三进庭院一般设置崇圣祠,祭祀孔子的上五代祖先,并以四配之父及部分宋代理学家之父附享。中轴线上一般设置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两侧建筑左右对称。建筑和构筑物一般都有名称,左右牌坊、牌楼、侧门大多以“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礼门”“义路”“金声”“玉振”“圣域”“贤关”“腾蛟”“起凤”命名,主要赞颂孔子的功绩,个别是表达对地方人才蔚起的期望。
  清光绪三十二年文庙祀典升为大祀后,主要建筑可以使用黄色琉璃瓦,大成殿可以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斗栱九踩,金龙和玺彩画,殿前露台可以三阶五陛。但是由于清王朝很快就覆灭了,虽然北京国子监文庙曾经进行过改造,但是全国没有一座按照大祀制度建造的文庙。由于文庙祀典在长期的历史中属于国家祀典中的中祀,所以文庙的建筑制度大多遵照了中祀的规定。主殿大成殿面阔七间,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斗栱七踩,旋子点金彩画。
  
  文庙祀典的奉祀制度
  文庙是国家推崇儒家思想并借以显示国家继承弘扬传统思想文化的象征,所以奉祀的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即主祭孔子,以历代儒家的著名人物配享从祀。配享从祀的人物,经过历代的增添更换,逐渐确立了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等附享名称,形成了配享、从享、从祀的附享系列,到1919年,附享人物最终达到172人。
  孔子像两侧是四配,右侧复圣颜渊、述圣子思,左侧是宗圣曾参、亚圣孟子,他们的附享等级叫配享。最早配享孔子的是颜渊,他从孔子作为主祀的时候就成为配享。唐总章二年(669年)增加曾参配享,四配最终完成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增加了曾参和孔子的孙子子思。
  大成殿内东西靠墙的是十二哲。东面是闵损(字子骞)、冉雍(字仲弓)、端木赐(字子贡)、仲由(字子路)、卜商(字子夏)、有若(字子若),西面为冉耕(字伯牛)、宰予(字子我)、冉求(字子有)、言偃(字子游)、颛孙师(字子张)、朱熹。十二哲初名十哲,是孔子最优秀的弟子。《论语》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唐开元八年(720年)十哲从祀,因为颜渊位居配享,南宋就以孔子的孙子子思补缺,子思升为配享后,以孔子弟子颛孙师递补。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增加南宋大儒朱熹位居十哲之次,乾隆三年增加孔子弟子有若,最终形成了十二哲。十二哲在附享等级中名从享。
  奉祀在大成殿东西两侧厢房内的牌位是先贤和先儒,他们的附享等级叫从祀。因为厢房在古代称作庑,所以东西两侧厢房又称作两庑。
  先贤奉祀始于唐开元二十七年,早期主要是孔子弟子,以后历代逐渐增添更换,1857年定型为79人。先贤奉祀在两庑的前半部:东庑包括东周公孙侨、林放、原宪等40人,西庑包括东周蘧瑗、澹台灭明、宓不齐等39人。先儒奉祀早于先贤,开始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历代不断增添更换,到1919年增加到77人。先儒奉祀在先贤的后面,其中东庑奉祀包括东周公羊高和汉代伏胜、毛亨等39人,西庑奉祀包括东周穀粱赤和汉代高堂生、董仲舒等38人。
  文庙附享人物经历了由受教弟子向增加传经之儒、传道之儒和行道之儒的发展演变。在文庙附享历史上争论最激烈、影响最大的是王安石父子的享罢和孟子的罢复。
  文庙是列入国家祀典的礼制庙宇,国家对孔子庙附享人物的选择非常慎重,既重视附享人物“羽翼圣教、扶持名教之功”,附享人物的个人品德,也重视社会共识,附享人物一般都要经过廷议然后由皇帝批准公布。由于儒家思想是国家的指导思想,附享人物的演变其实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变化,传经之儒之所以在明代淡出附享队伍而从宋代传道之儒大增,就是因为汉唐经学衰微而理学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行道之儒的出现则是适应了封建社会衰落的现实,乱世思忠臣,咸丰、同治年间行道之儒大增就反映了这一点。
   
  文庙祀典的祭祀制度
  文庙祭祀有严格的礼仪规定,包括祭祀等级、祭祀名称、祭祀礼仪、祭品、祭祀音乐、祭祀舞蹈等。
  祭祀等级
  汉代祭祀孔子都是牲用太牢,太牢是最高的祭祀等级。魏晋仍然沿用汉代的制度,南齐永明三年(485年),廷议决定祭祀孔子采用上公乐舞和祭品,一直到隋朝都是采用第二等的祭祀礼仪。
  唐代将国家祭祀孔子列为中祀,由皇太子和国子监释奠;此后的1000多年间,孔子庙祭祀基本是中祀的等级。只在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和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分别使用了55年和54年的大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和宋崇宁四年(1105年)两次部分具有大祀因素,即唐代的乐用宫县、宋代的孔子庙门竖立二十四戟和孔子像的天子冕旒。清光绪三十二年和民国三年是文庙最后两次升格为国家大祀。
  祭祀名称
  汉代时国立各级学校祭孔都是一年一次,晋代和南朝太学是每年四时祭祀。北齐规定国学和郡学每年春秋两次祭祀,每月初一行礼。隋朝规定国子寺四仲月上丁释奠,州郡学春秋仲月释奠。唐武德二年(619年)规定每年四时祭祀,开元十一年改为春秋两次,宋代增加四孟月释菜,元代增加每月朔日释奠。明代春秋上丁释奠,清顺治元年规定月朔及进士释褐释菜,月望行香。从此,文庙定期祭祀名目有释奠、释菜和行香,此外还有不定期举行的国子监文庙的祭告和献功,曲阜孔子庙的皇帝亲祭幸鲁、遣官致祭和遣官祭告。
  释奠:又称为丁祭,是文庙最高规格的祭祀,分为两种:定期祭祀和非定期祭祀。定期释奠在唐初以前有四次,在夏历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的第一个丁日举行,唐开元改为春秋两次,在二月、八月的上丁举行。
  东汉时太学释奠由孔子长孙褒成侯主祭,魏国以太常主祭,从晋朝开始改为以学官主祭。唐初国学以学官为主祭,祝文也直书博士姓名,贞观二十一年改为以祭酒为初献,以皇帝派遣的名义祭祀,州县学校释奠以地方行政主管为正献。历代基本都是采用唐朝的制度,明清时以文庙所在地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为主祭,省府所在地的府学释奠由总督或巡抚正献。国学定期释奠有时由皇帝或皇太子亲自主祭。
  历代对释奠都非常重视。唐开元二十一年命刺史、县令主祭孔子,朝廷并按照祭祀制度颁给明衣;北宋规定祭祀孔子一律用法服行礼,专门制定祭服制度颁给州县;元代令释奠时执事官员各依品序公服配位。唐贞元二年(786年),诏令国学释奠时宰臣以下全部参加,南宋诏命武臣也一体拜谒,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令各省同城大小武职官员按照文职官员的制度一体到文庙行礼。
  释菜:以芹藻为祭品举行的祭祀。宋代规定在四孟月进行释菜,还制定了四孟的释菜仪注。元代规定地方行政长官朔望日要去文庙拜谒,地方官到任要首先拜谒孔子庙,然后依次拜谒其他神庙。明洪武十七年令国学文庙每月初一、十五释菜,清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月朔及进士释褐时举行释菜礼,各级学校文庙都在每月初一释菜。
  清代释菜只有芹、枣、栗三种祭品,各置豆内,祭祀时上香献爵。朔日释菜,国子监文庙由祭酒主献,府、州、县学文庙以教授、教谕、训导等学官行礼。新进士释褐释菜礼由第一甲第一名(状元)主献,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分献十二哲,第二甲第一名和第三甲第一名分献东西两庑。
  行香:行香本是礼佛的形式,明洪武十七年规定祭酒每月朔望在国子监文庙释菜,郡县长官每月朔望诣学行香,清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文庙月朔释菜,月望行香,将文庙上香改为每月一次。
  行香不设祭品,只上香行礼。国子监行香由司业正献,直省、府、州、县学文庙由教授、教谕、训导等学官上香。
  告祭:国家有大事时皇帝遣官到文庙报告的祭祀。告祭始于唐代,元代大兴,皇帝登基、追封孔子、改变文庙祀典、维修文庙都要遣官告祭。元至大四年(1311年),仁宗登基遣官至曲阜孔子庙祭告,以后成为惯例,直到清末,每位皇帝即位后都要派人到曲阜孔子庙祭祀报告。清代告祭最多,平定叛乱、祈求丰年、皇帝登基及逢十大庆、皇帝或皇太后逢十大寿、皇帝南巡、皇帝及太后升配礼成、立国储、立正宫、孔子庙大成殿上梁出现庆云都要遣官告祭。
  国子监文庙告祭举行的次数不多,清代朱熹升先哲、加封孔子五代先人、文庙改用黄瓦、有若升先哲、诏修文庙和文庙告成遣官告祭。遣官告祭后三次由大学士主祭,祭品为鹿脯、鹿醢、兔醢、榛、栗、葡萄、桃实、莲实,礼行三献,上香,读祝,祭祀礼仪与遣官丁祭相同。
  献功:三代以来,献俘、受降都是在太庙、社稷,献功文庙为清代首创,曾因平定噶尔丹、朔漠、青海、金川、准噶尔、大小金川、回疆献功文庙。康熙、乾隆朝都是遣官致祭,唯有道光皇帝是亲自祭祀。
  幸鲁:本意是指皇帝到山东,因曲阜是鲁国故都,后来特指皇帝到曲阜孔子庙祭祀孔子。历史上曾经有汉高祖、东汉光武帝、北魏孝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后周太祖、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等12位皇帝19次到曲阜祭祀孔子,其中乾隆皇帝8次到曲阜亲自祭祀。康熙帝、乾隆帝都是亲行三献礼,对孔子三跪九叩。
  祭品
  汉代祭祀使用太牢(牛、羊、猪三牲),南北朝时期祭品有牺牲粢盛,礼器有簠簋笾豆。唐开元礼规定:国学“春秋释奠于孔宣父,先圣、先师笾豆十,簋二,簠二,登三,铏三,爼三。若从祀,笾豆皆二,簋一,簠一,爼一”,用太牢;州县学校春秋“释奠于先圣、先师,笾豆皆八,簋二,簠二,俎三”,用少牢。十笾盛以石盐、稾鱼、枣、栗、榛、菱、芡、鹿脯、白饼、黑饼,十豆盛以韭葅、醓醢、菁葅、鹿醢、芹葅、兎醢、筍葅、鱼醢、脾析葅、豚胉。八笾减少白饼、黑饼,八豆减少脾析葅和豚胉。历代虽有变动,但是不论礼器数量还是祭品名称都变化不大,只是孔子升为大祀时增加为十二笾豆,金代将三俎改为两俎,明清改为一登二铏。
  附享人物的祭品,配享从唐代到明代笾豆数量都与孔子相同,不同的是俎和登,明清时孔子太牢,用牛羊猪三牲,而四配少牢,用羊猪二牲,明清时比孔子少登和其中的太羹。从享哲位在唐代视同从祀,笾豆各二,簠簋俎各一,宋代依然,元代改为笾豆各一,簠簋俎各一,明清时改为笾豆各四,簠簋俎铏各一,东序、西序各设一俎,俎中左羊右豕。从祀先贤先儒,唐宋元时均为笾豆各二,簋簠爼各一,金代改为每位各笾一豆一爵一,明代改为四位一坛,每坛四笾四豆一簠一簋四盘猪肉,清代改为每二人一坛。崇圣祠祭品在明代时仿照大成殿,主祀比孔子少太羹(容器为登)和牛,配享比十哲多一个猪头,从祀比配享少一盘猪肉。清代时正位与大成殿四配相同,配享、从祀与大成殿哲位相同。
  祭祀音乐
  国学释奠用乐始于东汉,南朝宋为孔子庙祭祀制定了乐歌。南齐朝廷议定国学释奠设轩县之乐,采用第二等的音乐。南梁首先为孔子庙祭祀制作专门的歌词,使孔子庙释奠形成了歌、舞、乐、礼四位一体。从隋朝开始,每个王朝都为文庙制定专门的音乐和歌词。隋代使孔子庙释奠有了独自的乐、歌、礼,宋代发展为有专门制定的礼、乐、舞、歌四位一体的释奠仪式。元代祭祀乐曲大成乐是内容最多、宫调最为复杂的释奠音乐,明代令各级学校文庙释奠一律都用乐舞,将文庙释奠乐舞推向了全国。
  宋代以前的孔子庙释奠乐谱今已不存,宋、元、明、清和民国的现在都还保存着,学者们已将它们译成了五线谱。
  乐器用金石丝竹匏革土木八音,南齐确定设轩县之乐,属于诸侯的礼制,三面悬挂乐器。唐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王宫县”,将乐器由轩县三面改为宫县四面,是最高的礼制等级。宋代改为轩县,升为大祀后使用宫县。
  祭祀舞蹈
  国学释奠用舞也始于东汉,南齐朝廷议定国学释奠用六佾之舞,从此,除个别时间外释奠基本上都是六佾舞。唐代皇太子释奠文武舞并用,先文后武。宋代专门为孔子庙释奠创作了舞蹈,文舞名《天纵将圣之舞》,在迎神至初献阶段表演,武舞名《无思不服之舞》,在亚献至送神阶段表演。明代改为只用文舞,成化十三年孔子升为大祀,国学舞蹈改为八佾,郡县仍为六佾,嘉靖九年(1530年)厘正文庙祀典,国学又改回六佾。清代国学和各级学校文庙一律用六佾舞,光绪三十二年升为大祀后改为八佾,并恢复了文武舞并用,宣统元年为完善礼制还颁发了祭祀武舞谱。1914年,民国政府规定释奠仍为大祀,仍然文武舞并用。
  祭祀舞蹈贯穿于祭祀的全过程,但是并不是每个祭祀程序都有舞蹈。唐宋时文舞三成,从迎神开始,武舞三成,从亚献开始。金元有乐无舞,明代文舞,奠帛、初献、亚终献有舞,清代改为奠帛初献、亚献、终献有舞,民国初年改为初献用武舞,亚献、终献用文舞。现在明以前的舞谱已经失传,只有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舞谱还保存着。
  中国文庙的祭祀制度对韩国、朝鲜、越南和日本都有影响。他们的孔子庙祭祀基本采用了中国中祀的祭祀制度,在二月、八月上丁举行释奠。在外国文庙祭祀中还保存着中国早期的内容,韩国文庙祭祀至今还采用中国宋朝的释奠乐舞和仪注,越南在20世纪初仍然采用明朝的音乐和仪注,日本现在文庙祭祀还保存着中国唐代的三鼓三管等。
其他文献
我的行为算不算正当防卫湖北省钟祥市丰乐镇一位姓杨的读者问 :1999年10月我村村组干部换届选举后 ,镇里在我们村召开村组干部分工会 ,随后村里新上任一班人在村会计家吃饭。我村关
甲午马年正月初五。我正在老家小县城与家人一起过春节,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鲍昆老师从北京打来电话说,他联系不上春生和荆宏。我说,他们随文化访问团去台湾了,有什么事吗?鲍昆
词调介绍《唐声诗》下编:“辞录《乐府诗集》五五‘舞曲歌辞’。[歌]唐人歌《白纻》甚盛,亦有野唱与精唱之别。或出艺人妙啭,或出醉客高歌;或用在离筵,或托抒乡思。其声为人
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近日,记者就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采访了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贵杨旭涛。他向记者介绍说,党的十六大以来,辽宁文化产业进入一个崭
一、王老师我不晓得王老师是从哪里搞到我在北京的住址与电话号码的,反正跟我通完电话后不到一刻钟,他便出现在了我家的客厅。这是我时隔近三十年后再次见到他,光阴的流逝就
第一次在美国朋友家就餐,我惊呆了。朋友家一岁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从头到尾自己吃完。尽管他拿勺子的动作还很笨拙,但是他不慌不忙一勺一勺地吃得很认真。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他很自然地用手捡起来吃掉。吃完后,他踮着脚尖把碗放进洗碗池,一切都是那么熟练和自然。  大多数美国孩子从两岁起就开始学习用餐礼仪:吃饭细嚼慢咽,不能发出声音,刀叉不能敲盘子,就算是不小心发出声响,也必须跟在座的所有人说声“对不起”。
一、参考资料1.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7月23日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22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 I. References 1. The CPC Central Comm
逸品的必要条件是“不群”。“达明一派”的经典作品很多,但能真正称得上逸品的,仅此一曲。《石头记》用144个字的歌词浓缩了长篇小说《红楼梦》所要表达的意境,歌词被选入香
一如果有一次机会,可以得到一个礼物,我选择那个跳舞的娃娃。她的脸明净如春天的新叶,嘴角上翘着,把微笑也传给了我。我喜爱她的头发,金色的,灰色的,或者什么颜色,天上再多姿
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并存并用现象是由它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不是行政或人们的主观行为能决定的。尤其在普通话推广日见成效的今天,在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