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动态学情生成别样风景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hino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跳脱文本,让其思维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最好体现;如何把握课堂中出现的动态学情,如何利用教学中的动态资源,让课堂教学生成别样的风景,这些都是课堂走向深入的一个表现。在执教《望海潮》时,我以课前和课中的动态学情为生成点,虽是常态课,却也充满风景。在此,笔者以如下三个学习环节为例,对教学过程展开深入的思考。
   一、因势利导,缘“诵”入文
   (课前两分钟,学生自觉诵读。上课。)
   师:看到同学们主动学习,老师太高兴了,我觉得你们学习的姿态是最美的。刚才有几个同学诵读时的表现真是太棒了,当然还有部分同学似乎只停留在背诵的层面,虽然熟练,但诗词的美感和表现力却没体现出来。请同学们再酝酿酝酿,有感情地再次诵读《望海潮》,并与同学交流交流诵读时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教师巡堂,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生1:我认为应该读出陶醉的感觉,词人看到杭州的大美景观,沉浸期间,流连忘返,喜爱之情蕴含其间。
   师:老师发现你有一个词用得最好——“大美”,能具体分析并示范一下吗?
   生1: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风吹帘动、古树入云,楼阁错落,潮卷浪花,江面一望无涯。湖中有湖,山岭清秀,桂子花开,十里荷香,如此美丽的水色山光怎不让人陶醉,加之珠玑满市,罗绮盈户,繁华之致,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在悠扬的笛声中喜笑颜开,官员与民同乐,经济如此繁荣,生活如此安定,真是景美人乐,表现出词人陶醉其间,对杭州美景的喜爱之情。
   生2: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风光在词人笔下实在是太美了,勾起了我想去杭州游玩欣赏的兴致,我觉得还应该读出赞美、欣羡的情感。
   生3:我觉得还有一种对朋友的执政能力的称赞,以及对朋友的祝愿。“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写出杭州城人烟阜盛,繁华之至。“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出杭州人民生活的祥和安乐,吹笛人悠然自得,采菱女开心愉悦,童叟自得其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表现出地方官员与民同乐的优良品质,以上这些句子均表现出对孙何执政能力的贊美,正是孙何治理有方,杭州城才这般祥和安宁。“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则有对孙何大好前程的的预祝,祝他早日被召回京城,大展身手。所以在诵读的时候应该表现出赞美和美好祝愿的情感。
   (生示范诵读,情感极富感染力。众生鼓掌。)
   生4:(小声嘀咕)柳永不是在拍马屁嘛。
   (有同学附和,有同学笑。)
   师:我好像听见有不同声音,能把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表达出来吗?
   生4:我感觉这好像是给太平盛世唱赞歌,词人这样写有像给地方官员拍马屁的嫌疑,虽然对“好景”的描绘非常成功,但末两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显得太直白,词的境界好像掉了一截。
   师:嗯,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大家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观点呢?
   生5: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我觉得“拍马屁”一词用得不恰当,但给了我启发,我觉得还有一种渴望得到接见的情感在里边。一“图”一“夸”的都是“好景”,是对两浙转运使孙何治理有方的执政能力的赞叹、钦佩,也表现出对孙何的仰慕之情,结合柳永的遭遇,可以看出柳永非常希望能得到好友的引荐而有所作为。故而我倾向于用“赞扬”。
   生6:当时的柳永仕途不顺,正好听闻两浙转运使孙何比较爱才,柳永就写了这首词,看似是写杭州的繁华,其实是侧面衬托出孙何的治理有方。等他日回京之时把这美好繁华的景致向其他人夸耀。这里的“归去凤池”其实就是暗示孙何会回京升职。我倾向用“赞美”与“祝愿”。
   生7:从注释得知这是一首投赠之作,作者目睹了杭州自然风景的秀美壮丽和市井的繁荣奢华,充满了惊喜和艳羡之情。毕竟他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求得地方长官的赏识和召见,祝愿和渴望之情就自然流露,难免要对地方官员的执政能力加以赞扬甚至奉承,故而词的结尾格调显得并不高,但这并不影响该词的魅力,所以我认为虽是投赠之作,却也美不胜收,实乃佳作。
   反思一:课前学生的自主诵读打破了我原本的线性预设,却也给了我新的设想:何不借学生在诵读中的情感把握作为课堂教学新的生成点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杭州旖旎的自然风光以及和美的人文风情,体会词人的情感。我放弃了预设的导语铺垫,抓住课前学生诵读中存在的情感不到位的动态学情,顺势引导学生学习,以诵读的形式直奔诗词鉴赏的关键词——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有感情地诵读是诗词鉴赏中最好的阅读方式,它能将无声的文本转换成有声的感情。在学习过程中,《望海潮》的文本之美在诵读中自然生成,读者的情感与词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柳永不是在拍马屁嘛?”有同学附和并激起部分同学的思维出现变化,这一动态学情的出现,引起了我的注意。如何处理?是简单扼杀这一结论,还是听之任之?我发现这不仅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一个契机,也是培养学生质疑思辨的一个生成点。基于此,我让学生从文本出发谈对此认识的看法,借此引入“干谒词”的特点,让学生对柳永创作的初衷有更好的认识,把课堂向纵深推进。课堂上的这一小意外,让学生从对诗词情感的探寻延伸到向写作背景、创作意图的探究。
   诚然,学生在课堂的发声值得我们关注,基于文本的发声尤其有价值,哪怕有所偏颇,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结果呈现,如何将其思维引向文本更深处,并将其引导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是课堂走向深入的抓手之一。
   二、成果展示,走向深入
   师:同学们对诗词情感的理解根植于诗句,透过文本理解感情是诗词解读的关键,显然,同学们对情感的理解几乎都指向赞美、喜爱、欣羡、祝愿、渴望,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刚才学习的成果展现出来。    (生小组内交流构建思维导图,师巡堂指导,小组推荐优秀思维导图。)
   生6: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呈现了北宋初年的繁荣太平景象。故而我们组一致认为用“美”字的变形图案作为思维导图的架构,体现杭州之美和作者的情感。
   生7:“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所夸之景即所绘之好景,从山川自然之美到城市的富庶繁华;由黎民日常生活之乐到官员宴游之乐,真是景美人乐啊。
   (其余小组成果不赘述。)
   師:同学们能有如此认识,的确不一般,词人称颂对方极有分寸,用语得体,不露寒乞相,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据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这虽是传说,却也可见本词的创作是非常成功的。
   反思二: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萌动的时候,老师只需轻轻一推,即可将它绽放,思维导图的编写过程中,学习小组群策群力,思维出现又一次碰撞,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分析探究,并在小组内进行论证,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学习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走进文本,以自己的阅读视角跌跌撞撞地审视文本中所蕴含着的情感,这或许就是批判性阅读的开始。正如余党绪教授所说“从阅读角度看,所谓‘批判’,不过就是边阅读边评断,边理解边质疑,边沉浸边反省。批判性阅读,强调的就是阅读者独立的姿态、质疑的眼光和思辨的过程。”学生在独立思考、生生交流、诵读体验中达成共识:柳永笔下的杭州城大美之至。
   三、独立思考,鉴赏手法
   师:初中时候我们学过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生齐诵)“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师:诗人对洞庭湖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呈现出洞庭湖的阔大与奇伟景观,词人柳永又是如何描绘杭州的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两分钟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小组选代表发言。
   生9:一句一景,富有层次感,自然风光形胜之至,人文风光繁华至极。
   生10:词人调动多种感官来绘景,目之所及,尽是美景;我似乎还听到了潮水的声音、悠扬的笛声、激情的箫鼓声、采菱女子的歌声、童叟爽朗的笑声、风吹帘动的声音;还嗅到了桂子荷叶的香味,这样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师:思考角度新颖,想他人之未想,真厉害!
   生11:我觉得词人善于变换视角,如电影中的镜头转换一般,先写城内柳树河桥,风吹帘幕,再到城市建筑参差错落,由近到远继而写到城外。
   师:写城外?
   生11:是的,写钱塘江大堤周围的树如云状以及辽阔无边的钱塘江涨潮的情形,“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似乎已表达完)
   师:分析得很好,由近及远,从城内写到城外,同学们同意吗?
   生12:我还想补充一下,由近及远,从城内写到城外,再由城外写到城内,“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写城内商品丰富商业繁荣的集市与居民生活的富足。下阕更是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城内城外交相辉映,时而写西湖,时而写山峰重叠,时而写秋之桂子,时而写夏之荷花,时而写白日黎民的悠闲快乐生活,时而写夜晚官民同乐的场景,把杭州的风光描摹得别具风味、美不胜收。
   师:两位同学分析得很准确,同学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吗?
   (生沉默)
   师:这是铺叙的手法。铺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手法,铺叙即铺陈,是对事物展开充分的叙述和描写,使所描写事物穷形尽相使人获得具体深刻印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几位同学关注到的“感觉”的变化,视角的变化,写景顺序的变化,时间空间的变化都属于铺叙的范畴。词人抓住西湖烟柳、钱塘江潮、珠玑罗琦、十万人家、桂子荷花等景物特征,调动视听等感觉器官,从湖到山,从树到花,从夏到秋,从自然风光写到人物活动,一句一景,层层铺叙出西湖之美及游人之乐。描绘出杭州湖山壮丽都市繁华的如画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反思三:在基本弄懂诗词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我顺势抛出问题:“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对洞庭湖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呈现出洞庭湖的阔大与奇伟景观,词人柳永又是如何描绘杭州的呢?”围绕“柳永是如何描绘杭州城”的问题,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再次深入文本,从写作角度探究诗词之美,学生对全词的理解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反思整节课,虽有遗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波澜不惊,纯属常态课),但却让我明白,有时候老师若能抓住动态学情,把握好生成信息,引导学生在深耕文本中进行思考,在课堂中作好学生学习活动的推手,让学习活动不要浮于文字表面和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而是把学习活动推向探究文字后隐藏的价值,那么学生的思维将会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激发,课堂也回由此走向深入,学生在文本里探索的过程也会变得异常精彩。
   [作者通联:云南丽江市古城区福慧中学]
其他文献
朝鲜核试验,很可能已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放出了核扩散这个魔鬼。由于朝鲜是个遭国际社会多年孤立和封锁的小国穷国,连这样的国家都能制造出核武器,会让更多的国家相信自己同样可以,更何况核试验之后外界的惩罚并不是致命性的。  10月9日,东亚神秘小国朝鲜进行了事先张扬的头一遭核试验,尽管有专家质疑其爆炸当量太小难成大器,但朝鲜已经迈过了制造核武器的门槛却是不争的事实。安理会经过5天闭门磋商后,于纽约发表了
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苏轼,在诗词、散文、绘画、书法等各个领域都出类拔萃。因上书反对王安石新法被下御史狱,多次遭贬。林语堂曾说过:“苏东坡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北宋学者胡寅说苏轼作品洗却绮罗香泽之风,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一、远大的理想,坎坷的人生  苏轼从小立下远大志向,据传曾在自己书
叶圣陶先生提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自能作文即自主作文,这是叶老的一贯主张。  “自”是指自觉、自动、个性化,而“主”则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发展、自主创造。基于叶圣陶先生“自能作文”的教学理念,确立自主读写教学的内涵,构建一个教学序列:自主选材、自主命题、自主评改。通过这个序
摘 要 关于别里科夫死因的讨论,直接关系到对小说主旨及作者创作意图的准确理解与把握。然而遗憾的是,最新印制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5《教师教学用书》,关于别里科夫的死因,只列出了极不确定的三种可能,既存在着同质化倾向与重复之嫌,表述上又模糊笼统不够明晰,会对教师的教学指导产生相当的困扰。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就教方家。  关键词 《装在套子里的人》;幽暗人生;人性微光;心理透视  别
文学语言不同于常态语言。一篇文学作品,它的文学性首先体现在陌生化的语言上面。陌生化语言从形式上来说,是对常态语言的偏离和变异,通过强化、颠倒、拉长、缩短、扭曲等方法,实现常态语言的陌生化。陌生化语言从内涵来说,是对常态语言的丰富和升华,更新了我们的习惯反应,唤起我们对事物、客体新鲜度的感知。《我与地坛》对于学生或者老师来说,是一篇有难度的散文。为此,笔者尝试运用陌生化艺术对该文进行解读,发现《我与
古诗词在统编初中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一些课堂上,不难看到这样肢解诗词的:一是碎问碎答法,学生围绕教师设置的问题,被动地接受答案;二是多媒体演示法,精美课件,名家朗读,题目与答案轮番上阵。这些教学方法大多没为教学内容服务,反映了教师没理解教材编排意图,没认真解读单元导语,没为学生积累和构建积极的语言实践等问题,很难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
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奔月》一篇写于1926年12月,最初发表在1927年1月的《莽原》半月刊上。  1926年,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政府反动当局所通缉,故南下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期间,“三·一八惨案”的爆发,“五四”运动的落潮和新文化队伍的分化给鲁迅造成了很大的刺激。还有种种个人生活的不顺,如周作人不顾兄弟之情,致使兄弟失和;高长虹等受到鲁迅扶持的青年,对鲁迅进行诽谤等,使得鲁迅
第一次读曹勇军老师的文章是《教育,我和你们的故事》。曹老师引用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仿造的这个句式:“所谓大校者,非为有大树之谓也,有师生故事之谓也。”是不是也应是我们应有的品质?又或者,“所谓名校者,非谓有故事之谓也,故事中有精神气质性格之谓也。”(苗勇军《教育,我和你们的故事》)其中“师生故事”引起我的兴趣。因为有故事,才想去聆听,因为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3月17日,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举行了葬礼,葬礼简朴、庄重。在安葬这位伟人的时候,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挚友,用英语发表了这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功绩做了高度概括,高屋建瓴而又充满感情。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
议论文的写作,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高中学子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山;如何在字字珠玑中呈现深具的文学功底与文化底蕴,则是我们师生的共同追求。  而议论文写作素材的选择与运用,无非就是“鲜活”二字。所谓鲜活,就是新鲜灵动,不落窠臼;就是要求考生写出本真,写出纯情,写得褪尽浮华,写得回归自然。  一、素材选择的“鲜活”:丰富性——古今中外各个领域  品经典如品人生百味。  不仅是中国人笔下的经典是这样,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