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直接指挥了自吉尔吉斯斯坦、埃及、利比亚和日本撤离我公民行动的现任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看来,1979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加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标志着我们国家在发展对外领事关系方面与国际接轨,中国领事从此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新时期。黄屏说,领事工作是为人员跨境交往服务的,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外人员交往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外交中的领事工作依托国家综合国力提升获得强劲发展动力,同时也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遍及世界的‘民生工程’”
新任外长王毅指出,领事保护与服务是党和政府遍及世界的“民生工程”,与国内“民生工程”同等重要。黄屏认为,这是对新形势下领事工作的全新定位,充分体现了这项工作在外交全局乃至党和国家涉及民生各项工作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领事工作不同以往的时代特点。
黄屏把当前领事工作的特点概括为“五个关联”:
与国家发展的关联更加紧密。如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空前紧密,中国融入世界更深更广,“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与外部世界的广泛交流与密切合作,而人员跨国流动又是这种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和前提。领事工作在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联更加紧密。涉中国公民领事保护案件处理、签证和护照的颁发与管理、接受外国在华设立领事机构、协调处理在华外国人有关刑事和民事案件等工作都涉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处理不当,损害的不仅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给国家整体利益带来伤害。
与外交大局的关联更加紧密。中国与外国如此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人员往来规模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在中国外交史上更是前所未见。如何妥善处理人的因素成为中国外交必须面对和处理好的新课题。今天的领事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复杂性、敏感性十分突出,某些领事层面的问题实质是国家间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反映。领事工作已大大超出传统的证件、护侨等业务范畴,成为中国外交中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与信息技术的关联更加紧密。护照电子化、签证生物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成为国际潮流,给传统领事工作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中国领事证件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快完善。这些变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让老百姓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领事服务,同时还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关联更加紧密。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出国人数加起来仅28万,外国人来华更是少之又少,那时的领事工作和老百姓的生活关系不大。再看现在,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达8318万人次。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到,未来五年中国出境旅游可能超过四亿人次。出国的人多了,对出境手续特别是办理外国签证手续便利化的呼声就会越来越高,对中国驻外使领馆提供领事保护与服务的刚性需求也会随之快速增长。小到为遗失旅行证件的海外中国公民补办证件,大到帮助成千上万海外中国公民撤离危险地区,领事工作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日益密切,所以我们说领事保护与服务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做好了得民心,做不好失民意。
中国特色的领事实践道路
黄屏坦言,自己时刻都有如履薄冰之感,领事工作形势的快速变化留给中国领事工作者调整适应的时间不多,现有的工作机制体制、软硬件配备等方方面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目前平均每位中国驻外领事官员服务18万海外中国同胞,这个数字约为美国的30倍,中国领事工作者压力之大、任务之重可见一斑。黄屏同时强调,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外交部党委的具体指导下,领事司迎难而上,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在机制建设、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连续迈上新台阶,逐渐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领事实践道路。
首先,构建并积极完善中外领事关系制度框架,通过制度性建设,规范中外人员交往秩序,为海外中国公民营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截至目前,中国与45个国家签订了领事条约或协定,与119个国家签订了简化签证手续协议,与55个国家或地区组织建立领事磋商机制,为拓展对外领事合作、解决人员往来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沟通渠道。中国迄今在海外设立了89个领事机构,接受外国在内地设立187个领事机构、在香港和澳门特区设立154个领事机构,努力实现海外利益拓展到哪里,中国公民走到哪里,领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同时借助外国在华领事机构平台,积极促进地方深化对外开放。
其次,领事保护应急处置与预防工作齐头并进,始终把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危作为领事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应急处置方面,建立了国家层面的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和中央、地方、驻外使领馆、企业和个人“五位一体”的领保工作机制。黄屏特别强调了个人在机制中应发挥的作用:领事保护不是万能的,必须遵守相关国际法、双边条约、驻在国及中国法律法规,它保护的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公民个人首先要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并为保护自身安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此外,外交部还牵头建立了一些专项机制,如与有关国家建立渔业纠纷处置机制、应对涉海外中国公民突发事件机制等。这些参与范围不同、内容各有侧重的工作机制在一次次重大领保行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交部正在加紧筹建“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按照目前设想,呼叫中心建成后,中国公民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拨打统一的电话号码寻求领事协助。
黄屏认为,最好的保护是防患于未然。据粗略统计,目前发生的领保案件,大部分是可以通过做好预防性措施来避免的。近年来,外交部领事司大力开展预防性领保宣传工作,相继推出“建制度、抓国外、促地方、进企业、入校园、建网络、搭平台、发指南和重媒体”等九大举措。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关领保工作机制,形成从境外延伸至国内的领保工作网络。指导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做好领事预防、处置工作,提高领保工作一线的战斗力。领事司支持地方广泛开展预防性领保宣传活动,通过办讲座、走访等方式督促企业、学校对员工和学生开展海外安全培训,向社会免费发放领保宣传手册,有效扩大预防性领保工作覆盖面和宣传效果。利用“中国领事服务网”(http://cs.mfa.gov.cn/)平台,为出境的中国公民提供一站式领事信息服务。利用手机平台,向海外中国公民发送境外安全提醒短信等。领事司与媒体进行深度合作,在黄金周等民众出游等重要时间节点,发布海外安全提醒、介绍海外安全防护常识等。黄屏说,如果大家都能意识到海外有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的话,涉海外中国公民领保案件发生率会大大下降。 第三是领事证件工作。出国就必须办理护照、签证等事项。为了让更多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得出去、走得便捷,外交部领事司想了很多办法,做了许多努力。在护照工作方面,2011年7月、2012年5月,中国先后正式对外签发因公和普通电子护照。电子护照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具惟一性的人体生物特征数据芯片,在防伪性能、验放效率等方面较传统证件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国护照的国际信誉大大提升,为我们与有关国家争取签证便利打下良好基础。
在签证等证件工作方面,除了前面谈到的与相关国家商签免办签证或简化签证手续协议外,还进一步加强亚太经合组织(APEC)商务旅行卡受理颁发工作。根据该旅行卡计划成员国达成的协议,持有此种商务旅行卡的成员国公民可享受多年多次出入境相关国家的便利。2012年,外交部领事司为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共颁发了9000多张旅行卡,同比增长达58%。领事司在服务网设立了“申请因私签证指南”栏目,目前已发布欧洲和亚洲共91国的签证办理须知,其他国家签证信息还将陆续发布,方便因私出国公民查阅。人员出境需要签证,法律文书跨国使用也需要特殊的“签证”——领事认证,中国领事认证的受理量也逐年攀升。
着眼长远,抢下先手棋
谈到未来中国领事工作的发展前景,黄屏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充满信心。他说,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中国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在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及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深化,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更为频繁,民众对领事服务的期待将不断提高,这些都为领事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要机遇。同时也要看到,按照现在人员往来规模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时候,中外人员往来规模将达到2亿人次。在领事层面如何做好应对如此大规模人员流动的准备,这对中国领事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
黄屏反复强调,当代中国领事工作者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着眼长远,抢下先手棋,力争走在形势发展的前头。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构建以外交部为核心、驻外使领馆和国内地方外办为重要支撑、相关部门、企业与个人积极参与的“大领事”工作格局。海外中国公民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仅靠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的力量,无法应对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工作需求。只有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优势,形成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领事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要打造“电子领事”平台,创新技术和管理。要充分利用E时代为我们提供的先进生产力,进一步拓展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品质。具体来说,就是要搭建包括电子护照、生物特征识别签证、“中国领事服务网”、“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等在内的“电子领事”工作平台,提高证件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增设服务网在线填表、查询办证进度等互动功能,为中国公民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领事求助渠道。
三要完善机构设置,加大投入。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把领事工作作为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美国国务院和各驻外使领馆把保护海外美国公民的利益作为最重要的职责。英国外交部对外宣称,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为海外英国国民提供领事服务和保护。中国政府亦高度重视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但由于我出境人员在短时间内激增,各驻外使领馆和国内领事工作主管部门在人员配备、软硬件投入方面相对滞后。近年来,此问题引起国内外同胞、有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两会”代表和委员连续几年就此提出建议。外交部正多方努力,积极研究解决办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领事工作从机制体制到资源手段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为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遍及世界的‘民生工程’”
新任外长王毅指出,领事保护与服务是党和政府遍及世界的“民生工程”,与国内“民生工程”同等重要。黄屏认为,这是对新形势下领事工作的全新定位,充分体现了这项工作在外交全局乃至党和国家涉及民生各项工作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领事工作不同以往的时代特点。
黄屏把当前领事工作的特点概括为“五个关联”:
与国家发展的关联更加紧密。如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空前紧密,中国融入世界更深更广,“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与外部世界的广泛交流与密切合作,而人员跨国流动又是这种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和前提。领事工作在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联更加紧密。涉中国公民领事保护案件处理、签证和护照的颁发与管理、接受外国在华设立领事机构、协调处理在华外国人有关刑事和民事案件等工作都涉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处理不当,损害的不仅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给国家整体利益带来伤害。
与外交大局的关联更加紧密。中国与外国如此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人员往来规模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在中国外交史上更是前所未见。如何妥善处理人的因素成为中国外交必须面对和处理好的新课题。今天的领事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复杂性、敏感性十分突出,某些领事层面的问题实质是国家间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反映。领事工作已大大超出传统的证件、护侨等业务范畴,成为中国外交中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与信息技术的关联更加紧密。护照电子化、签证生物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成为国际潮流,给传统领事工作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中国领事证件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快完善。这些变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让老百姓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领事服务,同时还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关联更加紧密。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出国人数加起来仅28万,外国人来华更是少之又少,那时的领事工作和老百姓的生活关系不大。再看现在,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达8318万人次。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到,未来五年中国出境旅游可能超过四亿人次。出国的人多了,对出境手续特别是办理外国签证手续便利化的呼声就会越来越高,对中国驻外使领馆提供领事保护与服务的刚性需求也会随之快速增长。小到为遗失旅行证件的海外中国公民补办证件,大到帮助成千上万海外中国公民撤离危险地区,领事工作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日益密切,所以我们说领事保护与服务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做好了得民心,做不好失民意。
中国特色的领事实践道路
黄屏坦言,自己时刻都有如履薄冰之感,领事工作形势的快速变化留给中国领事工作者调整适应的时间不多,现有的工作机制体制、软硬件配备等方方面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目前平均每位中国驻外领事官员服务18万海外中国同胞,这个数字约为美国的30倍,中国领事工作者压力之大、任务之重可见一斑。黄屏同时强调,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外交部党委的具体指导下,领事司迎难而上,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在机制建设、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连续迈上新台阶,逐渐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领事实践道路。
首先,构建并积极完善中外领事关系制度框架,通过制度性建设,规范中外人员交往秩序,为海外中国公民营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截至目前,中国与45个国家签订了领事条约或协定,与119个国家签订了简化签证手续协议,与55个国家或地区组织建立领事磋商机制,为拓展对外领事合作、解决人员往来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沟通渠道。中国迄今在海外设立了89个领事机构,接受外国在内地设立187个领事机构、在香港和澳门特区设立154个领事机构,努力实现海外利益拓展到哪里,中国公民走到哪里,领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同时借助外国在华领事机构平台,积极促进地方深化对外开放。
其次,领事保护应急处置与预防工作齐头并进,始终把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危作为领事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应急处置方面,建立了国家层面的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和中央、地方、驻外使领馆、企业和个人“五位一体”的领保工作机制。黄屏特别强调了个人在机制中应发挥的作用:领事保护不是万能的,必须遵守相关国际法、双边条约、驻在国及中国法律法规,它保护的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公民个人首先要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并为保护自身安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此外,外交部还牵头建立了一些专项机制,如与有关国家建立渔业纠纷处置机制、应对涉海外中国公民突发事件机制等。这些参与范围不同、内容各有侧重的工作机制在一次次重大领保行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交部正在加紧筹建“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按照目前设想,呼叫中心建成后,中国公民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拨打统一的电话号码寻求领事协助。
黄屏认为,最好的保护是防患于未然。据粗略统计,目前发生的领保案件,大部分是可以通过做好预防性措施来避免的。近年来,外交部领事司大力开展预防性领保宣传工作,相继推出“建制度、抓国外、促地方、进企业、入校园、建网络、搭平台、发指南和重媒体”等九大举措。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关领保工作机制,形成从境外延伸至国内的领保工作网络。指导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做好领事预防、处置工作,提高领保工作一线的战斗力。领事司支持地方广泛开展预防性领保宣传活动,通过办讲座、走访等方式督促企业、学校对员工和学生开展海外安全培训,向社会免费发放领保宣传手册,有效扩大预防性领保工作覆盖面和宣传效果。利用“中国领事服务网”(http://cs.mfa.gov.cn/)平台,为出境的中国公民提供一站式领事信息服务。利用手机平台,向海外中国公民发送境外安全提醒短信等。领事司与媒体进行深度合作,在黄金周等民众出游等重要时间节点,发布海外安全提醒、介绍海外安全防护常识等。黄屏说,如果大家都能意识到海外有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的话,涉海外中国公民领保案件发生率会大大下降。 第三是领事证件工作。出国就必须办理护照、签证等事项。为了让更多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得出去、走得便捷,外交部领事司想了很多办法,做了许多努力。在护照工作方面,2011年7月、2012年5月,中国先后正式对外签发因公和普通电子护照。电子护照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具惟一性的人体生物特征数据芯片,在防伪性能、验放效率等方面较传统证件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国护照的国际信誉大大提升,为我们与有关国家争取签证便利打下良好基础。
在签证等证件工作方面,除了前面谈到的与相关国家商签免办签证或简化签证手续协议外,还进一步加强亚太经合组织(APEC)商务旅行卡受理颁发工作。根据该旅行卡计划成员国达成的协议,持有此种商务旅行卡的成员国公民可享受多年多次出入境相关国家的便利。2012年,外交部领事司为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共颁发了9000多张旅行卡,同比增长达58%。领事司在服务网设立了“申请因私签证指南”栏目,目前已发布欧洲和亚洲共91国的签证办理须知,其他国家签证信息还将陆续发布,方便因私出国公民查阅。人员出境需要签证,法律文书跨国使用也需要特殊的“签证”——领事认证,中国领事认证的受理量也逐年攀升。
着眼长远,抢下先手棋
谈到未来中国领事工作的发展前景,黄屏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充满信心。他说,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中国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在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及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深化,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更为频繁,民众对领事服务的期待将不断提高,这些都为领事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要机遇。同时也要看到,按照现在人员往来规模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时候,中外人员往来规模将达到2亿人次。在领事层面如何做好应对如此大规模人员流动的准备,这对中国领事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
黄屏反复强调,当代中国领事工作者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着眼长远,抢下先手棋,力争走在形势发展的前头。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构建以外交部为核心、驻外使领馆和国内地方外办为重要支撑、相关部门、企业与个人积极参与的“大领事”工作格局。海外中国公民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仅靠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的力量,无法应对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工作需求。只有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优势,形成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领事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要打造“电子领事”平台,创新技术和管理。要充分利用E时代为我们提供的先进生产力,进一步拓展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品质。具体来说,就是要搭建包括电子护照、生物特征识别签证、“中国领事服务网”、“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等在内的“电子领事”工作平台,提高证件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增设服务网在线填表、查询办证进度等互动功能,为中国公民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领事求助渠道。
三要完善机构设置,加大投入。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把领事工作作为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美国国务院和各驻外使领馆把保护海外美国公民的利益作为最重要的职责。英国外交部对外宣称,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为海外英国国民提供领事服务和保护。中国政府亦高度重视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但由于我出境人员在短时间内激增,各驻外使领馆和国内领事工作主管部门在人员配备、软硬件投入方面相对滞后。近年来,此问题引起国内外同胞、有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两会”代表和委员连续几年就此提出建议。外交部正多方努力,积极研究解决办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领事工作从机制体制到资源手段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为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