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街记忆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li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三月街的记忆。始于一条青石铺成的小路。沿着古老的小路,踏着晶莹的露水去赶街,这已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小路位于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北边的龙尾关。它的年纪可以从磨得发亮的石板和石板上的马蹄印看得出来。路上遇到的一切无不与三月有关:清澈的溪流是三月的溪流。它是苍山经过一冬的雪封冰冻后化出来的。清冽度与其它季节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一幢幢石头房子是三月的石房子。在明亮的阳光中发出三月柔软的光辉:一垅垅田野是三月的田野,麦苗的青、菜花的黄渲染出三月温暖的气息。
  那时古城大理与新城下关之间已经通了公路,但坐客车的人却很少,为了节省车费的缘故。打早起床,揣个捏好的饭团或者炕的粑粑,再加一小罐卤腐,就是路上最理想的午餐。过西洱河,沿龙尾街而上,穿越古城楼,再上中丞街,直到一座本地人叫着“南天门”的牌坊——在我的记忆中。那便是去三月街之路的开始。
  如今每年照样去赶街,却已不再步行了。但一到阳春三月,仍然会记起那条古老的石板小路,是这条曾经蜿蜒于三月间的小路串起了残留在记忆里的草帽街、蛇骨塔、南诏德化碑、观音塘、崇圣寺三塔,它们无不与三月有关,与三月赶了千年的古街有关。这些地段近几年建起了大片高楼和别墅,侵占的不仅是田园,还侵占了我对儿时的记忆。
  在青石板上行走的路段自然是愉悦的,平坦。好走,而且在早晨,空气好,除了村庄里的鸡鸣犬吠之外,还不时听到溪水的声音,那应该是最动人的天籁之音。当时田野间的水要比现在多得多,称得上纵横交错。水道也不像这样直,在苍山洱海问弯曲有致。脚板走得发烫了,就会遇到小溪。把鞋一脱。坐在溪涧间的大石头上。任两只脚浸在从苍山流下的溪水里,那种种惬意的凉爽。当今的孩子是难以想像的——即使他们遇到同样的情况。想用冷水去浸浸脚,大人也会很严厉地骂起来的:“不怕得病了?”
  在我印象中,那时的大人,对孩子管束似乎不严,只是坐在路一边,散淡地抽起了草烟,慢悠悠望着孩子洗脚、戏水。那时,当地人都管烟厂生产的香烟叫“纸烟”,因是用纸包裹的缘故。在我记忆中,邻里抽“纸烟”的很少——这是需要有身份的。那些抽草烟的大人们。虽然并不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道理。却能够以容忍的心态对待孩子与大自然的亲近。这种态度应该让现在抽纸烟的父母们惭愧不已的。
  发烫的双脚在溪水里一经浸泡。人精神起来。便又上路了。一路上的植物,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开白花的灌木,本地人给它的名字很吝啬,只一个字:“刺”。这种“刺”长着很小的圆型叶片,开起花来十分美丽,名字就叫“刺花”。农民种它在田边用以护卫庄稼,组成一道道“刺篱笆”。风一吹过,一股股清香扑面而来,那种感觉。到了识文断字的时候,才知道是应该用“沁人心脾”来形容的——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我便首先想起了刺花。它的清香,一直浸染着有关“三月街”的记忆。
  刺花白的时候,刺丛问便飞起一群群金绿色的小虫,本地人称它为“丁丁虫”。这种“丁丁虫”体型椭圆,闪烁着金属般的绿色亮光。两张硬翅后还有膜质的翅膀,飞起来在阳光里划出一道道金绿色的光弧。我们常会捉了来装在随身携带的铁筒内。回家后用棉线拴住它的脚,在空中放飞,残忍的同伴还要把它的腹部挤破。在挤出的肠子后粘上白纸条,任它拖着白纸条飞去。一时间,晶亮的光点和飘曳的白带,把小院狭小的天空装点得十分迷人。那可是一段值得记忆的童年时光。
  途中,要经过一个大的庙宇:观音塘。观音塘内,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建了个阁,供奉着观音。据说观音在一次外敌入侵时,化身老妇,背负巨石,迎着敌军踽踽而来。敌军主帅见一老妇尚能如此负重,此地青壮年自然不可小觑,大惊失色之下立即鸣金收兵。为了感谢观音负石相救。老百姓在观音所负之石上建了观音阁。
  观音塘给我的印象虽然很深。但决不是因为观音背负过的石头。我那时还小,最喜欢的事是在庙子南边一条溪涧里洗脚、玩水。洗完脚,再和伙伴争先恐后爬上一个被叫作为“石牛”的青石上。这石头酷似一头断了头的青牛,身上却刻了个“马”字。光滑的牛背,清凉,熨贴,田里青的麦苗、黄的菜花,送来春天的信息,一群半大的人,在石牛上说笑打闹,抢吃炒豆、酸角。有时为了争骑牛背、牛脖子,你推我搡,互相把同伴挤下牛身去,激起一声声尖叫,一阵阵欢笑。那样的时光是岁月中最好的珍藏。
  那时的我。自然也不晓得三月街其实是与观音有关的——据说三月街起源于古代的“观音寺”。是南诏国王细奴逻时观音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到大理传经讲佛,众多信徒们搭棚礼拜诵经,并“以食祭之”而形成的。以后便沿袭下来,到了明代,变成了徐霞客笔下的“结棚为市,环错缤纷,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无不至”的大规模集市。这一格局至今不变,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涵越来越丰富。大理三月街,延续了大理一千多年的历史。
  年幼的我尚未染上“考证癖”。自然是不明究里的。因此观音塘,给我记忆深刻的,不是负石传说中的观音,而是庙外的豆粉摊。一到观音塘,豆粉摊前,拿出饭团、粑粑,掰碎在碗里,与豆粉拌拢一起吃,印象中那是一顿很好的午餐。当时的碗豆粉。是用正宗的碗豆用石磨磨成浆。再在锅里熬成的。滴上焦黄的花椒油。洒上火红的辣椒面。再浇上用杨梅酱做的乌黑的酸醋。酸而辣。麻而香的味道,比现在的豆粉自然要好许多。
  沿着三月的古道走来,走进的是三月最热闹的地方。走完石板路,三月街便到了。苍山中和峰下,白的帐篷,一个连接一个,像一朵朵硕大的蘑菇,占据了苍山脚下很大一块地方。街上以牛马、家具和药材居多,成群结队的马、骡、牛集中在交易市场,大批的药材堆放在货棚里,它们是三月街最古老的商品,从唐朝一直摆放到今天。货棚里当然还有日杂百货:衣物、食品、家具、农具一应俱全。衣物中最具有三月色彩的自然是白族服饰,服饰上的红色、绿色是三月的颜色;食品中最富有三月味道的当然是调上糖稀的苍山雪,尝一口凉到舌尖甜到心。还有酸角,泡在刚买来的陶壶里,加上点冰糖,一路走一路滋溜溜地喝,畅快得像个神仙。属于三月的还有泥陶或竹篾制成的小玩具,彩绘的泥哨吹出三月的声音,竹制的风车旋转出三月的旋律。   三月的街市。有射弩、秋千、陀螺、武术、踩高翘等表演。最难以忘记的是一年一度的赛马。所有的马都被主人用绚烂如三月马樱花的缨穗打扮得喜气洋洋。一声令下,所有的马都在阳光中跑,在尘土里飞。所有的声音都在苍山中和峰下的三月街赛马场里爆发成一声声惊雷。
  2000年。我参加编辑白族民间文艺家李莼先生收集整理的《大理古佚书钞》一书时,在明人李浩的《三迤随笔》中,突然读到一段南宋高宗时,后大理国王段正兴在三月辟马市的文字:“段氏国强,诸夷朝贺。于三月,立市叶榆城西点苍神祠,以易骡马。到时商贾云集,诸蛮四夷皆至。大理自与宋通,皆遣使入叶榆购置骡马、象牙。诸军亦派吏入使大理。亲购军马以数千计。按期,大理高国公量成父子亲临叶榆,设竞马擂。选十骏,为主奖国中有功十军将……马市万商云集,多为湖、广、川商贩……马市长达二十余日。按时,西域诸邦、吐蕃古宗。皆入叶榆以物换物。入夜,五华楼前踏歌宴舞。户户张灯结彩。域邦幻戏。王室后妃出游闹市,观诸技于五华楼,赏诸伎人,年年如是。”
  我怔住了。以为这样的文字,就是一段有关三月街的历史记忆。它活脱脱展示的场景,与儿时眼睛里的三月街市毫无二致。以致于有人用“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来形容三月街时,我不由得拍案叫绝,此话说出了我们生活在大理这一代人的真切感受。
  在记忆里,我每年去赶三月街,主要目的好像不是为了买东西的。除了骡马、耕牛和一些稀罕的药材外,其它东西在日常的百货商店也能买到。我们去赶街,有时甚至空手去空手回,虽然回来总要抱怨一句“三月街上人挤人,好辛苦!”过了一年,还是要去;再过一年,还是要去;年年三月街,年年都要去。去古城大理西边门外的中和峰下逛一逛,挤一挤,才算了却一桩心愿。
  这就是一年一度的三月街,赶了一千多年的三月街。
  某年,在前往三月街的路上,一个外地朋友曾问我一个问题:三月街不过是一个露天大超市!在物畅其流的今天。三月街为什么还能历千年而不衰?
  朋友留下的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后来,当我想起儿童时走过的那条古老的石板小路,突然问便串连起了关于三月街的所有记忆:千年古碑、古塔、百年的石头房子,石房子上用锋利的刺捍卫着三月大理的仙人掌,村头路边枝叶繁茂的大青树,还有千年以上历史形成的各种风俗,心中便氤氲起一种温暖的与三月有关的气息。我想,我们对三月街的迷恋肯定来源于这种气息。
  我恍然问似乎找到了答案:三月街历千年而不衰的原因。恐怕与隐藏于人们心中的历史文化情结有关。
  阳春三月。布谷一叫,刺花便一篷一篷地白了。
  阳春三月。刺花一白,苍山中和峰下的帐篷便一顶一顶搭起来了。
  每当这种时候。居住在苍山洱海问的居民们便忙碌着去赶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了。
  在通往三月街的途中,想起种种往事,便会有一种走向历史之“场”、文化之“场”的感觉。三月街其实就是一个“场”。“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人们去赶街,其实是去归附一种历史、回归一种文化,在历史文化的“场”中找回迷失的自己。
  历史文化应该是三月街的“魂”。故乡的三月,大理一带特有的刺花使得多少游客梦魂飘香。仔细想来,比刺花的香味更浓郁、更久长的,应该是大理三月街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故乡三月最难忘,难忘最是三月街。
其他文献
我与智红兄弟神交已久,欣喜于2010年夏在湖北丹江口举行的全国第十届散文诗笔会上相遇。十多年前,他在编辑《大理日报·永平版》副刊的时候,开设了“中国当代散文诗作家方阵”栏目,承蒙其厚爱,曾向我约稿。此后鸿雁往来频仍,谈诗论文,依微拟义,心有灵犀,已成莫逆。知道我要到丹江口开会,此前他就已将其大著在云南老家签好大名,欲赐予我一读。接过兄弟的书,爱不释手,开卷有情,转益多师,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我的内心。
期刊
一  日子被漾濞江风刮着,过得飞快。一转眼,桃红柳绿李花白,农家迎来二月天。嫁接核桃、运送肥料、割豆撒秧点苞谷,老寨人忙了起来。阿务嫂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心中焦急如油煎——小姑出嫁。筹客进入倒计时。可嫁妆还未办到位。难坏了这个从来没有难事难得住的婆娘。寨子里,她可是个里里外外出风头、要面子的人,能不急?  “你倒是搭若玛和风细雨地再商量商量。二月初八眨眼就到,该买的买该置的置。一个姑娘家嫁过去,不花
期刊
开篇:吉祥颂  这是一个最早被称为云南的地方。2100多年前的长安城,七彩祥云缭绕在汉武帝刘彻的梦中。“梦彩云,大吉之兆”,野心勃勃、急于开疆封土的大汉天子醒来后,便遣使寻找梦里那片有水草、有牧歌、有吉祥彩云缭绕的世外桃源。  因为古代帝王的一个梦,天下从此有云南。云南是一幅由梦和诗水乳交融成的神秘画卷。古语云“一日长一丈,云南在天上”。高天之上,仙袂飘飘,祥云朵朵;瑞霭之下,白莲朵朵,遍地芬芳。
期刊
时间的手伸向万物,只轻轻一抹,季节就变了颜色。天地更加明亮了,远处的苍山闪着碧翠,近处的洱海荡着嫩水。心里有了《诗经》的情致,再举着目光去看大理,就满眼都是远古的余韵。我知道。凡是有着远古余韵的景象,都来自于时间的沉淀,都有来自于岁月的往复。  人的生命不可能与时间共始终,所以人更看重自己的日常,讲求心灵的多重体验。《诗经》里说。神之听人。终和且平。这种描写不只是一种意境。还是一种愿望,还是一种场
期刊
1、如常  那条经年不变、通向菜市场的小路  此时。太阳细碎。微风轻吹  蜿蜒的曲径。布满林林总总的  景象。我踏上去的脚步  如同触到一种坚实的脉动  小路旁边的一条河沟,岸上杂乱  显得有些饱满。却也有些心酸  拾荒者饱经风霜的面容。将低矮的幸福  寄寓在那一座座简陋的小屋  我把无数次的足迹,留在小路  没有喜怒,平静地、权当一次次  诗意的散步。左手拎着菜蔬  右手也拎着菜蔬,我已习惯  
期刊
江河在全省中青年教师大赛中获奖了,而且是一等奖。  让江河感到意外的是学校其他几位参赛者的结果。今年的获奖颇有些黑色幽默,名次竟然和职务掉了个个儿。职务最低的中文系副主任江河拿了一等奖。两位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分别拿了二等奖和三等奖。  和社会上一些收费的大赛相比。这个大赛的含金量是很高的。三年才举办一次,主办方是省教委。参加者为全省各高校的中青年教师。意在鼓励提高教学质量。据说今年这届
期刊
父亲的手,非常软和,不像手艺人的手。  每逢三月街,父亲大大的手,总是紧紧握着我小小的手去赶街。父亲的手,牵出我的是梦魂萦绕的童年。有时像一条涓涓细流的小溪。而有时又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一直伴随我的人生的脚步。  童年的记忆中,父亲身着白衬衣,黑领褂,神采奕奕地在三月街上走着。他跨一步,我需要走两步。三月街上的人很多,五颜六色、四海汇集。父亲总是紧紧牵住我的手,生怕我走散了。  通往点苍山中和峰
期刊
对于大理,我印象里有太多的古老与繁华。一直觉得下关的风很劲很烈:上关的花很香很艳:苍山的雪很美柔很白;洱海的月很软很柔。  阳春三月。伴随着明媚的阳光。春天向我们走来。风花雪月迷了所有驻足大理的男男女女,纵然再刚烈的性子也被大理的不尽缱绻化为绕指柔软。于是,我每一年都会与美丽的春天在大理的苍山脚下有个约会——赶一趟三月街。  与三月街的相识。源于1984年的那一次演出。那一年,我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
期刊
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即便不做买卖,也要去赶三月街,不然,就会若有所失。  现在,交通便捷,人们去赶三月街,已经很方便了,坐农村客运班线车、公交车、打的、开私家车,可供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网络上、报纸上、电视上,手机里,都可以看到有关三月街的消息、图片,即便真的去不了三月街场,也可以“卧游”、“神游”三月街。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赶一回三月街并不容易,特别是我们这些离大理古城有一百多公
期刊
记忆中大理的雪,她只会在冬季苍山的屋脊上堆得满满的。  苍山与洱海间飘渺着的朦胧雾纱、古意盎然的民居、田园、蓝天、白云、碧波、帆影、黛瓦、矮墙、绿柳、繁花……全然剔透着一派水墨丹青的韵味。  闻着远古的飘烟,犁铧翻动出高原红土的芳香。  当下关的风把大理冬的萧条赶远,迷人的时节终于不再沉默,迈着轻盈的步伐赶到这片诞生过王者的福地,装扮苍山脚下春意勃发的山野和古老的集市。  春的到来。给世间万物带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