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意浓 真情感人心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曲家陆在易创作的涉及多种音乐体裁,特别是在合唱与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投入相当多的热情并取得骄人的艺术成就。他创作的作品曾荣获国内多项大奖①,如混声合唱《雨后彩虹》(于之词,作于1982年),音乐抒情诗《蓝天、太阳与追求——为女声合唱队与乐队而作》(廖代谦、任卫新词,作于1984年)和《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混声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赵丽宏、张鸿西词,作于1991-1993年间),交响音画《睡莲》和《交响小品二首》(《南国抒怀》《夜林酣舞》),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家》《盼》《我爱这土地》等。出版有《陆在易音乐作品选》专辑唱片、《陆在易合唱作品选》(上、下册)及《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附CD)等。
  
  一
  
  《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②(下文简称“《曲选》”)2002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是我国音乐出版史上第一本附CD唱片的艺术歌曲集”③。该《曲选》收录了《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家》《盼》《彩云与鲜花》《最后一个梦》和《我爱这土地》共7首作品,相比他创作的30余首艺术歌曲只是一小部分,但这些歌曲都是真挚情感流露的优秀作品。正如《曲选》扉页上所载他的肺腑之言:我至今好像还从未放弃过在创作上的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有一种情感总在我血液中涌动,就如同已故著名诗人艾青在诗中写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曲选》中《祖国,慈祥的母亲》④(张鸿西词)、《桥》⑤(于之词)和《彩云与鲜花》(张鸿西词)这3首作品均创作于1981年,《盼》(佚名词)和《最后一个梦》(张鸿西词)2首作品创作于1988年,《家》(孙新凯词)作于1998年,《我爱这土地》⑥(艾青诗 1938年)作于2001年。从作品的选取可以看出它们是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20年来不同时期的代表作。80年代初期,歌曲作家们带着摆脱禁锢的喜悦之情投入创作,深刻体会到“真情乃歌曲生命之所系”⑦。不管是歌颂祖国民族,还是赞美家乡,还是展现大自然之美,陆在易在20多年来写作艺术歌曲时正是坚持了这一创作观念,并认为:“写作品好比是说话,我真诚地说出心中最想说的话。”⑧
  《曲选》中7首艺术歌曲的题材选择多是基于对乡土的眷恋之情,对祖国诚挚的热爱之情,弘扬中华民族之精神,讴歌时代之风格等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强烈历史使命感的题材内容。可见,其作品取材总是着眼于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哲理性思索,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大爱。陆在易同张鸿西、于之、佚名、孙新凯、艾青等诗词作家在空间上有创作灵感的默契和共鸣,这些艺术歌曲都是词与曲创作心灵火花撞击的艺术结晶。当陆在易读到这些俊美词作时,都曾激起他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一种时代感时时催促他满怀激情地去立意构思。
  《祖国,慈祥的母亲》词作家张鸿西写作的这首凝练寓意深刻且充满爱国之情的歌词,用凝练的笔触、深情倾诉般浓郁而又细腻的感情抒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限忠诚。它曾经寄托了一代人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与热爱。这首歌在1982年第十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并获得“优秀作品奖”,随后被各音乐院校选入声乐教材,并成为音乐会经典演唱曲目,以及文化部、中国音协63首中外优秀歌曲推荐曲目之一。
  创作于80与90年代的《桥》《家》《盼》3首艺术歌曲,主题有着内在的联系,表达思乡之情,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这3首组合的“民俗性小品”在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我爱这土地》借用土地意象寄寓了诗人对大地母亲、对祖国、对人民最朴素、最忠贞、最深沉的爱。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对土地最忠诚的歌者形象,一个始终守护着土地母亲的诗魂,一个给人以信念、信心和希望的使者。作曲家将时代的投影与现实的感受相结合,再现原诗的真诚感情,富有感染力,拨动听众的心弦。
  众所周知,艺术歌曲中诗歌、曲调与钢琴三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共同担负起艺术表现的重任,三者同时又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诗歌在艺术歌曲中绝非音乐陪衬而已”⑨,可见,诗歌在艺术歌曲中的重要性。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的主体,不仅要与诗歌配合,还应注重其自身的表现力以及发挥出演唱者的技巧水平。而钢琴伴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渲染气氛、烘托意境、塑造形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作曲家需要有全面的文化素养,坚实的作曲功底以及深刻的音乐表现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歌曲。陆在易正是一位兼具如此才华的作曲家。
  
  二
  
  《曲选》中的7首作品就音乐风格而言,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类为婉约抒情风格,如《桥》《家》《盼》和《最后一个梦》;另一类为激情豪迈风格,如《祖国,慈祥的母亲》《彩云与鲜花》和《我爱这土地》。
  这些艺术歌曲曲调质朴凝练,清新感人,富有鲜明个性。旋律平稳流畅中兼有跳进,抑扬顿挫有致,多为一字一音,装饰音的使用为旋律增添多姿色彩。
  作品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句法清楚、整齐对称的曲式结构特征,多为简洁洗练的并列单二部曲式(《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家》《盼》《彩云与鲜花》)和再现单二部曲式(《最后一个梦》),还有再现复二部曲式(《我爱这土地》)。
  《祖国,慈祥的母亲》诉说出中华儿女热爱祖国如同深爱母亲般的赤子之情,以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为主,曲调流畅地在中低音区迂回,似诵似唱地诉说对祖国的深切挚爱。大跳进行的音调将歌曲推向高潮,然后顺势下降,表达人们对祖国母亲的赞美颂扬,曲尾的衬腔,更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无比深情。歌曲高潮“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乐句是一个下行三度的自由模进,保持了节奏的原型和旋律的基本走向,节拍由2/4拍变为3/4拍,深情、执著的音乐主题得以升华。
  《桥》音乐遵循五声性音阶为基础的原则,采用江南风格的音调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精致的风景水彩画。调式主音的前倚音及其时值延长的变型是该曲江南韵味的核心音调。弱起节拍作为旋律的开始打破通常的强弱关系,有着静谧的音乐情感蕴含在内。旋律进行与歌词的音韵、四声结合得甚是讲究,在这首作品中,可以看出陆在易非常注重音的走向与字的处理,这是其依字行腔创作旋律手法得以充分体现的典范之作。
  《彩云与鲜花》具有西南风味的作品。旋律中的核心音型是 X. X ,音乐极富有动力感。多种不同的前倚音的运用既起到装饰旋律的作用,又与歌词的音韵走向非常吻合。自由进行的花腔唱段音区从d1到d3达到两个八度,运用九连音、十连音如行云流水般形象地表达了“我想变成彩云和鲜花”美好愿望的无穷回味。
  《盼》歌曲开始和结束的“回来吧”是典型的宣叙音调动机,同音反复也带有宣叙调的色彩,这种对旋律的用心处理恰好表达出主人公真诚盼望心上人“回来吧”的焦灼心情。
  《最后一个梦》柔和的羽调式旋律,一字一音的作曲手法贯穿全曲,由慢至快再到慢的速度变化与歌词蕴含的情感发展非常一致,采用同音反复手法,通过运用这些技法从而表现了对祖国大陆与台湾早日实现统一的美好向往。
  《家》是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思乡曲。把家比喻成“太阳远远地暖”、“月儿高高地挂”、“燕子回归的巢”和“儿女思念的妈”,作曲家采用同一音乐动机有机地使四个比喻句前后相呼应,成为歌曲中激情宣泄的乐句。
  《我爱这土地》为著名诗人艾青的同名诗谱曲而成。该诗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带有那个时代悲壮的情愫。经过陆在易的艺术创作将艾青的这首代表作在60多年后再度展现原作风貌,该曲也是陆在易的一首优秀艺术歌曲作品。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这些鸟儿歌唱的内容通过六个弱起小节的排比乐句音区逐渐升高来展现出诗人以鸟儿的愿望表达内心对祖国诚挚的爱。诗篇中强烈而内在的感情、深沉而忧郁的基调通过委婉抒情撼动人心的旋律以声乐艺术形式表露无遗,该曲中融汇着诗人和作曲家深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情感。
  
  三
  
  陆在易非常注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擅于运用“字句描绘”⑩的手法,来加强音乐的感染力,绘声绘色地表达歌词的内容,灵活多样,不落窠臼。伴奏织体的和声语言以民族化和声语言为基色,辅以个性化的色彩,如使用灵活多变又具即兴特点的附加音、和声旋律化等手法。
  《祖国,慈祥的母亲》A段用清淡的分解和弦做背景,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通篇使用和弦及单音的三连音伴奏音型,抒情性强,富有韵律感,与规整的旋律音型形成节奏上的对比。间奏八度半音的反向进行将歌曲推向高潮。“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一句中两处用了三十二分音符三连音的半音下行,为持续长音的旋律起到互补作用,内心情感的表现非常细腻到位。伴奏织体中运用了“加六音的主和弦”,突出了和声的民族化色彩。
  《桥》的伴奏织体使用分解琶音并采用民族调式和声,以及波浪式的密集音符,让人眼前即刻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正置身于一座江南小桥上。高潮处“离家千年也恋水乡啊”一句两次的出现和声设计巧妙,虽然主旋律是重复的,但伴奏织体是配有含临时变化音的色彩性和声,加之低声部的半音上行进行,令人仿佛置身于风格迥异的桥上,体味着别样的江南风景。《家》中安静平和的叙述乐段配以长音和弦进行做伴奏声部,激情涌动的抒情乐段伴奏织体以柱式和弦为主,增强音乐的厚重感,表现出对家的眷恋植根于内心深处。在《盼》这首作品中,为了表现出热切盼望的心情,伴奏织体运用六连音、七连音和分解琶音等流动性强且极富律动感的音型。《最后一个梦》意境的展现是通过简约精练的音乐动机和淡雅精致的和声进行、梦境中的呢喃话语表达出对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深切期盼之情。正如音乐理论家居其宏所说,该曲“有一个突出的美学特征:‘有控制的激情’”。{11}
  《彩云与鲜花》为g羽调式,前奏出现主旋律中的片段音乐材料,围绕属音在高音区盘旋,加之前倚音、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特别是第二小节中g羽调主和弦迂回上行的三十二分音符二十一连音,如天空中彩云自由翱翔。第五小节节拍临时有所变化,由4/4节拍变为9/4节拍,轻柔的三连音(d2音)持续同音反复,结束在降五音的属七和弦上,这种变音和弦的使用增添了和声进行的色彩,听觉上给人以期待感。A段伴奏要求含蓄地演奏,左手的伴奏音型主要是主属音五度或八度的音程持续低音加柱式和弦伴奏,丰富了音响,使得旋律层、和声层、低音层非常清晰。“山想清泉树想春”一句再次重复时,伴奏处理得很细致,大三度叠置大二度的和弦犹如一股清泉在流动。B段速度比A段快一倍,旋律在bB宫调与g羽调之间进行着同宫主音的游移,柔美的自然小调旋律向关系大调的转换,充满向往和激情的B乐段与静谧柔情的A乐段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动静起伏的分寸感把握非常到位。
  《我爱这土地》中作曲家通过使用重复诗词和加衬词“啊”的手法,将只有10句的原诗发展为有前奏、间奏、尾声和尾奏的再现复二部曲式结构,其中每一部分都是并列关系的单二部曲式,这种复杂的结构手法在他目前艺术歌曲创作中较为少见。调性以bG大调为主线,间奏临时游移在D大调上,为第二部分旋律转向A大调上再现起到调性上的准备作用。音乐中存在着很多明显的对比性因素,如极富流动性呈大波浪型的六连音密集音型与气息宽广的抒情旋律(与青主《我住长江头》有异曲同工之处),纵情歌唱的中板与自由进行的慢板,和弦持续音与宣叙性旋律,力度的强与弱,半音之间进行巧妙转换的调性,多种节拍的交替进行,等等,这些动静虚实、张弛有度的音乐元素恰如其分地融汇在一起,将音乐编织得极其缜密,这种创作构思更多受歌词不规整结构所影响。通过作曲家笔下灵动的音符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面对个体生命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把自己比拟成“一只鸟”,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不停歇地为祖国大地歌唱,既唱出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中,以表示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音乐的歌唱性与宣叙性、抒情性与戏剧性在作品中得到完美结合。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陆在易的艺术歌曲旋律清新、流畅,富有新意,和声新颖,配器精致,织体形象性强,这都取决于他纯熟谙练的作曲技法。在创作中他十分注重考虑听众,如五声化优美的旋律,贴近现实的内容等作法使听众乐于接受,这就扩大了艺术歌曲的欣赏层。他的音乐作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且具有浓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气质,因此,他在音乐界素有“音乐诗人”之称。
  通过分析这7首代表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作曲家从“充满青春浪漫气息的阳光歌者”{12}逐步迈向“具有深沉悲剧意识的忧患诗人”{13}的创作心路历程。正如陆在易自己所说:“我不断尝试和努力,为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献出微薄之力。”{14}
  
  ①参见《封面人物:陆在易》,《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
  ②该曲选2002年10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含作品13首,CD光盘含作品14首。2006年初该曲选的增订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共18首作品。新增加荣获2003年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艺术歌曲《望乡词》,《家》新附bE调和E调两个歌谱。配套CD作品15首。
  ③《〈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出版》,《人民音乐》2003年第3期。
  ④陆在易创作的第一首正式发表的艺术歌曲。1989年编配为女声合唱曲,1996年编配为混声合唱曲。
  ⑤1986年陆在易编配同名混声合唱曲。
  ⑥《我爱这土地》2002年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⑦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第23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10月。
  ⑧王歆宇《真诚 执著 高尚——〈陆在易合唱作品选〉之联想》,《音乐爱好者》2000年第2期。
  ⑨约·马克利斯《音乐欣赏》,转引自戴鹏海《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脉络》,《音乐艺术》1988年第3期。
  ⑩钱仁康《音乐的内容和形式》:音乐中的造型手法,早在17、18世纪就已广泛应用在声乐作品的曲调与伴奏中。当时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作品,常常用音乐来描写歌词中个别字句的含义,叫做“字句描绘”(Wortmalerei)。最常见的字句描绘,是用适当的旋律线或者节奏型来描写事物的运动。载钱亦平编《钱仁康音乐文选》(上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
  {11} 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
  {12}{13}同上。
  {14} 《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扉页、后记,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
  
  崔锦兰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其他文献
朝刚教授的《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于2006年1月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初版后,笔者就一直想写一篇推介之作。之所以一直未及落笔,是觉得既然是一部有关音乐表演技能教学的著作,先在实践中进行一番验证再行“鼓吹”与引荐亦不为晚,于是才有了今天本文的姗姗来迟。反复研读《新论》,联系当下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器乐表演技能教学中的一些现象,笔者从一个器乐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视角,草成此文,
2001年5月6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具有国际声誉和世界影响力的作曲家陈怡凭借管弦乐作品《动势》获得全球金额最高的作曲奖——艾夫斯大奖,评委会对她的评价是“陈怡的作品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热情、控制、色彩和原创性,她的音乐在持续的紧张度中充满了奇妙的灵活性。”作为一位多产的作曲家,陈怡近年来佳作不断。本文所介绍的《中国古诗合唱五首》是她1999年创作的无伴奏同声合唱作品。此曲规模不大,
赖广益,祖籍广东乐昌。1928年11月29日赖广益生于广州的一个贫寒家庭,自幼双亲病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小广益到处流浪,生活毫无保障,因此,根本不具备任何学习音乐的环境和条件。而那些流落街头的民间艺人的演唱和如火如荼的抗日歌咏活动给了他最初的音乐洗礼:在街头,他听熟了湖广戏曲、凤阳花鼓,还拜一位北方难民为师学唱京戏。从街头宣传抗日的学生那里学会了冼星海的《酸枣刺》和《救亡进行曲》等抗战歌曲。他
13年11月12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座无虚席,西安音乐学院合唱团参加第六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的作品《陕北风情》合唱音乐会在这里精彩呈现。整场音乐会由六个单元组成,其中,除了男生合唱、女生合唱与混声合唱之外,还巧妙穿插了男女生独唱、无伴奏合唱、中外民间特色乐器伴奏以及舞蹈元素等多种形式,可谓安排精巧、匠心独运。  这次演出由杨力(特邀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与魏征(西安音乐学院)
3月11日,男高音歌唱家、原上海歌剧院院长、艺术指导施鸿鄂同志,因心脏病突发,永远离开了我们……  4月10日下午,上海歌剧院再度回荡他的声音,只是昔日那祥和的音容笑貌,已被定格在圣洁百合花簇拥的黑镜框里。这是他的追思会,他的爱妻朱逢博悲伤地几度哽咽;他的老同事一声声地呼唤“施兄”,念叨着“他是嫁给歌剧的男人”;他的弟子连龙海一阵阵地鼻酸:“我们的老师,教我那么多年,从没收过我一分钱”;现任院长张
2008年10月,我国音乐理论家、教育家茅原先生在人生道路上走过了80年风雨历程。  这80年,是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走向强盛的80年,是中华民族从贫穷落后走向初步繁荣的80年,也是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崛起的80年。茅原亲历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战争、动乱和社会巨变,他似一颗不屈的小草顽强抗争;他以甘为“铺路石”的精神,勤勉育人,坚韧求道。作为一名新中国的音乐理论工作者,他学习不止、思维不断、
旅美小提琴家吕思清是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中国小提琴家。作为第一位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吕思清以他激情洋溢的演奏以及无可比拟的音乐魅力征服了全世界近40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伟大的天才,一个无与伦比的小提琴家。日前,吕思清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音乐人生》的访问,其间这位足迹遍及世界的演奏家为我们回顾了他学习、生活、演出的独特经历。    王振
伟大的鲁迅当年有一篇名为《论拿来主义》的文章,里面说当一个民族衰弱之时便会被外来事物吓得“抖作一团”,从而实行闭关自守的国策,而一个强盛、有自信心的民族却对外来的科学文化中的优秀者取来为己所用,以丰富自身。这次,国家大剧院将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未完成的杰作《图兰朵》不仅勇敢地将之“拿来”,还由中国作曲家郝维亚将普契尼当年因病去世而未能完成的歌剧结尾部分续成,取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  对于西洋歌剧传
2015年12月5日,由湖北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湖北教育》杂志、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论坛”在黄州举行。论坛旨在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的理论研讨和信息交流,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学校乃至区域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的袁桂林教授以《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的国际视野》为题作专题报告,
说起高雅艺术,人们通常会想到阳春白雪;而谈  到群众文化,则很容易和下里巴人联系在一起。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各展所长,有机结合,是许多艺术工作者所努力探求的。由中央歌剧院与宁波市鄞州区联手打造的大型音乐诗画《鄞地九歌》,让高雅艺术接地气,让群众文化上殿堂,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贵的艺术探索。  一、为地区量身定做  音乐诗画《鄞地九歌》是专门为鄞州量身定做的。据了解,编导者在进行创作时,对鄞州地区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