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麓讲堂夜课记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p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古有班昭、蔡文姬、卓文君、谢道韫、李清照、朱淑真等人,近有张爱玲、冰心、林徽因、萧红、丁玲等人,那些有才情有智慧有学问的女子不胜枚举,她们业已成为文学天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明星。
  时值已亥“三八”妇女节前夜,位于南岳祝圣寺东侧的松麓街上,大红灯笼高高挂,依然渲染着南岳年的喜庆祥和气氛。晚上七点多钟,松麓书堂灯火辉煌,高朋满座,“松麓讲堂”首场名人讲座即将拉开序幕。文惠、李静姐和一帮子义工,正紧锣密鼓地安排座席。书堂正中上方扯着醒目的横幅:“《大衡山的才女们》南岳松麓讲堂第一期主讲:甘建华”。甘老师是全国著名作家、湖湘文化名人,生长于衡阳,也许是自小得到南岳衡山的滋养,对于衡山素来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愫。他在讲座时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觉得,推介南岳衡山文化是我命运的前定,因此愿意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才女走向外面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初闻甘老师的大名,应是2015年春天,见面却是在南岳西岭茶场开山采茶,所以印象十分深刻。2016年春节期间,我有幸参加舅舅家所在岳庙居委会举办的龙狮会,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南岳春节舞龙的民俗活动,自然是激动万分,连夜写下《南岳年·岳庙龙狮会》一文,并附图发在一个微信公众号。几天后,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听得我内心一股热流翻涌,既紧张又激动。电话正是甘老师打来的,他说:“文章写得挺好,如果能稍加修改,可以推荐到《衡阳日报》副刊发表。”他的话瞬间点亮了我童年时代的作家梦,这是何等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啊!在甘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文章很快见报了。此后,他多次在电话、微信里鼓励我坚持写作,充分挖掘南岳本土文化,我自此坚定了决心。我们经常在南岳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中相遇,每次虽然都是匆匆一晤,但他总免不了鼓励我努力,期间还多次赠书、寄书给我,因此不胜感激之至。
  早在2月底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我便得知“三八”松麓书堂读书会的喜讯,更对这场与才女们的邂逅充满了期待。我素来仰慕历史上那些风华绝代的才女们,然而说到南岳衡山的才女,除了唐群英再也数不出个一二来。尽管早就知道琼瑶、龙应台,却又不能确定她们是否为衡阳人。我心里有些忐忑,害怕讲座时甘老师会先问我,因开学之际事务繁忙,又无暇多做些功课。
  讲座当晚,南岳区妇联六代会的活动丰富多彩。松麓街另一头,女子书会展的筹备工作,贺卫东老师的书法课,都在火热进行中,我只得当了个过客,早早赶到松麓书堂。其时人尚不多,我躲在一角与李静姐闲聊,正好被甘老师看见了。我笑着迎上去问好,甘老师笑容可掬地招呼我:“过来,过来,我有书要送给你。”双手接过沉甸甸的书袋,羞红了脸,道了声“谢谢”,回到原先的座位,轻轻地打开甘老师特制的纸书袋,只见《艺术中国》《湖南报告文学》《纸乡墨韵》等6种书刊。我不禁暗自惊讶,甘老师如何知道我还喜欢书画呢?虽然我们是微信好友,但平日交流甚少,也很少见他关注我的朋友圈,不过这些书对于我来说真是太棒了。
  松麓书堂的来宾渐渐多了,绝大部分是区妇联主席周艳邀请来的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南岳女同胞,还有其他县区的妇联主席。我认识的几位南岳文化名人也来了,他们是区政协副主席旷顺年、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正光、知名书画家丁绍原、湖南工艺美术大师张建华等。静姐作为主持人开始用柔婉的嗓音作介绍,在热烈的掌声中,甘老师开始了他的精彩演讲。
  甘老师不但身兼几所大学文科教授,也是出自地理学科的专家。他没有单刀直入讲什么是才女、南岳有哪些才女,而是先从南岳衡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源流说起,为此次讲座设定了一个“大衡山”的范围。南岳区和衡山、衡东两个县历史上本是一家,三地总面积逾3000平方公里,总比单纯地讲不到200平方公里的南岳区要强,这就无形中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和讲述的宽广度。他说:“衡阳历代才女大都得南岳衡山的灵气,出于大衡山这个神奇的地理风水圈。大衡山的才女非其他地方的才女可比,不但近现代以来惊艳国中,有的甚至驰名世界文坛艺苑,从而让衡岳湘水大放异彩。”
  接着,他一一梳理出与大衡山有关的现当代才女们:“才子佳人兼在一身”的陈衡哲,以及湖南近现代史上首屈一指的陈氏文化家族;辉煌灿烂了两百余年的衡山聂氏家族,以及曾国藩满女晚号崇德老人曾纪芬的书法;“一代女魂”唐群英,以及因女儿之名才为后世所知的唐星照将军;现居台湾的文化名人龙应台,以及她笔下的南岳衡山、她的奶奶、她的父亲;民国时期衡山女校第一任国文教员、朝花诗社社员、书法家成慧先;曾就读于百年岳云中学为数不多的才女,如胡菊蓉、何清娥、赵夙岚;还有生于南岳的“中国十佳电视制片人”郑凯南,台湾知名女诗人、《创世纪》诗杂志社长古月(胡玉衡),齐白石嫡亲长房曾孙女、齐派画虾名家齐燕君,著名作家王蒙的新夫人单三娅,歌星易秒英,画家宋红雨,书法家李思静,《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衡山》著者杨慧君博士,等等。最后,他还特别提到现今生活在南岳的才女们,包括道长黄至安、朱理然……
  甘老师将历代大衡山才女们一一罗列出来,如数家珍,并进行比较分析,让我们清晰地知道她们成功的相似点:出生于书香门第或名门之后,家庭的读书氛围相当浓厚,重视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教育和熏陶,有时代责任感,勇于担当,才华出众,社会影响力很大。这不禁让我想起中国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女性———孟母、岳母、陶母、徐母……她们无一不是德才兼备的女子,而大衡山的聂氏、陈氏、旷氏等家族也是人才辈出,正所谓好读书则出才女,家风正则名门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而在此之前,大衡山地区并没有人关注到这一块,甘老师的博古通今可谓名不虚传。
  印象最深的一点,甘老师在讲到龙应台教授时,特地用“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褒扬她。祖籍衡东、现居台湾的龙应台,简介中一直写着“湖南衡山人”———大衡山有此才女,何其有幸也!甘老师与龙应台相识多年,有过三次愉快的会面叙谈,曾撰《拜会龙应台》《龙应台堪为我辈师范》《龙应台与故乡及其文字之美》三文以记之。而龙教授亦曾当众说过:“甘建华对湖湘文化尤其是衡阳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将来会有许多人记住他并感谢他。”并且为他加持道:“兄弟,你还要努力呀!我们大家都要努力呀!”
  说到南岳文化,说到所识所知的大衡山才女时,甘老师一会儿激情满怀,一会儿语重心长,尤其对南岳至今没有出过一个中国作协会员、没有出过一个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感到遗憾。“希望在座的各位努力啊———我们都是追梦人!”他这样诚挚勉励我们,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近日闲暇,一直想把那夜的见闻感受記录下来,但觉得甘老师的讲座内容之丰、涵盖量之大,令我有些知难和汗颜,一时竟无从下笔。从书架上翻找到甘老师所著文史笔记《蓝墨水的上游》,其中有一篇题为《才女们》。又见《石鼓文化》杂志有他一篇《清代衡州闺秀艺文志》,检索清代衡阳女作家38人,著作凡58种。原来十多年前,他就开始对衡阳才女作过如此细致的研究,讲座中提及的诸多衡山才女亦在文中,足见其对南岳衡山人事研究之深之广,更见我辈的自守与谫陋。
  南岳衡山,这坐落于中国南方的大岳,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名满天下,本身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大书。作为土生土长的南岳人,我倍感任重而道远。如今,我们有了松麓书堂读书会,有了松麓讲堂名家讲座,能在这里读懂南岳,是何等美好的事情啊!
  这世上有永远走不到的远方,有永远读不尽的诗书。在这个人人追寻诗与远方的路上,在这个需要不断奋斗的新时代,我相信大衡山这群怀揣着对知识的热烈渴望、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女子,必能将生命和文学艺术揉合出一种高雅知性之美。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周苡,女,湖南衡山县人。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周苡,女,湖南衡山县人。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会员,衡阳市作协会员,南岳区诗词楹联学会、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金月完小办公室主任。
其他文献
一  风自旷野上赶过来,慢条斯理地迈着脚步,像一边走一边埋头看着连环画的村童,认真投入的样子让鸟们很是嫉妒,可无论自己怎么啼叫,风依然我行我素,水袖轻扬,婆娑如初。有时风也会打个激灵,因为有几棵树挡着了去路,稍不留意,头上便会碰出个疙瘩来。它狠跑的时候,喘气声总是不小的,猛不丁还会发出呜呜飕飕的沙哑喉音,不过,甭担心它患了气管炎,那一串串的咳嗽都是花粉过敏,感觉嗓子眼痒痒造成的,发爆几声就舒服了,
期刊
世人舟车劳顿从老远八嘎的地方,来湘西感受坐龙峡的奇绝和洪荒。  这道在大地成长过程中遭遇一次次扭裂而留下的伤口,横陈于武陵山深处的古丈县域内。  我久久不忍触及这道伤口。  直到不久前,一只世界最大单口望远镜被安放于离此不远的云贵高原深处喀斯特洼坑,科学家想借助这只“天眼”捕捉来自宇宙深空信号的消息惊到了我。我顿悟:坐龙峡何尝不是造物主安放于莽莽武陵的另一只天眼。亿万斯年,它见证了武陵沧海变桑田,
期刊
(一)老街  秋日的茅洞桥老街,阳光金晃晃的。纵横交错的街衢,像陈年旧照片,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吆喝声在尘土上弥漫,耳膜被乡土方言筑巢。我喜欢这山野方言,温暖,亲切。鼻翼中的神经末梢被烧饼铺传来的桔皮、桂花糖的清香所攻陷,甜糯糯的味觉神经撞击着漫游者饥饿的胃囊。  我们像阳光分子一样,涌入这熙熙攘攘、嘈杂喧嚣的集市,如同进入卡尔维诺笔下迷宫般的小镇。脚步很快就被鼻翼所牵引,顺着烧饼的气味拐进某家烧饼
期刊
一  维也纳郊外的海利根斯塔特有一条大自然风情和音乐精神昂扬的贝多芬小路。1808年,时常在那里散步的玄晏大师,再次被旖旎的景致所陶醉,那么多灵动的音符汇集升华着,共鸣着,从双耳完全失聪的他感怀澎湃的脑海里奔涌而出,著名的第六交响曲就这样诞生在了世间。  迄今,一批批朝觐者鱼贯而至。我到音乐之都,自然亦不忘朝觐并巡游于格林琴小镇那片传奇的田园纵深,去体验、探求贞洁而又平静的经典乡路时光,如何铭心刻
期刊
我的味蕾和胃肠是祖父养熟的。  祖父王锡章先生生于宣统三年秋天,香港回归那年秋天辞世,在人世里苦了八十六个春秋。祖父是教书先生,自他的第三任妻子我的祖母离世后,就独自养活一家九口。彼时,他四十余岁,尚值壮年。  祖父性子不缓不急,做人周到,做事精细。除却教书,家里家外的所有活计都须他操持,素常做饭也总是不肯敷衍。各样菜蔬各种配相,调料无非盐油酱醋,滋味却不俗。以致祖父故去廿余载,这滋味仍旧存在我的
期刊
永州有一条溪,叫愚溪。水量不是很大,源头也不是特别邈远,但是名气却很大,是外地来永州的人都想去看一看的地方。  唐朝有一个人,叫柳宗元。虽然他在永州只生活了10年,但是永州人却认定此人是真正的永州人,好像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这块土地。你在永州街上随便碰到一个人打听一下,都知道这个人,知道愚溪侧畔有座柳子庙纪念这个人。“清莹”“秀澈”“山水绿”,他们对这个唐代文人为自己家乡山水贴上的美丽标签感到自豪,
期刊
河流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乡村和城市。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总有一些风景和故事。虽然那些流淌在岁月里的影像斑驳了,淡远了,消失了,但是那些风景和故事则越来越老,越来越有味道。  在湘西南那片苍茫的群山中,奔走着一条纤细而美丽的河流,人称赧水。赧水,这是一个谦逊而安静的名字,它游动于群山之间,演绎着时光的沉郁和岁月的沧桑。  一  在赧水上游南岸,大抵是隆回县与邵阳县交界地段,有一座恬静的村庄,名字
期刊
累了,看着窗外出神。  楼下是个小花园,有松、有竹、还有一些矮乔木。天气很好,早春的阳光随性地漫漶,叽喳的鸟雀,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打乱着春的秩序。  一个园林工人,正在园里忙着活计。他用尖头锨一点点地铲着矮乔木下的泥土,铲起,垒上,再拍平,形成一个椭圆。他慢慢地翻动,新翻的泥土湿润富有粘性,听话地在铁锨上滚动。远远的,仿佛闻到一股淡淡的气息,还带着新鲜的质感,好像一不小心便会挤出水来。静静看着这
期刊
十多年前,因缘分而爱上南岳,爱上南岳这一座灵性的大山,爱上南岳这一片神奇的土地。  曾多次登临祝融,俯瞰群峰,遥望“九龙朝圣”的风水大观,九条山脊如龙形蜿蜒,齐向祝融,因而也无数次设想是否还有其他道路可登峰顶。  近几年才得知,原来山北还有一条古道可直通祝融峰,为清代湖湘名臣曾国藩为其母亲朝圣南岳而修建,故名“曾国藩古道”,因其险峻,又有“北山天路”之称。但由前山至后山古道起点,路途颇远,加之不常
期刊
暑热退了,黄昏便漫上来。  房屋、树木、花草,一切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笼着一层淡淡的轻纱。白天的闷热与喧闹被风滤过,渐渐安静下来。树叶儿一动不动,偶尔一阵风吹来,叶子颤动一下,断断续续传来知了低沉的嗓音。瓜果和庄稼吸足了一整天的光热,在此时展开释放。四周弥散着潮热、土腥和青稞草样的气息,慢慢消融在黄昏的清幽淡远里,带着一丝曼妙的温柔。  这里便是菜园,老人辛勤播种,精心照料,一切绿色植物都呈现出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