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方遇见西方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p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拍摄于1979年,影片纪录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初,美国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受中国外交部邀请,携家人和他的团队在1979年来华访问交流及演出活动。他们的行程包括北京、桂林、上海,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进行了教学指导及音乐会演出。
  【关键词】:音乐纪录片;视听语言;斯特恩
  影片由美国著名音乐纪录片导演艾伦·米勒制作,和许多西方人一样,艾伦米勒对1979年的中国印象是模糊的,充满了新奇、想象和疑惑,而他却试图在有限的影像资料中,展现出他所理解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对“东方”的表述文本,从影片精心的材料剪辑和凸现的画面对比,可以感受到影片背后观察者的良苦用心。应该能够想象,对这一次音乐的交流活动,导演艾伦米勒除了力求真实的再现历史,对如何以新颖的主题和独特的视角来展现当时的中国社会,也颇费了一番心思。这一点说法并不为过,正像导演自己说过的,单纯录制音乐会的过程并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他之所以关注音乐纪录片,其动力正在于“每一部纪录片总是会有一个人性的故事在里面。”正是对这样一个主旨的把握,尽管整部电影加入了很多外景的拍摄和中国文化的展示,也非常真实的纪录了本次音乐交流活动的行程,但在“客观纪录”的同时,却总使观众感觉到摄影机背后一双探寻的目光,这双眼睛虽然在幕后,但对影片的目的指向却非常的明确,而影像资料的筛选也很好的切入了主题。
  在影片中,一方面是欢迎酒会上接待人员的刻板、中国学生演奏西方音乐的拘谨、李德伦对莫扎特的定义、谭抒真的悲惨经历以及教师们在座谈会上的倾诉等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艾萨克·斯特恩与音乐学院师生的音乐交流活动中,导演艾伦·米勒把摄影机的镜头一次次投向音乐会的听众,那里有热烈的掌声、热切的眼睛和充满渴望的脸。这一切使影片的内涵清晰的表达出来,与片名不谋而合:从毛主席到莫扎特,从东方到西方,从封闭到开放,从机械和僵化到自由和个性。这正是导演艾伦·米勒背后想表达的内容。据说导演当时并没有跟随艾萨克·斯特恩一行来到中国,但面对摄制组带回来的60小时的摄影资料,他异常敏锐地捕捉到了画面背后的话题,并且以西方人惯常的思维,将之合理化的解释在电影中。而影片的受众——西方观众,通过这部纪录片,同样也准确的领会了导演要表达的意图。
  昨夜在网上查了些资料,惊奇的发现此片还有两部续篇:斯特恩99年来中国《20年后的相会》和拍老教授谭抒真口述史《来自上海的绅士》,其中《来自上海的绅士》对我来说是个大惊喜!九十多岁的老艺术家面带微笑的讲述自己的一生、平静述说自己文革期间饱受虐待的经历,当他最后说希望活到100岁时,我的感动也到了顶点:一个国家走到现在这一步,并不只是教科书上写的三大战役、三大改造、改革开放之类的,而是从上到下千百万人的奋斗、千百万人的牺牲、千百万人的失落,有幸福的、有不幸的、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其实中国人走得很辛苦!对《来自上海的绅士》很是惊喜,是因为它是一部有血有肉很真实的口述史,不歌功颂德也不粉饰太平,很难得、很对我味口!
  说回纪录片《从毛到莫》,表面上看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79年西方人对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欲一窥为快的心理,只是它选择了看似与政治无关的话题——音乐。但从意味深长的片名中就能感受到,这片子放在那样的一个背景下怎么可能脱离得了政治,查了下资料,斯特恩可不是两耳不闻琴外事的音乐家,之前和以色列、苏联等国有从事多次“音乐外交”,他的行为正好也证明了“音乐有种普世语言的力量”。
  纪录片前段几乎要让我认为是一部借音乐为名的中国风光片,农田、耕牛、江水、乌篷船,衣着简单的中国人等等,配以中国传统丝竹月,有种田园牧歌的感觉,又以一个消息闭塞的国家为对象,这种带有浓厚异国情调的纪录片加上一层神秘的政治糖衣,的确能让奧斯卡的评委眼前一亮,但纪录片只有猎奇和奇观是远远不够的,影片从李德伦和斯特恩谈论莫扎特那一幕开始就变得有意思了,李谈论莫扎特说了一大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什么的,皮毛式地使用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莫扎特,听得斯特恩一愣一愣,他认为莫扎特的天才和时代没关系,更与政治没关系,在《20年后的相会》里李也承认了二十年前说莫扎特不是真心的,“那个时代时时刻刻都要讲政治!”两人简单的几句谈话就使片子有了深意。
  之后从桂林慢慢进入了上海部分,里面我认为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是上海音乐学院谭抒真教授对于文革口述那一段,短短几分钟的口述就让人联想到那个年代的惨烈,片子对文革的描述我认为还算中立,无遮掩也无抹黑,不是所谓的意识形态的宣传,那一段段画面与画面、音乐与音乐之间的对比也很有意思:几个老师被迫自杀“我们因为教授西方音乐而被当成罪犯”,几个安静的观众镜头后,接入斯特恩的一段极其优美的音乐,与上一句话中描述的恐怖的时代形成了对比。
  仔细的观看后发现本片在节奏上安排非常讲究,那么长的段落,可以一直打着拍子下来,音乐停了,继续打拍子,还能接上,这在剪辑上是很讲究很下功夫的。
  可以说本片节奏的形成是离不开音乐拍子的,比如53分钟谭说的一段话,同时伴有音乐的剪接,“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音乐,他们不过是机械地在演奏”,“大多数学生都好高务远,一切都要是快速,响亮,吵杂的,”从上一个一般音乐的片段,切入一个学生的演奏,音乐的声音尖锐吵杂,“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演奏一些特别难的曲目就能得到一份好工作”,“大家毕业后都能找到好工作,可好工作却并不多,因为此大家都争着演奏一些难的曲目来证明自己是个好的演奏家,斯特恩则注重音乐多过于技巧”,短暂的安静后,出现斯特恩轻快富有生命力的春天般的音乐,“他强调单有出色的技巧是不够的,演奏者…………”这段对视听节奏的控制非常合理,整段画面里不同的音乐、声音、诉说都是跟着拍子在走,很是讲究!本片在剪辑和音乐完美的配合上,还有对节奏完美的控制上都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
  影片结尾在小王健表演结束后,我特别注意了一下斯特恩的脸部表情。因为之前陈丹青在《音乐笔记》中曾提到,“美国小提琴明星艾萨克·斯特恩,七九年访华而有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我看了生气,他动不动就叫音乐学院的孩子停下弓弦,自作聪明地说:“要有表情。”于是花枝招展示范一番。后来,他听一位年仅十岁的男孩用大提琴以毫无表情的方式演奏巴赫,老头子不吱声了。镜头直指他那张肥脸:分明是妒嫉的表情。”哈哈,画家的观察力的确比常人强一些,导演最后一幕的确是插进了斯特恩“满是嫉妒的脸”,用这个结尾很有意思!
  最后谈谈《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个片名,有的人认为“毛泽东”代表的是中国,“莫扎特”代表的是世界,“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暗指中国迈步走向世界;有的人认为“毛泽东”代表的是政治,“莫扎特”代表的是艺术,“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意指“从保守到自由”或者是“从封闭到开放”。这个怎么看取决于你是“毛泽东”还是“莫扎特”?
  参考文献:
  [1].宋杰.《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3].[美]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第二版)》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一个勺子》改编自《奔跑的月光》,小说中影片真实记录甘肃戈壁滩上一个老实的牧羊人——拉条子被逼成傻子的故事,黑色幽默贯穿全篇,在冰冷和荒诞的西北土地上讲述了一段令人荒谬和搞 笑的故事。影片中大量的象征符号,通过戏剧的效果来衬托悲剧,展现了太多人性的恶、冷漠、麻木、欺骗,旨在讽刺和揭露当下社会道德失衡和人性善良德丧失。  “傻子”在电影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就连片名《一个勺子》中“勺子”的意思也是“傻子
期刊
【摘要】:促进社会公正既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大事,也是事关人民幸福的身边事。社会公正可以从两个角度考量,一是以从物质财富的角度;二是从政治的和社会生活的角度。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可发现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公正现象,这是由我国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和国情决定的。促进我国社会公正一方面要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在此基础上保证社会规则公平和机会均等;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同时应完善
期刊
【摘要】:影片《距离托那12英里》的导演维姆·文德斯在这《十分钟年华老去》的创作中大胆运用夸张的色调、突变的音响等视听语言,讲述了一位在路中突发疾病的年轻人寻找医院的故事。在这短暂的十分钟内,导演带我们找到的不只是医院,更找到了人间的温情。  【关键词】:距离托那12英里;视听语言;公路电影  影片《距离托那12英里》出自于导演兼编剧维姆·文德斯之手,维姆·文德斯出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德国,于二
期刊
【摘要】: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电影创作者美学观念的更新以及观众视听经验的逐步积累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使用快速剪辑手法,本文拟从时空处理、因果逻辑的省略、节奏、快速剪辑和碎片剪辑的比较以及快速剪辑等五个方面来论述快速剪辑在美剧中的特点及应用,并结合美剧《超感猎杀》作为具体案例加以分析,最后指出,快速剪辑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剪辑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蒙太奇;快速剪辑;节奏  电影从诞生之日发展到
期刊
【摘要】: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生存状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起点。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唯物辩证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求,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既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着种种的限制和不足,但是,借助这一现实有效的桥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却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市场经济;现实性与挑战性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始终
期刊
【摘要】:《刺客聂隐娘》是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历时七年打磨的一部武侠片,侯凭此片在68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但此片在大陆一上映便引起热议,艰深的古文对白,近乎于无的人物表演,以及看似无起伏的剧情推进,让很多等着侯导用长镜头和东方电影美学“造梦”的观众,真的当场睡着了。个人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侯用了太多的视听语言来叙事,这对喜欢品味电影视听语言的观众而言,无疑是越品越有滋味,但对一部分习惯爆米花
期刊
【摘要】:在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中,税费制度的存在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行森林资源税费中呈现出“轻税重费”的特点,将不利于我国森林资源经济未来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着重对我国森林资源费改税的难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梳理。  【关键词】:森林资源;费改税;影响因素  一、引言  我国森林资源税费制度的改革趋势应为费改税,通过改革税费制度以调整我国现在的森林资源状况是我国森林资源改革的重要举措
期刊
第1节 婚内强奸的概念及性质  1.1婚内强奸的概念  谈及婚内强奸首先是以强奸罪为基础概念引发出来的,强奸罪是我国刑法条文明确规定的罪责,主要是指违背当事人主要是妇女意志,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强行发生关系或者是奸淫未满14周岁的幼女是为强奸罪。在此基础上来探讨一下婚内强奸。首先对于这一现象的定义国内外有着不同的学说,就本文具体来说婚内一词可以看作是强奸的定义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状态,其与婚内强奸是指在
期刊
【摘要】:青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鲜有影片延续这种传统。影片《柳如是》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空白,本片在显示青楼文化正面意义的同时,也揭示了一条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在当下中国复活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柳如是;青楼文化;电影  电影《柳如是》承接了中国古典诗文中颇具艺术浪漫色彩的青楼传统,同时借鉴融入了中国“文人电影”的手法。女人公柳如是身上流露出此前同类题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国有企业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以达到企业人力资源发展。针对这一现状以企业培训为切入点,分析国有企业培训现状,探讨国有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原因,提出发展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现状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
期刊